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即使很多時候明明是錯誤的事情我們也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樣的心理呢?
23
回覆列表
  • 1 # Bling_Bling_Bling

     ​

    面對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刻板印象。

      我們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從自己的知識體系、自己的觀念、自己的經驗限制,做出判斷和決策。全無覺察。

      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偏見和動機,佔了思考的上風。沒有了辯證或換個角度。

      潛意識動機,我們的慾望和恐懼影響著我們處理這個世界資訊的方式。

      一些資訊、一些想法,就像我們的盟友,我們希望它們獲勝,並不自覺維護。其他的資訊和想法就像敵人,我們只想打倒它們。

      我們堅信自己眼中的世界,已經是它的真實面目。對於我們讀過或看過的東西,別人也會自然而然地以相同的方式理解它……

    這就是科學家所說的“動機性推理”。這一現象源於我們的潛意識動機,我們的慾望和恐懼影響著我們處理資訊的方式,一些資訊、一些想法,我們會覺得就像我們的盟友,我們希望他們獲勝,並不自覺得維護它們,而其他的資訊和想法都是敵人,我們要打倒它們,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叫它“動機性推理”。

    這個群體特徵被研究人員發現同樣也被我發現決定了一個良好的判斷力,我想告訴你們的關鍵是這些特質並不意味著他們聰明或有廣闊的知識面。事實上,它也並不與智商掛鉤,它決定於你看待事物的態度。這裡有一句我反覆提及的話,來自聖艾修伯裡(《小王子》的作者),他曾說“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招來你的手下收集木材、發號施令或分配工作,相反,去教他們渴望無盡的大海。”

      換句話說,我敢斷言,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提高我們對個人或社會的判斷力,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那些來自邏輯、修辭、機率學或經濟學的指導,儘管這些東西也是很有價值的,但我們最需要的是擁有偵察兵的心態,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感到驕傲而不是我們可能做了錯誤的事情,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感到好奇、而不是一味地為自己開脫,特別是當我們遇到一些與我們的信念相背的資訊。

    以上。

  • 2 # 創意唯心

    在面對在乎自己的人的時候,總是會強勢一點霸道一點,就算知道自己是錯的,知道對方總是會讓著你,錯的也是對的。​

    另外,我們每個人做決定的時候都帶有著自己的主觀意識,是根據自己所見所聞所綜合考慮做出的決定,不可能完全客觀,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他認為發現了東方,事實上卻是好望角。社會上的資訊也沒有那麼透明沒有那麼完全,我們有時候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卻因為自己的不服輸硬是覺得自己是對的來滿足自己。​

    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我們要理性點!要理性對待別人,這樣子,我們才能做好自己!

  • 3 # 蔣探長

    我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情,至少說明了我們敢於去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是隨波逐流。其實每個人都有一些賭徒的心裡,為什麼我一定會錯呢?

    有很多經典的成功案例,為我們講述了那些敢於堅持自我,敢於面對世界的人,是如何在大流中找到了真理,併成功了的事情。我們既然從小被教育向那些人學習,那麼為什麼不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有時候,我們離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遙。可能有人會說這是賭徒心理,這是自負,最終的結果就是失敗。沒錯,這樣講好像有些道理,但是,沒有賭徒心理的人肯定成功不了,因為他們不堅定,因為他們做事情畏首畏腳。

    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是對的,我覺得與其欺騙自己聽從大家的意見,更好的選擇是堅持自我,最壞的就是錯了,但是我們有了經驗,並且沒有丟掉勇氣。怎麼看這都是一件划算的事情不是嗎?這個社會如果不勇敢一點兒,如果不堅持自我,遲早被同化,那麼有什麼意思呢?

    有一句話說的好: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4 # 一爾丁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我們總是用聖人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或許用來回答這個問題也不為過。

    不得不承認,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在生活中明明自己錯了,卻抵死不承認,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就算最後事實擺在面前,他也會覺得自己的觀點並無不可,也會換個角度幫自己開脫,這種人,就是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從不顧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說的好是“自我保護”,說的不好是“自私”,發展到極致,多半就是固步自封了。你以為我說的很嚴重吧,你以為我說的是少數人吧,其實不是,我說的就是你,我,我們大家,我們這些成年人,試問,有幾個成年人願意承認自己錯了,在我們的字典裡,大多時候都是捨我其誰,真正能夠豁達到像一個小孩一樣知道錯誤就認真認錯的恐怕沒幾個。我們其實沒有越長大越進步,反而是越長大越不敢承認自己的不足。

    記得有人說過,人能原諒別人的過錯,卻不能原諒他的正確。

    但願我們都不要做這樣的人,少一些自我,多一些認可和寬容,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 5 # 自然128877140

    我來告訴你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人類是進化的動物,進化是一種自然選擇。在進化的過程中,在遠古時候,生產力非常低下,甚至談不上生產力,大家並不怎麼生產,只是撿點並不足夠天然的東西吃而已,飽一餐餓一餐的。這樣大家經常會面臨需要爭搶食物的時候,大家知道生存是動物的第一本能,所以大家都很努力爭搶或爭取那數量少得可憐的食物,以優先維持自己的生存,這樣的行為意味著預設自己的行為是對的,而這樣長期繁殖下去的話,這樣的自認是對的性格會被編寫進遺傳基因裡面變成一種本能被代代相傳下去。而爭搶食物失敗的、爭搶慾望不強烈的或者厭倦爭搶的,這些認為爭搶不對的人都餓死了,被自然淘汰了,他們的性格特質也就不會遺傳到下一代了。所以活下來的都是一出生就認為自己什麼都對的人。在這種自然選擇過程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不同事件的影響,又例如說大家都得了病了,有些倔強不服輸的人用各種方式與疾病抗爭,他們活下來的機率大些;另一些病人消極等死或者嚇死了,他們就更容易死掉,被自然淘汰了。那麼倔強不服輸的人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他們的性格特質也會遺傳下去。

    另外就是在於爭搶和倔強的人只要能活到繁殖年齡,把孩子生了就行了,就完成了“自認對的”性格的遺傳。而不爭搶的和等死的人如果還沒進入成年就死了,那麼也就失去了繁殖孩子的機會,他們的這種性格特質在一帶一帶中漸漸消失。於是後來的人都自認為很對,這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病。

    當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生產力大幅提高,醫療水平大幅提升,各種性格的人都能活下去並把各自性格特質遺傳下去,於是理性的人會漸漸多起來的,不會盲目自認為對。然而這種生產力大幅提高也只是發生在1900年左右,時間還很短,自然選擇還需要時間來改變。

  • 6 # 田鼠叨叨叨

    蘇格拉底說,知道自己無知的人,是知道得最多的人。

    側面證明了知道自己錯有多難。

    而刻板印象也大大加深了這一現象。比如,我從前身邊人一直都是這樣處理這件事的,那我這樣處理就是對的;我之前的生活經驗告訴我,我就該這樣做,站在我的角度來看,你這樣做才是錯的。

    【其實在潛意識裡,他們所謂的“正確”是大多數人預設的“正確”罷了。】

    人之所以成為人,也是因為人是一個個體,他有自己思考的一個思維和觀念,很少有人同時藏兩個小人去思考兩方面的事,一方面,這樣生活的太糾結,另一方面,看問題就是看不全面,閱歷不夠,建立不起來另一個小人。

    所以只能看到一面的人,當然覺得自己是對的,更何況作為動物中最權威的人,天生有種我是權威的本性。怎可讓別人覺得自己犯了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IT業者能聽懂的話介紹量子計算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