-
1 # 愛剪輯的小章同學
-
2 # 一凡影音娛樂
提到小戲骨記得是幾年前自己無意間看到的小戲骨版的白蛇傳了,那時候剛看到真的很開心,一是懷舊,二是這些小戲骨演的真的非常非常好,我記得當時還讓我兒子看了看呢,這群小戲骨真的太厲害了,我特別喜歡!
小戲骨《白蛇傳》,真的值得你們去看一看,演技特牛,尤其我更喜歡這些孩子們唱的歌曲,我覺得他們可以超越經典了,尤其那個扮演划船的小老頭,真是笑的肚子疼,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看
還有《小戲骨八仙過海》《小戲骨紅樓夢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些小戲骨演的都非常精彩,希望他們在三觀正的老戲骨的帶領下讓演員之路走的更遠,希望他們不忘初心!
說到對比老戲骨的優勢來說,他們現在年輕,不怕失敗,積累經驗,不忘初心,一樣成為後輩中不可多得演技人才,還有就是他們現在演戲沒有社會氣,金錢味不是很濃,真的是處於愛好,所以才讓人們越看越喜歡!
-
3 # 虎牙阿拉斯加雕助理
近期,有不少人都被萌娃翻拍劇《小戲骨·白蛇傳》刷爆了朋友圈,一群平均年齡只有七八歲的萌娃個個兒演技爆棚,各種“童年經典殺”惹網友淚目。同時,《小戲骨》系列劇還創造關於教育、傳統文化等諸多正能量的社會話題,被老藝術家門稱讚為“傳承經典的典範”。那麼,《小戲骨》都優秀在哪裡?就讓我們來深究一下吧。
潘禮平團隊《小戲骨》引發社會探討 新“白娘子”爆紅
“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十歲萌娃陶奕希扮演的“小白娘子”驚豔登場,一曲經典黃梅調勾起無數回憶。憑藉在《小戲骨·白蛇傳》裡的出色表現,陶奕希一時圈粉無數,成為當下人氣超高的小童星。而這部由湖南電視臺電視劇頻道的原創品牌欄目“小戲骨”,也以“萌娃扮經典”的特色,獲得了諸多網友的喜愛。
繼《小戲骨·白蛇傳》火爆熒屏後,《小戲骨·白毛女》、《小戲骨·補鍋》、《小戲骨·劉三姐》等也相繼登陸騰訊影片,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並獲得許多網友點贊。截至目前,《小戲骨·白蛇傳》累積點選量高達2億,豆瓣評分8.5,《小戲骨·白毛女》的豆瓣評分更高達9.1,堪稱妥妥的口碑爆款!
那麼,都是哪些人愛看小戲骨呢?以顏值超高的《小戲骨·白蛇傳》為例,資料顯示,在性別分佈上,美美噠白蛇青蛇姐妹吸引了更多男性觀眾的喜愛,男性觀眾佔比57.5%。而整體觀眾年齡層次則集中18-24歲之間,佔比36.5%,25-29歲也佔比33.4%,可以看出,雖然是傳統文化題材,但“小戲骨”仍然憑藉獨特魅力受到很多年輕人的青睞。而在地域分佈上,廣東、浙江和江蘇的網友則晉級《小戲骨白蛇傳》主力觀眾排名前三。
良好的口碑也為“小戲骨”系列電視劇帶來了諸多話題討論。例如,萌娃們的表演令網友們讚不絕口,“小朋友們從演技、演唱、拍攝、甚至群演都達到小戲骨的一個巔峰了,演技超讚,小戲骨完全當的上戲骨這個稱號。”除此之外,在表演花絮中,“小戲骨”陳榮達(《小戲骨·白毛女》中飾演楊白勞)曾表示:”在學習方面,同學老師都認為我是一個差生,學習不好,一無是處。我喜歡演戲,演戲可以讓我更自信,可以讓爸媽為我驕傲。”因為這句話,更由此引發了網友們對現行教育體制的探討。
總導演潘禮平:拍紅色經典是為了讓孩子們記住歷史
想要了解“小戲骨”背後的創作故事,那有一個人必定要說到,便是“小戲骨”的總導演——潘禮平。
