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uiNanHistory

    1945年,美國把原子彈扔到廣島和長崎,這是經過精心選擇的兩座城市。

    那麼,美國為什麼會選擇廣島和長崎呢?這兩座城市,有哪些特殊之處,最終入了美華人的眼?

    如果投原子彈,僅僅是為了儘可能地傷害日本人。

    那麼,廣島和長崎都不太合適,這兩座城市的人口規模、城市規模,都要比東京、京都和橫濱這些城市小很多。

    特別是東京,還是日本的首都,政治意義濃厚。如果東京被毀滅,日本也就完了。

    選擇哪座城市投放原子彈,其實是非常關鍵的問題,這不是隨便選擇的。

    因此,早在1945年4月,美國“曼哈頓工程”的負責人和軍方就開始著手挑選轟炸城市的範圍。

    最初,美國提出了包括17個城市在內的候選名單,即:

    東京、川崎、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廣島、吳、下關、山口、八幡、小倉、熊本、福岡、長崎、佐世保。

    最終,東京從這個名單中移除。原因在於,美國希望的是透過原子彈震懾日本,迫使其迅速投降,避免美軍在登陸日本的時候遭受抵抗。

    但是,美國又不希望日本被毀滅。原子彈的投放,要考慮到文物保護、破壞性、政治影響等問題,這就是東京最後倖免於難的原因。

    相較於東京,廣島和長崎更為合適。

    特別是廣島,這是日本的大城市之一,人口較為濃密。廣島,還是日本的軍事中樞,城市內有很多大型的軍事物資和重工業設施。

    因此,摧毀廣島既能夠達成美國的目的,也能把損失約束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 2 # 木橋故事

    一. 先來說廣島

    儘管廣島是世界上第一個遭受原子彈打擊的城市,但是,按照美軍後來解密的檔案。在1945年初,美國距離製造第一枚炸彈還有數月之遙,當然也不知道應該以哪裡為目標。

    “應該打擊城市嗎?”

    “應該打擊軍事設施嗎?”

    “應該只是展示炸彈的威力,而儘可能減少傷亡嗎?”

    這些都是美方在當時考慮的問題。

    一些重要的考慮因素是:

    攜帶炸彈的飛機的射程。

    為了確保最有效地使用炸彈,需要進行視覺轟炸。

    目標地區可能的天氣狀況。

    每個任務有一個主要和兩個次要目標的重要性,因此,如果天氣情況不允許轟炸目標,則至少要有兩個備用目標。

    選擇對日本人民產生最大軍事影響從而最有效地縮短戰爭的目標。

    士氣對敵人的影響。

    這些因素反過來會導致以下結果:

    由於預計原子彈的威力主要是爆炸和接下來的火災,因此目標應包含很大比例的密閉框架建築物和其他結構,這些建築物最容易受到爆炸和火災的破壞。

    計算得出炸彈的最大爆炸效果是在半徑約1英里的範圍內延伸;因此,選定的目標應包含至少此大小的密集建築區域。

    選定的目標應具有很高的軍事戰略價值。

    目標應該相對沒有受到先前轟炸的影響,以便可以確定單個原子彈的效果。

    看到這裡我們就應該明白了,之所以選擇廣島,是因為它在美國空軍對日本之前的常規轟炸中並未成為目標,因此被認為是測試原子彈效果的合適場所。並且,廣島也是重要的軍事基地。同時符合這幾項條件,廣島被認為是最能展示原子彈威力的城市。

    二. 如何排除東京等其他城市

    陸軍工程師萊斯利·格羅夫斯將軍讓科學家和軍事人員進行辯論,他們分析了天氣狀況,時間安排,雷達或視覺瞄準器的使用以及優先城市。

    東京,橫濱等城市被認為是不合適的,因為東京在之前的常規轟炸中,已經被“全部炸燬並燒燬了”,而“只有宮殿地面依然屹立”。

    也就是說,對著廢墟轟炸,怎麼能體現出來原子彈的威力呢!

