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暗夜精靈小Moon藥師

    你口中的“消炎藥”,我想跟廣大人民群眾思想裡認識的“抗菌藥”是一樣的概念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消炎藥,甚至很多藥店的藥師也是這麼稱呼的。

    其實,這樣的叫法,在醫學中是不正確的。

    消炎藥,其實是一大類。

    炎症,是生物組織受到某種刺激如外傷、感染等損傷因子的刺激所發生的一種以防禦反應為主的基本病理過程。

    那麼,對抗炎症的藥物,除了我們經常用到的抗生素外。還有類固醇類消炎藥,比如糖皮質激素,我們經常用到的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還有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

    所以我說,消炎藥≠抗生素。

    那麼,消炎藥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呢?

    因為,牽涉的藥品太多了,我就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說一說。

    1、比如藥品 “布洛芬”。我想這個應該是大家最常用的。

    它透過抑制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產生鎮痛、抗炎作用,透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而起解熱作用。

    發燒、痛經、頭痛、肩膀痛來一粒,效果很不錯。

    那麼“布洛芬”有什麼危害呢?

    大多型別的非甾體抗炎藥,抗炎作用是比較弱的,因此存在治標不治本的性質,對症效果比較好。而且不殺細菌,若是細菌感染沒啥用。布洛芬最主要的副作用:胃刺激。所以建議飯後服用。如果你一次性吃的量過多,會造成骨髓抑制、肝損傷、白細胞減少等。還有一個,就是也有人吃了會過敏。

    2、抗生素的危害

    那麼抗生素的危害,往往是“濫用”造成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臨床上很多疾病本可以不用抗生素,可是原本不用的也用了,本身該用的,時間又用的很久,還有經驗性用藥,長期以往,那麼容易造成耐藥性。同時,細菌也很聰明,它會進化、變異。導致原本的抗菌藥物都沒有效果了,這樣如果面對超級耐藥菌,就會出現無藥可用的的地步。而新的抗菌藥物的研發也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國家層面現在也是非常重視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問題。

    所以,消炎藥的合理使用也是要重視的。

  • 2 # 冰城藥師

    首先我們來明確什麼是大家常說的“消炎藥”,消炎藥主要指兩大類:非甾體抗炎藥和抗菌藥物,非甾體抗炎藥主要用於無菌炎症,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抗菌藥物主要用於因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

    對身體的危害大不大?

    要從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說起。

    一、非甾體抗炎藥常用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尼美舒利、塞來昔布、雙氯芬酸等。這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兩大類,對胃腸道的反應,噁心、嘔吐、刺激胃腸道引起消化道潰瘍,心血管事件和腎臟損傷的風險增加,也包括神經系統和泌尿系統的損傷。

    二、抗菌藥物主要包括青黴素類、頭孢類、碳青黴烯類、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和其他藥物藥物類似,篇幅很長此處不詳細敘述了。

    應用這類藥物要注意:

    非甾體抗炎藥:在飯後服用,有消化道潰瘍的患者慎用,長期應用的患者定期檢測腎功能、心臟功能。

    抗菌藥物:合理的給藥劑量和療程,避免出現耐藥。有明確的細菌感染診斷才可以應用,不可以用於預防感冒。

    總之,這非甾體抗炎藥和抗菌藥物,和其他藥物應用一樣,都有不良反應,只要合理應用均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 3 # 藥師徐衛臣

    消炎藥的種類很多,化學藥抗生素是消炎藥,非甾體類藥物如阿司匹林、雙氯芬酸、吲哚美辛等也有消炎作用,中藥蒲公英、黃連、黃芩也同樣有消炎作用。

    所有藥物使用後,都要透過機體代謝,才能發揮藥效,因此對身體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副作用,只是輕重而已。

    使用任何藥物都要按說明書使用,不要超劑量使用,這樣在治療的同時,又能使不良反應降到最低程度。

  • 4 # 笑笑穴陳師

    如果長期吃消炎藥對身體健康會有影響的,有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刺激症狀,影響到肝腎功能,也容易引起細菌耐藥性,儘量不要長期的服用抗生素,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 5 # 無名藥師

    首先來說一下藥物的“危害”或者說副作用這個概念,因為許多人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就因噎廢食,不管什麼病都不願意用藥,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

    不管是“消炎藥”還是其他藥物,都是有副作用(危害)的,這是藥物的天然屬性,但是評價一個藥物不能只用副作用評價,還要看其獲益,一個藥物在治療某種疾病的時候,獲益大於副作用,那麼這個藥物就是可以用的,如果副作用大於獲益,就不能使用。

    再來說一下“消炎藥”這個概念,在許多華人的認識裡,所謂的消炎藥就是抗生素。其實這是兩碼事。比如許多人感冒發燒頭疼就說吃點消炎藥,其實就是吃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頭孢等,這也是造成抗生素被濫用的一個原因。其實真正的消炎藥指的是非甾體抗炎藥,比如布洛芬。

    炎症本身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它是表現出的一種症狀,如紅腫熱痛,那麼一般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都可能產生這些症狀,此時就可以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來“消炎”,但是如果非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比如身體在哪裡碰了一下發紅、發青、此時就只需要使用正真的消炎藥。

    布洛芬等非甾體類的消炎藥其主要副作用是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適,比如引起胃痛、胃腸出血,嚴重的還有可能引起胃腸潰瘍。對於既往有胃腸道疾病的患者使用該類藥物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胃腸道不適。