《小戲骨》除了翻拍《白蛇傳》外,還有不少劇集出自紅色經典中的不朽佳作,如《洪湖赤衛隊》、《白毛女》等。紅色經典所代表的並不只是一種意識形態,更是一種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一段民族自覺的歷史記憶。由此可見,紅色經典與傳統文化都是一脈相承,代表一種有生命力的先進文化形態。《小戲骨》便是將經典,透過“萌娃演戲”的方式,做出了一種創新傳承。
潘禮平透露,在拍小戲骨之前,湖南廣播電視臺一把手呂煥斌就對他說過一句話,“像你這把年紀了,對傳統文化又相對熟悉一點,你還是多去做一點承上啟下、雅俗共賞、甚至老中青少都能結合的節目。” 其實“小戲骨”的拍攝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因為相比較而言,其實拍紅色經典比拍商業大片更難,“因為紅色經典具有時代特質,需要場景和服化道高度還原。而小演員對歷史知之甚少,人生歷煉、生活感悟幾乎為零,他們演紅色經典,稍不到位就可能淪為被詬病的兒戲。”為了達到理想效果,《小戲骨》劇組做了很多努力。
如在《焦裕祿》裡的火車頭,劇組為了找這個火車頭花了很多時間;還有《白毛女》裡冰雪滿天的畫面,是使用了道具鹽灑在了地上,最初劇組捨不得,覺得浪費了,但想到《白毛女》可以教育很多人,花點錢買點鹽也值得,最後鹽還是利用到了。潘禮平表示,在拍白毛女為了生存而打兔子的情節時,劇組的編導都愛護動物,下不了手,但是沒辦法還是得這樣做,拍完以後便把動物都放生了。
潘禮平介紹,他們的目標是就是:“原片有的東西我們都爭取做到,高度還原。”他透露,在拍攝的時候,劇組工作人員都有死磕的精神,反倒要讓它“踩剎車”,不要令小演員們及劇組工作人員太辛苦。
“小戲骨”獲老藝術家集體讚揚 《焦裕祿》等將接力上線
得益於創作團隊的用心打造,在《小戲骨·白毛女》的北京審片會上,這部弘揚紅色主旋律的良心作品,也獲得了老藝術家們的集體讚揚。
從創作角度,老藝術家們首先肯定了《小戲骨》的創新模式,讓6-12歲的孩子們演繹經典,無疑是傳承經典的最佳模式。著名老藝術家賀敬之就在現場表示“老戲骨,小戲骨,離不開人民中心這個主心骨!《小戲骨》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歡迎的創新普及方式,非常高興,我們民族的、革命的歌劇事業後繼有人”。而著名歌唱家喬佩娟也讚揚道:“《白毛女》這樣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實在是太難得了”。
作為一部傳承經典的作品,《小戲骨》在傳統影視表演中還加入了歌劇的表演形式,這讓著名歌唱家朱明瑛非常感動,“孩子們不管是音準、節奏、唱腔還是聲音都讓我非常震驚,唱得很好,非常地感動”。中國歌劇研究會會長、中國音樂劇研究會會長、國家一級作曲家王祖皆也表示此舉非常有意義。馬海星說:《小戲骨》做了件很偉大的事兒。我們特別痛心的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的下一代一張口就是港臺歌曲,我們有那麼多好的、優秀的民族傳統的東西他們卻不知道,《小戲骨》有一種深深的民族使命感。
《小戲骨》在幼小的心靈播撒民族歌劇的種子,這對於提高青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歌劇的經典作品,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舉創想新穎,意義非凡。”
據瞭解,接下來,“小戲骨”系列更多作品,例如:《小戲骨洪湖赤衛隊》《小戲骨焦裕祿》、《小戲骨三笑尋親記》都將陸續播出,喜歡萌娃的小夥伴們千萬別錯過啦!