    在5月10日正式目標會議上,科學家們按優先順序列出了四個入圍目標:京都,廣島,橫濱和小倉。它們都是“直徑超過三英里的大型市區;” “能夠被爆炸有效地破壞;”並且“很可能在明年八月之前不受攻擊。”

    有人提出轟炸東京皇帝宮殿的可能性,但會議紀要指出,無論如何,東京都已被排除在名單之外,因為它已經變成“瓦礫”了。

    排除了東京,京都還在廣島前面。

    京都是一個擁有100萬人口的大型工業城市,符合委員會的大多數標準。此外,京都是日本文化中心,如果轟炸這裡,對日本人心理上的打擊應該更大。

    不過,美軍最後還是選擇了廣島。斯特恩斯說認為廣島是“重要的軍事基地和登船口岸”,是最大的“未攻擊過的目標”,周圍是群山,“可能產生聚焦效果,這將大大增加爆炸的效果”。

    三. 結果

    1945年8月6日上午,一架美國B-29轟炸機在廣島上空投下了用於戰爭的第一枚原子彈。

    炸彈被降落傘扔下並在地面上方580m處爆炸。當時便有60,000至80,000人死於轟炸。更多的人死於放射病的長期影響。除廣島居民外,受害者還包括被迫作為勞動者來到日本的南韓人,以及被關押在廣島的美國戰俘。

    8月9日上午,美華人投下了第二枚更大的原子彈。最初的目標是小倉,但是它被雲霧掩蓋了,因此炸彈被扔到了重要港口長崎附近。小倉也是剛剛那四個入選城市之一。約有40,000人當時就死於爆炸,三分之一的城市被摧毀。最終死亡人數至少50,000。

    8月14日,日本同意投向。第二天中午,裕仁天皇向日本人民廣播了這一訊息。這是廣播裡第一次聽到他的聲音。

    戰後,廣島被重建為和平紀念城市,而距震中最近的倖存建築被稱為廣島和平紀念館。

  • 3 # 小約翰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1945年,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法西斯遭遇了慘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945年8月,日本遭遇了“滅頂之災”。

    8月6日早晨8時整,由3架B-29美國戰機,組建的美國機群,突入了日本廣島上空。只聽到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整個廣島城被灰燼掩埋,一朵大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數以萬計的日本百姓消失在漫天的煙塵中。

    可是災難沒有停止,8月9日,長崎也遭到了同樣的災難。

    兩顆原子彈不僅徹底毀掉了兩個日本城市,也讓幾十萬日本人喪命,其中不少是無辜百姓。

    戰爭是不許傷害平民的,投放原子彈這麼大的玩意是精心策劃的,不存在誤炸,美國為什麼要向人口密集的城市投放原子彈?

    一、美國為什麼要想日本投放原子彈?

    1945年,二戰進入尾聲。

    1945年5月上旬,德國納粹投降。

    7月26日,美國、英國、中國三國發表了《波斯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這等於是對日本的最後通牒

    但日本政府毫不理會,打算困獸猶鬥、頑抗到底。

    日本內閣甚至制定了“一億玉碎”計劃,打算跟盟軍拼個魚死網破、玉石俱焚,讓一億國民為法西斯殉葬。

    日本還有兩百多多萬軍隊,而且他們都被軍國主義洗腦,作戰非常頑強,甚至不惜發動叫人恐怖的自殺式攻擊。

    日本的神風敢死隊讓美國聞之膽寒,讓美軍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讓日本屈服,就必須攻佔日本本土,當面對狂熱的日本法西斯,美軍為此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付出了12萬人的傷亡。

    1945年2月,盟軍發動硫磺島戰役,在付出6871人陣亡、21865人受傷的沉重代價後,美軍佔領了硫磺島。1945年4月,盟軍發動沖繩戰役,盟軍傷亡7萬餘人。

    攻佔日本本土,戰鬥一定更慘烈,美軍對日軍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傷亡重新做出評估。預計盟軍方面傷亡在100萬人以上。

    這在過去,美軍必須硬衝,付出這樣的代價,但是現在不用了。

    因為美國在1942年就制定了曼哈頓計劃,經過三年時間,成功在1945年7月試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

    原子彈巨大的威力,讓美華人信心倍增,覺得可以用它讓日本人很快認輸,避免美軍付出更大的傷亡。

    二、為什麼選擇是廣島、長崎?

    廣島和長崎是大城市,城市居民多,原子彈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使用原子彈一定會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美國為什麼要在這兩個地方投放原子彈?

    廣島是日本的陸軍之城

    廣島有陸軍之城之稱。它是日本本土防衛軍第二總軍的司令部所在地,

    廣島附近還有著名的吳海軍基地,擁有日本第一流的海軍造船廠。

    廣島還是日本三菱重工的所在之地,神風敢死隊駕駛的“零”式戰鬥機就是從廣島製造出來的,美軍摧毀日本的這個重工業基地,就能讓日本軍隊失去抵抗的武器。

    廣島是日本最大的陸軍集結地,多年以來日本發動對外戰爭,軍人都是從這裡出發的,日本廣島25多萬居民,有半數以上都是日本軍人。

    因此廣島就成為美國投放選擇的的首選城市,長崎只是備選目標。

    長崎是日本造船基地,是重要的國際貿易港,是戰略物資集散地,是工業城市,但長崎是備選目標。

    美軍有三個轟炸目標,廣島、小蒼、長崎,長崎是備選目標。

    投放第二顆原子彈“小男孩”的時候,小倉上空天氣不好,雲層太厚,只好轉投天氣條件比較好的長崎。

    為什麼不用原子彈“核平”東京?

