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星之雨
-
2 # 暢談亂燉
歷史沒有如果,因為已經成了歷史。
當然,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下,當時希特勒,為什麼沒有攻打英國呢?
在征服法國之後,西歐似乎成了囊中之物,而英國就在手邊,那麼希特勒為什麼不下令全軍攻打英國呢?
發動戰爭,特別是龐大的戰爭,需要的是軍備物資,需要充足的後勤儲備。戰爭是需要消耗龐大的資源的,龐大的戰爭,消耗的資源,更是不計其數。
沒有資源,缺少資源,就要去掠奪,就要去其他的國家掠奪。
那麼為什麼不去英國掠奪呢?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應該是資源豐富……但是英國的資源是錢,是資本,英國只是一個錢倉。
對於當時資源短缺的德國來說,攻打英國不是首選,不是上上策。
話說當時,英國的海上力量,還是相當強悍的。如果攻打英國,說不定將會在海上,僵持不下,對於資源短缺的德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攻打英國沒有意義,浪費時間,所以希特勒鎖定了蘇聯……
蘇聯和德國終將有一戰,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戰爭的結果,已經成為歷史,無法改變。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戰爭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天時和地利的變化也會改變“人和”。
2018年六月份,在俄羅斯,德國隊敗給了南韓隊,穆勒哭了。1941年,德國敗給了蘇聯,4年不到,希特勒飲彈自盡。
歷史有太多的偶然性,又和現實充滿了相似性。
-
3 # wmc57
不好預測,歷史不會重來,美國如果沒有日本偷襲珍珠港涉及了美國利益,美國參不參戰還另當別論。德國當時也不敢輕易招惹美國。
-
4 # 陸地上的老海
德國也許暫時能夠打贏,但英美聯手也會打敗德國的。只是時間會拖後幾年罷了。畢竟戰爭最後拼的是國力,而不是一時的勝利!小日本就是認不清形勢非要侵略中國,結果進入持久戰後它的國力就拖不起了。
-
5 # 叢中笑6603
這裡有個前提,如果此時蘇聯仍然按照德國和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按兵不動。那麼,德國進攻英國,英國則危矣。
一,此時的英國,獨木難支,法國已經被德國佔領,歐洲版圖基本上屬於德國的控制之下,英國得不到其他國家支援。
二,美國在這種狀態下,不會冒然出兵支援英國,畢竟要遠涉重洋,沒有一個立足點,軍隊是無法登陸的,而且同時,美國還要應對日本的挑戰,因此,美國支援英國是肯定的,但力量和力度有限。
三,德國無後顧之憂,可以傾全力進攻英國,一方面加大轟炸力度,一方面用潛艇封鎖英吉利海峽,切斷英國的物資供應,然後集中兵力在英國幾個港口同時登陸,四面出擊,英國抵抗能力逐漸被削弱,最後被佔領。
-
6 # 成都致遠鋼結構
你忘了一個因素,如果不打蘇聯,蘇聯會賣資源給德國,那時候美英還真不是德國的對手,如果德國在1945年之前沒敗,後面就敗不了了!核彈,導彈德國就有了,美英會比日本先嚐嘗核武器的威力!
