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愛忘貓

      二月二龍抬頭之金豆開花:

      據說,武則天登基,惹惱了玉皇,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龍王聽到民間人民的哭聲,看到許多人餓死的情景,十分悲痛。為了拯救黎民百姓,龍王便違抗旨意,私自降雨。玉帝得知後,把龍王打下凡來,壓在一座大山下,除非金豆開花,不得重登靈霄寶殿。人們為了報答龍王的救命之恩,到處尋找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時,猛然醒悟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金豆花。玉帝看到金豆開花,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民興雲佈雨。從此以後,每到二月二這天,民間便形成了吃爆玉米花的習俗了。

      二月二龍抬頭之圍門的傳說

      傳說朱洪武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有一天,他到山西洪洞縣討飯,這個地方就是祖宗居住處,後來發大水,遷民到淮陽來了。朱洪武討飯三天三夜,一口飯也沒有要到,他恨透了這兒的入,覺得這兒的人壞極了。直到當了皇帝還對這方人耿耿於懷呢,必欲殺掉而後快。有一天,他決定要殺這方人了,但又感到過去這麼多年了,不知這方的人變好了沒有,於是,他裝 扮成一位農夫,到這兒來私訪。一天,他見到一位婦女,抱著個大點兒的孩子,扯著個小點兒的孩子,這孩子邊走邊哭,累得滿頭大汗,哭得嗓子都有些沙啞了,走路也越來越艱難。可這位婦女一邊拉他走,還一邊數落他,毫無抱他的意思。

      朱洪武看了很奇怪,便走向前去問。誰知這婦女是抱著孩子的繼母,拉著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她待別人的孩子勝過自己的孩子。這使朱洪武很受感動。他想,這一方不是也有好人嗎?於是,他給這婦女說,到二月二,你家要用草木灰圍門,以免災禍。

      這位婦女到家後把這件事給親戚鄰居說了,都照著辦了,也都免除了殺身之禍。從此以後,二月二圍門便成了民俗。後來,又把圍門發展到了圍囤,意為新一年達到“大囤尖,小囤流”的程度。

      二月二龍抬頭之剃龍頭

      北京等北方地區將二月初二理髮稱為“剃龍頭”。這些地方流傳一種習俗,正月不能理髮,否則會給舅舅帶來致命的災禍。有俗諺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所以人們紛紛趕在“龍抬頭”這天理髮,相信這樣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二月二,龍抬頭,大人孩子要剃頭。”二月二剃頭是許多地方的習俗,直到今天,每年的二月二這天理髮店裡還是人滿為患。之所以選擇這天剃頭。

      一方面民俗日“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頭髮已經長長了;另一方面是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二月二又是龍抬頭日,這天剃頭、理髮能帶來一年的好運。內蒙古歸綏、河南僵師都將此日剃頭稱作“剃龍頭”。

    二月二龍抬頭之死舅舅

      在冀魯一帶,廣為流傳著一種俗信:正月不剃頭。鄉老傳言,誰人剃頭,誰就將死舅舅。現代的年輕人大多不信這一套了。但是,老人們卻振振有詞。在某些地區的某些人中,這一俗信還在父輩的監督下傳承著。

      其實,正月不剃頭與死舅舅毫無關係,那是一道“剃髮令”帶來的。

      甲申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一個讓時間老人刻骨銘心的日子。

      是日,綰兵駐防“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的大明帝國寧遠總兵吳三桂,開關揖入宿敵,清兵佔北京,下江南,愛新覺羅·福臨成了天下共主。

      翌年六月十五日,又是非同尋常的一天。

      這天,福臨頒佈了“剃髮令”:京城內外,限十日;外省自詔令到達之日算起,亦限十日,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賊論,斬!

      這是以死罪要挾漢人皈依滿人的髮式。清廷把剃髮作為歸順的標誌之一,他們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令下,有的地方官為表示效忠,把期限縮短到三天,甚或一天。漢人驚恐萬狀。這驚恐瞬間化作滿腔怒火,他們要發不要頭,寧為發而死,高呼:“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各地人民紛紛揭竿而起,誓死捍衛頭上發。漢人為了項上頭顱被迫剃髮。然而,反抗並沒有停止,正月不剃頭就是其中之一。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風俗>雲:

      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日“思舊”。相沿既舊,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正月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

  • 2 # 小櫻姐姐啦

    名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燻床炕,曰,燻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鎮住毒蟲。

  • 3 # 郭振

    中國華北地區沉傳著“二月二龍抬頭”的農諺。有一種說法是指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日,是天上主管雨水的龍王露頭的日子,這時要下雨預示好兆頭。

      每年“雨水”前後,即所謂“龍抬頭”之時,由於天氣漸暖,冷熱空氣對流而形成的積雲慢慢增多,平均氣溫也穩定回升到攝氏零度以上,降水量確實有明顯增多的趨勢。雨水是反映降水現象的,表示雪不再下了,少雨的冬季已經過去。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的《春夜喜雨》,寥寥二十字維妙維肖地將細雨霏霏之夜展示出來。奼紫嫣紅的春色,多半取決於春雨。它是大自然的高明“化妝師”,人們期待著綿綿春雨順遂人意地飄灑。

  • 4 # 深海嘚小魚

    農村老人說:“二月二下雨是好兆頭”,那二月二下雨有什麼典故?

