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朵媽愛閱讀
-
2 # 三寶媽咪日常記
育兒經驗培養自信心。這個體面確實有些廣泛,不大好一次性說完。自信心真的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建立的,需要家長的鼓勵和開拓。勇於帶寶寶認知和開發新的事物,給與肯定和鼓勵。慢慢的,會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有很大的幫助。包括微小的事情,再獨立完成或者超出預想,都要給與肯定。適合舉例說明的例子太多。一點一滴吧,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加油,相信你家寶寶一定是以為自信滿滿的孩子。
配圖-花帶給我們力量。
-
3 # 歪鄭
有哪些好的育兒經驗?(3-10歲)鍛鍊孩子的自信勇敢,家長要怎樣配合?
父母以獎勵形式培養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一些生活上的事情。
1.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洗手等等,當孩子完成後,就要立即兌現獎勵,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及勇敢。
2.家長應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遊戲活動,多多接觸外面的世界,開眼界和自信勇敢也是密不可分的,見過這個東西自然就不會害怕了。
3.如果家中條件還可以的話也可給孩子報個 演講培訓班,演講是非常鍛鍊孩子的自信心,口才,與膽量的,更是培養孩子的反應能力,當然了前提是孩子要感興趣,儘量不用強迫孩子順從家長的選擇。
-
4 # 小姨子叨叨
說到鍛鍊3-6歲孩子自信和勇敢的育兒經驗,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不夠自信、不夠勇敢的原因。細細分析,不外乎以下四點:
1,孩子本身屬於謹慎、仔細的性格。對待周圍的一切事物有警惕心理。這屬於天生的。這類孩子並不是膽小怯懦。只是比較聰明,凡事仔細觀察,行動起來有的放矢。他們可能不願意出頭,也不願意主動給人打招呼之類的。但是,安排什麼事情,總能很好的完成。家裡如果有這種孩子,反而是好事情。
2,孩子有一定的陰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為了孩子安全,或者阻止孩子做些事情,家長可能會嚇唬。比如晚上不想讓孩子下樓玩,說黑老怪天黑出來吃人。或者孩子不聽話,家長說再這樣就不要你了,等等。這樣的話語,在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讓孩子心生恐懼。時間久了,就會形成防備逃避心理,變得膽小怕事不自信。
3,孩子與人交往有限,對陌生的環境跟人不適應。現在,孩子獨生子女多,走上街或者下樓跟小朋友玩成一片的機會遠遠比不得以前。孩子日常交流物件基本上只限於親人。這樣孩子的交流交往機會大大減少。久而久之,孩子怕陌生人、陌生的環境也就無可厚非了。
4,家長平時管束過多,事事操心,事必躬親。孩子有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有自己的意見聽不進去。時間久了,產生了逆反心理。反正家長會當家的,自己根本不需要操心,躲在後邊就好了。
分析完了原因,對症下藥就容易多了。
美國教育家桃樂斯諾說,一個孩子在充滿鼓勵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自信。
具體在生活裡呢,家長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鼓勵並手把手教會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完成後,第一時間給孩子肯定和讚許。比如鼓勵孩子收拾自己的書包、玩具;自己穿衣服洗漱。當然,能夠幫家人遞個拖鞋,套個垃圾袋,除了肯定,還要表達感謝。這也是讓孩子知道,凡事要靠自己。但是自己主動助人,大家都會很開心。
2,充分信任孩子,不怕面對失敗。千萬不要過分擔心孩子失敗了怎麼辦,受傷了或者哭了怎麼辦。未來孩子的路總是要自己走的。在可控範圍內,適當放手讓孩子大膽嘗試。萬一失敗了,陪著孩子一起尋找原因,爭取成功便可。
3,不嘲笑孩子,也不要輕易拿孩子跟別的孩子做比較。家長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受夠了來自“別人家孩子”的刺激,這點就不要再強加在自己孩子身上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讓孩子活在別家孩子的陰影下,不僅無法刺激孩子的上進心,反而會讓孩子懷疑自己處處不如別人。
最後呢,我想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夠大膽,不夠勇敢,同時也說明孩子不容易闖禍,不是絕對的壞事,但孩子一定是自己的寶貝。我們可以慢慢引導和影響孩子,但不要試圖去改變孩子,那樣讓自己痛苦,也讓孩子痛苦。
-
5 # 伍月1990
1、鍛鍊寶寶規律作息的習慣。對於寶Bora說,他們的作息習慣,其實是從一開始養成的,因此,父母一定要鍛鍊寶寶規律作息的習慣,保持健康的作息,對於寶寶的發育都是有好處的。
2、保持規律餵食的習慣。寶寶在幼兒期,對於吃食也是沒有習慣的,作為父母可以在正常的範圍內,做好規律的飲食習慣,對於寶寶後期的飲食也是有幫助的。