-
7 # 九品侍衛
歷史沒有如果,另外德國也不可能不進攻蘇聯。當時蘇德兩個大國合理瓜分了波蘭,而且在侵略蘇聯之前,蘇聯還不停地向德國出售大量戰略物資,看似哥倆好甜如蜜,但其實雙方各有各的鬼心思。
其實蘇聯還想繼續東擴,畢竟當時德國已經把歐洲打殘,而自身的軍事物資也消耗了大半,這個時候只要等待時機瞄準德國背後狠狠捅一刀,那麼蘇聯就會打贏德國並將整個歐洲納入蘇聯的版圖。
也正是因為德國知道了蘇聯有這個企圖,德國才決定先發制人進攻蘇聯。畢竟當時的蘇聯剛剛經歷過大清洗,軍隊內部組織混亂。再加上剛剛吞掉波蘭需要重新佈置邊境防線,而這時蘇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先拆除老的邊境防線,然後將這些裝備整體前移,這就造成了在一段時間內蘇聯邊境沒有防禦力量的空檔。
另外還有就是德國明白蘇聯早晚會掐斷對自己的戰略物資輸送,而再沒有了從蘇聯運來的稀有金屬、木材、石油、橡膠等稀缺品,德國肯定會被蘇聯掐著脖子打,所以必須在蘇聯行動之前將這些戰略物資率先搶到手。
-
8 # 歷史雜談驛站
為什麼德國會進攻蘇聯?就是因為拿不下英國,德國海軍太差,而英國海軍太強。海獅計劃德國根本沒有實力去實施,拖久了英國空軍得以喘氣,加上美國的援助,希特勒感覺拿下英國太難了!
所以,他才去攻打東方的蘇聯,因為在他看來,蘇聯雖然大,卻只是個破房子,踢一腳就垮了!對付蘇聯,希特勒對德國陸軍有信心多了,在輕鬆佔領蘇聯後,德國能得到大量資源補充,那時再回來打英國,甚至包括美國一起教訓。
為什麼希特勒會這麼打算?因為一戰時,就是沒能拿下東線,後來俄國主動退出了!德國和法英美互相傷害著,不過後來不還是德國輸了。因此希特勒要換個打法,打不過你們,這次我就去先拿下東線,到時西線看到了也害怕,說不定那時英美還會主動求和呢!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畢竟希特勒還是以整個世界為敵,日本盟友太遠,實力和蘇聯相比,也幫不上德國的忙,義大利又不靠譜,又輸了!
-
9 # 治理科技王老師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其實有幾個關係啊,我們要提前確定一下。第一,德國不主動進攻蘇聯,蘇聯會不會主動進攻德國?第二,出於盟友之間的關係,德意日三國軸心,那麼德國不進攻蘇聯,日本會不會進攻蘇聯?如果日本進攻了蘇聯,德國會如何去應對?第3點就是美國為什麼會加入這個第2次世界大戰?我覺得只有討論好,分析好這三個問題,才能更好的去回答這個大的問題。
首先,來看看英德之間的關係,那麼,英國和法國是同盟國,組成了這種同盟的鋼鐵關係,在這個第2次世界大戰的這種實踐當中,目前有很多的史料的顯示,法國並不是犯了所謂的馬其諾防線的錯誤,而恰恰在於在馬奇諾防線一側集中優勢兵力,然後對德軍進行誘敵深入,目的其實是想將英國拉下水,包括後面的敦刻爾克撤退,其實英德之間產生了這種局與發生了直接對撞之後,法國的目的是要拉這個英國下水。而且後期在關鍵時期,法國的領導人和英國首相丘吉爾之間還討論過能不能成立這種英法聯合政府的提議,那因此在這個條件之下,其實英國對德的這個作戰意識是非常強的,如果法國不投降而組成了所謂的英法聯合。會對這種德中國產生一個有效的牽制。從大英帝國幾百年以來的傳統出發,保護保持英國的海外光榮孤立,保證安全,是英國對外整個戰略方針的最大立足點,那換句話說,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任何一個歐洲強國染指,英國都會跟他死磕到底。在這個過程當中,法國透過馬奇諾防線的這一個所謂的陽謀,誘敵深入,讓這個英國徹底喪失了對於這種德國的戰略信任,因此兩國的衝突不可避免。第三,就是英德之間的關係,從這個一戰期間發現了在一戰爆發之前,德皇和這種英國的這個伊麗莎白女王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他是伊麗莎白女王遠房外孫。而日耳曼人和安格魯薩克森之間的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在文化上,在這種所謂的戰略上的傳統的友誼上,都有著非常良好的一個合作基礎,因此在德國的內部,雖然說經歷了一戰與英國的對抗,但實際上有很多高超的戰略家和軍事高層都希望,讓英國和德國之間形成一種合作,這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在這種國際關係舞臺上所謂這種強國的一個和平的交接,就像英國,他把自己的國際的領導力量交給了美國一樣,那麼德國呢,它其實也是希望英國把自己的全世界控制的權柄,透過和平或者非和平的方式移交給德國。