    美軍曾經考慮過把原子彈扔在東京,但最後被否決。

    首先,美軍在半年前對那裡進行過“東京大轟炸”,戰略目標基本都被炸燬,戰略意義不大。

    其次,東京有許多文物和重要建築,轟炸這裡會引起爭議。

    最後一點也很關鍵,東京是日本政治中心,如果直接轟炸東京,有可能造成日本天皇、政府高官和大批公務員在爆炸中喪生,會引起日本各界的憤怒,也給戰後美國管理日本增加很大困難。

    為了不傷害無辜平民美國做出了最大努力,面對可能造成的傷亡,美國高層也是壓力山大,唯恐日後受到全世界譴責。

    因此,為了減少平民傷亡,美國可謂是絞盡腦汁。

    美國在投放原子彈的前兩天,派出飛機,到廣島上空,用飛機撒下了數百萬份傳單,告知日本民眾,他們要投放原子彈,呼籲他們儘快逃離。

    但是日本民眾已經經歷了大轟炸,對轟炸見怪不怪,對於原子彈這個前所未有武器的威力,大家一無所知;對美軍的宣傳就沒當回事,這才造成了那麼多的平民傷亡。

  • 4 # 馬卡洛夫406

    基本上來說是故意的。

    首先原子彈的威力極大基本上是無差別攻擊。其次美軍一開始的首選目標無疑是日本首都東京,但是考慮到東京是一座歷史古城加之東京人口眾多所以美軍決定將原子彈投放到軍事價值更高的城市廣島長崎這兩個城市是日本國內為數不多還保留一定工業生產力的城市此外長崎還有日本海軍的基地並且保留著一定數量的軍艦和作戰飛機所以選擇這兩個城市進行核打擊是合乎邏輯的而美軍在投原子彈前在這兩個城市進行了詳細的空中偵查提前標註了一些地標併為投彈選擇了最合適的目標以保證原子彈的威力最大化。所以基本上是故意的

  • 5 # 研究戰爭的瘋子

    原子彈無論是在二戰還是現代,都是最強的戰略武器,它所攻擊的目標都是具有很高戰略價值和實際價值的,如果單純就是為了殺更多的平民,那就應該投到人口最多的東京了。

    雖然東京是日本中央的所在,但由於東京具有大量的古建築和平民,和最後實現的戰略價值是不平等的,這樣做是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反而會被人道主義譴責。

    美軍之所以向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因為廣島是日本本土防衛軍第二總軍的司令部所在地,長崎是日本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為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提供了大量支援。

    如果將這兩處炸燬不但日本本土會受到影響,就連日本海軍也會出現來自後勤上的問題,嚴重的影響到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戰略部署。

    由此可見將這兩處城市,選做原子彈投擲的目標,並非是因為有大量的平民。

  • 6 # 香香八一

    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窮兇極惡,全世界人民都非常想除掉日本。美華人正好用原子彈來殺殺日本人的威風,打消日本人想佔領世界的野心

  • 7 # ZC諮詢

    美國投到日本的第一顆原子彈名為“小男孩”使用槍式,將一塊低於臨界質量的鈾-235以炸藥射向三個同樣處於低臨界的環形鈾-235,造成整塊超臨界質量的鈾,引發核子連鎖反應。其當量為1945年8月6日由保羅·提貝茲(Paul Tibbets)駕駛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Enola Gay)在廣島上空三萬一千英尺呎(9000米)投下。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八時十五分,在1,800呎(550米)高度爆炸。“小男孩”包含64千克的鈾,可是隻有不超過1千克的鈾參與了核裂變,其中只有0.6克的物質真正地轉化成能量,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一萬三千公噸的TNT烈性炸藥,即大概為5.4乘10的13次方焦耳。美國當時用原子彈空襲日本且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一方面是因為日本的軍國主義性質,叫囂本土決戰全民皆兵也不投降,而美國想要儘快結束戰爭。另一方面是因為小男孩是當時唯一的一顆鈾-235原子彈,美國連實驗都沒有進行就直接進行實戰,其投放地點筆者自己觀點是有驗證原子彈威力的意思。

