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人的歷史
-
2 # 大學生追夢者
首先“秦華人只知有太后、穣侯,不知有秦王”,這句話觸及了秦王有苦難言的心病。所以他扳倒宣太后以及魏冉是為了不僅僅為了奪權以及報昔日侮辱的仇恨。還有秦國內政弊端,即秦王上畏於太后之威嚴,下惑於佞臣的諂詐。當然,昭襄王是在宣太后和魏冉的幫助下才成為君主的,秦國也在宣太后和魏冉的治理下日益強大。魏冉雖然擅權,但對昭襄王還是忠心耿耿的。范雎為了一己私利,挑撥昭襄王廢掉太后和魏冉,用心未免過於險惡,手段未免過於毒辣。
第二 對武安君白起的“陷害”。秦趙長平之戰之後,白起決定趁機滅掉趙國,趙國得知訊息提前派說客遊說范雎,而范雎害怕白起滅掉趙國後地位超越自己,便向秦王進言,阻止了白起的行動。白起聞知此事,與范雎結下仇怨。就在長平之戰結束當年,秦國又發兵攻打趙國,不能取勝,秦王派白起出徵,白起不去,又讓相國范雎去請,也不去。君臣二人都請不動,秦軍又打敗仗,秦王很憤怒,後果很嚴重。隨後,白起被貶出咸陽,不久范雎向秦王建議,乾脆賜白起自盡,從此一代英雄“殺神”就此落幕。
《資治通鑑》開篇: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再有才幹的人,如果品德有虧,即便得意於一時,也不能表率於一世。所以范雎不是一個君子。也不是一個厚道的丞相
-
3 # 密探零零發
權力的遊戲,範睢深得帝心,不是他要扳倒宣太后以及魏冉等人,是秦襄昭王想要扳倒他們,範睢只是秦襄昭王手中的棋子罷了!
一、秦宣太后以及弟弟魏冉一直把持秦國朝政,這讓想做一番事業的秦襄昭王很是不滿,前期礙於母親以及舅舅對自己取得皇位的幫助,他尚可以忍讓;當時魏冉日益貪婪和驕橫,這樣秦襄昭王感覺不爽,以及對自己權力的威脅,就滋生了扳倒他們的想法;
二、而範睢在朝堂之上,看出了秦襄昭王內心的想法,於是幫秦襄昭王設計扳倒秦宣太后、魏冉等人,當然扳倒魏冉等權臣,也是範睢上位的墊腳石,一箭雙鵰。
總之,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君王的意思,為了得到權力,而進行的權力遊戲,帝王之家無親情!
-
4 # 刀刀開心
不請自來!
範睢從來都不是什麼厚道的人,只不過是恩怨分明。不是範睢要扳倒宣太后、魏冉、白起,這一切不過是範睢順應秦昭襄王的心思,對於忠於秦王的範睢而言,必定順從昭王添油加醋!範睢所做大部分事情都是順應秦王加強王權的思想!
對宣太后:範睢實際上並沒有和宣太后有過太多直接接觸,範睢從魏國輾轉來到秦國,化名為客卿張祿!第一策便是讓秦國儲君贏倬質於魏,派胡傷率軍攻焉與,大敗,喪師八萬。此舉沒錯,也是秦昭襄王想擺脫宣太后的第一步。
對魏冉:範睢入秦後,最先拜見的便是當時為秦相的魏冉,魏冉並不待見範睢,羞辱一番。範睢對此事也是耿耿於懷,後期逐穣侯出函谷關只是順應秦昭襄王加強王權的思想。
對白起:範睢對白起確實有妒忌之嫌,但一個丞相如果想置一個名震天下的武安君於死地,如果沒有秦王的意思,怎麼可能實現。白起忠於秦國大於秦王,而範睢忠於秦王大於秦國,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範睢此人,有功有過,褒貶不一,但後世對範睢的評價大多還是正面積極的因素。範睢為秦國所做貢獻,絕不下於白起! -
5 # 歷史探尋
每一項政治活動,都是有預謀的,有其政治目的的
“突然”用在這肯定是不合適的
嗯~~題主都說了范雎“貌似厚道”,換個詞來形容還是可以的,比如說:睚眥必報
范雎這個人首先要肯定他是一個政治家,而且還是一個非常卓越,優秀的政治家,在其執政期間提出了對付六國“遠交近攻”的策略方針,而這個方針更是成了秦國的國策,為秦國的大一統奠定了不可磨滅的戰略基礎
他是一個政治家,就一定有他自己政治理想,他的一切政治活動都是為了都是為了都是為了他的政治報負服務的。他的政治理想是什麼呢?就是幫助秦統一六國,實現大一統。
好了,有了這個政治前提。
我們就有了分析其政治行為的基礎,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自古以來,就有兩個矛盾,其一,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其二是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在這裡,我們不妨借用一下這個套路,秦國內部則是王權與外戚的矛盾,現在是一個什麼情況呢?王權處於弱勢地位的,外戚和部分貴族集體把握朝政
范雎要實現自己的政治報負,就必須有以一個強有力,且支援他的國君,而穰侯等外戚和貴族集團把握了朝政,正是阻礙了這個形式的發展,恰巧這個時候,穰侯,他又要越過南韓和魏國去攻打齊國的綱壽,想借此擴大他的陶邑封地,范雎藉此上了一封奏摺,總體意思什麼呢?概括起來就是說“天下只知穰侯,而不知殿下也”,(用在誰身上誰死)
於是昭王把穰侯,和把持朝政的貴族集團趕出函谷關外,然後拜范雎為相,封應侯。
再說回白起,白起之死是魏冉與范雎政治鬥爭的延續魏冉對白起有提拔賞識之恩,是魏冉的嫡系,在在邯鄲保衛戰中趙國派人遊說范雎說:白起拿下趙國後,官爵恐怕要在您之上了而由於魏冉的緣故,恐怕對您不利。
於是范雎勸說秦王,暫緩了對趙國的攻擊,進一步加深了將相之間的矛盾,前方戰事不利,白起屢次抗旨不尊,被貶為庶民,但還是戰功赫赫,功高震主, 以至於范雎趁機殺死白起,除之而後快,斬草須知要除根
-
6 # 妖鬼雜談錄
所謂厚道,在政治中並不存在,范雎不過是在站隊方面做了選擇而已。他是一個政治家,所做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與地位。
1、扳倒宣太后、魏冉是協助秦昭王與外戚勢力奪權,讓自己有更大的發揮舞臺,更高的政治地位施展自己的抱負秦昭王繼位時年幼,宣太后攝政,魏冉掌權,這一對姐弟把控了秦國的朝政,甚至秦昭王成年後,依然是二人掌權。
