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車界小覃

    這個買的人多了肯定會有影響的啊,不過看你自己的人緣怎麼樣了,有的人後買也比前面買的人掙錢

    最後祝你生意興隆

  • 2 # 中國農機之家

    水稻聯合收穫機按收穫的方式和割臺不同,可分為全喂入和半喂入。

    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在2018年之後又開始火了起來,收穫機行業內稱為半喂入的“第二春”。半喂入的“第一春”是在2012年前後,當時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如日中天,年銷量超過1.5萬臺,行業產值接近50億元,之後在全喂入的替代之下,半喂入一路走下坡路。

    本次半喂入行業的火爆主要原因是國家秸稈禁燒政策的拉動,與全喂入相比,半喂入有諸多的優點,也保證了這類機器長期有一定的銷量。

    下面筆者就問答提問者的幾個問題:

    一、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為什麼又火了?

    近兩年,每年在“三秋”收穫水稻的時候,可以看到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比前幾年多了,尤其是在跨區機收的市場上,半喂入比例明顯增多,那麼沉寂10年之後半喂入為什麼又突然火了呢?

    1、國家秸稈禁燒令和秸稈資源化利用政策作用!

    近兩年半喂入水稻聯合突然火起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國家秸稈禁燒令和秸稈資源化利用政策!

    秸稈焚燒是農業生產中主要的環境汙染源,近幾年國家強制禁止秸稈和農作物廢棄物直接焚燒。

    採取的措施是“疏”和“堵”結合,其中的“疏”就是秸稈還田或離田。

    秸稈離田之後可以資源化利用,比如做有機肥、飼料、碳化、板材等,而要資源化利用就要完整的秸稈,在目前所有的聯合收穫機裡,只有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能保留完整的秸稈,這是造成近幾年時間半喂入死灰復燃的最主要原因。

    2、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力支援

    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一直支援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給予比全喂入更多的單機補貼。

    近幾年為了配合國家的秸稈禁燒令和資源化利用政策,地方上還對半喂入追加補貼,國家和地方補貼加起來往往超過購機價格的50%,相比之下比全喂入有競爭優勢,所以吸引了很多使用者重新重視半喂入。

    如黑龍江、遼寧、江蘇、湖北、上海等省區開始恢復對半喂入的累加補貼,還有一些地方對秸稈離田打捆作業進行補貼。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企業、經銷商和作業服務組織開始重視半喂入聯合收穫機,當然不止於補貼,半喂入於收穫的大米品質高且綜合收益高,農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也有現實的需求,總之在種種利好的鼓勵下,近兩年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開始恢復性增長。

    從下圖可以看出來,2019年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明顯的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達到3800臺,但比高峰期的11300臺還是差距很大,說明這個行業空間也大。

    二、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的優勢

    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的優勢是相對於全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和輪式穀物聯收穫機的。

    半喂入和全喂入是完全競爭的關係,兩種產品在市場上不可避免的成了天然的“剋星”,一種產品銷量增長,必然會擠佔另一種產品的市場空間,一種產品價格變動後,另一種產品的銷量必然呈現反方向變化,這就是典型的替代品之間競爭特徵。

    另外從生產企業來看,全喂入產品幾乎全是國內自主品牌,半喂入則主要是日韓企業,所以全半喂入產品之間的競爭又像是外資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間的博弈。

    以下半喂入的優勢,就是與全喂入比較之後得出結論,這也是使用者為什麼會選擇半喂入的原因所在:

    1、特殊的結構,半喂入動力消耗少,使用更經濟

    半喂入在收穫時只是把稻穗部位送入脫粒室,所以對動力的消耗要小於全喂入。

    據測試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油耗4-5元/畝,同等功率的全喂入使用是8-10元,可以看出來半喂入使用成本優勢非常鮮明。

    另外目前市場上主銷的全喂入和半喂入機型對比也可以看出來端倪:沃得主銷的全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銳龍4LZ-5.0E的功率是112.5馬力,巨龍4LZ-6.0A的功率是165馬力,而久保田的主打的半喂入PRO888GM只有100馬力,PRO588僅有73馬力,洋馬的AG600A也只有70馬力,而這些產品的作業效率沒有太大的差別,從中可以看出來半喂入的確有獨特優勢。

    2、半喂入透過性好,更適合收倒伏的水稻

    半喂入收穫時割臺下面有來回往復的割刀,是採用的從水稻根鬚部割斷的收割方式完全不同於全喂入的撥禾輪式喂入方式。

    所以半喂入對於倒伏的,稠密的,青熟相間的,高植株,高產的水稻有更好的適應性。

    另外半喂入緊湊的結構也讓其有更好的透過性,洋馬在國內推廣的僅有14個馬力的EE-60系列2行半喂入水稻收穫機在國內條件很差的山區丘陵地區都能適用。

    目前久保田、洋馬在國內推出的最大的95-100馬力的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的體積也比小麥2號機要小得多。

