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傑哥視野
-
2 # 指尖東子
針對黃麻該不該施肥一直困擾著部分種植戶,許多種植黃麻都不施肥,或者施肥很少,這其實是黃麻生長不好、黃麻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黃麻在生長過程中沒有施入足夠的肥料,那麼註定不會生長旺盛。為了保證黃麻豐產,就要合理地、有效地施肥。肥料作用
氮、磷、鉀三要素對黃麻的生長髮育、纖維產量和品質都影響很大,三者的作用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
氮肥作用
氮是蛋白質、葉綠素、維生素、生物鹼、核酸、磷脂和酶的主要成分。氮素供應適當,有利於葉綠素的形成,促進細胞的分裂和擴大,使器官生長加快。具體表現為麻株葉片生長繁茂,葉綠素含量增加,葉色鮮綠。光合作用增強,葉內蛋白質含量增多,葉片功能期延長;株高、莖粗、節間長、麻皮厚、纖維長度和含量增加。
因此,氮素充足,增產效果顯著。缺氮不但麻株體內氮素含量低,而且會減少磷素的含量,使麻株葉色變淡,早脫落;生長緩慢,麻株矮小,節間短, 產量低。偏施過多的氮,麻株體內氮,素含量過高。
光合作用形成的碳水化合物便較多地被用來形成氨基酸、醯胺和蛋白質等含氮化合物,用於形成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的相對較少,造成細胞壁薄、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及纖維細胞發育不良、麻株骨軟、皮薄、抗風力弱、纖維產量及強力下降。此外,氮過多,植株體內積累的氨基酸、醯胺等可溶性氮化合物較多(這些可溶性氮化合物是病菌的良好養分)。同時還為病菌的繁殖創造了條件,偏施過多的氮,麻株易感染病害。
磷肥作用
磷是核酸、 磷脂的組成成分,也是某些酶和維生素的組成成分。磷能促進作物體內各種代謝的進行,對生根發芽、新生器官的形成、現蕾、開花、結實、纖維的形成和發育、增強植株的抗旱和抗寒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適當增施磷肥,能提高黃麻纖維和種子的產量及品質。缺磷不但體內磷素含量低,而且會減少氮、鉀的含量,使麻株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小,葉片小且呈暗綠色,纖維質量差,遲熟,花果稀少。磷過多也不利,因磷能促進生殖器官(花、果、種子)的形成和發育,抑制營養生長,對纖維的形成與發育不利。
鉀肥作用
鉀通常以離子狀態存在於植株體內,不參與有機化合物的組成,但參與體內各種生理代謝活動。鉀直接影響碳水化合物代謝,麻株光合作用過程形成的單糖轉變成多糖要有多種酶參加,而鉀與這些酶的活性有密切關係。鉀素充足,酶的活性強,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運轉,使麻株體內的木質素和纖維素含量提高。
同時,還可以促進麻株的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迅速形成和發育,加速纖維素在纖維細胞壁上的沉積,使麻株骨硬、皮厚,纖維細胞發育良好,纖維產量高,柔軟度好,強力大。鉀間接影響氮代謝,可促進植株體內的可溶性氮合成蛋白質,避免麻株體內可溶性氮含量過高而招致病害發生。
此外,鉀還能提高原生質膠體的水合程度(鉀離子的水合能力很強),使細胞內的束縛水(被原生質膠體吸附著的、不能自由活動的水)相對增加,自由水(沒有被吸附著的、能自由活動的水)相對減少,加強麻株的保水抗旱能力。缺鉀不但麻株體內鉀素含量低,而且會減少體內氮、磷素的含量,使葉色變黃,並帶有深褐色的斑點,出現“金邊葉病”,且易感染其他病害。同時,木質部和纖維發育不良,莖杆軟弱,纖維品質差,產量也低,果內還常會形成不正常的種子。
肥料施用量黃麻在整個生長髮育期中,需從土壤中吸收多種營養元素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建造自己的軀體。在這些營養元素中,氮、磷、鉀的需要量最多。
肥料吸收誤區
根據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二十世紀在浙江、湖南、廣東三省七縣三十七塊高產田的總結資料,畝產千斤左右生麻,平均需從土壤中吸收純氮19.86斤,純磷8.17斤,純鉀47. 88斤。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2.52:1:6.11。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黃麻對鉀素的吸收最多,氮素次之,磷素最少。但要指出的是,黃麻吸收鉀素最多,並不等於黃麻施用鉀肥的數量也最多。因為肥料的施用量除了要考慮黃麻對肥料的吸收量外,還要根據土壤的肥力和肥料的利用率等因素來確定。一般土壤中較缺氮,氮易被前作物帶走,在土壤中又易流失。
加上目前中國氮素化肥的平均利用率較低,而鉀素在土壤中一般含量較高,且植株體內的鉀素能被再利用(即植株體內老熟部位的鉀素可轉移到生長活躍的部位被重新利用)。因此,肥料的用量就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苗期施肥量
苗期由於麻株生長緩慢,群體葉面積係數小,光能利用率低,對氮、磷、鉀的吸收量較少,分別約佔整個生育期的22.78%、8. 85%、12.12%。黃麻苗期雖然對氮、磷、鉀吸收較少,但由於此時正處於髮根長葉的營養生長階段,對氮、磷的反應較敏感,氮的吸收量也相對較多。因此苗期供給充足的氮、磷營養,對促苗早發,培育壯苗是十分重要的。