  • 6 # 藥師小芊芊

    想必大家小時候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

    牙痛——吃阿莫西林

    感冒發燒——吃阿莫西林

    扁桃體發炎——還是吃阿莫西林

    小時候我就問過媽媽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什麼病都要吃阿莫西林啊?它是神藥嗎,什麼病都能治?然後大人會耐心的解釋說,因為你身體發炎了,有炎症,吃點消炎藥,把炎症消滅掉,病就能好了。所以在國內,大部分人一直把抗生素認定為消炎藥,導致家庭用藥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抗生素濫用。

    抗生素是指來自細菌、真菌或其他生物具有感染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必需的某些重要的結構與生理生化過程的化合物。換句話說,如果你的病症不是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而是病毒、過敏引發的炎症,那你吃再多的抗生素也是無濟於事。

    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和消炎藥分別是兩類不同的藥物。只是抗生素可以治療因細菌、真菌引起的炎症,並不是全職對抗炎症。

    真正的消炎藥(對細菌沒有治療作用)一般包括兩類

    一、解熱鎮痛抗炎藥:布洛芬、雙氯芬酸鈉、阿司匹林、塞來昔布等

    二、激素類:地塞米松、潑尼松、可的松等

    那消炎藥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呢?

    大部分的消炎藥都有一個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道反應,所以醫生或藥師會建議你飯後服用,用食物包裹著藥物可以減輕其對胃腸道的損傷。

    抗生素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呢?

    抗生素的種類繁多,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藥物的不良反應。

    1.青黴素類(阿莫西林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過敏性休克,所以國家規定在應用青黴素類藥物前(無論口服還是注射劑)均應該進行皮試。

    2.頭孢類:雙硫侖樣反應,在服用頭孢期間不能喝酒。

    3.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等):引起神經肌肉阻斷,光敏反應,服藥期間不要去太陽下暴曬。

    4.大環內酯類(紅黴素、克拉黴素等):引起肝損害

    5.氨基糖苷類(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耳毒性、腎毒性

    小結一下,藥物都有雙重性,既有治療作用,也有不良反應。很多家長一提到“抗生素”,就堅決不給小孩用,覺得危害很大,其實這是不對的。有些病症確實是細菌引起的,而針對這個感染只能用抗生素才能控制住,所以大家還是要理智。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發揮它最大的療效。

  • 7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消炎藥對身體危害大嗎?

    很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會誤認為“消炎藥”就是抗生素、抗菌藥、抗感染藥。但實際上,從嚴格意義上講,消炎藥和抗感染藥是不同的兩類藥物。

    炎症是指機體對感染、外來物質或其他原因所致損傷的一種應激反應,炎症反應有利於損傷的減輕和修復。炎症本身不是疾病,其具有兩面性,即對機體的有益“保護”和有害“損傷”。“保護”強調的是在炎症反應過程中,機體動員內在因素使機體免遭致病因素的損害。“損傷”強調的是在炎症過程中,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如蛋白溶解酶、氧代謝產物等直接損傷組織。

    當機體產生炎症反應時,輕度保護性的炎症反應有助於機體恢復自愈,但是當炎症反應過強造成機體損傷時,我們就應該使用一些藥物來控制炎症反應以保護機體不受其損傷。

    那麼,抗炎藥又是什麼呢?

    具有影響機體炎症反應機制,具有抗炎作用的藥物,我們稱之為抗炎藥。抗炎藥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甾體解熱鎮痛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阿司匹林、撲熱息痛、萘普生鈉等。解熱鎮痛抗炎藥是一類具有退熱和減輕外周慢性鈍痛的藥物。它能抑制下丘腦前部神經元中的前列腺素(PGs)的合成和釋放,除解熱和鎮痛作用外,還具有抗炎、抗風溼作用。解熱鎮痛類藥物也可選擇性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降低其異常興奮性,透過神經調節使面板血管擴張,排汗增加,呼吸加快,增加散熱,同時穩定白細胞內的溶酶體膜,阻礙白細胞內致熱原的釋放,使體溫恢復到正常水平。此類藥物對頭痛、牙痛、神經痛、關節痛、肌肉痛及月經痛等中等鈍痛效果好,對外傷性劇痛及內臟平滑肌絞痛無效。

    另一類是甾體類抗炎藥,即我們常說的糖皮質激素類抗炎藥,如地塞米松、醋酸潑尼松、倍氯米松、可的松等。糖皮質激素對機體具有多種作用,如對代謝的影響,免疫抑制作用,抗毒素作用,退熱作用,抗炎作用,增強應激功能,抗休克作用等。抗炎僅僅是這些作用中的一項。在應用糖皮質激素抗炎時,由於它所具有的其他作用會產生我們不需要的副作用,同時在長期、大劑量使用後有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如:庫欣綜合徵;誘發感染加重;誘發或加重消化性潰瘍;由於水、鈉瀦留和血脂升高,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由於促進蛋白質分解和抑制其合成,增加鈣、磷的排洩等導致骨質疏鬆、肌肉萎縮、傷口難癒合等;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和負氮平衡,導致生長髮育遲緩;孕婦使用可引起胎兒畸形;可誘發或加重神經精神病等。所以激素類抗炎藥的使用要特別謹慎,其使用的指徵要求極其嚴格,在應用時也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行個體給藥方案,控制劑量和療程以便將不良反應的影響降到最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羊產奶後上火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