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桂林阿杰哥

    主菜薹採收時,在植株基部5-7葉節處稍斜切下,並順便把切下的菜薹切口修平,碼放整齊。側菜薹的採收則在薹基部1-2葉節處切取。採收工作應于晴天上午進行。

    主薹採收節位過高,留下葉片過多,形成側薹多,營養 分散,側薹細弱,就會降低質量。 主薹採收節位過低,基部留1~2片葉或根本不留,致使腋芽萌發力弱,側薹不易形成,直接影響產量。

    在側薹形成上如果管理得當, 條件適宜,每次側薹採收後保留2片健康葉,還可不斷 形成側薹,甚至可連續採收側薹6 ~7次。

    可以和很多肉類一起炒,比如豬肉、牛肉、臘肉等,還可以炒香菇,炒筍……

  • 2 # 鄉村小生

    採收芥藍以食用花薹和嫩葉為主,故要及時採收。採收標準為花序充分發育,花蕾尚未開放,這時花薹長到最大,品質最好。目前芥藍有兩類品種:對於分枝能力強的品種,要多次採收,採收主薹時要在基部留4~5片葉,有利於腋芽發生而形成側薹,當側薹也長到17~20釐米左右時便可以採收側薹。採收側薹,基部留1~2片葉,以便生長第二級側薹,如管理得當,側薹發育好,採收期會延長,產量很高。

    採收後加工標準

    花薹直徑約為1~1.5釐米,長度在20~25釐米,應及時去掉下部的葉片,割下花薹,捆紮成小把,每把重約0.5千克左右。側薹在長度達15~20釐米時採收。

  • 3 # 浪不浪浪不浪

    芥藍菜是我們日常餐桌上常見的綠色蔬菜,含水量極高,維生素c和礦物質也相當豐富,小時候不喜歡吃吃蔬菜導致營養不均衡長個兒很慢,還偷偷把碗裡芥藍菜扔掉現在看來這體質全都是命。(題外話)

    芥藍一般都在南方生長出售比較多,南方以山地多而見長,成規模化養殖需儘量選好平地,家裡採摘無條件限制自己想吃就去菜園裡摘,商業化最好的方法是早晨集中性去採摘保證它的新鮮勁,一般15-25cm的時候它口感最好,最嫩最甜的時候,現在商業化機器人或者機械採摘技術都不是太成熟,個人建議不要花大價錢去買裝置,農村或者農場人工還是很優惠的,可以按照計件保量保齊來採摘!

    南方醃菜和南韓泡菜這種模式是青菜二次加工成熟的範例,價格肯定高於純賣芥藍的數倍,樓主如果有研究可以試試朝這方面發展

  • 4 # 靜之夢

    芥藍的採收要根據消費需求定採收標準。芥藍如果在當地消費,要求花蕾開放1~2朵時進行採收;如果要遠途運輸,銷往外地則需要在花蕾開放前2天採收,以便在運輸中保持產品的品質。

    目前芥藍有兩類品種:對於分枝能力強的品種,要多次採收,採收主薹時要在基部留4~5片葉,有利於腋芽發生而形成側薹,當側薹也長到17~20釐米左右時便可以採收側薹。採收側薹,基部留1~2片葉,以便生長第二級側薹,如管理得當,側薹發育好,採收期會延長,產量很高。注意採收時切口要稍傾斜,防止傷口積水腐爛。

    對於分枝能力弱的品種,要一次採收,採收主薹時要從基部明顯膨大處切取。

  • 5 # 大妹子香香
    採收標準

    芥藍主要是採收菜薹。薹莖大小適中,節間較長,薹葉小易翻花,這些是優質菜薹的特徵。為保證質量和產量,必須適時採收。採收過早,產量未達到最高;採收過晚則纖維增多組織硬化,不僅會影響到芥藍的商品品質,還會影響到側薹的萌發和生長。芥藍採收的標準是“齊口花”,即芥藍的花莖與基部葉片大致在同一高度,花蕾欲開而又未開,這時的菜薹產量高、品質好,而且有利於側薹的萌發。

    採收方法

    採收時用小刀輕輕割取,由於芥藍切口易發生軟腐病,因此採收時要斜切,以免傷口因積水而腐爛。主菜薹採收時,在植株基部5-7葉節處稍斜切下,然後把切下的菜薹切口修平並碼放整齊。側菜薹採收時在薹基部1-2葉節處切取。其次採收時間宜在晴天與陰天早晨露水乾後進行,不宜在雨雪天氣與土壤特別溼潤時採收。採收後應用竹筐或塑膠筐盛裝,每採滿一筐可在表面覆蓋一布氈防曬保溼。