魏冉等外戚的勢力逐漸變大,並且不斷透過對外戰爭,讓自己獲取更大的利益,對王權對秦國政權穩定都存在威脅。
以秦昭王的野心必然會不滿這種受制於人的情況,早晚會與宣太后、魏冉這些外戚勢力有衝突。范雎的作用不過是在外戚勢力與王權勢力上做了一個站隊,並且幫助秦昭王贏得這場權力爭鬥。
就如同呂不韋投資異人,贏了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2、扳倒白起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長平之戰之後,將相失和,范雎從防止白起超過自己變成間接害死白起
第一個階段:防止白起超過自己
白起是魏冉提拔起來的將領,而且戰功赫赫,尤其是長平之戰後,威名大震。蘇代施離間計,范雎以軍隊疲憊為由,向秦王建議回師,避免白起因為戰功升職超過自己。
第二階段:順應秦王的意思逼死白起
長平之戰回師之後,秦王與白起便生嫌隙,之後秦王又強行發兵滅趙,白起反對,又稱病不領兵。秦王與白起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秦王殺白起之心日盛。
秦王曾派范雎到白起府中,請他再次領兵,白起不受。范雎此階段就是將自己的意願順應到秦王的意思中,即剷除白起,又保住自己的位置。
-
7 # 鑑史馬後炮
秦昭王為驅逐“四貴”扳倒白起而任範睢為相原因很明瞭,他說出了秦昭王多年以來想說卻不能說的話,也能幫他做他多以來想做卻又不能做的事,《戰國策》裡是這樣描述這些人的:“太后擅行不顧,穰候出使不報,涇陽、華陽擊斷無諱。”太后在內政上專權,穰候在外交上不用與秦王商議,涇陽君和華陽君想出兵打誰就打誰。也就說,秦昭王在四貴的專權下只有一個王的名號而已,大權與王無關,而範睢能幫秦昭王重整朝綱恢復秦昭王作為君主應有的權力和地位,改變“只知有穰候‘四貴’,不知秦王”的囧境。
首先說魏冉,此人可以用“功勞有多大,禍害就有多大”來形容不為過。司馬遷在《史記》中是這樣評價魏冉的:穰候,昭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候,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鄉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貴極富溢,一夫開說,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況於羈旅之臣乎?譯過來的意思是:穰候是秦昭王的親舅父,而且秦國之所以能夠向東擴大土地,削弱諸候,並曾稱帝天下,使天下之君都向西叩頭朝拜,又是穰候的功勞。到他尊貴達到極點、富足超過限度的時候,一個普通人向秦昭王一開陳其利害,即刻就身遭屈辱、權勢削奪,以至於憂而死,何況是那些寄居別國、無親無故的外來之臣呢!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明了穰候是因貴極富溢的原故最後被身遭屈辱權勢削奪後憂憤而死的,也確實如此,但是為何是這樣的結果呢?筆者在整理《史記》中的《秦本紀》和《穰候列傳》得出筆者的淺見,魏冉嚴重地破壞了秦國的戰時法治秩序和國家戰略實施方向所以他不得不死。
其次武安君白起之死,禍根源於結魏冉黨。
《史記》中描述說,白起是因為屢次拒絕秦昭襄王的旨令率兵攻趙都邯鄲,最後秦昭襄王無奈只好派王齕率兵去攻邯鄲結果大敗歸,白起得知後還幸災樂禍說:“秦國不聽我的意見,現在怎麼樣了?”秦昭王得知後大怒,免白起的官爵逐出咸陽後在半路下令將他賜死。《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原文: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鄲,少利,秦益發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癒,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將。武安君言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
秦王使王齕代陵將,八、九月圍邯鄲,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王聞之,怒,強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應侯請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諸侯供秦軍急,秦軍數卻,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這段原文不禁讓筆者生疑,白起為何敢屢屢拒絕秦昭襄王?白起又為何敢妄自尊大說出“後悔當不聽我的了吧”?在那個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時代,這些任性的話什麼人可以對君主說?帶著這些疑問,筆者以一家之言說說白起之死的必然,而不是“死而非其罪”。
從《史記》中記載這段白起“任性”的話中,我們不妨放大至歷史背景去找這段話的不合理性。白起是秦國的武將,而秦昭王是秦國的最高統治者,在那個時代,一個武將是沒有拒絕王的權利的,放到現在也說不過去,因為作為高層,提出“攻邯鄲”,是戰略層面的問題,作為部下,“不能打”不是部下所考感的,部下應該是“如何打下來”。在古代拒絕王的旨意就是抗旨不尊了,抗旨抗詔是有死罪的。縱然有自己的見解王不同意也是不行的,作為臣下只能在“保留自己的意見”下執行王的詔命和旨意。
然而,白起不光是拒絕了,還是一而再,再而三拒絕且說“風涼話”來回擊最高統治者的旨意,在那個時代來說這種行為果真沒有罪嗎?絕對有!更何況法律森嚴的秦國?然白起憑什麼敢公然叫板秦昭襄王呢?
