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奮青style1

    這個問題就大了,優秀的影視作品能學的東西真是太多了,燈光,構圖,色彩搭配,取景,機位等等。我學攝影初期,看了張藝謀的《英雄》給了我極大的震撼,想學攝影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多從優秀的影視作品裡吸收營養。

  • 2 # 攝影師靜靜

    取景構圖,光影色調,服裝化妝,色彩搭配,這些都是可以從影視劇裡學習到的攝影內容。很多優秀的導演和攝像師,之前都是很優秀的攝影師,都曾拿過攝影大獎,成功從來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日積月累,不斷的學習與練習。

  • 3 # 攝影小叔叔

    電影我們從畫面的角度來學習和賞析它。畫面有六大看點:

    1.景別:遠景、近景、全景、中景、特寫等。遠景是為了突出環境的渲染和烘托,近景和特寫是為了突出人物的對話、表情和情緒。昏暗的天色,狂風暴雨,一片空曠的草坡,主人公的背影是一個小白點,顯得那麼渺小。糟糕的天氣和空曠的草坡烘托出了主人公內心的傷心、孤獨、無助。鏡頭換到臉部特寫,主人公自言自語、悲傷的表情,幾縷頭髮散亂在臉上,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

    2.角度:鳥瞰猶如上帝的視角,往往揭示人物的命運與前景。俯視角度的人物處於劣勢和下風。仰視角度的人物則處於強勢和上風,顯示了權威、尊敬。(藉助黑板的分界線,剛好把人物的臉放在交界處,讓你的目光一下子就聚焦了,真是高!)

    3.明暗:教父背後的牆上剛好有一圈燭光,顯得教父的神聖、權威。每次鏡頭切換一個人,便需要在這人身上打燈光,正面光、上方光、側面光(燈光師辛苦了!)。所以拍出來的人物才會這麼清晰。

    4.色彩:冷暖色調代表不同氣氛和心情等。很好理解了。

    5.構圖:為什麼這個場景一直要在主人公的背後出現一個紅色的挖土機?紅色是很醒目的顏色,是在提醒我們注意它。挖土機不停地挖走廢棄的土石,暗示著主人公內心和大腦裡那些該丟掉的東西被清空。

    存在即合理

    另一個電影《海街日記》。因為導演的構圖安排已傳達了所有訊息給觀眾。嗯,位置越重要的越是老大,位置越偏越是老小。正臉對著鏡頭的是老大,後背最多的是老小。三個姐姐在門裡面坐著,小妹坐在門外面,因為三個姐姐是一個母親所生,小妹是另一個母親所生。這些畫面隱含的內容,真是心機重重!

    四姐妹

    6.空間:封閉式空間,就跟主人公封閉的內心與情感如出一轍。第一焦點位置的燈泡,暗示他內心對溫暖的缺乏和渴望。傢俱用品的凌亂,主人公的性格和生活狀態也是比較混亂無序的。散落一地的書籍暗示他異於常人的知識能力。向陽花老師說佈置這個場景大約需要一個下午的時間,可在劇中這個場景只有2-3秒,一閃而過。

    空間

    這也是一個關於空間的經典場景:男女主剛好被九宮格的中間框起來。男主的上、下、左全部是封閉的條條框框,只有挨著女孩的這邊沒有框起來,暗示他封閉的性格只對女孩打開了一面。但是他和女孩中間還有一個單詞“FIRE”,危險!導演啊,您真是良苦用心。

    FIRE

    記得之前《琅琊榜》火熱的時候,有篇文章是技術流分析琅琊榜的處女座劇組多可怕,每個場景構圖都是絕對地追求美感。也是給我們吃瓜群眾長了不少見識。我們覺得它美,美在哪裡?美在這裡!

    驚歎!

    這些電影中的場景,我們一般是注意不到的,但有時能夠感受到。那麼劇組安排的這些佈景、燈光、攝影師的良苦用心就達到了效果。所以,這些知識和技巧對於我們拍照也適用看電影、學攝影。

    以後看電影,不光看熱鬧,我也能看出點門道了。下次拍照時,我也要想想構圖、空間、燈光、取景,拍出更美的照片。

  • 4 # 之月映象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攝影者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知識。2019年兩部熱播的古裝電視連續劇給我印象尤其深刻:《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兩部古裝電視劇把人設、劇情、服飾、場景、光影、細節、色調、角度等等,都做到了極致,堪稱經典。電視劇拍出了電影的感覺。

    一、劇中的場景表現堪學

    《長安十二時辰》劇中極其所能透過場景表現了長安城的恢弘氣勢,及盛唐的波瀾壯闊。把劇中人物放在這樣的背景中,極大地襯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氣質。場景的時代元素多、年代特點渲染到位,環境與人的畫面組合也會恰到好處,極好地表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用環境襯托人物是古裝劇最大的優勢,同時也是攝影者在人文紀實中所追求的藝術效果。那種虛與實、點與面,還有縱深感與連續性等的理想畫面,無論是影視劇或是人文攝影都是竭力推崇的。《長安十二時辰》在創造人景呼應的整體效果中,為攝影師做出了典範。(借圖1,2,3)

    二、劇中的光影表現堪學

    光線在影視劇中位置重要,在攝影中的位置也尤為重要。以《慶餘年》為例,這部劇在燈光的處理上儘可能營建真實的光線,不同時間的光線做到了有所區別。尤其是室內環境,劇中很少有特別明亮的地方,基本都以最真實的光影來表現,比如充分利用從窗戶透進的光線,以刻劃出人物的真實感、立體感、厚重感。這種類似於電影感大篇幅的暗調,更符合時間概念也更貼近事實。攝影被稱為是一門用光的藝術,光影是攝影的靈魂。所以攝影人可從《慶餘年》中得到諸多用光的啟示。(借圖4,5,6)

    三、劇中的色調處理堪學

    前期拍攝與後期處理的色調無論是攝影還是攝像都應該是必不可少的。攝影作品要更好的表現主題,讓畫面看起來更沉穩更有內涵,肯定離不開調色修圖,甚至對一些圖片有意降低保和度。作為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與《慶餘年》實實在在將電視劇做出了電影的色調,整部劇基本都以素色為主,用色極為含蓄,沉穩大氣、精緻嚴謹。不鮮亮不張揚,沉靜而安穩,這很符合中國的配色傳統及配色特點。(前六片都可說明這一問題)

    我們以往看到的古裝電視劇,多數都很明豔鮮亮,給人豔俗之感。而以上兩部熱播劇,卻一反常態,無論是從用光還是構圖,再到色調,都經過了細心安排和雕琢,再加上寫實的場景表現,令人耳目一新。本人作品(圖7,8,9):圖7,主體與環境的關係;圖8,9,光影、色調對人物的表現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晶片廠商都在絞盡腦汁縮小製程,為什麼不擴大處理器體積呢?是工藝問題還是成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