這也就解釋了,這個納粹的2號人物赫斯為什麼會主動駕機飛到英國去進行所謂的和談,那其實呢在這種英國的上層甚至說德國的這種高層當中有很多人,對於這種英德之間的和平談判,其實是抱有非常大的信心的,無論是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還是不列癲空戰,那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是缺乏一個最後的和談原動力,一方面英國沒有投降或者沒有和談,更多的是出於由於這種丘吉爾的這種意志,另外一方面呢,確實是由這個美國為代表的其他國家給予英國大力的支援。
第二,我們能討論一下這個速度的關係,那麼蘇德關係,首先,兩者之間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從名義上來看,至少說在當時的環境來看外部認為已經締結成了所謂的柏林,羅馬東京和莫斯科的邪惡軸心,面對邪惡軸心當中最弱的一環是蘇聯,因此在當時的西方國家看來這個軸心國其實是4個不是三個。第2點,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而蘇德兩國的這種默契中,又瓜分了波蘭,兩個進攻性的大國之間失去了緩衝國。當這個波蘭的緩衝國失去之後,那麼蘇德,兩個都具有一定這種擴張野心,或者說軍備都非常富足的國家,形成了一個正面的對撞,在這種情況之下呢是非常危險的,因此現在從這個蘇聯解體後的很多這種解密的檔案來看,當時蘇聯其實也在進行或者密謀的一種所謂的這種防禦性進攻。換句話說,蘇德兩國都不相信對方,無論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差異,還是說從國際關係的現實政治角度出發,大家都不去信任對方或者換句話說,兩個人兩邊的都做好了這種戰爭的預案和準備,這是誰先動手後動手而已,換句話說,這個如果說這個德國一直在去跟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戰鬥的話,非常有可能這個蘇聯會去主動進攻德國。
第3個維度啊,就是我們需要考慮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美國,由於日軍偷襲珍珠港而去這個參加了二。戰,否則如果沒有這個直接誘因的話,美國非常有可能不能以直接的方式去加入到這個戰團裡面來。那麼這其中就考慮到了這個其他的因素,比如說日本的因素,那麼談到日本的話呢,日本它其實一直有兩派叫北上派河南下派,那麼南下派就是想去爭奪這種東南亞與美國正面的對撞,而最後呢也導致了這個美國加入了二戰。那北上派的這個目的呢,更多的其實是想去北上進攻蘇聯,獲取這種遠東和西伯利亞大片的領土和資源,在經歷了諾門坎和張鼓峰事件之後,北上派勢力被打下去。因此,日本的態度其實也是非常值得考慮,如果說日本在未來的這個程序當中沒有去偷襲珍珠港,而是北上進攻蘇聯,蘇日之間的戰爭就會爆發,我們很難想象蘇聯,它同時兩線戰場,非常有可能不會去進攻德國,那麼如果西線不去進攻德國的話,那日本也無法應付兩線作戰可能就不會去向東向南擴充套件去進攻美國。那麼美國也缺乏一個正當的理由就加入到這個戰團當中來。
如果說從當時的整個這種戰略態勢,如果是這種情況發生的話,那我們可能從這個短期來看,戰爭會比較焦灼。從長遠來看,反而非常有可能德國與蘇聯和解,或者德國與英國進行妥協,而不是兩者之間發生更大規模的戰爭。
回覆列表
最後德國依然是失敗的,因為當時的美國工業已經非常的發達,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各種戰略物質。而德國戰線又拖得太長,後勤補給遲早會出問題的。只要美國一參戰,德國的失敗就是隻是時間問題而已。而德國當時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唯一的可能就是和蘇聯結盟,共同對付美國,這樣才最有可能贏得二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