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魏冉。魏冉是秦宣太后親弟,秦昭襄王的親舅。魏冉穰候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史記》裡是這樣描述當時秦國這幾位位高權重的人物的:範睢言宣太后專制,穰侯擅權於諸侯,涇陽君、高陵君之屬太侈,富於王室。可見,魏冉在外交上有不用“請示”昭王而憑自己的願意行使秦國對外伐交伐戰的專權。
《史記.穰候列傳》中說:“白起者,穰侯之所任舉也,相善。於是穰侯之富,富於王室。”就是說,白起是魏冉及宣太后掌控朝廷大權後,魏冉獨攬伐交大權後才提拔白起作為伐戰領域的“得力助手”的,穰候魏冉主持伐交大事幾乎可以直接繞過秦昭王自己定度了。如私下取陶邑這事,公元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借齊閔王滅宋吞併宋地而妒恨齊國合縱破齊。然而在破齊之前,秦昭王向合縱諸候承諾不取一寸齊地不佔一分利,目的旨在滅強齊。然而,魏冉不顧秦昭王的名聲,私下與魏國協議幫助魏國掠奪宋地的同時,要求魏國以陶邑作為謝禮贈送於他,完全背離了當時秦國“不取毫釐”的立場,為己加封,擴大自己在秦國以外的勢力。
成為魏冉私慾膨脹的幫手。陶邑得手後魏冉又私調秦軍試圖攻魏挾王擴張私人領地。五國破齊後,由於魏冉與魏人達到私約接收陶邑後,秦軍的一部分便駐守在陶邑並沒有回師秦國。陶邑周邊皆是魏地,魏冉私下讓白起攻下當時魏都大梁想把陶邑周邊之地全收入以擴張陶邑的範圍。結果秦軍駐陶邑一部攻進魏都大梁之時卻被團團包圍於梁囿久久不能突圍。
從魏冉私下奪陶邑又不經昭王應允能直接調動秦國將領私自攻魏都大梁圖試擴張勢力來看,如果按當時的秦法,魏冉是犯下叛國之罪的,而白起的行為根據當時秦法中的“連坐法”,是容奸不報或者是助奸,這是同罪的。然後事魏冉並沒受到處罰,僅僅是罷了相,原來“非法所得”的陶邑也讓秦昭襄王順水推舟賜於魏冉,由非法所得變成合法擁有,而“助奸”的白起平安無事。從這些不正常的事來看,秦法的條文已經對這倆位重臣不起作用了。
後來,魏冉邊為秦拓土開疆的同時,邊順手為自己幹“私活”的事屢見不鮮,秦昭王三十六年,復相後的穰候魏冉“故技重施”仼用客卿灶為秦將想討伐齊國奪取剛、壽二邑,以擴大自己距離秦國千里以外的陶邑。在軍政大權上更是說一不二,魏冉在多次戰爭大事上是直接繞過秦昭王命白起出戰的,可見白起直接聽命於穰候多於聽命於秦昭王。秦昭王在位幾十載有“只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之說,白起“不買賬”秦昭王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然後期,魏冉被逐,趙國經長平一戰後已經淪為弱國,再無實力與秦國抗衡了。白起也因這場戰爭名聲大振,躲在幕後幾十年的秦昭王也因宣太后魏冉的相繼離世得以執掌政權,然白起在剛剛才翻身作主的昭王前面一而再,再而三拒絕執行“指示”並妄想尊大,於情於理於法不都是挺著脖子往刀口上撞?所以“死於非罪”不足信了。
秦昭王任用範睢為丞相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說是有重大利益的:解決外戚“四貴”長期專權結黨對王權構成的潛在威肋;解決外戚擅自使用外交權和兵權打亂秦國戰略佈置的危害;解決外戚公器積用利用兵權私下掠財掠地損公肥私的危害;維護秦國戰時法治應有的正常秩序。然而,範睢不但可以幫秦昭王擺脫近憂,更能幫秦昭王解決遠慮。那就是範睢向昭王提到的“遠交近攻”的戰略規劃,它的提出是在秦東出一統的戰略構想框架內具有實操可操性的,明確了秦帝國一段時期策略方向。
範睢扳倒宣太后、魏冉和白起並非偶然,而是必然之舉。可以說,秦昭王是既受能臣功臣親情之益,又受能臣功臣親情之害。尤其是魏冉,既是秦昭王的能臣功臣,又是秦昭王的親戚。這樣一個人不光非常可靠,而且也非常可恨。可靠在於秦昭王的前半生,他們平定“季君之亂”扶秦昭王上位的同時,也為他建立許多不可磨滅的功勳;可恨的是他們在功成名就之後認為秦帝國是他們的了,可以各行其是目空一切貪婪成性自恃功高成為秦昭王想放棄,又不敢放棄的“雞肋之臣”範睢只是一個瞭解秦昭王作為一名諸候王的政治尷尬,並且有能力幫他化解這種政治尷尬的人。這跟厚不厚道沒有關係,