    3、收穫質量高,稻穀品質好

    這是半喂入一個決定性的優勢,也是由其特殊的脫粒機構決定的。

    如果需要留種及加工高檔大米,最好選擇用半喂入來收穫。

    據田間實況測試看,全喂入損失率在3.5%以內,破碎率在2%以內,而半喂入損失率1%以內,破碎率在0.2-0.5%,明顯的半喂入優勢明顯。

    另外梳脫式的收穫方式決定了半喂入收穫的糧食的含雜率要低的多,這非常便於收穫後烘乾作業。

    由於半喂入有特殊的結構和收穫方式,所以以上的優勢是半喂入獨有的優勢,這種優勢是全喂入不具備的或永遠不能超越的優勢,這也是保證半喂入永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4、能提前收割,早米搶先上市

    特殊的梳脫式的脫粒結構,保證半喂入可以適時提前收穫,避免收穫晚的黴變,由於只是稻穗部分進入脫粒裝置,所以半喂入對作物含水量要求不高,可以做到適時提前收穫,可以提前約一週時間,另外半喂入也不要一直等著太陽出來了秸稈幹了再收穫,所以一天的作業時間也要比全喂入多4-6個小時。

    收割 時間早,一天多幹幾個小時,可以讓稻穀先上市,這可以讓種植戶和大米加工企業搶佔市場先機,往往新米提前上市一天在價格上就會佔優勢。

    三、購買半喂入,請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半喂入還是全喂入要慎重考慮

    前文說過,水稻聯合收穫機按割臺的結構有半喂入和全喂入兩類。

    目前是全喂入佔優勢,2019年全喂入和半喂入的銷量之比是15:1,可以明顯的看出來使用者更多的傾向於選擇全喂入機型。

    前文對半喂入的優勢做了較全面的分析,但全喂入的優勢也很突出,且全喂入的優勢恰恰是半喂入的短板。

    全喂入的最顯著優勢是效率高、適合性發、適合規模化作業、價格便宜,這四個優勢恰恰是半喂入的劣勢。

    所以在選擇購買半喂入還是全喂入是要特別謹慎,要考慮自己購買機器的目的,作業物件,作業條件等之後再決定。

    2、品牌選擇要慎重,建議優先選擇日系品牌

    國內生產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的有兩類公司:日系品牌和中國產品牌。

    日系品牌的代表企業是久保田、洋馬和井關。

    中國產品牌有十家,產品是模仿日本企業的成熟產品,目前產品都在熟化過程中,還說不上誰是領軍企業,但從銷量上看沃得佔有較大的優勢。

    經過十幾年時間,中國產半喂入大浪淘沙,目前剩下了十家企業,近幾年半喂入競爭不激烈,給中國產品牌提供了較寬鬆的成長環境,所以中國產品牌雖然銷量不大,但每年都有產品銷售,所以產品在不斷的成熟和趨於穩定。

    但如果使用者購買半喂入是用來跨區機收作業或給大規模種植戶作業,建議還購買質量更可靠的日系品牌的產品,如果是自用或小規模作業,中國產的也可以考慮。

    3、選擇與全喂入5公斤機型效率相當的半喂入機型

    目前半喂入有4行和6行,其中中國產以4行為主,功率在70-85馬力之間,6行以日系品牌為主,功率在90-120馬力之間。

    目前國內水稻聯合收穫機之間的競爭,包括半喂入和全喂入之間的競爭其實是作業效率和作業速度的競爭,半喂入的劣勢就是在作業效率低和速度慢。

    所以在跨區作業市場上要有競爭力,機手要選擇功率大的6行機,在跨區作業市場上大家都可以看到如果是半喂入,幾乎全部是久保田6行機PRO888GM,只有6行半喂入在收穫效率上才與5公斤的全喂入有得一拼。

    4、二手機更價效比高,更划算

    半喂入聯合收穫機的價格比全喂入要貴的多,同樣喂入量中國產半喂入比全喂入要貴50%左右,日系品牌貴1倍還不止,昂貴的價格把許多使用者擋在門外。

    但使用者還可以有另一種選擇,這就是二手機。

    與全喂入相比,半喂入一年的使用率不高,所以二手機的機狀一般都較新,二手半喂入有兩個渠道:一是日本或東南亞流入國內的二手機,二是國內使用者出售的半喂入。

    從可靠性上看,國內銷售的二手機更讓人放心,這些機器都是透過補貼系統銷售的,身份可查,出了問題也能找到當地的經銷商置換或維修。

    總結:半喂入水稻聯合收穫機在近幾年火爆,主要原因是由於國家禁止焚燒秸稈和鼓勵秸稈資源化利用,很多地方秸稈收穫、打捆作業還有補貼,所以市場上對半喂入有強烈的需求。

    選擇半喂入和全喂入要仔細權衡,選擇中國產還是日系要仔細思量,另外二手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大家共同推動行業進步,發展現代農業。

    為農機發聲,共同推進中國農機行業進步,幫助農民致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落難了,親戚朋友都躲得遠遠的,連父母都不認你,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