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思界網
-
2 # 科技直男
1、今年兩會,5G是被提及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擔任人大代表的馬化騰就建議,要大力推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基礎,加快5G和IPv6全面商用部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則建議,為加速5G網路建設,加快推進5G商用步伐,建議國家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方面對運營商予以支援,以降低運營商的資金壓力。
對5G來說,兩會不僅是熱議的論壇,更是實踐的舞臺。
兩會首次提供5G網路全覆蓋,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新華社兩大國家級媒體,不約而同地使用5G手機中興通訊天機Axon 10Pro,進行了網路直播。
當5G技術在中國兩會上驚豔四方時,一場“5G爭奪戰”已在全球範圍內悄然打響。
當前,美國、日本、南韓等國先後明確了5G“時間表”,意欲爭奪5G控制權。
5G爭奪戰,到底在爭奪什麼?
2
5G,其實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最直觀的體驗是,網速變快了。眨眼之間,就能下載一部高畫質電影。
5G所在的通訊行業,本身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據預測,中國5G投資總額將達1.2萬億元,加上運營、裝置、器件、終端等產業鏈,規模更是難以估量。
實際上,5G的意義早已超出了行業本身,而是成為了賦能生產力的關鍵因素。
以當下熱門的自動駕駛為例,汽車需要實時處理資料,一秒鐘就要消耗750MB流量。僅中國一地,民用汽車保有量就超2億輛,對網路要求之高,可想而知。4G顯然無法勝任,只有容納終端多、延遲低、傳輸速度快的5G,才能夠讓自動駕駛成為現實。
因此,5G被譽為“數字經濟新引擎”,既是物聯網、區塊鏈、影片社交、人工智慧的基礎,也將為“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提供關鍵支撐。
研究機構HISMarkit預測,到2035年,5G將驅動全球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如果以GDP為參考值,這幾乎再造了3個日本。
移動通訊技術一直是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也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從歷史上看,很多發達國家都將行動通訊視為“構築競爭優勢的戰略必爭地”,美國、日韓以及歐盟都是依靠行動通訊實現和保持了國家的領先優勢。
誰主導了5G,誰就站在了未來經濟的制高點。
3
對中國而言,5G具有更大的意義。它象徵著,中國科技創新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厚積薄發。
1G、2G先後由美國、歐洲主導。歐美商業化之時,中國技術幾乎空白,只能遙遙相望。
2000年,3G標準正式公佈,中國提交的TD-SCDMA成為三大國際標準之一。在商業化上,雖然中國比歐美晚了8年,但已經能夠緊隨其後。
4G時代,中國不僅主導了TD-LTE成為國際主流標準,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路,實現了與世界同行。
2018年4月,美國無線通訊和網際網路協會(CTIA)釋出的《Race to 5G》報告稱,中國5G居於領先地位。
諮詢公司德勤的報告顯示,從2015年至今,中國支援的5G基站數量是美國的10倍多,5G投資規模高出美國240億美元。
在2019年世界移動大會上,中國企業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興通訊釋出首款5G旗艦手機,帶來了包含接入、傳輸、核心網、終端和晶片等各方面的全系列、全場景的產品,全方位展示了5G端到端的商用能力。
回顧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歷程,中國從遙望者晉級為引領者,正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近五年來,中國研發投入增長年均超過11%,規模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也由52.2%提高到了57.5%。
5G的“領跑”優勢,更是來之不易,凝聚著中國企業堅持科技創新付出的艱辛和汗水。
以中興通訊為例,2013年至2017年,中興通訊研發投入達563.18億元,營收佔比約12%。2018年1-9月,研發投入為85.26億元人民幣,佔營業收入比例為14.5%。
得益於持續創新投入,中興通訊連續第三年蟬聯普華永道全球創新企業前100,居中國企業榜單前三;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興通訊光接入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專利數字更為直觀。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興通訊專利資產累計超過7.3萬件,全球授權專利累計超過3.5萬件,其中5G專利申請超過3000件。