-
8 # 尚宮女史
范雎是一個政治家,他所做的一切,諸如扳倒宣太后、魏冉和白起都是出於政治考量,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秦國,更是秦昭襄王的意圖。
說他貌似厚道,是基於他“一飯之德必償”的準則,然也正是因為他這厚道,毀了他的政治前途。范雎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成就一番事業是他的終極目標。為此他能忍一切常人之所不能忍。
范雎本是個窮苦人,學習辯術,遊說列國,結果沒人搭理他,後來他只得在魏國一箇中大夫那裡做門客,終因莫須有的賣國罪行獲罪於魏相魏齊,魏齊命人把范雎往死打,肋骨都斷了,范雎裝死,然後魏齊讓人用席子一卷扔到廁所裡,當時魏齊本在舉行宴會。他讓醉酒的賓客往范雎身上尿尿。
我們常說韓信能忍胯下之辱,范雎比及韓信,有過之而無不及。好在,後來范雎說服看守把他放了,後來改名易姓,在鄭安平和王稽的幫助下來到了秦國。
但是秦昭襄王對范雎說的“秦國已是危如累卵”絲毫不感興趣,所以等了一年的范雎給秦昭襄王寫了一封長信,大意是:我是不是一塊璞玉,你總得見上一面才知道。
秦昭襄王被范雎的言辭打動,就見了范雎,范雎對秦昭襄王做了一番試探,見秦王還算誠懇,就講起了外交上的事情,指出魏冉所做的是在弱秦而肥己。范雎進一步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深得秦王的心。於是范雎被任命為客卿,開始了他大展拳腳的政治生涯。“遠交近攻”的策略確實讓秦國嚐到了甜頭,而秦昭襄王對范雎也是信任無比。但是范雎覺得還不夠,秦國內部的鬥爭是很殘酷的,他如果不盡快出手,魏冉必會向他發難,要知道魏冉一向討厭外來的辯士。
等到秦國的外交有了成效,范雎開始提出秦昭襄王內心的隱痛。那就是秦國政權並不全在秦王手中,這樣的國家勢必會亂,而范雎的政治主張必然會受到影響。
當年,秦昭襄王還在燕國為質子,秦國國內卻發生內亂,秦武王的兄弟們為爭奪王位分成了兩派,其中羋八子和異父兄魏冉支援羋八子的次子,誰也沒有去想遠在燕國的羋八子的長子公子稷。可是趙武靈王半路殺出,打破了秦國爭權的平衡,最終公子稷繼位,是為秦昭襄王,因為秦昭襄王年幼,羋八子自稱太后主政,魏冉任秦相輔政。
宣太后這一主政就主了三十多年,這些年了,魏以魏冉為首的宣太后的弟弟兒子們成為秦國四貴,地位煊赫,財富驚人,以至於秦國只知有太后和四貴,然後才是秦昭襄王。
公元前266年,范雎提出打擊外戚和王室,強化王權。秦昭襄王於是下令廢掉宣太后,驅逐四貴。王權盡歸秦王,然後范雎成了相國,封地為應城,稱應侯。其實白起的死是必然的,范雎在其中只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白起是魏冉提拔上來的,魏冉倒了,白起沒倒,原因就在於白起是個了不起的戰將,對秦國的擴張有很大的用處,長平之戰中,白起最終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山東六國震驚。
白起的意思是趁勢攻入邯鄲,迅速滅掉趙國,但是趙國卻開始活動了,派出了蘇代,蘇代不負眾望,遊說了范雎,說白起若再立戰功,勢必職位在范雎之上,到時候……
范雎豈能沒有想到,於是他建議秦王暫時休戰。結果第二年秦昭襄王要攻打邯鄲,但是白起病了,別的將領久攻不下反吃敗仗,楚魏加起來十八萬將士支援趙國,秦王催促白起出戰,但白起拒絕了,他認為他出戰也沒有勝算,但是他不僅一再拒絕秦王的命令,還在秦軍吃了敗仗的時候奚落秦王。秦王一氣之下驅逐白起,白起帶病上路,范雎對秦王提起說白起似有不服之意,然後等白起到了杜郵,秦昭襄王賜的劍也到了,一代名將自刎身亡。
白起死後,再也沒有人能威脅范雎的地位,然而他卻敗在自己手裡。曾經幫助過他的鄭安平和王稽在他的舉薦下被秦王委以重任,然而兩人,一個戰敗投降他國,一個暗通他國出賣秦國。按秦律,范雎應以同罪論處,秦昭襄王饒了他一次,第二次的時候,范雎辭官,不久去世。是病死還是被殺,已是不得而知。
-
9 # 劉一千五
秦昭王在位時間久,掌權自主的時間並不長。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呢?
