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蜜蠟那獨特的的孔道,細膩的包漿,神秘風化和冰裂紋,別有一番滋味。但現在有很多新蜜蠟最佳化處理也可以做成老蜜蠟的樣子,如何區別天然老蜜蠟和烤色老蜜蠟?什麼樣的老蜜蠟可以算古董老蜜蠟?
5
回覆列表
  • 1 # 玉儒於成

    琥珀必須經過億萬年的石化而成,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寶石之一。琥珀作為大自然的饋贈的奢侈品,長久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而蜜蠟作為琥珀寶石中一個獨特的品種,以其特有的半透明至不透明構造,濃郁的黃色調外觀,更加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世界上出產蜜蠟的地方很少,一般產自於中國遼寧撫順、多明尼加、波羅的海、伊朗、阿富汗、緬甸、巴基斯坦和非洲,但其產量並不高。

      在現今市場上,人們常根據把玩的時間長短,將蜜蠟分為老蜜蠟(古董蜜蠟)和新蜜蠟。筆者認為,老蜜蠟的定義應該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被製作或者收藏超過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蜜蠟。現今開採出來的帶有風化表皮的蜜蠟原料製作出來的飾品,並不能叫做“老蜜蠟”。老蜜蠟一般顏色較深,可呈深黃色至褐棕色,也有深紅色。老蜜蠟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比起普通的蜜蠟又更值得收藏與文玩,其文化內涵更深一層於蜜蠟。所以市場對老蜜需求很大,價格上漲迅速比新蜜蠟價格要高上很多,加上資源的不可再生性,需求量增大等原因刺激價格大幅上揚。大多數拍賣行成交的,也都以老蜜蠟為主,在文化背景以及稀有性定律的指揮下,老蜜蠟價格一直節節攀升。做為珠Bora說老蜜蠟同新蜜蠟是沒有品質、審美的差異的,老蜜蠟深受喜愛是國在其還具務“古董”的意識。

      老蜜蠟數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近一兩年市場上卻出現很多“老蜜蠟”。我們透過檢測觀察發現,許多“老蜜蠟”實際上是將新工蜜蠟透過做舊方法,讓其外觀與老蜜蠟相似,以達到矇騙的目的。而商家往往對此真相置之不理,據悉,市場上所謂好的“老蜜蠟”價格是相當高的,甚至比普通的蜜蠟高出三、四倍的價格,巨大利潤的驅使下首先是人云亦云然後是以訛傳訛,最後便形成了“眾口鑠金”了,貌似大家都把人工做舊的蜜蠟稱之為老蜜蠟,人們便真的以為是老蜜蠟了。

      一、做舊方法

      經過多方瞭解發現,做舊的蜜蠟多采用明亮的黃色蜜蠟為原料,透過富氧環境下的熱壓處理,使蜜蠟表面顏色、構造改變。同時,為了仿老蜜蠟表面的風化紋,對蜜蠟進行快速的熱處理,使其表面熱脹冷縮,產生細裂紋,或者乾脆用人為刻劃的方法配以表面熱處理,來達到仿老蜜蠟表面的風化紋的效果。

      外觀差異

      目前觀察到的做舊蜜蠟,雖然在外觀上比較相似,但是仔細觀察,也有一些典型的區別特徵。

      1、顏色與包漿 

      古董老蜜蠟的表面顏色為深棕色,新蜜蠟的顏色一般為淺黃色,即使部分皮色經過高溫烤色使其接近深棕色,但是整體顏色不夠生動厚重,略顯呆板。老蜜蠟的包漿比烤色的蜜蠟要柔潤,色澤溫潤,並且隨著老蜜蠟與身體的不斷摩挲會日漸散發出一種柔和的光澤。

      2、風化紋

      蜜蠟的風化紋根據形成原因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在加工鑽孔過程因溫度及壓力變化,容易產生平行於孔道的細微裂紋;第二種是在後期由於環境的變化,熱脹冷縮,也會在蜜蠟表面出現密集的紋路;第三種是由這些紋理因風化形成的細密網紋。古董老蜜蠟的風化紋根據大小和形態又可以可:冰裂紋、網紋、聚合紋等。

     

      冰裂紋:有較粗大而疏簡的開片裂紋線,但一般鈍而不銳。

     