強大的技術儲備和豐富的行業經驗,讓中興通訊成為全球具備5G端到端解決方案能力的兩家廠商之一,並在架構設計、運維、體驗三方面擁有領先優勢。
中興通訊研發的業界首個基於AI的5G網路切片商用運營系統,創造性地引入Awareness、Automation和AI的3A理念,實現切片敏捷部署、智慧分析和快速自愈,極大地簡化5G網路運營,運維效率提升30%以上,建網成本降低約20%。
更為重要的是,中興通訊不僅能夠提供端到端的5G商用網路解決方案,還在核心基站晶片上實現了關鍵突破,築牢最底層的競爭力。
截至到19年2月底,中興通訊已與全球30家運營商開展5G合作。
中國技術,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4
移動通訊技術標準研發和產業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產業鏈各方的協同創新。這是中國的優勢,也是中國的機會。
從1G到5G,移動通訊技術日新月異,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見證了中國科學技術的蝶變。
中國5G技術的崛起表明:科技創新沒有捷徑,厚積才能薄發,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收穫成功。
-
3 # 大番茄的Vlog
5G可以說不是網路的一個升級,而是人類資訊科技的一次革命。
5G最主要的不是網速有多快,可以下載多大影片,看多麼高畫質的影片,而是5G高速傳輸帶來的低延遲!這個是最關鍵的!可以說是突破了虛擬和現實的界限。之前的網路世界可以說是虛擬獨立的,5G之後將會和現實社會結合,從而產生很多的產業和誕生前所未有的軟體技術。
我們可以想象將來的5G絕對比4G更甚,出現的公司更多,模式更多,技術更多,5G將會成為一個21世界的轉折點。
現在我們可以想象的是無人駕駛、智慧控制、工業物聯等,但這些還只是淺層的引用,更深層的應用還等待去發現。
比如下面
現在AR之所以發展慢就是網路的制約,有了5GAR將成為未來有有應用價值的和發展前景的方向。比如虛擬遊戲、虛擬度假、虛擬購物、虛擬通話、虛擬交友等等所有一些都會和現實世界融合,沒有虛擬和現實之分。
-
4 # 愛影百科
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業務將成為行動通訊發展的主要驅動力5G將滿足人們在居住、工作休閒和交通等各種區域的多樣化業務需求,即便在密集住宅區、辦公室、體育場露天集會、地鐵、快速路、高鐵和廣域覆蓋等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連線數密度、超高移動性特徵的場景。
也可以為使用者提供超高畫質影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雲桌面、線上遊戲等極致業務體驗。
與此同時,5G還將滲透到物聯網及各種行業領域,與工業設施、醫療儀器、交通工具等深度
融合,有效滿足工業、醫療、交通等垂直行業的多樣化業務需求,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所以未來5G意味著為人們各行各業帶來變化!
-
5 # AI智慧高研院
5G未來最大的機遇一定在製造業!
5G技術場景支撐智慧製造
作為新一代移動通訊技術,5G技術切合了傳統制造企業智慧製造轉型對無線網路的應用需求,能滿足工業環境下裝置互聯和遠端互動應用需求。在物聯網、工業自動化控制、物流追蹤、工業AR、雲化機器人等工業應用領域,5G技術起著支撐作用,能將分佈廣泛、零散的人、機器和裝置全部連線起來,構建統一的網際網路絡。5G技術的發展可以幫助製造企業擺脫以往無線網路技術較為混亂的應用狀態,這對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實施以及智慧製造的深化轉型有著積極的意義。
智慧製造的核心是智慧工廠
資訊化革命愈演愈烈,機器裝置、人和產品等製造元素不再是獨立的個體,它們透過工業物聯網緊密聯絡在一起,實現更協調和高效的製造系統。
未來製造系統將與人工智慧進行深度結合,利用機器學習、模式識別、認知分析等演算法模型,提升工廠控制管理系統的能力。智慧製造過程主要圍繞著智慧工廠展開,而人工智慧在智慧工廠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物聯網將所有的機器裝置連線在一起,例如控制器、感測器、執行器的聯網,然後,AI就可以分析感測器上傳的資料,這就是智慧製造的核心。
隨著工業物聯網的應用發展,網路和實體系統將緊密聯絡在一起,也就是物聯網將生產現場的處理器、感測器連線起來,使得機器人之間可以進行通訊,可以互相溝通,而機器和人的工作將不再會嚴格分工,未來製造系統把人和機器融合在一起。並且數字雙胞胎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智慧製造的整個流程都有一個數字孿生模型,系統裡包括了現實世界的任何東西,可以是應用或者操作指南手冊等。