大家知道,秦武王舉鼎失敗,傷筋斷骨後不治身死。死後又沒個親生兒子來繼王位。秦國宗室大臣經過幾番角鬥後,楚國的羋八子宣太后與穰侯魏冉勝出,立嬴稷為王,即是秦昭襄王。
昭王年少,宣太后自治,任親舅舅魏冉穰侯為政治達人。宣太后精明強勢,沾親帶故又有羋戎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與穰侯一起稱為秦朝"四貴″。他們倒不是吹出來的,實在有些本事。他們團結在以宣太后為中心的秦國掌權集團之下,左右秦國政治外交達數十幾之久。
秦昭王在親舅的光環照耀下顯得十分渺小。這在昭王心目中的陰影面積日趨擴大,讓昭王憂鬱不止。舉步維艱。
昭王三十六年,這鬱悶才有了轉機。
范雎,魏華人,因受魏相魏齊冤枉而差點被打死。被拋棄於廁所裡面,他甦醒後求得廁吏同情而逃了出來。不久碰上秦昭王手下王稽。範睢跟他一路到了秦都咸陽。王稽推薦範睢於昭王,昭王不搭理,範睢困頓不堪,乃上書言事。昭王閱後召見。範睢時來運轉,為秦王言"四貴″及宣太后掌權日久帶來的種種弊端,己快到無法控制的局面。秦昭王下決心改觀眼下穰侯等人假公濟私,伐齊自肥,只聞宣太后,不聞秦昭王的狀態。於是,秦昭王三十六年,免相國穰侯親舅舅及高陵君,涇陽居,華陽君等為秦國擴張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出關回封國。奪回宣太后掌控的政權。秦昭王任用範睢為相國。王稽,鄭安平等被超遷用事。共享富貴。
秦昭王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年間的秦趙戰爭,白起立下赫赫戰功,直接威脅到范雎的相位。長平之戰後趙國絕望,團結一致抵抗秦國入侵。蘇代為趙國存亡到了範睢府上。如此這般遊說利害關係。範睢建議秦王罷兵休養時日後再戰。祓被昭王接受。這與白起一鼓作氣拿下邯鄲城,滅了趙國的作戰方針錯位。白起知道是範睢搞鬼後,心中大為不滿。從此結下樑子,再也不到前線指揮作戰,秦昭王請不動,白起又有病在身。秦王就驅趕白起出都城,又準停留片刻,白起抱病上路,行到杜郵,秦王使者送上一把劍。白起臨死說對不起被坑殺的趙國士兵,就刎頸自殺了。秦國沒了白起的指揮,次年的攻打邯鄲損失慘重。范雎的好友鄭安平在白起死後帶兵攻趙,卻被趙軍圍困被迫以二萬秦軍投降趙國。王稽為河東守,與諸侯往來,按秦法當殺。這兩件糟心事都與範相國有關係,範睢是逃不了干係的。他就稱病不朝,秦昭王一召再召他也不上朝,範睢懼誅,便推薦從燕國來的才子蔡澤上去,秦昭王就喜歡上了新秀,不再眷顧范雎了。蔡澤為客卿,範睢免相。結束了在秦國的風雲變幻,叱吒紅人的俯仰浮沉。
-
10 # 史學達人
范雎是個很有才能的人,可以說整個戰國後期,他是唯一一個具有戰略政治眼光的人。因為他為秦昭襄王提出了一個統一全國的策略,這個策略就是遠交進攻。這一策略從秦昭襄王時期到秦王嬴政時期一直在貫徹,就是這一戰略,最終幫助秦國完成了統一的大業。
遠交近攻的好處就是,只要秦國能把鄰國的土地拿下來,秦國就能把拿下來的這些土地兼併到秦國的國土上來,這樣六國的土地一點點的被蠶食,秦國的國土就一點點的強大了起來。
至於范雎為什麼要搬到宣太后和魏冉,那是因為這兩個人的存在會阻礙秦國的統一大業。宣太后是秦昭襄王的母親,魏冉是他的舅舅,這兩個人不搬到,秦昭襄王就不能獨攬大權。
若是秦昭襄王不能獨攬大權,范雎就不能再秦國施展自己的才能。因為若是秦昭襄王重用范雎,就有可能會觸犯到魏冉的利益,魏冉和宣太后是兄妹關係,兩個人一合謀把范雎這個魏國來的外來戶給殺於無形之中,這是很簡答的一件事。
所以,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范雎也必須要讓秦昭襄王搬到宣太后和魏冉。
因為范雎的才能,秦昭襄王重用了他,把他立為了秦國的國相。為此,秦昭襄王還把原相國魏冉給貶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這一時期,秦昭襄王還重用了白起,白起為秦國打壓了楚國,魏國,趙國和南韓。可以說這些功勞多多少少都有范雎的智慧在裡面。
至於范雎為什麼要打壓白起,誰實話這一點范雎確實是為了自己的私心。
因為白起的功勞在打了長平之戰,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之後,就大到前無古人的地步了。若是白起在一舉拿下趙國來,那白起的地位肯定會在他這個相國之上。
所以,為了不至於讓白起的功勞大到嚇人的地步,當白起提出直接率兵攻打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范雎是極力的勸阻秦昭襄王,讓白起趕緊回兵,他的理由是因為秦軍剛打了長平之戰,軍隊太疲勞了。
秦昭襄王聽從了范雎的建議,把白起給調了回來。白起就很鬱悶了,因為這時候是滅掉趙國的最佳時機,這個時機一旦錯過,在去滅趙國就很難了。
果然,過了幾個月秦昭襄王想再次出兵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的時候,這次秦軍打了一個敗仗。秦昭襄王想讓白起帶兵去攻打,白起不去,因為他知道這時候的趙國已經拿不下來了,最好的戰機已經錯過了,現在趙國已經恢復了實力。
秦軍在趙國連連失利,白起又不出徵,秦昭襄王在一怒之下就把白起的爵位給撤掉了,然後讓他降為平民遷出都城去。
白起剛出都城,就有小人開始告白起的狀,說白起不服氣,還說秦昭襄王的壞話。
秦昭襄王就派人追上白起,賜給了他一把劍,讓他自刎了。一代名將白起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
11 #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範睢是個有才能的人,同時也是一自私的貪圖權利的人,還是一個瑕疵必報的人。
有才能:他向秦王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輔助秦王得到很多土地和人才。
貪圖權利:又是他向秦王提出的什麼太后專政,外戚專權,只聽說過秦國有太后和穰侯,哪聽過秦王。於是秦王削了太后的權,罷了魏冉的職,把他的兩個弟弟都調出了咸陽,順其自然的當上了秦國國相。
睚眥必報:有仇必報才對,當年他隨團出使齊國的時候受到了齊王的賞識,並私下贈與他許多金銀給予嘉獎鼓勵,有拉攏的意思,這個事情給他的上司也就是魏國國相魏齊知道後汙衊他出賣國家機密,把他的肋骨打斷,並扔到廁所,讓人在他身上撒尿,範睢唯有裝死才並賄賂一個看守才逃離魏國,來到秦國。範睢當了國相後要找魏齊報仇,魏齊害怕就躲到趙國平原君的家裡,後來秦王把平原君騙到秦國,威脅趙王說不交出魏齊,那平原君也就不要回去了,魏齊知道後就自殺了。
這樣的範睢可不算厚道!他擠兌白起完全是怕白起在攻下邯鄲後職位在他之上,才向秦王進言說邯鄲不易攻破,況且救援趙國的軍隊一天之內便能到達,我們的軍隊已經疲倦,糧草供應也很困難,不如撤軍。因此事白起與他逐漸有隙,最終落個自殺的下場!