      網紋:是由短而細密的裂線紋組成。粗觀似網,細視之則多不交織,如圖2 a 。

      聚合紋:用高倍放大鏡觀察,可見其深色部分形成非常細膩的聚合狀紋網。因為被表面一層光滑潤澤的包漿物質包裹住了,看上去有裂紋,摸起來卻倍感潤滑,如圖2 b。

      這些風化紋常常疊加在一粒老蜜蠟身上,使蜜蠟顯得莊重濃厚,氣質古樸。

      而目前也有不少仿舊的珠子也有所謂的裂紋冒充風化紋,但仔細對比全然不同,仿老蜜蠟的風化紋型別常常十分單一,如圖3a蜜蠟珠為做舊,表面“風化紋”可以感覺到比較深,基本用手可以直接摸出來,肉眼清晰可見,看似明顯,但極做作;圖3b中的琥珀為典型熱處理的表面,風化紋均勻,深度均一,為人工熱處理而成;圖3c、d中的收縮紋也十分單一而乾澀,沒有老蜜蠟該有的溫潤。

      風化紋是檢驗老蜜蠟的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標準。現在有些買家一提到老蜜蠟就認為是表面坑坑窪窪,風化紋嚴重的才是,也非要有風化紋才買,這個觀念不太正確。 實際上,由於本身的成份不同,儲存環境不同,周圍的溫度溼度不同,氧化程度不同,擁有者的盤玩程度不同等各種因素都會導致老件顏色或表皮產生不同變化,並不能以偏概全。

      3、孔道(鑰匙孔)

      有些老蜜蠟珠會有十分特徵的時間印記,即孔道部分。老珠的孔口因穿佩緊繩長久磨損,以致逐漸形成喇叭口狀或輪齒孔狀,俗稱鑰匙孔如圖4a,這是鑑別老蜜蠟的另一個重要標誌。在圖4b可見因透明度較高,可以清楚看見孔道內的風化痕跡,在近洞口部分則因佩線磨蝕較少紋理,並呈喇叭口狀。

      一些新蜜蠟中也有通過後期加工仿老蜜蠟的,但是其鑰匙孔的線條通常不夠圓潤自然,人工刻意的痕跡較為明顯,如圖5a、5b。而從孔口處往內部看,孔道內平順工正,看不到老化紋理,近洞口的位置也較尖銳,不像老蜜蠟遭受較多磨蝕,如圖5c、5d。

      4、偶見表面染色處理

      這些都是我們在檢測過程中常見到的做舊老蜜蠟的形態,最近我們在檢測中發現一批琥珀樣品,顏色深濃並且沿著裂隙處顏色濃集,表面的風化紋也十分溫潤,與老蜜蠟的外形相似,但是利用酒精擦拭樣品裂隙及顏色濃集處,卻發現掉色現象。該種老蜜蠟值得給予高度的注意,之前也有送檢客戶曾提到,自己所佩戴的蜜蠟越帶顏色越淺。筆者認為其顏色很有可能經過了染料染色處理,不透過加熱處理改色的原因是不想破壞蜜蠟本身已有的結構,

      因此僅透過淺表染色,使其本身體色加深。如圖6。

      5、紅外光譜的區別

      利用紅外光譜儀大量測試經過熱處理的蜜蠟與未經過熱處理的蜜蠟對比,可見得出一定意義的區別:73325px-1和43000px-1特徵吸收峰,73325px-1吸收峰是由脂肪類碳氫鍵反對稱伸縮振動導致的;43000px-1處的強特徵峰的造成原因是 ν(C=O)伸縮振動造成的,經過熱處理後的73325px-1峰位的高度會明顯降低,其降低的程度跟熱處理的程度成一定的正比關係。如圖7

      圖7-a 熱處理後的蜜蠟,紅外峰位73325px-1的高度相對於43000px-1明顯降低

      圖7-b 未經熱處理的蜜蠟,73325px-1的峰位明顯高於43275px-1

      結語 

      做舊的老蜜蠟(圖8)在外觀上與老蜜蠟非常相似,辨別老蜜蠟與新蜜蠟之間的區別,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皮色皮質、孔道、紋理以及紅外光譜等方面綜合判斷,不能看到有風化紋或者鑰匙孔就認為是“老蜜蠟”,也不能認為有沒有風化紋或鑰匙孔就是一定不是老蜜蠟。要仔細觀察具體的特徵,對於一些特別深濃顏色的老蜜蠟要特別注意其顏色是否經過色上加色。此外,透過紅外光譜儀的測試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總而言之,真正的老蜜蠟的數量是比較稀少的,消費者在選購的過程中要提高警惕,最好選擇具有權威機構出具的鑑定證書。

  • 2 # 澄的筆記

    首先老蜜蠟沒有準確的時間定義,歐洲的幾十年,西亞的百年,中原的明淸都可認為老範疇,但年份的長短,決定稀缺度,收藏價值。百年以上的可歸為古董老蜜蠟。歐洲幾十年的,新蜜蠟均有烤色品出現。

  • 3 # 文玩講堂

    老蜜蠟作為稀少而珍貴的寶貝,令很多蜜蠟迷們愛不釋手。那怎樣鑑別老蜜蠟和烤色蜜蠟呢?