    美國投放到日本長崎的第二顆原子彈代號“胖子”名字是由於丘吉爾體形的啟發。1945年8月9日,即廣島首枚原子彈爆炸後三天,由查理士·斯文尼駕駛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博克斯卡”(Bockscar)在長崎上空三萬一千英尺(9000米)投下。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十一時零二分,在1800尺(550米)高度爆炸。“胖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使用的核武器,亦是至今為止最後一次使用的核武器。由於長崎地勢多山,造成的損害比平坦的廣島較低。但還是有四萬人直接死於胖子的原爆,約二萬五千人受傷,約七千平方米之建築物被夷平,之後數萬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

    當時美國計劃向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的時候,挑選投放目標的標準是,受核彈攻擊的城市必須是日本的重工業區,重經濟區,重軍事基地,無美國及盟國俘虜,地勢平坦,有利於核輻射的擴散。所以根據以上要求,美國就挑選除了四個攻擊城市,分別是:長崎,廣島,小倉,京都,這四個城市雖然不是日本的首都,但是分別都是日本的重工業區,軍事基地,海軍港口,經濟樞紐中心等,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如果把原子彈投放在了東京,日本也只不過沒了首都,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對日本的經濟,重工業,軍事力量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東京沒有在攻擊城市的選擇範圍內!美軍最終決定,投彈城市分別為小倉,長崎,廣島!1945年8月6日執行轟炸的B29轟炸機飛過小倉時,由於油料消耗過多,再加上小倉上空雲霧過多,能見度低,導致無法投彈。情急之下,飛行員緊急改變航向飛往長崎。

    可見美國雖然制訂了計劃,但執行性不高,所以在投放時投到平民多的地方還是軍事基地多的地方也就不重要了。

  • 8 # 一隻老辣雞

    當時美國“送”日本原子彈,第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儘快解決戰鬥,讓日本投降,但是背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方面希望日本向他們投降,而不是蘇聯或者其他國家,如果他們控制了日本,繼而就抑制了蘇聯向東擴張,因為當時蘇聯確實也十分強大,他們不想讓蘇聯控制全球,所以經過商議之後,美國就直接向日本投遞了原子彈,9天之後,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而日本的投降也宣告了這場戰爭的結束,美國投下原子彈之後,他們也對此事放出了相關訊息,聲稱:在投遞之前他們曾向廣島和長崎兩地投放的大量的傳單,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犧牲,讓日本市民提前準備離開。不過美華人的話也遭到了很多質疑,他們到底有沒有這樣做呢?

    這一點確實是有的,美國沒有憑空捏造,他們在投遞原子彈之前確實向這兩地投發了很多宣傳單,而且意思也很清楚,明示了他們將要投放原子彈,所以希望廣大市民提前撤離,可見美國在這一點上做的還是很人道的,但是日本人為何“不領情”?明明知道災難就要來臨了,卻不選擇跑,這是為何。

    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點,日本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民族,他們的民眾總是沒有底線的愚忠天皇,當時日本天皇透露說有一個絕密計劃,這讓他們有了期待,第二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當時擁有原子彈的國家都不多,根本沒有人直到原子彈究竟有多大威力,所以日本人自己心裡也沒數,但是當原子彈落下來的那一刻,一切都晚了,他們也親身感受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

    說到這裡,讓我們感慨到的是,一個國家終究是要有實力才能站得住,一旦落後,那就意味這捱打,這種感覺中國也是親身體會到的,不過如今的中國已經逐漸發展起立,曾經備受欺凌的我們確實也長了記性,以後這種事絕不會發生。

  • 9 # 宜容372

    當然是故意的,怎樣做到損失降到最小贏得戰爭是各位統帥的終極目標。只有讓敵人內部先亂起來,才能儘可能快贏得戰爭。

  • 10 # 北洋423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說美國為什麼要扔原子彈。很多人都認為,美國那時候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勝利,依靠正常戰爭手段也是可以取得勝利啊,為什麼要扔原子彈呢?但從美國自身的利益出發,他有三方面要扔原子彈的理由:一是日本雖是強弩之末,但武士道精神支撐著日本軍隊進行自殺式攻擊,如日本的“神風敢死隊”隊員,開著飛機撞軍艦,令美國傷亡慘重,美國傷不起啊!二是美國想盡快結束戰爭,以利於其根蘇聯搶奪亞太地區勝利果實;三是美國意識到新的世界秩序即將產生,所以想展示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以便於自己擁有更高的話語權!