-
12 # 超然視野
與其說是是范雎這個道貌岸然的假厚道丞相要扳倒宣太后、魏冉和白起,還不如說是秦昭襄王想掌握實權而借范雎之手扳倒宣太后等一干人等!
為什麼呢?因為買個時候的秦國與其它時候的封建王朝一樣,都是王權至上的時代,秦昭襄王即使是一個昏君也不可能容忍王權長期的掌控在宣太后和魏冉手裡,更何況從秦昭襄王的歷史功績來看不亞於他的父親和祖父,基本上就是在他的時代奠定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基礎,在他手上幾乎將山東六國中有實力阻礙秦國統一的三個大國打殘,甚至有實力統一六國的君主!這樣的君主能放任王權他落?秦始王被稱為積三世之餘烈而一統六國,秦昭襄王其實是這三世中最為核心的一世!
所以有范雎這樣的辯士謀臣也只能有這樣的有想法和魄力的君王駕馭的住,若秦王羸弱就範雎的能力早就把秦國搞得烏煙瘴氣!然而恰恰相反范雎幾乎是一把秦昭襄王手中聽話的寶劍,一步步的實現自己的想法,也一步步的在磨損著寶劍,因而當秦昭襄王大格局一定後,范雎也意識但自己的路也快到頭了!
又或者成為范雎與秦昭襄王的利益訴求是一致的,秦昭襄王只能扳倒宣太后、魏冉和白起才能真正的掌握秦國的軍政大權,而范雎則需要一個掌握實權的秦王,這個秦王還必須有足夠的野心對外進行擴張!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的協助秦王掃清權利障礙!
因此扳倒宣太后、魏冉和白起的過程最為核心的是秦昭襄王,范雎頂多是一個出謀劃策的謀士,或者是背鍋俠!
-
13 # 謀士說
范雎就是翻版的商鞅,商鞅為了秦國強大,可以得罪秦國貴族,甚至秦王情同手足的兄弟他也敢得罪。而范雎在秦國做了客卿後,為了秦國的強大考慮,不得不建議秦王將宣太后和魏冉扳倒。而扳倒白起,就屬於私人恩怨了。范雎也不是神,自私的心理,誰都有,不過這也成為他人生的一大汙點。如果,范雎沒有與白起有過節,不那麼自私,他會是一個很完美的秦國宰相。
范雎出生在魏國,魏國在戰國時期是一個出人才的國度。只可惜眾多人才,魏王一個也沒有抓住。范雎早年家境貧窮,在魏國中大夫須賈手底下某事,跟須賈出使齊國的時候,齊王賞識范雎於是賞給他黃金。這讓須賈格外眼紅,認為范雎不過是一個門客,竟然得到期望的獎賞。所以,他認為范雎向齊國洩密。回到魏國後,須賈把這件事告訴魏國宰相魏齊,魏齊將將范雎打得半死。范雎假裝昏死,賄賂守衛才逃過一劫。後來,范雎在好友鄭安平的幫助下去了秦國。經過秦國的使者王稽介紹,范雎見到了秦昭王。秦王在與其談話中得知范雎是個人才,所以留下來做了客卿。
做了客卿後的范雎,建議秦王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當時秦國國相魏冉越過南韓和魏國去攻打齊國,而魏冉的軍事策略與魏冉的軍事策略相悖。范雎進入秦國時就發現,秦國的王權並不牢,軍權掌握在國相魏冉(秦昭王的舅舅)和幾個胞弟手裡。幾個胞弟在秦國輪番做將軍,而且有宣太后(秦昭王的母親)撐腰,他們的領地和地位超過了國家。所以,范雎建議秦昭加強王權的統治。於是,秦昭王在范雎的謀劃下,廢了宣太后,並驅逐了魏冉等人,王權得以加強。
魏冉等人被驅逐後,秦昭王任用范雎做了國相。於是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所以秦國進攻南韓,導致“長平之戰”都是“遠交近攻”的第一步。在長平之戰時,范雎採用離間計讓趙王換掉廉頗任用趙括,可見范雎絕非等閒之輩。長平之戰勝利以後,當時的白起建議秦王乘勝進攻趙國邯鄲。當時白起的功勞太大,南韓和趙國派蘇代賄賂范雎,意思是白起的功勞很大,如果白起攻下趙國,范雎在秦國的地位肯定不保。聽了蘇代的話以後,范雎果然建議秦王先不要進攻趙國,而是讓韓趙割地。但是,後來秦王反悔,決定進攻趙國邯鄲,結果吃了敗仗。秦昭王多次催促白起為將,但是白起以生病為由推遲。范雎從中煽風點火,導致秦王大怒,驅逐白起出咸陽。白起帶病出城,走到半路,秦王命人使者騎馬賜了一把劍給白起,白起拿著劍最後自刎。
如果,不是因為范雎當年被賄賂,白起說不定在秦昭王時期就把趙國攻下來了。范雎出於自保的心理,所以疏遠秦王與白起的關係。然後把自己的好友鄭安平推薦做了將軍,結果鄭安平在攻趙的時候被包圍,投降了趙國。此外,鄭安平投降趙國的第二年,范雎推薦的河東郡守王稽,因與諸侯有勾結,犯法被誅殺。晚年的範睢一天比一天懊喪,最後在蔡澤的建議下,功成身退,最後病死。
回覆列表