此外智慧製造系統裡還有人機互動,即人和機器人之間的互動以及用人工智慧驅動、最佳化產品和流程等。工廠需要做一些預測性維護或者是預測機器的能耗等等,越來越多的這些功能都可以在智慧工廠裡實現。
5G”推動智慧製造
中國智慧製造技術的落地應用融合5G技術場景支撐下,將所用與人、企業、城市的傳統業務模型進化到智慧模式,讓傳統和未來共同升級進化,實現資料雙胞胎,讓人類社會進入現實和未來同時存在的量子時代。
一、助推智慧製造,實現個性化生產
為了滿足全球各地不同市場對產品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中機新時代利用企業門戶其自身獨特優勢,助力智慧化生產的大規模普及。智慧企業門戶為各類企業提供雲端網際網路應用、內部資訊化應用、智慧裝置應用、物聯網應用,實現企業裝置端到雲端的智慧化改造、升級,在滿足企業個性化生產的同時保證產品質量進行萬物互聯。
二、工廠維護模式全面升級
大型企業的生產場景中,經常涉及到跨工廠、跨地域裝置維護,遠端問題定位等場景。中機新時代提供的技術可以提升執行、維護效率,降低成本。智慧產品技術帶來的不僅是萬物互聯,還有萬物資訊互動。建立商圈、在商圈的工作場景中加入個人、企業使用者進行資訊互動,並對使用者精確定位,將資料鏈接到各類相關資料庫。每一個裝置都是一個有唯一IP的終端,使生產環節的原材料都具有“資訊”屬性。原材料會根據“資訊”自動生產和維護。每一個人也變成了具有自己IP的終端,人和工業機器人進入整個生產環節中,和帶有唯一IP的原料、裝置、產品進行資訊互動。
三、智慧製造各個環節互通互聯
在未來智慧工廠生產的環節中涉及到物流、上料、倉儲等方案判斷和決策,中機新時代能夠為智慧工廠提供全雲化網路平臺。在一些特定場景下,藉助5G下的D2D(Device-to-Device,意為:裝置到裝置)技術,物體與物體之間直接通訊,進一步降低業務端到端的時延,在網路負荷實現分流的同時,反應更為敏捷。生產製造各環節的時間變得更短,解決方案更快更優,生產製造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智慧企業門戶將大幅改善勞動條件,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提高生產過程可控性,最重要的是藉助於資訊化技術打通企業的各個流程,實現從設計、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互聯互通,並在此基礎上實現資源的整合最佳化,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
6 # 紫竹商業評論
5G基礎設施的機會有哪些?
5G的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無線網、承載網、核心網以及終端,包括地下鋪設的光纖、機房的交換機、光模組。
根據相關部門的預測,無線接入網在5G時期將迎來極大的市場份額提升,尤其是天線、小基站和光模組等。
因此,除了終端(5G手機)這個剛需以外,這些5G基礎設施領域機會更大。
5G讓萬物互聯後給哪些行業帶來商機?5G物理層的核心技術集中在無線通訊和有線通訊。萬物互聯是5G的終極實現目標,使用者和基站之間的無線通訊主要體現在空中介面技術,其主要包括調製、編碼、多址、組網和多天線等技術。
5G實現萬物互聯之後,家裡的、辦公室的及所有公共空間及私人空間的很多產品可以互聯,因此,這些產品的更新換代也是必然趨勢,這些產品生產領域也有了新的消費需求。
5G網路環境讓人工智慧更易進步和發展5G網路(5G Network)是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
5G實現後,網路環境的變化,會給人工智慧產品的進步和發展帶來質的飛躍,因此,很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機會也是巨大的。
-
7 # 科技多點
中國5G商用正在加速,離我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近,這不僅僅是無線網路技術的升級,而是一場技術性的革命。
大家都知道5G是高速率、大容量和低延遲的代名詞,因為5G,“萬物皆可連”變為現實。物聯網會是5G必將涉足的領域,AI、大資料、雲計算,似乎所有這些新興領域的探索,都將是5G重要的發展方向。VR在電商、直播和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也會被啟用,3D影片,4K甚至8K影片流都能實時播放。5G時代將會產生各類新的場景,如在手機上就可以執行以往只能在PC端執行的大型遊戲,透過強大的雲處理,大型遊戲無需下載就可以實現高畫質畫質和低網路延遲。5G在未來也會將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大有建樹,讓無人駕駛成為可能。
所有這些新興行業都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這些新技術、新產業必將對傳統行業產成較大的衝擊,如果不轉型、不改變終將被淘汰。對個人來講你的工作崗位有可能被機器所代替,面臨失業的危險。這是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方便、優質生活的同時也給我們每一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覺的你現在的工作有可能被機器代替嗎?你做好準備了嗎?