    瞭解了美國扔原子彈的原因,答案也就出來了。如果美國找一個偏僻的沒幾個人的地方投放,也起不到什麼效果啊!事實上,美國最開始的時候不僅計劃在人多的地方投放,而且投放地點選擇的是東京和京都,日本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後來因為天皇在東京,擔心把日本天皇炸死了更不好辦,起不到令其快速投降的目的,所以改在了廣島!

    那麼為什麼選擇廣島呢?廣島是日本陸軍第二司令部,也是日本海軍基地,可以視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一個大本營,所以要炸掉它。美國於1945年7月26日向日本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並於8月6日在廣島上空投下了“小男孩”,造成廣島軍民死亡8萬。

    日本知道了原子彈的厲害,提出有條件投降。美國不答應,稱不投降還將投放原子彈。日本不相信美國還有,於是美國又於8月9日再次在長崎上空扔下了“胖子”(其實原計劃是扔在小倉,結果飛機去了之後發現雲層很厚,看不見,所以選擇備用方案,就近去了長崎),造成長崎軍民死亡14.9萬。美國在扔下“胖子”之後手中確實沒有原子彈了,但此時的日本已不敢再賭,於8月15日選擇無條件投降!

    從美國投放原子彈的整個過程不難看出,美國投放原子彈就是想往人多的地方扔,否則達不到他想要的結果,所以,美國是故意的!

  • 1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按照美軍自己的解釋,他們並不是故意要殺日本的平民,他們的目標在於消滅日本的戰爭能力。這...誰叫平民也是“戰爭能力”的一部分呢?何況美軍在投彈前的確進行了傳單示警,無奈日本人不相信。

    1943年,羅斯福與丘吉爾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會議上談論到未來對軸心國作戰問題時,羅斯福對記者這樣講道:“只有完全的、徹底的消滅德、日的有生力量,世界才能和平!”,隨後他又補充道:“消滅了德、日的有生力量,就意味著德、意、日將會無條件的投降!”

    其實這個道理不難明白,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真要有本事,把對方殺光是最通俗的勝利法門,羅斯福在表態中並不避諱透過殺戮來走向勝利,我們憑什麼說美軍的原子彈就不是衝著日本平民去的呢?

    上圖.史汀生是具有戰略家名頭的美國政治家,傳聞其有骷髏會身份

    羅斯福在勝利前夕逝世以後,副總統杜魯門火線接替了他的職務。1945年7月2日,在與陸軍部長,負責監督曼哈頓工程的前國務卿亨利·劉易斯·史汀生交談取經時,後者為總統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報告,即說服杜魯門“緩行登陸作戰,以其它方式取得勝利”的《對日本作戰計劃的建議》。

    史汀生建議杜魯門重視前線將士作戰的艱難性,以瞭解到日本是一群兇殘可怕的敵人,日本人並非媒體中渲染的都是“瘋子”,反而因為擁有千年的文明積澱,能在危機關頭更理性的解決問題;日本人在過去的一百年裡汲取到了西方的文明精髓,組織性、社會性都相當現代,他們的民眾有極高的愛國主義思想,一旦遭受入侵,肯定會瘋狂的還擊。為此,史汀生的結論是:“美軍如果登陸,會發生比德國更殘酷的最後一戰,所以應當選擇恰當的時機,給日本一個警告”。

    上圖.沖繩戰役被擊落的美軍戰機,“鋼鋸嶺”也發生在琉球的戰鬥中

    實際上美軍給了日本不止一次“警告”,比如波茨坦公告的傳遞,但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選擇了“默殺”。而硫磺島、沖繩戰役日軍擺開了在美軍看來毫無意義的“殺戮戰陣”,在牛島滿大將等人的帶領下,日本來了個全民皆兵,號稱要“一人殺死一個米國兵”,以巨大的人員傷亡來阻止美國的進軍。

    上圖.華西列夫斯基等人早已按照密林安排了出兵事宜,戰爭還未結束,勢力範圍已經開搶,美華人不得不急,第二顆原子彈爆炸與蘇聯出兵其實是同一天

    在慘烈的傷亡與北邊蠢蠢欲動,想要爭奪戰後勝利果實的蘇軍面前,美華人已經管不上什麼殺不殺日本老百姓的問題了,形勢根本容不得美軍陣前搞慈善。而且很難說史汀生為杜魯門做報告時,是不是早就打好了使用原子彈的腹稿,畢竟原子彈就是這位陸軍部長直接負責督造的,他可沒有絲毫憐憫日本平民意思。相反,如果原子彈不能在最後的戰爭中被使用,那麼整個“曼哈頓工程”會顯得毫無意義。