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範睢的出身,這對於回答這個問題有幫助,一個人的行為特徵和他的人生經歷是有很大關係的。
範睢,魏華人,戰國時期著名的辨士,秦國宰相。曾遊說諸侯想得到魏王的重用,但是因為家貧沒有打通關節的錢,只好先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了一名食客等待機會。
不久機會來了,魏昭王派須賈出使齊國,須賈便帶上範睢一起出發。到了齊國待了很久一直沒有回國,齊襄王早就聽說範睢口才好,是天下著名的辨士,便拿出黃金、美酒和牛肉賞賜給範睢,表明自己想結交範睢。範睢堅決不接受禮物,須賈看到了心想範睢是我的傭人,齊襄王卻如此看重他,恐怕不是因為他洩露了魏國的秘密給齊國為自己某得了好處吧。於是他讓範睢退還了金錢,而接收了美酒和牛肉。返回魏國後,須賈將自己在齊國的經歷和自己對範睢的懷疑告訴了魏國國相魏齊。魏齊聽後勃然大怒,這位老兄是魏國的公子,聽到須賈報告後,立刻就把範睢抓了起來嚴刑拷問。範睢本來就心中無愧,因此拒不承認被打的死去活來。範睢為了保命就裝死,魏齊認為範睢死了,救命人用席子把範睢捲起來抬到廁所,讓每個人在範睢身上小便,侮辱他的“屍體”。
範睢對看守自己的人說您如果能放了我,我一定報答您的恩德。這個侍者便去和魏齊說既然範睢死了,乾脆扔掉算了,放在廁所讓人很不舒服。此時魏齊已經喝醉了,便同意了,在這名侍者的幫助下,範睢逃出了生天保住了性命。可危險還沒有遠離他,魏齊酒醒了之後發現範睢不見了,便派人四處尋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範睢可算是走投無路了,天無絕人之路,一個叫鄭安平的人救了他,範睢藏在鄭安平家裡,改名為張祿躲避魏齊的追殺。正好秦國的使者王稽到魏國來,鄭安平便假扮成士卒去服侍王稽。王稽問他魏國有沒有什麼能人能和我返回秦國的?鄭安平說我們魏國有一位叫做張祿的人,能言善辯通曉天下大勢,我可以為您引薦一下。第二天鄭安平就把範睢帶到了王稽面前,兩個人談了沒有幾句,王稽就認定面前的這位張祿先生是大才,帶回秦國一定會被秦王重用。
回國的時候王稽就把範睢帶在身邊,他們在秦國遇到了穰侯魏冉的車馬,範睢對王稽說您不要說我在車上。魏冉和王稽寒暄了一會兒之後問到車上還有什麼人嗎?王稽說沒有魏冉也沒有說什麼就離開了。範睢對王稽說,請允許我下車,我相信穰侯多疑,一定會回來檢視,看到我的話對您對我都沒有好處。隨後範睢就下了車,果然還沒有走出十里,穰侯魏冉追了上來,檢查後沒有發現可疑的人才離開,王稽對於範睢的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王稽向秦昭襄王推薦說,這位魏國的張祿先生是天下難得的能言善辯之士,他和我說秦國現在面臨重重危及,但是他有對策只不過這個對策要當著我王的面來說,而不能僅透過文章來闡述。秦昭襄王並不相信王稽的話就安排範睢住在條件最差的住所,給他最差的食物吃,範睢一直等待進見秦王的機會,一等就是一年多。我有耐心等,我怕誰,範睢就是靠口才和耐心才能混到今天的。
當時秦昭襄王文治武功,自己很是滿意自負,因為天下諸侯基本對秦國都靜若寒蟬十分恐懼。因此秦昭襄王對於能言善辯之士一點都不相信,十分討厭,認為他們對國家毫無用處。面對這種情況,範睢只要自薦了,他還需要一個機會。老天爺沒有讓他等待太久,機會終於來了。這個機會是五個人給的,這五個人就是範睢要對付的人,因為當時這五個人控制了秦國大大小小的事,行專斷之權。這五個人就是穰侯、華陽君、宣太后、涇陽君、高陵君。現在他們為了擴大自己的封地,又要越過南韓和魏國去攻打齊國的綱壽,這給了範睢千載難逢的機會。
範睢上書啟奏秦王說,我聽說聖明的君主,有才能的人,有功勞的人,出力多的人,功績多的人,能管眾多事物的人都要給予褒獎,委以重任,如果您認為我說的對的話,請您一定要堅持並一直推行這種主張。如果您認為我說的不對,那麼我待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我就去別的國家不要浪費我們大家的時間。
我聽說聖明君主獎懲人的標準是有功還是有罪,庸碌的君主以個人的好惡來決定賞罰,這就是聖明的君主和庸碌的君主之間的區別。我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我怎麼敢用自己毫無依據的話來欺騙您呢?即使您因為我職微言輕而蔑視我所說的話,您就不重視推薦我的人對您的擔保嗎?