-
8 # 股票交易悟道回憶錄
5G時代使得萬物互聯得以實現,作為下一代通訊技術,速度是4G的百倍,且在未來幾年,在全球將創造12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得到了眾多國家大力支援,但5G大規模部署和商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不少運營商對5G普及比較樂觀,其中包括軟銀在內的日本三大無線通訊運營商將於2023年普及5G。
5G、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啟用物聯網應用落地,5G作為下一代通訊技術,不僅得到了眾多國家大力支援,通訊、晶片和運營商等企業積極謀劃5G商業程序,從而使得物聯網時代下的萬物互聯得以實現,與此同時,運營商也寄望於5G擺脫管道命運,對5G充滿期待。
只要你想,就完全可以設計一個基於物聯網的“智慧家庭”,實現家居智慧化生活。讓一切裝置互聯將重塑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而在海量的連線中,5G是主要驅動力,要實現物聯網,5G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5G作為一個國家競爭力的一部分,得到了中美等多國大力支援,其中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南韓和英國等發達國家處在5G發展前沿,由於蘊藏巨大經濟潛力,多個國家也表示將在2020年開展商用服務,根據IHS Markit估計,到2035年,5G在全球創造的潛在銷售活動將達12.3萬億美元。
5G時代到來 網速提升百倍
5G成為本屆MWCS(世界移動大會-上海)關注焦點,不僅得到了眾多國家大力支援,通訊、晶片和運營商等廠商積極謀劃5G商業程序,對於運營商來說,寄望於5G擺脫管道命運,充滿期待;對於使用者來說,網速飛快擔心流量費,那麼5G網速到底有多快?下圖讓你更直觀。
各種資料也顯示,到2020年將有高達幾百億的智慧裝置連線網際網路,從可穿戴裝置、智慧家居再到智慧城市、互聯工廠等等,超低的延遲也使得無人駕駛走進現實。隨著5G技術的推進,支撐數百億的海量物聯網裝置連線,讓一切裝置互聯將重塑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意味著將加速物聯網應用落地。由於萬物互聯所產生的海量資料,也將為社會創造出更多新的商業機遇。
5G 讓無人駕駛成為現實
由於眾多科技企業來勢洶洶進入汽車產業,自動駕駛作為汽車行業發展趨勢,驅使科技企業和傳統汽車廠商均把智慧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視作為未來發展核心戰略之一,將會改變整個“出行”市場,人們擁有車輛的形式逐漸朝按需轉變,然而無人駕駛汽車商業落地面臨眾多難題,其中網路連線能力成為核心基礎之一,5G網路有望滿足龐大的資料傳輸需求。
根據相關預測,到2020年,無人駕駛或者裝載無人駕駛輔助技術的機車保有量將會達到1億臺,這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然而無人駕駛汽車對技術要求極其苛刻,當前的通訊難以滿足,而5G將實現無人駕駛所需的連線,為了支援5G和無人駕駛,英特爾開發了英特爾智慧駕駛5G車載通訊平臺,還與寶馬、Mobileye面向2021年推出全面無人駕駛的汽車。
在晶片領域,不僅僅英特爾戰略重心向無人駕駛延伸,其他晶片廠商目光同樣投向了智慧汽車,無人駕駛將成為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
5G 讓智慧生活成為現實
作為智慧生活是物聯網場景下最貼消費者垂直領域,由於在眾多科技企業的積極推進下,智慧家居生態已初步形成,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基於某個生態平臺搭建一個智慧家庭,其中美的作為傳統家電巨頭,目前美的大部分產品都已經新增M-Smart協議及模組,所打造的M-Smart智慧生態,以去核心、打破孤島和共享資源,並以開放的姿態構件智慧生活生態。
由於美的在智慧家庭生活佈局正在從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使用者提供全套智慧家居方案,就在近日,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率隊拜訪美的集團,在NB-IoT、eSIM、5G等最新技術進行深入探討合作可能,聯想希望與美的將全面合作,共同推進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家居行業的應用。