旺長施肥量
在旺長前、中期株莖旺長,葉面積迅速擴大,群體光能利用率顯著提高,對氮、磷、鉀的吸收量顯著增加,分別約佔整個生育期總量的65.2%、60.4%、59.3%。在這個階段中,以株高1.3-2.3米時氮、磷、鉀的吸收量最高,為一生中吸收養分最多、對營養分反應最敏感的時期。此期的養分充足,對促苗旺發,增加黃麻的株高、莖粗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重視旺長肥的施用,而旺長後期麻株生長速度減慢。
生長高峰期施肥量
進入幹物質積累的高峰期,對氮、磷、鉀的吸收強度逐漸減弱,分別約佔全生育期總量的12.1%、20.0%、8.4%。纖維成熟期氮素的吸收量已不再增加;磷素的吸收量由於麻株蕾、花、果的形成與發育仍繼續增加,吸收量約佔整個生育期總量的10.68%。至於鉀素,由於此期是麻株纖維含量快速增加的時期,故吸收量仍較多,約佔整個生育期總量的20.12%。
成熟期施肥量
從黃麻纖維成熟期對氮、磷、鉀的吸收情況看,高產麻田此期必須控氮。若控氮不好,麻株體內氮素含量升高,鉀素的含量相對降低,就會使纖維發育差,產量和品質均下降。另外,由於高產麻田氮素施用水平一般較高,若在旺長後期的壯尾肥中適當增施鉀肥,對促使麻株纖維成熟期纖維含量的快速增加有良好的作用。
施肥技術根據氮、磷、鉀對黃麻生長髮育的作用,黃麻的吸肥規律以及肥料的利用情況,黃麻施肥應掌握以下原則:氮充足,氮、磷、鉀合理配合;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基肥與追肥配合;施足基肥,增施種肥,勤施、薄施苗肥,分次早施、重施旺長肥,酌情追施壯尾肥。根據近幾年來各地的生產經驗,認為生產千斤黃麻的實際施肥量,以純氮50-60斤、純磷30-50斤、純鉀50-60斤為宜。
施足基肥,增施種肥
施足基肥能為黃麻苗期早發、旺長前期和中期旺發、旺長後期穩長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因為基肥一般是以有機質肥為主,配合磷、鉀肥配製成的,這種肥料富含有機質,具有豐富的氮、磷、鉀三要素,肥效長,能改良土壤。同時,還能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源源不斷地滿足黃麻各個生長期對養分的需要。
因此,基肥充足則麻苗健壯,生長平衡,植株高大,麻皮厚,笨麻率低,病害少,產量高。基肥的用量一般佔總用肥量的50-60%,每畝可用豬牛糞2000-3000斤,土雜肥或河泥80-100擔, 草木灰200-300斤,過磷酸鈣30-50斤。
黃麻播種時要增施速效性氮肥作種肥,一般每畝用尿素5-8斤,條施於播種溝後再播種。種肥對培育壯苗有重要作用,因黃麻種子細小,含養分少,出苗後種子本身的養分很快就消耗完而開始獨立吸收營養。而此時基肥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養分分解釋放慢,往往不能及時滿足幼苗生長的需要。施用種肥能使幼苗在養分供應的轉折時期及時吸收到需要的養分,使幼苗生長健壯。增施種肥對於那些因苗期雨水多而不能及時追施苗肥的麻區或土壤較瘦瘠的麻地尤為重要,它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
勤施、薄施苗肥,分次早施、重施旺長肥,酌情追施壯尾肥
由於黃麻苗期莖杆生長慢,對養分吸收量少,但對氮反應敏感。為促使早發,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苗期應以速效性氮肥為主,。
①第一次苗肥於苗高1-2寸時,結合間苗施用,每畝用清尿3-4擔或尿素8- 4斤加清水8-10擔淋苗。
②第二次苗肥於苗高4-5寸時,結合間苗施用。每畝用糞水15-20擔或尿素7-8斤,加清水10-15擔淋苗。
苗期還要注意對弱苗進行重點追肥,促使麻苗平衡生長。第二次在株高4尺左右施下,每畝施尿素10-15斤,花生麩20斤,硫酸鉀15-20斤。
黃麻旺長後期雖生長轉慢,但它是幹物質積累的重要時期,此期既要使麻株保持較旺盛的生長勢,又要使其穩長,保持後期群體有較強的光合功能。因此,必須根據麻株的生勢來決定是否施用壯尾肥。如果麻株項葉生長旺盛,早晨有露水時麻心下垂,葉色較綠,則表明肥分充足,可不用追施壯尾肥。
如果群體葉色較淡,麻株梢頭細小,表現早衰缺肥,可在小暑前後追施壯尾肥。壯尾肥宜氮、鉀配合,每畝施尿素5-8斤,硫酸鉀10-15斤。旺長肥不宜過遲施用,否則到收穫的時候,莖葉仍呈青綠色,麻株皮薄杆軟,麻皮粘杆,不但剝皮困難,而且造成減產和質量下降。
總結:想要提高黃麻的整體產量,肥料的施放很重要,需要選擇多種型別的肥料,根據黃麻的要求來決定施放多少肥料,再把握好施放肥料的時間和次數。只有在種植前掌握其技巧,因地制宜施肥,才能有助於提高黃麻產量。
回覆列表
黃麻想要收成好,高產施肥是關鍵,接下來我詳細的為您介紹下黃麻高產的施肥方法,幫助大家更好的種植黃麻。
黃麻高產的施肥方法:
1.施足基肥。根據黃麻的需肥特點,基肥中氮、磷、鉀的養分要佔總養分中40%~60%,農家肥要佔50%~60%,農家肥要在翻地前施入,並結合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
2.追施苗肥。在黃麻幼苗期可施用尿素作壯苗肥,也可用人糞或畜糞對水輕施,並結合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
3.施旺長肥。此期間是黃麻生長最旺盛期,需要大量養分,故要多施肥料,並結合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則肥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