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孩子一個問題,好像做題、做事都有一種畏難情緒,稍微遇到她覺得難得題或事(實際不難,完全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就說做不出或者做不到。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改變一下這種狀況?
回覆列表
-
1 # 孩子不聽話找張彩虹
-
2 # 感性大腦
一年級小朋友,由一個從出生到幼兒園,都生活的自由自在的小寶寶,由自由空間一下進入一個有序空間,成為一名小學生,這個跨度是自然而又不同的。
首先,孩子已進入學校,第一個反應孩子就會,很敏銳的感覺到自由和有序的區別,產生一種想回歸自由空間的心理,在這種心理下,一下子又加入了有規律的系統學習,孩子肯定會有不適感。並且,當下小學教育也充滿了緊迫感,學校和家長們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和學生輸在起跑線上。會有好幾門功課的作業要求,所以孩子有畏難感很正常。
此時,學校的體質給不了孩子多少幫助,作業還需要繼續完成,那麼此時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輕鬆地引導,(一定要輕鬆引導!一定要輕鬆引導!一定要輕鬆引導!)重要的內容我說了三遍,一定要記住,千萬不可以像網上那些,逼孩子背3x5=15那樣,逼的孩子覺得世界上,學習是最難的事情,孩子一旦有了那樣的心理,也許就給孩子的內心種下了,一顆永遠不願意學習的心。
正確方法應該是這樣的,在學習上多耐心的幫助孩子,孩子有不會的題,一定要耐心給孩子講通講明白,而且要誇張一點表揚孩子的成績,讓孩子從心裡感覺到,認真學習會得到爸爸媽媽的認可和表楊,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
所以,這個階段孩子的遇到的困難,一定要父母幫助孩子,一起度過入學轉換期,這個階段太重要啦!特重要!非常重要!家長很好的幫孩子度過了轉換期,接下來孩子就會習慣了學校的節奏,才有信心和底氣踏上正規的求學之旅。
張彩虹:孩子遇見難題就“畏難”,你可以這樣做
幫助更多的家庭,解決家庭教育問題
在我對家庭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時,某一週,孩子在週二晚上準備第二天的運動專案踢毽子,有個作業沒有完成,接著週三週四一直到週五上午都在開運動會,週五下午提前放學。
媽媽在這期間多次提醒孩子,還有個數學作業沒有完成,甚至建議孩子在運動會的期間,可以利用看課外書的時間來寫會作業,結果都被孩子拒絕。
週五晚上完英語課外班,媽媽又一次的提醒孩子,週日我們約了朋友一起出去玩,你最好今天把週二的數學作業先完成,否則你週末的學校作業和課外的英語作業都堆積在一起,在週六一天完成,你會很緊張很累的。
還停留在開運動會就代表著玩的這種休閒狀態中的孩子,再次拒絕了家長。
已經學會尊重孩子意願的家長,並沒有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就跟孩子商定週六早上叫她起床的時間。
第二天,當媽媽在約定的時間叫孩子起床兩次,孩子答應馬上起來後,媽媽就出門買早餐了。
結果等媽媽買回早餐,孩子已經又睡過去了,因為知道孩子這天的作業任務量非常大,家長內心就帶了情緒,沒有繼續叫孩子,而是在廚房繼續忙。
等孩子真正起床並吃完早飯後,已經快十點半了。孩子沒有意識到時間的緊張和作業量立馬去寫作業,而是又玩了十分鐘才去寫作業。
過了半個小時,孩子過來告訴家長,她寫完了某項語文作業,本來已經平靜下來的家長,內心立馬又起了情緒,這項作業平時也就十分鐘能完成的,結果今天作業量這麼大的情況下,竟然用了30分鐘。
更氣憤的是,過了沒一會,孩子氣呼呼的跑出來跟媽媽說“我們數學老師有病呀,佈置兩張試卷,這麼多的作業,怎麼完成呀,太氣人了!”
“媽媽,好多作業呀,我怎麼完成呀,太累了,老師為什麼要佈置那麼多作業呀!”
