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健康長青

    下坡澆地無法存水,如果施肥料會被水全部沖走,在施肥時每三十公分挖一個小坑,把肥料撒在坑內,用土蓋嚴後在澆地,使肥料被水無法沖走。

  • 2 # 農人吳小二

    透過這幾年的入戶調查施肥情況,許多農戶施肥有這幾方面的誤區: 第一肥料下得多,就產得多的認識,造成投入增加。第二用旋耕機打地前匆忙撒施肥料,表施現象嚴重,造成肥料揮發,浪費嚴重。第三有機肥用量下降,有機肥與化肥施用比例失調。重施化肥,少施或不施農家肥的現象很普通,只用地不養地,造成許多土地板結嚴重,抗旱、保肥、保水能力下降。第四在化肥施用上,各作物間極不平衡,經濟作物用量大,糧食作物用量少。盲目施肥現象不僅造成化肥浪費嚴重,同時造成環境和地下水汙染。 針對上述不合理施肥現象,在對任何一種作物施肥時,要根據你在什麼地上種什麼作物,確定施什麼肥料。然後再計算出施多少肥,具體什麼時期施,以什麼方式施肥效果最佳。我們的目的是要用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效益。施用肥料的確定。 植物為了生長髮育,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各種養分,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但是決定植物產量的卻是土壤中那個相對含量最小的有效養分。無視最小養分而補充其它養分不能提高作物的產量。最小養分即土壤的供給能力最低的那種養分,這就是我們要補給的養分。 施肥時間選擇 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有兩個關鍵時期,即植物營養臨界期和植物營養最大效率期。植物營養臨界期:指在植物生育過程中,有一個時期對某種養分要求的絕對量不多,但很敏感,需要迫切。此時如缺乏這種養分,對植物生育的影響極其明顯,由此造成的損失,即使以後補施這種養分也很難糾正和彌補。磷的臨界期一般在幼苗期:棉花出苗後10-20天,玉米出苗後一週;氮的臨界期稍向後移:小麥是在分櫱期,棉花是在現蕾初期,玉米是在幼穗分化期。植物營養最大效率期:某一時期植物需要養分的絕對數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產效率最高,這時就是植物營養最大效率期。此時植物生長旺盛,對施肥的反應最為明顯。玉米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穗初期,小麥在撥節到抽穗,棉花則是開花結鈴的時期。 作物磷元素的營養臨界期出現在作物生長髮育早期,而土壤中施入磷肥後,由於磷元素在土壤中和作物體內的移動性較慢。為保證作物苗期對磷元素的需求,磷肥最好以基肥形式施入土壤,以防止作物磷元素的營養臨界期出現供應不足。其他營養元素應在該元素的營養臨界期少量追肥(此時,如果土壤供應充足時可不追肥),在各營養元素的最大效率期應重點追肥。 施肥量的確定 施肥量的估算最常用的方法是營養平衡估演算法,它是根據作物計劃產量與土壤供肥量差計算施肥量。“平衡”就在於土壤供應養分不足的部分透過施肥來補充,其公式為:施肥量=(農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有效養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不同作物對養分的總需求量不同,如小麥形成100kg籽粒需吸收氮3kg,五氧化二磷1.25kg,氧化鉀2.5kg。玉米形成100kg籽粒需吸收氮2.57kg,五養化二磷0.86kg,氧化鉀2.14kg。 現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以測出土壤中的養分含量,並依據計劃產量計算出施肥配方。廣大農戶可以直接選購測土配方專用肥或者根據配方自行選用優質單質肥進行配施。 一、N、P、K肥的合理施用 1、尿素。在耕作前與少量有機肥混、撒施,然後耕翻入土,施深應在10公分左右。追尿素比追基它氮肥(碳銨、氨水)提前4-5天,可溝施、穴施,施在5-10cm深處,不可隨施隨灌,至少要等2-3天后才可灌水。 2、銨態氮肥。碳銨在潮溼、高溫(>30℃)時大量分解,變為氨氣揮發,造成氮的損失。 施用方法:①結合耕地將碳銨先撒於地面,立即翻下。②追肥穴施、條施。作物追肥時,可在作物根旁7-10cm處開溝、挖穴,深度7-10cm,施後立即覆土。 3、磷肥。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滿足作物需要,必須透過施肥來補充,施用方法:①旱施農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佔生長期吸收總磷的一半,若苗期缺磷,會影響後期生長,即使後期再補施,也很難挽回缺磷的損失,故苗期不能缺磷。②細施過磷酸鈣在貯存時易吸潮結塊,在施用時,要打碎過篩,以利根系吸收。③集中施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鐵、鋁、鈣等固定而失效。故應穴施、條施,使磷固定在種子和根系的周圍,即可減少與周圍土壤的固定,又有利於根系吸收。④磷肥與有機肥混合施特別是鈣鎂磷肥與有機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難溶性的磷轉化為農作物能利用的有效磷。⑤分層施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小,施在哪裡基本就在哪裡不動。因此,在底層和淺中都要施用磷肥,把磷肥施在淺層,有利於幼苗的吸收,從而促進返青早、分櫱快。淺層施三分之一,深層施三分之二。⑥與氮肥混合施農作物吸收各種養分有一定比例,若比例失調就長不好。單施氮肥,根系發育不好,易倒伏,又易遭受病蟲危害,而且加速土壤中氮素的過度消失,引起氮磷比例失調。而氮磷配合施用,即可平衡養分,又能促進根系下扎,為豐產打下基礎。 4、鉀肥。氯化鉀對棉花等纖維作物提高纖維含量和質量有良好的作用。氯離子對某些作用如馬鈴薯、甘薯、桃樹、葡萄等作物有不良影響。施用在塊根、塊莖作用上能降低其澱粉含量。對於這些忌氯作物,最好不要施用。 二、合理施鈣肥