3、保持白天小睡的習慣。在寶寶白天睡覺的時候,一定不要讓他睡的過長,如果睡得過長,夜裡就容易鬧人,白天最好是能夠以玩耍為主,這樣才是非常好的習慣。
4、養成睡前講故事的習慣。作物家長,最好是能夠讓寶寶從幼兒時就培養睡前講故事的習慣,這樣也能夠無形中開發寶寶的智力。
初為父母的爸爸媽媽們,不要認為寶寶在幼兒的時候不需要教育,其實在孕育寶寶時,孩子的教育就已經開始了,要時刻關注到他們成長的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想讓孩子變得自信、勇敢,家長應如何配合呢?給大家以下幾點見意。
首先,家長要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敢於放手,鼓勵孩子主動與他人交往。例如:帶孩子去超市購物,當孩子想買某件物品需要家長幫忙尋找平時,可以鼓勵孩子,告訴他們穿統一服裝的阿姨是工作人員,可以請他們幫忙找到你想要的東西。第一次也許會很困難,但只要狠下心來,幫孩子克服了恐懼心理,體驗到與人主動交往成功的喜悅,會在今後的與他人交往過程中充滿自信。
其次,家長的肯定和讚賞對孩子自信品質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舉例:一個幼兒園的孩子,放學時興沖沖地舉起手中的畫對媽媽說:“今天老師表揚我塗顏色有進步了!”媽媽瞄了一眼說:“畫的什麼呀?亂七八糟的!頭那麼大個,身體那麼小,看人家小朋友畫的多漂亮。”孩子臉上的笑容立刻沒有了......再一次畫畫時孩子卻不敢下筆了,老師問他為啥不畫 ,他說不會,怕畫得不像。孩子的積極性收到了打擊,對畫畫活動喪失了自信心。如果當時媽媽這樣說:“寶寶今天塗色進步真大,沒有塗到線外,真棒,回家讓爸爸也看看。”相信效果會有很大不同。
最後,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開始,可以只在家庭成員中,鼓勵孩子說兒歌,跳舞等。然後逐步擴大範圍,再熟悉的親人面前,再有少數陌生人的環境中鼓勵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能......這樣逐漸的鍛鍊,對培養孩子的的自信心是有幫助的。
-
6 # 37度暖爸
題主的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啊,題面太大了!能看到題主問這樣的問題,說明是很用心的家長,並沒有單純的考慮孩子的成績,而是更願意對孩子進行內在素質的培養!
你很棒哦!
我試著從年齡的角度來回答吧。
明確兩個概念自信:在自我評價上的積極程度。
勇敢:面對困難和令人恐懼的事件,依然有前行的勇氣。
在自信和勇敢這兩件事上,我更願意這樣說:一個有充足安全感的人,有足夠強大支撐點的人,自然擁有自信與勇敢。
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是一個人的高階精神狀態,或者說是自己內心對於外部世界的投射。
舉個例子:你剛剛中了大獎,提取了500w獎金。如果,你很擔心別人知道,擔心被搶、被偷......那麼,你走在路上看誰都像小偷,任何接近你的人,在你看來都是帶有敵意的。
什麼是支撐點這個不太好解釋,還是舉例說明吧。
舉個例子:當你遭遇到人生巨大的失敗,回家後,你的媽媽瞬間接受你:沒關係,人這一輩子誰還不起起落落的?而不是這樣:哎!幹了多少年了,這是可能是命啊,黃就黃了吧。
我相信,我們都喜歡第一種媽媽,這樣的媽媽可以作為孩子情感上的“足夠強力的支撐點”!我更喜歡稱之為“安全島”。
如何配合1.接納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我更願意相信身教大於言傳!作為父母,能夠接納自己的身體,當下的狀態,而不是進行自我攻擊,這本身就是一種自信。
接納自己,也是接納孩子的前提。一個心理力量弱的家長,如何能給與孩子更多愛呢?
試想一下:一種媽媽遇到事情,唉聲嘆氣,另一種媽媽,總是說,我一定能搞定。你喜歡哪個媽媽?
2.接納孩子
心理學越來越普及,接納這個詞出現的越來越多,但真正能做到的,我只能呵呵......接納,是接納孩子所有的好與壞,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態,而不是透過對比讓自己越來越焦慮!
舉個例子:孩子做不好某事,可同樣的事情,隔壁小王同學已經很棒了,你要怎麼做?沒錯,和自己孩子比就行了。
3.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這樣那樣的事情,令父母親頭疼。在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情緒:嗯,我生氣了,為什麼?因為,他.......
其次,合理表達自己情緒:你.....讓媽媽很生氣,因為.......我希望.......
4.做孩子的安全島
孩子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和挫折,當孩子回到家向你說起自己的“倒黴事”。父母要從孩子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是用我們成人視角去看待。理解孩子這個年齡,遇到這件事後的困難程度。
舉個例子:如果你仔細觀察學步期的孩子,你會發現,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幼兒,在走路的時候,會偶爾看看媽媽在不在。如果摔倒了,會跑回來找媽媽安慰,在媽媽這裡得到足夠的安慰,情緒穩定了,他又要開始用自己搖擺的步伐探索這個美妙的世界了!
如果,把學步期的幼兒比作大海里的小船,此時的媽媽,像不像孩子的安全島呢?遭遇到風浪就要回到安全島來躲避一下!
很有意思對吧?