已經忍無可忍的媽媽,面對孩子的抱怨和情緒,立馬跟上:”我早就告訴過你呀,也提醒過你很多次了,作業很多,別堆積在一起,結果你就是不聽,所以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怎麼能怪別人。“
被媽媽說的啞口無言的孩子,煩躁的回去繼續寫作業,等午休結束上完下午的繪畫課,孩子寫完所有的作業已經是晚上11點了。
這位家長說:我雖然沒有像過去一樣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我真的很生氣,我提醒她很多次了,她就是不聽,最後又跟我抱怨作業多,寫的很累。
我幫這位家長分析:
第一條線:孩子的情緒線
孩子從週二到週五期間,開運動會就預設為休閒的玩,孩子已經完全進入這樣的狀態中,所以從週二到週五晚上,雖然媽媽說了很多次:作業堆積了很多,會很累很辛苦。
但是孩子在這個當下,腦袋裡沒有作業相關的具體內容,更是無法做到切換到寫作業的模式。孩子預設的是:這不是寫作業的時間,這是玩的時間。
等週六的時候,孩子真正開始面對作業的時候,突然發現:我的媽呀,竟然這麼多作業呀!
這個時候,媽媽說過的話像魔咒一樣,全部的湧進了孩子的腦袋:“你有周二的數學作業,有課外的英語作業,還有周末的作業,堆積起來這麼多,你會很累很辛苦。”
堆積起來這麼多,你會很累很辛苦。。。。。。
堆積起來這麼多,你會很累很辛苦。。。。。。
堆積起來這麼多,你會很累很辛苦。。。。。。
事實上,本來60分的困難,如果孩子能靜下心來,按部就班的做,也沒有那麼難。
但是媽媽過往的提醒,象魔咒一樣在孩子腦袋裡橫衝直撞的亂竄,這份60分的困難,立馬被孩子放大成了90分,感覺這是自己無法逾越的一個難度。
所以,無法面對這份困難的孩子本能的跟媽媽求助,但是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的孩子,她不會真實表達這份困難,而是本能的調動父母面對困難時,他們應對困難的模式----抱怨。
所以,才有了孩子對媽媽那一頓抱怨:
“我們數學老師有病呀,佈置兩張試卷,這麼多的作業,怎麼完成呀,太氣人了!”
“媽媽,好多作業呀,我怎麼完成呀,太累了,老師為什麼要佈置那麼多作業呀!”
第二條線:媽媽的情緒線
媽媽在週三到週五的時間,一直在提醒孩子寫週二未完成的數學作業,孩子一直沒有按照媽媽的意願去完成這份作業。
等到週五,媽媽再次要求孩子補作業,又被孩子拒絕後。對這件事失去掌控感的媽媽,內心已經是非常的不踏實不安了。
脫離了自己掌控,媽媽就無法把控“孩子寫作業”的結果順利完成,內心會極度不安。
所以,在週六的早上,平時週末,再正常不過的一個賴床事情,也會引起了媽媽的情緒。
當然,哪怕沒有孩子賴床的這個行為,只要孩子有任何一個不情願不配合,都會激起內心不安的媽媽的情緒。
當媽媽的不安和不滿持續放大,等到孩子非常氣憤的跟媽媽抱怨時,媽媽的這份不安才真正的落了地:看吧,果然如我所料。
接著回擊:”我早就告訴過你呀,也提醒過你很多次了,作業很多,別堆積在一起,結果你就是不聽,所以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怎麼能怪別人。“
父母在這個時候,這樣說話的潛臺詞都是:看吧,你沒按照我說的做,是不是出問題了?所以,以後一定要按照我說的做,就不會出問題了。
透過這些話,再次建立自己的掌控感。
當我給家長分析完情緒,為了引導家長更深的認識到能影響孩子一生,非常關鍵的一個點,我給家長舉了個例子:
案例:
我孩子在一年級暑假的時候,老師佈置了個20首的古詩考級背誦,那個時候還沒有作業規劃的孩子,把這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結果臨開學前一週,才發現還有這麼大一個作業。
等把列印的古詩拿給孩子後,孩子背了兩句,就愁的在那哭了起來:“這麼多古詩,好難呀媽媽,我背不過,太難了。”
我察覺到孩子的情緒,他是被困難嚇倒了,他覺得自己無力完成古詩背誦這件事。
我就過去坐下,懷裡擁著孩子說:“來,讓媽媽陪你一起看看,我們一起研究研究,怎麼把它變簡單。”
我認真的把每頁翻完,然後跟孩子說:“這裡有20首古詩,還有七天開學,我們每天背誦三首,上午一首,下午一首,晚上一首。這樣我們就能很輕鬆的把這個任務完成。
來,讓媽媽先陪你背誦第一首。呀!這首四句古詩比你平時背誦的都簡單呢,我覺得你五分鐘就能背過,要不,你試試?”