    今天是2月24日,農曆的二月初二,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因此在農村裡這一天也被成為好日子。而今天也遇上了好巧的事情,從今天早上我們這裡就滴滴答答的開始下雨了,雖然雨點有點少,但是這對於我們這裡的農村老人來說,在二月二這一天下雨會有好訊息的到來,也是好兆頭!那麼在二月二下雨,在農村裡會有什麼典故嗎?李子來回答。

    在農村裡,人們把二月二稱為龍抬頭,並被農村人經過千百年而傳承了下來,那麼為什麼在二月二這天會稱為龍抬頭呢,這和下雨有什麼關係呢,二月二龍抬頭下雨好不好呢,筆者認為:在我們這邊留傳著中國“二月二龍抬頭”的農諺。而根據傳說,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日,是天上主管雨水的龍王露頭的日子,這時要下雨預示好兆頭,而說起這傳說還得從武則天那時開始。

    古時候的傳說

    在武則天當政的時候,因為他大肆屠殺李家,玉皇大帝為了懲戒她,就三年沒有下雨。有一天天上的一位龍王看到百姓們在遭受乾旱後,就偷偷的下了一場雨來緩解乾旱。當玉皇大帝知道後,就把龍王打入凡間,並壓在了一大山之下,並說待到“金豆開花時,便是你脫困的日子”。

    這件事不知道怎麼被老百姓知道了,老百姓們就在二月二這一天炒豆子以冒充“金豆開花”,並上香祈求玉皇大帝。而玉帝也被感動,而釋放了龍王。因此來說,這二月二這一天,也被稱為龍抬頭的意思。

    但是根據現在科學來說:

    在每年“雨水”前後,即所謂“龍抬頭”之時,由於天氣逐漸暖和,冷熱空氣對流而形成的積雲慢慢增多,平均氣溫也穩定回升到攝氏零度以上,降水量確實有明顯增多的趨勢。雨水是反映降水現象的,表示雪不再下了,少雨的冬季已經過去。

    所以根據現在來看,在二月二的氣候下雨,對農民的莊稼種植是非常好的,而農諺裡就有“春雨貴如油”之說,特別是在春天裡,一場春雨一場暖,十場春雨衣換單。這一場場的春雨過後,換來的則是天氣的逐漸暖和,由於病毒怕熱怕太陽,這對於病毒來說自然是不好的,但是對於人們來說,對天氣的轉暖有很大的意義。

    綜上所述: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古代大詩人杜甫的詩句,而二月二這天的下雨,不僅有利於莊稼的耕種,也預示著暖和的天氣即將到來,和寒冷無常的冬天相比,人們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春夏季節,因為春天代表的生機,而二月二這天就是好的開始。

  • 5 # 古往來今

    龍抬頭是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

    農諺“二月二,龍抬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裡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採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二月二”還有一種說法叫春龍節。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捱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 6 # 小隻劉Carolina

    二月二,龍抬頭,相傳青龍會在這一天甦醒~騰雲駕霧、遨遊天際、興風布雨,為世間降下甘霖,滋補萬物生長,因此說二月二下雨️~

    2月初2,重日多被古人認為是天人相通、天地交感的日子,因此這一天就有了祈福、祭祀的傳統。農業生產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天開始勞作生產,也代表著新的一年開始啦。

    而俗話稱龍抬頭,演變至今也有了要剃新頭,從頭開始,新形象新氣象的意味~

  • 7 # 玖零無名

    “龍抬頭”一說,最早見於明人劉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龍抬頭,蒸元旦,祭餘餅,燻炕頭……”民間認為龍系吉祥物,主管雲雨,而“二月二”則是龍欲昇天的日子。依筆者看,“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話的來歷與中國古天文學家對星辰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中國古天文學家觀天模式,在周天黃道確定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東南西北分成四宮,並按照它們的形象附會為四種動物。其中,東宮七宿被想象成一條巨龍。每到農曆二月,處於龍頭位置的角宿會在地平線顯現,所以俗稱“二月二,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節氣,中國許多地方已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卻認為是“龍”帶來充足的雨水。

      “二月二”也是一個企盼事業有成的日子。許多生意人在這一天出行,取“龍抬頭”之意。在過去,學校也多在這一天收學生,希望考試能得第一。學生們也會念叨:“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不論以上“天上人間,融為一體”的民間傳說故事,還是各種傳承千年的有趣民俗都是古代廣大人民智慧的結晶,都反映出古代農業受天氣制約的現實,以及耕者渴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正如農諺所言:“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可以推薦的供臨摹的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