    >>>>

    從顏色來看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老蜜蠟的紅色是怎麼形成的,其實老蜜蠟內部的顏色空空曾經切開過,所有老蜜蠟的內部顏色都是黃色的,並沒有第二種顏色。

    皮殼紅色的話是因為年份比較長或者有一些環境特別乾燥的情況,導致皮殼紅色。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蜜蠟樹脂的樹種不同,土壤含酸性物質較多就容易形成紅色。所以說,紅皮可以說明年份久遠,但是黃色不代表年份不夠。

    >>>> 從皮殼包漿看蜜蠟

    老蠟表面油亮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 老蜜蠟在幾百年的流傳過程中,有一些生存環境比較溼潤,前期保養盤玩比較好就容易表面油亮。生存環境比較乾燥就會表面也比較乾燥,後期容易出現飛皮的等現象,這是老蜜蠟不可避免的;

    二是 本身蜜度和蠟質比較飽和的情況下,更容易盤玩出油變亮。

    很多時候老蠟一開始的話因為傳世下來會比較乾燥,皮殼風化很明顯,這些只是還沒遇到有緣人去愛護它。只要包漿的當,每一顆蜜蠟都是寶~~~~

    >>>>

    從器型看老蜜

    所謂器型就是指這一點來說,老蜜和新密基本一致。大致來說排序是按照 圓珠 >桶珠 > 四通 > 餅子 > 墩子 > 片子 這麼克價依次遞減的。當然完整的老蜜是難求的,所以形狀越規整價值就越高。

    圓珠:爆老圓珠在打磨的時候是更費料,傳世到現在完美的大圓珠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價格是最高的。

    桶珠:桶珠一般藏式常見,是因為過去藏區的工藝水平稍微落後一點,製作桶珠要比圓珠簡單。

    棗珠: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像紅棗和橄欖,兩端截面更小。這種珠子起源於伊斯蘭國家的泰斯比哈念珠。

    這三種就是比較常見的老蠟器型了,也是相對大家來說比較熟悉的老蜜蠟的器型。

    關於烤色老蜜蠟和古董老蜜蠟的定義,市場上大都將顏色較深的棕色、棕黃色蜜蠟稱為老蜜蠟。而這些所謂的老蜜蠟基本上都是老料新工,沒有什麼年代感。真正嚴格意義上的蜜蠟老物件兒,應該是經過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佩戴,甚至有些是入過土的。換言之,就是具有一定的年代感和歲月的痕跡。這種老蜜蠟才可能上升為古董級的老蜜蠟。

    古董級老蜜蠟與新蜜蠟是有很明顯的特徵區別的,古董級老蜜蠟歲月的痕跡大都體現在蜜蠟的顏色、風化紋、冰裂紋以及表面或多或少因歲月而留下的劃痕磕碰。真正的古董級老蜜蠟表面會有一層厚實的包漿,這是長年累月盤玩的結果,用手觸控時感覺會非常油潤光滑。這是許多冒牌貨不能比擬的。

    上面這三枚都是老蜜蠟,可以從圖片中很明顯地看到風化的痕跡。

    大家都說文玩水深,其實不管哪個行業,初學者進門都要先交一筆學費,有些人說這是“智商稅”,但在空空看來,交學費,理所應當,但是,自己的理論知識一定要足夠紮實,這樣才能避免被坑,被吃藥。

  • 4 # 掌中核桃

    琥珀在空氣中久了表面會氧化顏色變深,因此老蠟具有新蠟無法比擬的美色。明黃 雞油黃 橘色 紅色 巧克力色。大幾百年以後蜜蠟大多都會變成深紅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老紅皮只存在於老蠟的表面,切開老蜜蠟內部還是新蠟的顏色。變色是個有趣的過程,玩蠟久了會發現同樣是老紅皮,但是有很多不同的紅色,色澤光暈差別很大。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除了年份和蠟質的差異,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老蠟存在的環境差異。大家都覺得西亞蠟的顏色優於非洲蠟,這主要因為地區氣候差異造成的。更極端的例子就是新蠟烤色,烤出來的顏色象蒙上一層霧,暗淡無光,而且氧化層極薄,老玩家一看便知。另外經過加溫處理過的新蠟表面的分子結構已經被破壞,蠟的硬度變高,即使再過幾百年也變不出老蠟的感覺,“歐棗”就是個例子。“色”是老蠟的一種境界!慢慢體會其樂無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金價格遭遇一波三折,究竟發生了什麼?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