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儒於成
-
2 # 無遮視界
這是一件現代仿元青花瓷器,目前,這樣的仿品市場上非常多。
元青花是古代瓷器中的一個著名品類,是中國青花瓷器的開山鼻祖,所以,在收藏界的地位很高。許多藏家都已能收藏到一件元青花真品為畢生努力目標,所以,收藏到一件元青花真品很不容易。
鑑別一件元青花是真品還是仿品,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作為一名新手來說,最好從收藏普通老瓷片開始,注意對比老瓷片與仿品的光澤(賊亮還是柔和)、青花表現(漂浮還是下沉),以及底足老化程度,就可以慢慢掌握鑑別訣竅。
你注意觀察你圖片中這件,它的光澤要嘛是刺眼的、要嘛是木光,而不是一種“精光(內蘊發出的光澤)”,青花圖案是漂浮在釉面的,足底的火石紅是做舊做出來的,也是附在面上的,而且,足底有明顯的潮溼感(真品是完全乾燥的)。這些,我即便說了,如果你沒有長時間的學習、實踐,也很難體會。
-
3 # 乾得堂
元代青花為瓷中名總,因創燒開始成熟受到當時大眾於皇家喜愛,晚期出口中東皇家更是精緻之極,也因此而受到今天收藏者厚愛。雖說元青花精品很少,民品應該不少。因當時已趨於流行,故應有一定數量存在於社會,不象專家所說僅有幾十件而已,否則元代青花又如何至於成熟精美。此件小梅瓶為民間玩物雖不精緻卻也為元代青花名品值得收藏。
-
4 # 老爺143031296
景德鎮的瓷瓶藝術就是如眾不同,該瓶血絲色豔狂草字型獨具一挌,夲人收藏幾十年的瓷瓶非常少見,供大家觀賞。
-
5 # 經石之花
我收藏的這件元未明初的小盤子,保持那宋代盤子的製作風挌。
請專家看看那件小盤子出世早一點。
青花是一個非常文學化的名字,極富詩意,中國古代陶瓷中只有它這麼浪漫。其他品種無論在它之前還是它之後,都以一種科學冷靜的態度面世,與它同時代異曲同工的陶瓷品種“釉裡紅”也不叫紅花,而青花也從不叫釉裡藍。我很久想不明白中國陶瓷品種為何只有青花命名鶴立雞群。
【牡丹紋花梅瓶(一對)】
高:42釐米,託普卡帕皇宮收藏
元青花的藍釉是飽滿濃厚的藍色。這對牡丹紋梅瓶採用了幽靜深沉的藍釉。用肥碩的筆觸描畫出瓶身主體上的牡丹以及多種紋飾。元代這種色澤的變化是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從而徹底改變了中國陶瓷固有的審美趣味。
學者們都希望找到青花的起源。今天,元代青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以“至正型”為準,優秀的元青花都是這個姿態。有不少學者認為,青花創燒早於元,而起於唐,而起於宋,所以有唐青花,宋青花之說。但問題是所謂的“唐青花”和“宋青花”與公認的“元青花”是否一脈相承?在胎土、釉色、紋飾、工藝、造型等要素上,彼與此之間是否存在文化血緣?
【汝窯青釉橢圓洗】
北宋,口徑:14.5釐米,大英博物館藏
元青花出現以前,藍色並不是中華文明的傳統色調,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不吉祥的顏色。宋釉追求的是自然屬性的色澤,注重“雨過青天雲破處”的天青色(如上圖這件汝窯水洗所示)。
青花在元代顯然不是我們的文化傳統,這取決於農耕民族的色尚。我們崇尚紅色、黃色。紅色是生命,黃色是根本。藍色,尤其是青花之藍在我們民族過去的文化審美中從未佔有一席,我們長久以來視藍為不吉,佛經中惡鬼有稱之藍婆的,古代鄉試用藍筆處分,稱之藍單;傳說中有藍蛇,其首含毒稱之藍藥,藥人即死……
【麒麟飛鳳藍釉白花菱口大盤】
口徑:41.5釐米,託普卡帕皇宮收藏
藍釉作地,反襯白色紋飾的元代青花大盤,盤面上繪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麒麟和飛鳳。周邊圍繞著花樣繁複的花卉。釉麵肥潤而細膩,藍色飽滿,吐露著神秘的氣息。這樣的大盤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為什麼青花在元朝能長驅直入?從那之後七百年來,青花一反陳腐的文化觀念,或顏色或紋飾,走進中華陶瓷文化長河。
【藍釉白龍紋盤】
元代,口徑:16釐米,故宮藏
這種不足20釐米的青花小盤在中國只有故宮博物館收藏。
千變萬化的陶瓷釉色都是金屬呈色。青花之藍與唐三彩之藍同為金屬鈷作為呈色劑,別無二致。只是唐三彩是陶不是瓷,青花是瓷不是陶。陶與瓷在科學上區別極大,燒造的難易差異極大,所以在元青花之前,土耳其等國只可以燒造藍色的釉陶。
這些,曾深深地影響過元青花,甚至催發了它的誕生。
全世界範圍內只有託普卡帕皇宮收藏的元青花有明確的傳承記錄,而且這些元青花中有多件為世界孤品,馬未都正在仔細研究其中的一件八方葫蘆瓶。
