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小苺夢

    男女平等一直是社會的一大難題,只有相互幫助才能走的更遠。

    只有相互幫助才能走的更遠

    舉個例子:

    F女士和她男友M一起畢業,一起進A公司工作。兩個人都很努力,能力相當,薪資相當。

    兩年後他們結婚,當年懷孕。到了年末的時候,M跟往年一樣拿了最高的年終獎,F則只能那最低檔年終獎。

    在這件事情裡,F,M,A公司有誰做錯了嗎?沒有吧?

    但是F覺得不公平,她希望M補償她把年終獎跟她平分,M覺得本來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完全沒問題。

    生孩子那一年,F的年終獎同樣最低,到了第三年,F終於正常上班,M也一直跟同樣盡心盡力的扶養孩子。孩子生病,以至於上學後的家長會,等等需要請假的事情兩個人都是彼此協調,誰方便誰去。F也終於可以拿到和M同樣的業績和薪資(中間生育那兩年的影響先忽略吧)

    這就是男女平等的理想狀況。

    男女平等

    現實呢?現實是這種情況有,但更多的是下面這些情況:

    1,女人拼命工作,男人支援女人拼命工作,卻沒法分擔其家庭壓力

    職場壓力

    F1和F一樣非常能幹,也非常努力,職位晉升和M1保持同步。懷孕生產兩年影響了她的年終獎,好在這兩年也沒很好的晉升機會,可以說影響不大。但孩子出生後,雖然M1也很努力幫忙,但也許是因為他還是覺得家務勞動丟人,也許是因為他的確不喜歡,也許是他真的不擅長,也許是他真的工作很累,也許是他真的需要工作後的休息,也許只是因為他的愛好就是手機和遊戲……總之,最後的結果是F1是家務勞動的主角,專案經理,從發燒了需不需要去醫院,到孩子適合什麼樣的教育,大事小事都是F1的事。M1幫忙,隨叫隨到,但規劃指揮的職責在F1。有空時他會幫忙,但“工作走不開沒辦法”。

    2,女人想工作,男人不反對,不支援。

    支援

    M2對F2提出的分享收入的要求非常不爽,認為F2收入低是F2自己能力不行,或者業績不行,就像有些人說的,“女人明明不如男人,憑什麼跟男人一樣?”

    在家務勞動上,M2覺得自己掙得多,公司期望高,完全不想在家庭內投入,不論是孩子生病,還是孩子升學,所有的事情都希望F2能搞定,不要影響他工作。“大不了你別上班了,反正也掙不了多少錢。”

    3,女人工作就是工作,從沒想過做優秀職場人

    希望就是力量

    F3覺得自己看透了女性的職場前途,或者他只是天性如此。

    我帶團隊十幾年了,職場28原則就是20%的員工不論什麼情況都會盡心盡力,剩下的則是公司給多少錢做多少事(按照自己感覺),還有些人則能偷懶就偷懶,還嘲笑不偷懶的人傻,不分男女。

    所以F3從結婚後工作就開始馬馬虎虎,反正我要是懷孕了,公司也會給我業績打最低等,我何必拼命?

    F3的做法有問題嗎?可以說,不是一個優秀員工的做法,但是,是大部分職場人士的本能選擇。孩子出生後F3也主動包攬全部家務,反正掙不過男人,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

    小結一下。不管是女人的意願,還是男人的意願,反正F1M1,F2M2,F3M3最後的結果是,女人是家庭的主角,專案經理,所有家庭事務的責任人都是女人,男人或主動或被動的打下手。這看起來只是家庭事務,然而實際上,這嚴重影響了女性投入職場的精力,影響女性職場的進取心,最終影響女性的職場能力。

    既然如此,企業在面臨同樣條件的F和M時,企業自然而然的選擇M。尤其是育齡婦女,成為職場弱者。而有孩子的女人則面臨兩種挑戰:“她會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嗎?”,或者“女強人?她家裡誰管?為了自己的發展不顧孩子,太自私了吧?”。

    於是沒有家人支援的F2最終也放棄了掙扎,成為F3。

    剛畢業時和男人一樣女性 → 生孩子後被家庭牽扯精力的女性 →生孩子後職業進取心喪失的女性 →職場低能打雜的女性 →或明或暗的職場性別歧視 →對職場不報期望的女性 →更適合家庭的女性