    所以,美國投擲原子彈並非只是轟炸日本那麼單純,除了“迫使日本儘早投降,降低美軍作戰損失”之外,原子彈轟炸還負擔著“遏制蘇聯兵勢”、“確立戰後威勢”、“新武器資料採集”等多重任務,甚至杜魯門總統的選票也寄託在其中,美華人可以說幾乎不存在“無意”、“故意”這種念頭,他們只是選中了合適的地點,將超級炸彈丟出去完成政治目的罷了,日本老百姓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簡直不必考慮在內。

    在投擲原子彈的選址問題上,美軍也並非只選定了廣島和長崎,他們對轟炸地點進行了相當程度的調查和篩選,最終從日本近百座大小城市中選出了東京、京都、大阪、川崎、橫濱、名古屋、長崎、神戶、廣島、吳市、八幡、福岡、熊本、山口、下關、佐世保、鎌倉、橫須賀等多個地方。

    為什麼選擇這些地方呢?因為它們都是當時日本重要的城市,不是日軍重要的軍事港口,就是重要的工業都市,或者乾脆就是工商業繁華的區域。總之,美軍選擇這些核爆地點的要求很明確——日本哪兒好就炸哪兒,哪兒痛就炸哪兒,制定轟炸計劃的軍人可不會憐憫對方的百姓,他們在乎的是消滅日本的戰爭能力。

    拿日本的坦克製造業來說,能生產坦克和部件的工廠企業有:小倉兵工廠、大阪兵工廠、川崎汽車廠、名古屋兵工廠、三菱重工、橫須賀工廠、神戶制鋼、日立製作所等等,民營企業達到95%以上,這些工廠的工人當然是平民,但我想他們該不該挨炸是不需要討論的。

    上圖.1945年的東京,價值不大了

    日本繼而從這些名單中又篩選出來了一部分,東京很快被去掉了,因為美軍希望看到的是日本政府在高壓下迅速投降,而不是炸散這個政府然後留下個亂七八糟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當時蘇聯在東北的部隊已經大規模集結,隨時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攻擊,美國需要日本政府能識時務的儘快投降,從而為美軍遏制蘇軍省略下時間,避免蘇軍兵峰持續南下,這樣美軍就可以撕毀之前讓蘇軍上北海道的協議,反而把勢力範圍一口氣推到北邊。如此,東京不可能被核爆,日本的政府首腦必須留下。

    上圖.瘋狂投彈的B-29

    而且當時的東京也沒什麼好炸的了,美軍曾經在原子彈轟炸之前製造了“李梅火攻”,採用大規模的凝固汽油彈焚燒日本,東京是重要的攻擊場所,在原子彈之前就已經幾乎燒成白地,連天皇宮都燒了。

    上圖.飛越富士山的美軍轟炸機

    數次“火燒東京”造成的人員傷亡極為慘重,美軍3月9日的夜間轟炸丟下了2千噸凝固汽油彈,燒死了83793人,另有10萬人燒傷,100萬人無家可歸。4月19日明治神宮被焚燒,5月9日大規模轟炸再臨,東京的火焰4天后才被撲滅,屍體清了一個月。5月26日,美軍繼續“清掃”,東京的殘餘居民區被4000噸燃燒彈覆蓋,事後美軍自己也承認“東京死城一座”,失去了繼續浪費炸彈的資格。

    上圖.被轟炸蹂躪過後的橫濱,已經成為廢墟

    實際上,美華人的“李梅火攻”走的就是殺傷平民的路子,寇蒂斯·李梅在設計這種戰法的時候就將“敵方有生力量和戰爭潛力”作為重要的打擊物件,因此成百上千噸凝固汽油彈被反覆砸向繁華的街市和大片的居民區等場所,吉卜力工作室的《螢火蟲之墓》就描寫了這種場景。

    上圖.炸平的東京

    我們可以看出,美軍根本就不憐憫日本人的生命,燃燒彈都如此,原子彈難道會因為地上有水手服萌妹子就手軟嗎?