寫在最後我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表達清楚了,因為題主的問題面是在是太大了。沒有辦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7 # 麒媽說寶
你好,我是麒媽,專注育兒領域作者。首先,我們要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且要有獨立的人格。
1、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家長應該尊重孩子,就算不贊成他的想法,也要告訴他為什麼,讓他明白你是尊重他的。
2、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不管是生活上還是思想上,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穿衣吃飯,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當孩子有這些慾望的時候,不要去幹涉他,只需耐心等待傾聽。
3、放權力給孩子,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什麼事都要由爸爸媽媽來決定,大包大攬慣了的孩子會習慣性的什麼事都依賴父母。他想自己寫作業,你就尊重孩子,退出他的書桌。他不想跟別人分享他的玩具,就不要逼他。他不想說今天發生了什麼事,告訴他可以,等什麼時候他想說了再告訴爸爸媽媽。他自己的事情,有權力自己作主,即使做錯了,不剛好是幫他糾錯的機會嗎?
4、語言暴力很可怕,不要說傷害孩子的話,吼叫孩子,你需要做的是多鼓勵孩子,說話可以溫柔而堅定,而不是吼叫著逼他聽話,相信我,這樣孩子遲早會反彈。
5、多讓爸爸陪伴孩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做一些刺激冒險的遊戲,爸爸給的安全感和力量,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6、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那是別人家的孩子,你是別人家的家長嗎?
7、時刻給孩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鍛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8、帶孩子多看書多閱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是真的,孩子肚子裡有墨水了,說話自然自信,腹有詩書氣自華。
9、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站在孩子一邊,比如有別的小孩搶了他的玩具,你可以拿回來,告訴那個孩子,這個玩具是他的,必須經過他的同意才能玩。
想要孩子自信勇敢,家長先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放權,得到尊重、鼓勵、有權力的孩子,自信是必然的。
回覆列表
為人父母,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更優秀。可往往孩子會冒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們焦頭爛額。
每次孩子帶來的問題,都當做是機會來了,這樣想是不是就不會那麼焦慮和煩躁呢。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不勇敢或膽小的這個話題經常會出現,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場景:萬聖節的時候,街上到處掛著南瓜燈,寶貝有點害怕。如果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是不是會經常說:寶貝,你要勇敢一點哦,這些有什麼好怕的嘛。
那麼,寶貝為什麼害怕,為什麼會膽小或不勇敢呢?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寶貝變得勇敢起來呢?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孩子為什麼不勇敢:
1、孩子的生活圈子太小
很多孩子平時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裡,特別是隔代帶養,很少出去玩,接觸外人也少,依賴性比較強,所以孩子一到新的環境就容易變得膽小起來。
2、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
孩子想自己倒水,怕他燙著,孩子去公園玩耍,不讓他爬山恐怕他摔下來,去湖邊玩又怕掉下去,總之就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久而久之,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驗,這也是造成不勇敢的原因之一。
3、家庭中保護過多
家庭中對孩子保護過多,是讓孩子不勇敢的主要原因。現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呵護備至,無論是生活細節還是學習過程中,一些本該讓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我們家長都會代勞。
4、批評式教育――看不到孩子的閃光點
我們中國式父母最愛做的就是“對比”:你看鄰居家的孩子多乖,會幫助媽媽洗碗掃地,還會唱很多歌呢。你看你同學的口算題做得又對又快啊。你看小紅的英語說得多流利,你呢?
當孩子出現害怕的情緒時,我們家長總是以大人的眼光看待,所以就出現了不以為然的聲音:這有什麼好害怕的?你是男子漢,不許害怕,不許哭臉。
我們都希望孩子堅強勇敢,不畏困難,所以當孩子害怕了,我們就會認為這好像是一個件不好的事情,需要儘快處理。
那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應對呢?
1、讓孩子多與人交往,擴大人際交流圈
2、多鼓勵孩子,發現他的閃光點。
賞識教育,並不是泛泛說你真棒,而是表揚到他的行為。例如說:我看到你剛剛洗了自己的小毛巾,你是一個愛乾淨和動手能力強的孩子。表揚到孩子的具體行為並且把行為特質說出來。
3、放手磨鍊孩子
我們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子,怕他經不起摔打,動不動就會說:你不行,你還小……或者覺得他的速度很慢,就乾脆自己來辦(以往的我就是這樣)。時間一長,家長的包辦代替就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
所以,下次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不妨可以問問孩子:寶貝,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辦?
4、不貼“膽小”標籤,同理心對待。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看到孩子不願意嘗試某項遊戲,不願意當眾表演,不想一個人睡等等,就想當然的給孩子貼上了“膽小”的標籤。回想小時候,我們是不是也害怕也膽怯呢。
所以我們要端正教育態度,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一定能改善甚至糾正孩子不勇敢的性格。
我們都希望孩子是一個勇敢的、富有力量的人,能無所畏懼的面對外界的困難。
所以在孩子成長時,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給他保護,讓他去放心的冒險,耐心等待他逐漸獲得的力量,最後依靠自己的力量變得強大起來。
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很優秀,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向美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