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哥新語

    你所向往的只是墨家的一個方面,墨家學說自墨子死後便後繼無人,莊子說墨子反天下人之情,墨子雖能獨任,奈天下何?墨家主張節用,要人節衣縮食,過著如苦行僧的生活,只是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墨子那樣身體力行.墨家主張兼愛,認為人人是公平的,這也就是綠林豪客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的俠義精神.墨家的學說與儒法諸家一樣,都是針對當時的社會情況而提出的,亦是為政治說,而且墨家的組織更具有集團性質.倒不能說江湖豪客的精神是由墨家所傳承下來的,倒不如說社會與人類都有這種精神嚮往,有此種精神生存的土壤.

  • 2 # 讀耕人家

    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魯華人,他主張“兼愛”、“非攻”,認為人與人、國與國之間要兼相愛交相利,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幫助他人而不去主動攻擊他人。

    俠義精神是從武俠小說中引申出的一種“捨己救人、伸張正義、行善除惡”的精神,俠之大者,以天下為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習武者只為自衛強身、除暴安良,不欺人不害人不攻擊人,以博愛之心對待萬事萬物,與人相利無相害。這一點與墨家思想高度一致,所以說俠義精神起源於墨家思想。

  • 3 # 醫國醫民醫世界

    俠義精神往深點說,應該是道家思想使然,因為是道家首先提出的“善”,而俠義情懷正是因為出於“善”,有了善才有了義,然後才有行俠之舉…

    而孔墨都是因為問教於老子,才各自成為一派創教宗師…

    《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都最先提出了善。

  • 4 # 明世俗的角落

    俠義精神並不是起源於墨家。

    墨家形成於戰國後期,墨子起初是學儒的,他的老師已經是孔子的孫字輩了,相當於第四代學生。從墨子再到形成有影響的學派,又需要時間,而俠義精神早已有之了,比如趙氏孤兒的故事。

    俠義起源於義,義又源於人類的最初人格。在人類社會發展程序中,一些道德規範作為標準被佔統治地位的一方確定下來,成為貴族以上人們的行為規範。

    春秋始,禮崩樂壞,士階層出現並壯大,孔子將仁、義迅速確定為士這個新社會階層的量化標準,並大力宣揚。

    此後,義進一步下沉,一部分客易理解的簡單理念變成了俠義。就產生了俠士,日本也叫武士和武士道精神!

    所以,墨家有俠義的表象,但絕不是俠義的源頭!

  • 5 # 一度電487

    墨子下面的鉅子精神,影響到後世的每一個時代,甚至中華兒女的血液中也存在這種精神。有時候墨子的精神就出來了,這是特有的精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

  • 6 # 東方國學

    中國曆代從不缺少急人之難、出言必信、鋤強扶弱的豪俠之士。疫情期間,平時默默無名的人物一轉身擔起了民族的大梁,齊心協力剷除奸邪、求弱扶貧,湧現出了醫生護士、農民,快遞小哥等等無名英雄,這種精神品質與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俠義精神很有關係。

    墨家在戰國初有很大影響,主張“兼愛”、“非攻”思想,不分階級、不分種群的愛眾人,不主張攻打任何一個小國,內部戒律分明,崇尚儉樸。按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是一個組織嚴密的社會組織。

    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真正為弱者發聲,在實踐中制止了楚國對於宋國的侵略。這一點難能可貴,當時儒家、道家還有法家等學說都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

    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精種植起黴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