本來還在抽噎的孩子,感受到我對這件事的態度並聽到他能完成這個任務,踏實的拿過古詩,倚在我懷裡背誦第一首。
果然三分鐘後,他就告訴我:媽媽我背過了,你給我檢查一下吧。我檢查後,發現背誦的不熟練,又引導孩子熟記了一會,就把這首古詩背過了。
全程不過十分鐘,讓孩子愁哭的最難最難的事,變成了超級簡單的一首古詩背誦。
我總結到:
當孩子不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總是在不停的嘮叨;
當孩子真正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卻在抱怨和指責。
一直聽的非常專注的家長,突然喃喃的說:我現在明白了,為什麼我那麼反感我媽媽的嘮叨。
當我不會做一件事的時候,對“不會這件事”的無助和傷害會讓我很“難過”;
但是當我求助媽媽,媽媽不給我幫助反而在指責我,指責我笨、指責我做不好的時候。“她的指責”對我的傷害就是一種“痛苦”。
我因為不會做一件事難過的時候,這是一種“皮外傷”
“媽媽指責我帶來的痛苦”卻是一種“扎心的痛”。
那種因為不會做一件事感覺很無助的“皮外傷”,過幾天就好了;
但是這個“扎心的痛”,會一直存在心裡,深入骨髓。
更讓我難過的是,我的人生軌跡裡,爸爸媽媽傳遞給我的一直是:遇見問題就抱怨。
當孩子遇見困難和出現問題的時候,我沒有給孩子正確的解決方法,沒有幫助孩子建立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所以孩子從我這學到的就是抱怨,一遇見困難,她不是想方法去解決問題而是抱怨,不停的抱怨。
更可悲的是,我卻把“辦法總比困難多”天天掛在口頭上,天天這樣引導孩子,但是孩子沒有記住這句話,卻模仿了我親身示範的抱怨。
孩子遇見困難,解決問題的步驟示範:
第一步:幫助孩子分解目標任務,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來,讓媽媽陪你一起看看,我們一起研究研究,怎麼把它變簡單。”
“你這裡有兩張數學試卷,一個練習題,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你大約三個小時就能完成“
第二步:重塑信心,讓孩子意識到,這個任務跟平時的差不多
翻翻試卷說:呀,這兩張試卷這麼簡單呀,平時這樣的試卷,你都不用50分鐘就做完了。
我怎麼覺得你會完成的更快呢,要不要一起試試?
第三步:在孩子身邊陪伴,讓陪孩子去突破第一個關鍵點。
來,媽媽坐你身邊陪你,你慢慢的寫,寫完一張,媽媽就幫你檢查一下,好不好?
總結:
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家長不要在孩子還不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就提前干預,給出各種指導和建議,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要做什麼。
我們要把真正的幫助留到孩子遇見困難的時候。當他無力面對的時候,我們幫助孩子分解困難,給孩子信心,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很輕鬆的完成這個任務,然後陪伴孩子完成這個困難。
而這樣同類問題上的陪伴,只需要一次,孩子下次就知道怎麼去面對這樣的困難了。
這樣被迴應的孩子,遇見問題,本能的就去把問題變簡單,然後解決掉問題。孩子最後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極少出現“畏難”情緒,就更不會有抱怨的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