    這是女性的困境。

    4,從出生就被準備好照顧家庭的女人

    壓力

    F4的父母非常睿智,他們知道F3才是最適合這個世界的女性,所以,從小他們就教育自己的女兒,也勸說別的有女兒的家庭:女孩子不用那麼辛苦,找個老師、文員的工作做做就好了,結婚後好好培養孩子。F4在這樣的氛圍里長大,找一份公務員的工作好了,怎麼請假都不會被開除,照顧家庭方便。工資嗎,低就低一點兒。找個能掙錢的老公就好了。M4剛好也是不想煩孩子吃喝拉撒的,他的目標本來就是找一個能照顧家的,自己能好好拼搏的。

    於是F4和M4組成了完美家庭。現實版的。

    我不知道F4M4在大中國的佔比是不是大多數,但是,你去上海人民廣場相親角逛逛,那裡的爺叔阿姨肯定大部分都認同這種夫妻模式。

    5,不甘於傳統角色,也不願意像男人一樣辛苦工作的女性

    不甘於傳統角色

    F5則有自己的想法。老公會掙錢有那麼容易嗎?錢多了還不拿去貼小三?所以,她決定在結婚時就抓住鳳求凰這個女人最大的時候的機會,要求男方買房,給彩禮,上繳工資卡“男女平等?有本事你自己生孩子去!”,或者“男女平等啊,你補償我生孩子照顧家庭不是應該的嗎?”。至於工作,帶孩子已經很辛苦了,為什麼要工作??

    ……

    實際生活中F們的狀況比我這裡羅列的還要複雜。比如,很多女人會覺得,反正我也掙不了多少錢,何必工作?工作壓力大,老得快,何必呢……

    實際上,女性,不是一個整體。F1覺得男女平等,F5想要得到照顧;F3想要工作混日子,F1希望同工同酬,F4希望工作輕鬆能顧家,F5根本不想工作只照顧孩子,或者只工作不想照顧孩子。你不能把他們加在一起,說女性既要平等又要照顧,女性又想混日子又要高工資。這是不對的。

    而如果分開來看,為什麼某些女性會堅持男女平等,某些女性要特權,那就是我舉例子的說明了。人與人的天性並不一樣,人與人的環境也不一樣,人的價值觀也不一樣,不同的女性有不同的選擇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會基於自己的立場選擇那條她自己認為會給自己帶來幸福的路。

    為了捍衛女性權益

    男人也一樣千差萬別啊。有些會選擇華為,有些人鄙視華為;有人喜歡獨立自主的F,有人覺得F4是最適合的妻子;有些人願意跟妻子分擔家庭壓力,有些人覺得男主外女主內才是最科學的;有些男人相信女性在職場一樣有能力,有些男人則覺得女性天生弱於男人;有些人覺得不論男女能力如何,女性應該自由選擇自己的職場,有些人則覺得女人生孩子養孩子才是符合自然規律……

    我們再脫離問題本身,說點兒我自己的理解:

    個人選擇,個人意願之外,中國現在的主流還是男主外女主內。

    F1這樣的女性來說,她是非常辛苦的,在職場和家庭之間左右支絀,家庭不支援,她就是F2;社會不支援,她就會滑向F3和F4。因為一個社會如果主流是F3女人混日子工作和F4只選能顧家的工作,那麼F1的職場只會更難,滑向F3F4更快。

    最後,如果越來越多的女性覺得覺醒就是F5,不想工作只想靠生育和性敲詐男人,或者不想生孩子就不可避免。

    就我個人來說,我會覺得FM的組合才是最正確的。站在男人視角,M需要被鼓勵,尤其如果你的妻子是F或者F1。

    傳統中國男人不做家事,做家務是沒用的男人之類的觀念需要改變。

    甚至於在現階段,M應該做得更多,承擔更多家庭責任,幫助自己的妻子跳出“生了孩子就無心工作”了的刻板印象。

    或者,套用俞敏洪的話,如果男人擇偶的時候傾向選擇F而不是F4,這個社會才會越來越平等,而F5們才會越沒有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養牛的利潤是非常大的,那麼一頭母牛能賺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