元青花起源
中國學者大部分認可青花肇始於14世紀中葉或者更早一些。大維德基金會的那對標準器——青花龍紋大瓶的1351年確切紀年不存爭議,即便再早,青花也早不過14世紀初,這結論也已達成共識。而在土耳其的文獻記載中,鈷料作為釉下藍彩的使用早在12世紀末就進入波斯地區,但它僅使用在釉陶之上,離瓷器還差著一大步。日本陶瓷權威三上次男先生也認為,從11世紀中葉之後,波斯陶瓷對中國陶瓷產生過影響,尤其波斯的白釉藍彩陶器直接影響了中國青花的誕生。這種由西向東的技術傳播顯然帶有明顯的文化融合特點。
【蓮池水禽菱口大盤】
口徑:45釐米
託普卡帕皇宮收藏的這件藍釉反白大盤極為獨特,工匠在製作完成後,在整個紋飾上噴灑了一層斑駁細密的色點。這種裝飾手法未見於世界其他元青花藏品。
像藍釉白花菱口大盤這類作品雖充分表達著伊斯蘭文化的色尚,藍色飽滿,但為何並未呈現流行趨勢?而青花作品無可爭議地成為這種藍色瓷器的主流,在伊斯坦布林的參觀中,在伊斯蘭文化對藍色的理解上,漸漸讓人悟出其藍色的表現力,疏密,濃淡,內容,都讓神秘之藍不再是簡單之藍。
【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
以青花作地,反白裝飾在元青花乃至明清青花中都是少數,仔細一想,這似乎在提示我們。青花誕生時,中國工匠們曾做過多種嘗試,因為嘗試才給我們留下了多種美學意義的青花瓷。青花為單色,可直接表現內容,亦可反襯內容,雖然成本限制了反青花作品的數量,但早期初創時期工匠們的探索彌足珍貴。
【青花雲龍紋盤口梅瓶】
口徑:44.5釐米
這隻龍紋瓶身上通體繪有一條青龍,體型大,從單一角度只能“見首不見尾”或“見尾不見首”。
蘇麻離青
蘇麻離青是個專業術語,聽著詭異,所以多年以來對蘇麻離青的解釋莫衷一是。蘇麻離青文獻上也有寫蘇勃泥青,這是青花必須的呈色劑。其中蘇麻離青、蘇勃泥青後面的“青”字就是通用字尾字,如龍井茶、烏龍茶後面的“茶”字一般。那麼蘇麻離是什麼呢?
【青花蓮池鴛鴦八方梅瓶】
高:40.5釐米
託普卡帕皇宮收藏的這兩隻八方梅瓶因其獨特而成為世界孤品。
按定名的規律,蘇麻離為地名可能性最大。學者們就這一音譯在可能的範圍尋找。最早有學者認為青料來自印尼的蘇門答臘(Sumatra),後又有學者說是索馬利亞(Somali),日本學者又考證是斯瑪爾圖姆(Smaltum),這是中亞地區一種色料;還有學者考證翔實,認為中東伊拉克地區最古老的製陶中心薩馬拉(Samarra)才是蘇麻離青的出生地。
【花口蓮紋大碗】
口徑:40.5釐米,高:18.5釐米
這是託普卡帕皇宮收藏的體形最大的一隻青花碗,其尺寸是超群的,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這隻碗的碗心繪有一朵翹枝蓮花,四周環繞白雲錦文、海浪等。外壁繪有翹枝蓮花等精美紋飾,青花及留白交相輝映。
不管誰是蘇麻離青的產地,它應該都與伊斯蘭文化有關,首先是它的色尚——藍色;其次是它的應用——製陶,這些都可以證明青花的血緣。而上述地區大都在13世紀前完成了伊斯蘭化的過程。
蘇麻離青由明萬曆人王世懋《窺天外乘》首次提及: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以蘇麻離青為飾。這以後的所有其他類似記載都大同小異,清代以後甚至訛誤為蘇泥勃青。這一現象也導致華人很長時間固執地認為青花為永宣時期燒造,在青花誕生600年後,才由美華人波普糾正了這一說法。
【青花草蟲花卉八方葫蘆瓶】
高:60.5釐米
隨後,蘇麻離青的身世是否與鄭和下西洋有關開始成為問題。過去認為蘇麻離青是由鄭和下西洋所帶回,才成就了永宣青花高不可攀的地位,但元青花的溯本清源,蘇麻離青的身世越來越清晰,表明了這一段歷史的改寫,讓它趨向於真實。
【牡丹紋葫蘆瓶】
高:70釐米
草蟲是中國文人的情趣,也是元青花紋飾中的傳統題材。上圖中的葫蘆瓶為託普卡帕皇宮的藏品,以其八方稜形的造型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特色,下圖的葫蘆瓶則是以碩大的身形見長。中國國內尚未發現身形如此巨大的葫蘆瓶。
今天,全世界都知道青花是中國的國粹,已有七百年的歷史。 而這一歷史的秘密已逐漸公開,元青花是中華文化、伊斯蘭文化與蒙古文化三者的結晶。它把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有效結合,利用中國傳統而優秀的制瓷工藝表現伊斯蘭文化的金屬工藝,用伊斯蘭文化鮮豔的藍色改變華人固有的審美趣味,這一文化結合空前絕後,讓我們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