  • 3 # 農村武先森

    關於下坡澆地怎麼施肥的問題我談一下我個人觀點

    1:坡地一般水流速度比較快 旋施或者撒施 容易造成肥料的大量流失 隔十米左右橫向打梁 給水加一點阻力 每一段都有橫樑阻礙 水流速度變緩 這樣可以減少肥料的流失

    2:坡地澆地可以選擇橫向穴施 也就是挖溝施肥 一般施肥溝的深度大概在20公分左右 施肥後用土掩埋肥料 這樣肥料也不會流失

    3:施肥槍施肥 可以先澆地 等墒情差不多了 用施肥槍進行施肥 肥料不會流失 且效果也非常好

    4:水肥一體化施肥模式 國家現在提倡的新型農業模式 澆地施肥一次完成 並且省工省力 經過水肥一體化管道把水和肥料送入地裡 這樣肥料和水都完全利用 不會流失

    綜合以上四點 個人認為坡地澆地施肥 水肥一體化是最科學的 國家所提倡的 也是最好的選擇

  • 4 # 張新平

    底肥為主有機肥、磷肥及鉀肥全部作底肥施用,氮肥80%—90%作底肥施用,其餘根據土壤墒情及時追肥。

    秋施底肥結合最後一次秋耕,將底肥(包括有機肥和化肥)施入農田。施肥適宜深度以20釐米—25釐米為佳。

    施用優質有機肥農家肥施用量應在3.75萬公斤/公頃以上,推廣無(或少)土糞草堆肥和秸稈墊圈肥。

  • 5 # 呂紹民自媒體

    現在的農民施肥,為了省事省力,都是直接把肥料撒在地裡,不過這樣做,會流失掉一部分肥郊。

    下坡澆地怎麼施肥郊果好?

    要想下坡澆地施肥郊果好?最好的方法就是:澆地之前把肥料藉助施肥工具淺播地下兩釐米。這樣郊果最好。

    這樣做的好處是,土壤能固定肥料不流失,肥郊持久。

  • 6 # 衛農老頭

    對於題主提出的,下坡地澆地怎麼施肥效果好?這個問題,衛農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坡地在山區和丘陵地區很常見,衛農就處於陝西渭北的溝壑丘陵區,一般來說這樣的地區,是很少有灌溉條件的。我們這裡多年以來,透過基本農田建設,把跑水跑肥的坡地,基本上都修建成了,保水保肥的水平梯田。相信這種活動,在各地都不同程度的開展過。尤其是具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能會更加重視把坡地修成水平梯田的。

    那麼,對於既有灌溉條件,又是坡地的地方,怎麼進行澆地施肥呢?大家都知道坡地不但水的流速比較快,而且是無法儲存住水的。如果想要澆地施肥的話,肥料可能等不到融化,就隨著水流走了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根據種植的不同作物來區別對待:

    一是對於種植小麥、玉米等大田農作物的。可採取把澆水與施肥分別進行的方法。對所有的追肥都採取深施的方法,就是結合具體的農作物,採取開溝深施,把肥料埋入土壤中。澆水不要採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而是根據土壤的墒情,改為噴灌、撒澆等方式。這樣的話,既能提高肥效,避免了浪費化肥,又能比較均衡的給全部土地都澆上水,避免了高處澆不到水,低窪處又發生積水的現象。

    二是對於種植果樹的田塊。在栽植果樹前,可根據坡度按照等高線進行規劃,把每一行都修成反坡梯田後,再栽植上果樹,這樣就解決了以後澆水施肥的問題。如果在栽植果樹前沒有這樣做的話,也可以根據果樹的大小,在果樹周圍挖一個魚鱗坑,坑的外延要做到裡邊低外邊高,用來防止水分流失。再就是可以結合施肥進行澆水,平時結合土壤墒情,採取滴灌、噴灌等方式進行澆水比較好。

    綜上所述,要想解決坡地澆水施肥的問題,最好的辦法,也是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把坡地修建成水平梯田。除此之外,就要根據所種植的農作物,採取不同的方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甜玉米地封閉藥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