美的在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推動智慧生活落地千萬家庭,與包括華為、聯想等眾多科技企業,以及聯通等運營商合作,透過NB-IoT、5G等新技術佈局智慧家居,推動智慧家居生態的建設。
在面對巨頭之間的生態大戰,作為智慧家居創新典範的歐瑞博,則在巨頭無暇顧及的領域開創性地打造了基於場景互聯和場景互動的基礎電氣類裝置生態。圍繞家居環境內的光照、門窗遮陽、安防、影音、暖通環境以及辦公環境下的能源管控推出了系統級的智慧化產品與解決方案。
而這些智慧系統要打通從感測器資料採集,到資料計算與分析,再到使用者互動,個性化配置等都需要更加高度、低功耗、低時延、萬物互聯的網路,這其中5G將起到非常大的支撐作用。
5G時代即將到來,從而使得物聯網時代下的萬物互聯得以實現,可以說5G技術是為物聯網而生。由於物聯網包羅永珍,覆蓋所有領域,但在眾多細分領域當中,涉及到人與物、物與物等多維度的深度互動,併產生海量資料。資料作為新時代的石油,所以未來資料分析與資料探勘是未來最有市場,最優競爭力的行業。
回覆列表
5G行業發展形勢好 產業鏈投資機會多
目前中國5G基礎技術已經初步成熟,以華為為首、大唐電信、聯發科技為第二梯隊的國內一批重點企業在世界5G標準競爭中位居世界前列,世界上各個國家正在逐步推進5G建設,行業發展形勢較好。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釋出的《2019-2023年中國5G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規避建議報告》顯示,5G與大資料技術、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一起構建了智慧社會的基礎設施,是實現網路互聯、智慧城市建設、智慧醫療等各行業智慧升級的基礎條件。目前世界上各個主要國家都在加強5G技術的研發,並逐步開始5G的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正處於工業化、資訊化產業週期的關鍵階段,之前是以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為動力,推動了資訊、計算、通訊等產業的發展,成就了一批優秀企業的發展。未來將以高科技智慧化服務創新為代表,推動網路、雲服務等為代表企業發展,也為下一輪產業週期提供基礎技術。 2019年中國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世界上德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已經逐步開始5G建設,但中國的5G技術儲備、研發能力和產業鏈完整程度領先於全球,國內基站建設數量、消費者需求、產業鏈相關企業參與熱情和政府的政策支援均位居世界首位,5G產業鏈各個環節有較多的投資機遇。 中國5G行業的基礎技術已經成熟,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大寬頻等特性,主要效能指標均比4G通訊有較大幅度的提升。5G的網路峰值速率可以達到10GB以上,時延最低可以到1毫秒,一平方公里的連線數可以達到100萬,因此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國內各個重點城市正在加強5G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內的廣東省為搶佔5G領先優勢,在佈局方面走在國內前列,截止2019年9月底,廣州、深圳建成5G基站數量均在萬座左右,規劃中的建設數量在5倍以上。廣東省希望透過5G產業集聚,帶動微電子製造、軟體服務業、人工智慧等重點產業快速發展。 在未來三年,德國規劃建設基站數量超過4萬個,而面積較小的南韓5G基站規劃超過23萬個,日本的5G基站規劃數量超過1.2萬個。 新思界產業研究分析師認為,5G行業的發展形勢較好,世界各個地區正在逐步加強投入,產業鏈上游在近期投資機會較多,產業鏈下游的投資機會主要在資訊服務、網路和人工智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