除了紅色經典,小戲骨還將推出一系列對青少年具有教育意義的民間故事經典,其中《花木蘭》已完成拍攝,即將推出,敬請期待。
-
4 # 娛記萬家
我愛學習,我愛分享。
現如今在娛樂圈有很多的小戲骨,他們也逐漸嶄露頭角,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接下來,簡單給大家分析幾點。
第一點,小戲骨的優勢是他們的一個年齡優勢,對於很多的小戲骨來說,年齡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後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的機會在等待著他們,年齡上是一大優勢。
第二點,未來他們的選擇會多一點,因為很多小戲骨現在無法給他們定型,說他一定適合演這樣的角色,演那樣的角色,以後對於角色的選擇上很靈活,這也是他們的一大優勢。
第三點,那就是他們未來的影響力上,相對於很多老戲骨來說,雖然是有資歷了,但是他們相對於一些年輕的小戲骨來說,影響力沒有那麼大,在網路上的號召力沒有那麼大,這也是小戲骨的一大優勢。
第四點,自身的包裝和宣傳上也是佔優勢的。對於很多的小戲骨來說,很多公司願意花大價錢來包裝和宣傳他們,給他們從小就打通這個知名度,讓他們一直被人們關注,從而一直走紅,這個也是他們的優勢。
第五點,在這個身體上,他們也是有優勢的,畢竟還年輕,正在成長的階段,只要給他們一直好的環境,他們會突飛猛進,一直向前,很多老戲骨對於很多角色包括劇本已經是力不從心,想演也演不了了。
第六點,時代也是他們的優勢,怎麼說呢?
他們現如今生在這樣一個時代,一個科技發展神速,生活水平高的時代,教育好的時代,能夠在未來將所學的結合在戲裡面,從而給影視行業帶去發展,這也是他們的優勢。
以上幾點就是本人的一點拙見,不喜勿噴,感謝!
-
5 # 蘇小丫丫
小戲骨相對於明星大咖,他們的優勢有三點。
第一點,萌娃優勢。小戲骨們都是一些年紀不大的小孩子。同齡的孩子們可能更願意看她們的表演。而現在很多人對於孩子是沒有抵抗力的。她們天真可愛,長得也煞是好看。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孩子。她們的演的戲往往更能得到一些大人們的支援。再者這些萌娃們的演技並不輸給一些流量明星,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對比下來,小戲骨們顯然更值得喜歡。
第二點,認真細緻,聽從管教的優勢。對於導演來說,這些小戲骨們,沒有大人們那些花花腸子,對演戲更加認真,她們演戲可能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喜愛,而不是一種職業。對於導演的安排指揮,她們也會很聽從,不會想有一些大牌明星,動不動耍大牌。有時候還罷演導致拍攝無法按時完成。
第三點,模仿優勢。孩子還具有先天的模仿優勢,孩子們往往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她們的表演模仿能力會更加具有優勢。對於一些微表情動作,她們能夠模仿得更像。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更敢演,她們不會忸怩造作。而且小戲骨們出演的都是一些經典作品。這又有利於幫助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她們更能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
總之,小戲骨們的影視劇還是很有看頭的。她們精湛的演技、惟妙惟肖的表演,不輸給成人影視劇。她們是影視圈的未來,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支援這小孩子們表演。
回覆列表
我覺得現在小戲骨拍攝很多影視劇以後他們的最大的優勢莫過於他們就是有很多時間。因為一些老戲骨就是對於他們來說,嗯,時間肯定不多了,反觀小戲骨現在還有很多時間。他們可以透過時間的磨鍊去磨練自己的演技。然後最後將自己的演技提升到另一個層次。以上就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