    包裝和貯運

    芥藍較耐貯運,採收後如需長途運輸,應在1-3℃、相對溼度96%的室內進行預冷,約24小時後便可用泡沫塑膠箱包裝運輸,或貯存於1℃的冷庫中。

  • 6 # 鄉村小滿哥

    芥藍又名芥蘭、芥藍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藍的一個變種,主要產區有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芥藍以花薹和嫩葉供食用,芥藍的菜薹營養豐富,質地脆嫩,風味鮮美,但不宜久食。

    1、採收時間

    定植約30天后,當主薹長至與葉片頂端高度持平或接近時,為採收適宜期。這時主薹粗約1.5釐米,高15~20釐米,色澤青綠新鮮,節間短。採收一定要及時,過早採收會降低產量,採收時間過遲,纖維增加組織硬化,從而影響商品品質。為了保持商品的鮮嫩度,採收時間宜在清晨或陰天進行,採收後及時整理裝筐。

    2、採收方法

    採收芥藍主薹時,用小刀在基部5~7葉節處割下,切口要稍傾斜,防止切口積水感染病菌而腐爛。側薹生長到18~20釐米時,應在第一、二葉節處割取第1級側薹,以後還可以長出多級側薹。菜薹可以採收多長時間,與品種、管理水平和栽培季節有關,一般可以採收6~7次。採收後將下部葉片摘掉,裝到竹筐或塑膠筐內,裝滿後用溼布覆蓋防曬保溼。

    3、貯藏和運輸

    芥藍以鮮銷為主,不適宜作長時間的貯藏和運輸。貯運溫度應保持在0℃,如果商品長時間處在0℃以下,則會發生凍害現象,相對溼度應在95%以上。溫度升高,貯藏和運輸時間則會變短,表現為葉片加速變黃,甚至脫落。芥藍無論是在貯藏期還是運輸過程中,都應裝筐,保持通風透氣。

  • 7 # 黃曉紅果果

    芥藍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帶葉的菜薹,和大家平時熟悉的廣州菜心有近似的地方,但是它不如菜心的口感柔嫩,卻又是十分的爽脆。芥藍有一個缺點就是在貯運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肉質硬化和開花落蕾。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低溫,這樣可以延緩衰老,適宜貯藏的溫度是1~0.5℃左右。注意不能用冰水預冷,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真空預冷或者是差壓預冷的辦法,要不然就會影響芥藍的柔嫩爽口的特點。芥藍採收時間和品種和栽培季節有關係,採收的標準是採收“齊口花”,就是指芥藍的花薹和基部的葉片大體上在同一個高度,花球是欲開但又沒有開的時候採收是最佳時間。採收過早,產量低,採收過遲的話是組織硬化,並且品質也會差,還會影響到側芽的生長的。芥藍採收,在採收主薹時要在植株的基部留5~6葉節的地方切下,採收側薹是要在1~2葉節處來切下,在基部留2片葉片。採收在清晨開始,用手套鐵指甲或者是用小刀來切斷菜薹。注意芥藍要一邊採收,一邊還要按花薹的粗度大小和長度來進行分級後放入到筐中。

    ◆秋季芥藍採收

    當菜薹花蕾長大時,薹和葉片的高度相同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注意在採收的時候要去掉下部的葉片,並把它捆成20~25釐米,重量在300~500克的小捆。注意採收的側薹長度要達到15~20釐米,一般情況下早熟的品種它的主薹採收要在植株留3~4葉處來採摘,中晚熟品種的主薹採收要在植株留4~5葉處來採摘,在採收側薹時,要下留1~2葉,那麼這樣留下的葉片就可以繼續進行光合作用了,還可以促進側薹的生長髮育。如果是主薹採收的節位過於高,留下的葉片過於多,這時形成的側薹就會多,那麼營養就會分散,從而就會造成側薹的細弱,降低了芥藍的質量。如果是主薹在採收後基部僅留下了1~2片葉,就會造成腋芽的萌發力太弱,側薹就不容易形成,也是會直接影響到產量的。一般情況下主薹可以採收15~25天,側薹是可以採收30天左右。這樣的話畝產就在1500~2000公斤。由於芥藍是鮮嫩多汁的,比較容易折斷,通常情況下都是就地生產就地供應的,是不適宜遠距離運輸。在採收之後,可以紮成正齊的小捆並用保鮮膜包紮,不能及時銷售建議在0~5℃的條件下進行冷藏保鮮。

    ◆夏季芥藍採收,由於是春夏栽培,溫度比較高,這時植株生長快,比較容易老話所以要適當的早採,切忌堆放,防止失水萎蔫而導致品質變劣。

    芥藍採收運回後要進行冷處理,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真空預冷或者是差壓預冷,必須讓芥藍花薹中心的溫度降低至1℃後才可以進行包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種地用什麼肥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