我聽說周氏、宋國、楚國、魏國的國寶在最開始被人發現的時候,都被工匠認為是普通的石頭,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最終都成為名貴的器物。人也是一樣的道理,聖明君主拋棄的人難道就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嗎?
做了一大堆的鋪墊之後,範睢終於要進入主題了。我聽說善於中飽私囊的大夫,是從諸侯國取利,讓一國富足的諸侯是從其它諸侯國取利。而聖明的君主執政,就沒有諸侯富足,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富足了,國家就被削弱了,這是聖明的君主不能接受的。高明的醫生能洞察人的生死,聖明的君主能知道國家的成敗,有利的方針政策就執行,有害的就放棄,不能確定的就去試驗,這種方略就算是堯舜在世,他們也會按照這種方式來做的。
目前我只能暫時說到這裡了,更深的話我不敢寫,一些太膚淺的話又不值得您一聽。想來是我比較愚笨不符合大王的胃口吧?還是推薦我的人人賤言微不值得信任呢?如果都不是的話,希望您能把觀賞的時間拿出來一點給我,讓我能闡述自己的觀點,如果我們的談話對您沒有任何幫助的話,我情願被您處死絕對沒有任何的怨言。讀了範睢寫的這封信之後,秦昭襄王十分慚愧,他先是向王稽道歉,而後用自己的專車去接範睢。到了秦宮的門口,範睢故意直接向裡面走,不管不顧的,這個時候宦官生氣了,說你不知道這是秦王的宮殿嗎?怎麼敢在這裡撒野?範睢不屑的說,秦國哪裡有秦王?不是隻有宣太后和穰侯嗎?他說的很大聲,生怕走過來的秦昭襄王聽不見自己的話,他在來之前早就透過王稽瞭解了秦王的長相,他是故意的目的就是激怒秦王。
秦昭襄王贏稷急忙走上前來對範睢說,先生是大才,請原諒我的無知和對先生的怠慢,最近我一直在處理義渠的事情,沒有機會見您,現在義渠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我才有機會向您請教,我這個人很笨,不聰慧,請讓我向您行個禮表示對您的敬意。
兩個人走進內殿,贏稷讓其他人都離開,自己跪在了範睢面前,說到“請先生教我!”範睢只是哼哼唧唧,就是不肯說話。到了第三次的時候,範睢認為時機恰到好處了。便對贏稷說,不是我不想說,因為我要說的話儘管對於大王和秦國是忠心一片,但是我不知道大王會怎麼想。我並不是害怕什麼,就算是我今天說了之後,明天就被處死我也沒有什麼可害怕的。如果大王能按照我說的,就算是死了我也會很開心,我不僅不會感到恐懼,反而會感到自己是做了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況且所有的人不管能力多強,君王也好,智者也罷,勇者都難免一死。在我活著的時候能做點對於大王和秦國有所裨益的事情就是我最大的願望。
範睢見贏稷聽的入神,便接著說我是怕自己死的沒有價值,天下的人因為我的死都不敢來給您進言獻策了。您現在上有太后把持朝政,下有穰侯統領群臣,自己身處深宮禁院被左右的近臣操縱。您將終身迷惑不清,分辨不出善惡。大了說秦國將國家傾覆,小了說您將孤立無援岌岌可危,這才是我所擔憂的事。死亡我從來都不害怕,如果我死了秦國能獲得大治,我也會十分高興。
贏稷對範睢說,先生不要顧慮太多,你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上至太后,下至群臣,說什麼我都不會怪罪您的,只要是對國家有利都可以。範睢說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強盛,人人為國出力,不為自己的私利,且秦國有雄兵百萬,列國沒有能和秦國對抗的能力。秦國一統天下是遲早的事情,但是穰侯很不稱職,他沒有為國家謀劃,而是不斷的謀求自己封地的地盤的擴大,當大王您也有失策之處。
範睢本來就是先提穰侯,看看秦王的態度,如果秦王認同自己的觀點,就準備把宣太后說出來。不過他用眼角的餘光發現四周有不少偷聽的人,便立刻改變了策略談起了自己對於如何對付諸侯國的想法。
對付諸侯,範睢的核心思想是四個字“遠交近攻”,對於距離自己近的就征伐讓其臣服於自己,對於和自己距離遠的,暫時無法攻擊且代價太大的,就去結交。這個策略讓秦國日益強大,三晉被不斷的蠶食,根本沒有和秦國對抗的能力,這不能不說是範睢的功勞。
又過了幾年,範睢看到時機成熟了,就引經據典的和贏稷說外戚專權的歷史教訓,為了讓贏稷下決心,範睢說了一句狠話。他說“您現在身邊都是穰侯魏冉的親信,這樣下去的話,恐怕您去世之後,您的子孫就沒有辦法繼承王位了,贏氏家族也就面臨覆滅的危險了。”這句話太有殺傷力了,贏稷立刻廢除了宣太后和魏冉等一干人等。並封範睢為秦國國相,取代了魏冉的位置,並冊封為應侯,範睢正式成為了秦國的主宰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