    畢竟在美軍看來,硫磺島和沖繩的日本人已經夠瘋狂了,那些皇民化的義勇隊、 姬百合隊完全是不要命的瘋子,與其讓他們被武裝起來,等著美軍上島的時候搞“一億人玉碎”,倒不如先儘可能的弄死一些,好減輕上岸的壓力。

    上圖.被火焰吞噬的名古屋,幾成白地

    最終美軍篩除了大量在“李梅火攻”中受損嚴重的城市,在他們看來,轟炸一片廢墟毫無意義,不僅威懾不到日本政府,更無法在日本平民中傳遞恐慌,削弱掉對方的抵抗意志,亦浪費了藉著戰爭搞實戰核試驗的天賜良機。

    何況美國政府絲毫沒有什麼轟炸日本平民的負罪感,核武器1不是化武2不是違禁品,在當年只是“科學的超級炸彈”罷了,杜魯門還做出了“拯救大兵”的承諾,日本人少死幾個,難道讓美國兵多死嗎?

    美軍最後確立的核爆目標城市固定在京都、小倉、橫濱、廣島上面,它們普遍擁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屬於日本的戰爭支援力。特別是京都和廣島,都被美軍列為AA級目標,其中京都本就是日本有名的大城市,戰爭末期日本將大量廠房和機械遷往京都,這座擁有100萬人口的城市成為了日軍的大工業基地。而廣島則是日本的“軍都”,雲集了大量的軍工廠和企業,甚至還有毒氣工廠,城市也比較完整,幾乎沒有被損傷。

    上圖.轟炸長崎的“博克之車”

    美軍的篩選標準其實相當粗獷,城市的規模和地形都有限定因素,城市面積被要求不小於4.8公里的圓心直徑,地形則要求平坦無遮擋,適合核爆炸完美展開。最好是有價值的軍事、工業基地,或者軍隊的指揮部門或集結地點。說白了,美華人就是拿日本人做核爆炸試驗,小白鼠的生命他們會在乎才怪。

    上圖.1945年的神戶

    轟炸方案的批覆是由時任美國陸軍總參謀長的馬歇爾將軍執行的,按照他的意思,能快點讓日本服輸就行,選好了就炸,不用太費神。於是陸軍部長史汀生又修改了一下名單,京都被剔除,長崎、新潟被加入,這僅僅因為史汀生認為京都的古建築和宗教建築多。說到底,最終拍板轟炸日本哪座城市,只是因為寥寥數人的直接安排和觀感罷了,而他們的思慮中並不存有日本民眾的位置。

    唯一參加過兩次對日原子彈投放的飛行員查爾斯-斯韋尼少將1995年在美國國會發表了被華人稱為“原子彈下無冤魂”(Fulltext of Charles W. Sweeney"s Hearing Before the Committe)的演講,他痛斥了某些歷史虛無主義者對原子彈事件的反轉態度:“日本幻想自己要統治亞洲,對華人民進行了殘酷的戰爭,屠殺無辜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沒有絲毫的憐憫和猶豫...他們殺死了2000多萬無辜的亞洲人。我相信那2000萬人,他們的家人和後代永遠不會感激日本人的崇高努力...日本是殘暴可怖的殺人機器,殺戰俘,殺平民,他們要殺死更多的美華人...美軍離日本越近,日本人就變得越瘋狂。”

    “就像任何一場戰爭,我們的目標就應該是勝利!”他如是說。

  • 12 # 雛菊西瓜Peterpan

    原子彈的投放位置是精挑細選的,不存在“無意”這個詞。既然是精挑細選那麼自然考慮過平民的問題,美國並沒有刻意將平民排除在戰略轟炸的範圍之外,甚至說是有意利用持續的對軍民目標的轟炸削弱戰爭潛力並迫使日本高層投降。從1944年開始美軍對日本本土的持續性戰略轟炸共導致超過50萬人死亡,800萬人無家可歸,而且美軍使用的是燃燒彈,從對人員的殺傷效果來看遠比高爆彈轟炸要好的多,人死的也痛苦的多,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人道”。

    說到平民我們舉個例子吧:下圖為經歷過3月9日、4月15日、5月23日、5月24日轟炸後的日本東京,美軍對這座城市投彈超過1萬噸,城市損毀率達到56%。其中3月9日的轟炸中美軍動用334架B-29對東京市中心實施轟炸,根據美軍戰後統計的資料當晚死亡人數為8.8萬人,重傷10萬人,市中心損毀建築26.7萬棟,損毀面積41平方公里。這次轟炸超過廣島原子彈爆炸、長崎原子彈爆炸、德累斯頓轟炸、漢堡轟炸成為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重的戰略性空襲。有人戲稱這次空襲為“東京BBQ”,直接貼一段記錄吧:

    待到天亮後,倖存者被眼前的一幕徹底驚呆:大部分建築蕩然無存,街道已經無法辨別,只剩下東倒西歪的水泥柱和鋼筋混凝土殘骸。家附近的房屋都變得根融化的糖塊一樣,無數燒焦的屍體遍佈在河床上。空氣中到處瀰漫著燒焦的臭味。這一刻,我懷疑我是否還在人間。

    除了東京之外,日本67大中城市全部遭到同樣的待遇,其中最慘的是福井,城市摧毀率達到96%,另外大阪、橫濱、神戶、名古屋在5月到6月期間多次遭到400架以上B-29燃燒彈的轟炸,城市摧毀率全部超過50%,市中心全部遭受毀滅性打擊。這是大阪、靜岡、名古屋和仙台遭受戰略轟炸後的航拍。東京沒有被列入原子彈襲擊目標很大程度是因為已經被炸的沒有任何價值了

    其實從上面這一系列例子已經表明了美華人的態度,他並沒有完全刻意的規避對平民的打擊,甚至為了達到遏制日本戰爭手段、震懾日本軍政高層的目的乾脆實施軍民不分的“無差別轟炸”。特別是美華人選用的燃燒彈,這種落地後連消防員都控制不了的大火一旦沾染根本無法乾脆利落的甩掉,對木質建築為主的日本城市直接就是災難性的後果,這就造成了大量的平民被直接活生生燒死。如果單論殘忍程度那麼原子彈都比不過燃燒彈,因為“死的太慢”。戰後一手策劃“火攻戰術”的李梅和投擲原子彈的保羅蒂貝茨也因為對平民大規模“無差別轟炸”遭受質疑,但是毫無疑問這種“報復性”的戰爭行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錯誤”,反而李梅最後官職美國空軍參謀長,空軍四星上將軍銜。

    回到原子彈的話題上,既然美華人沒有刻意規避對平民的傷害,那麼在原子彈目標選擇上並不需要完全將平民排除打擊目標,為什麼選擇廣島和長崎,我們就要明白美華人為什麼一定要投擲原子彈,總結來說主要就是以下幾點:

    儘可能摧毀日本的軍事及軍事工業設施

    透過原子彈的殺傷震懾並逼迫日本高層同意接受《波茨坦宣言》

    透過真實的目標來測試原子彈的實際殺傷效果

    透過原子彈的威力表明在國際的政治和軍事地位(這屬於美國為戰後考慮的問題)

    基於上述目的,受打擊城市必須有以下幾個硬指標:

    軍事或工業重鎮

    城市規模至少中等偏上水平

    城市沒有遭受過大規模襲擊,結構完整

    這個原因很好解釋,因為只有沒有遭受過打擊的城市才能測試出真實的效果,被炸成廢墟的城市捱過原子彈後還是一片廢墟,軍民也早已疏散,最後根本無法測試出真實的效果,更起不到震懾作用,所以城市必須有一定規模並且是完整的。最終選定的城市是:廣島、小倉、新瀉和長崎。其中廣島為第一目標,小倉為第二目標,這4座城市都是日本軍工重鎮,其中廣島還是日本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日本海軍四大鎮守府之一。在1945年8月6日廣島遭受第一枚原子彈攻擊,8月9日小倉作為第二目標應該遭受“胖子”打擊,結果當天小倉上空天氣不佳無法找到投彈目標所以轉飛長崎,這樣長崎就“替代”小倉成為世界上第二個也是目前最後一個遭受戰爭核打擊的城市。

    當然,美國在投擲原子彈前曾經有過大規模的投放傳單的行為,但是那些傳單並沒有標註自己到底要打哪個城市,也沒有說明自己使用的是原子彈,對日本來說疏散的作用並不明顯。或許這就撒傳單的行為就是美國所謂的“人道主義”。美國標註可能受到轟炸的城市:

    水戶 八王子 郡山 前橋 西宮 大津 舞鶴 富山 福山(隸屬廣島縣) 久留米 高岡 長野

    但是最終入圍的四個城市都不在這裡面,也就是說美華人似乎只是在跟日本人象徵性的搞“人道主義”,一定程度上為戰後掃除一些“麻煩”。其實美華人也壓根沒有指望日本民眾能夠乖乖撤離,或者說美華人其實根本就是知道原子彈投彈前廣島和長崎是存在大量平民的。

  • 13 # 使用者51086313421

    美國兩個蛋扔向鬼子,是人糞誕生一來最人道最慈悲的行為!終止=戰,預防了三戰!無論如何高估歌頌都不為過。感謝日美兩國為人類和平作出的巨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孫銘徽複賽以來表現亮眼,但是真的比郭艾倫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