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西瓜西瓜不加醋

    風花菜

    風花菜屬於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佈在江蘇,山東,四川,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可入藥。一或二年生直立粗壯草本,高20-80釐米,植株被白色硬毛或近無毛。莖單一,基部木質化,下部被白色長毛,上部近無毛分枝或不分枝。莖下部葉具柄,上部葉無柄,葉片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

    栽培要點

    風花菜尚屬野生種,未見栽培報道。據試驗,風花菜對栽培條件要求不嚴,可選擇不宜農作的低窪荒地,棄耕地、退化草地作為風花菜人工草地。只要儘早翻曬,使土壤風化後,精細耙耮播種,容易全苗。風花菜比較抗寒,在暖溫帶以幼苗越冬,一般人工草地進行秋季播種。因幼苗期與其他雜草,特別是根狀莖型雜草競爭力弱,所以秋季經翻耕耙耮播種,既疏鬆了土壤又削弱了其他雜草的生活力,有利於風花菜幼苗的生長。4–5月每畝追施25–30kg的氮肥,根出葉產草量可增產45%,在放牧和刈割後追肥,對再生草生物量的增加更為顯著。在蓋度不高的草地,進行人工撒種補播,也是增加頻度,提高覆蓋度的好方法,一般可增加產草量1–2倍

    2、飼用價值

    風花菜根出葉柔軟、氣味純正,莖稈和花枝細弱,纖維素含量少,為多種畜禽所喜食,特別是豬、禽,兔最喜食。初花期莖葉比為1:1.25,莖葉幹物質比1:1.0,幹葉重佔莖葉幹物質的55%,莖葉幹物質達34.58%。根出葉可飼期長達6o余天,整個生育期營養成分變率小,直到枯黃期前青飼價值不減,是早春和初夏,雞、兔、豬、羊的優質牧草之一,其化學成分如表125–2。另外,種子含脂肪油31.97%,皂化值179.9,碘化值157.7,酸值1.72,為乾性油,既可食用,又可制肥皂。

    3、主治功能

    【性味】《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苦辛,涼。"

    【歸經】《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心、肝、肺經。"

    清熱利尿,解毒,消腫。治黃疸,水腫,淋病,咽痛,癰腫,湯火傷。

    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清熱解毒,活血通經。治黃疸,咽痛,水腫,關節炎,瘡腫。"②《黑龍江省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鑑別及中草藥新制劑》:"解熱利尿。治腹水,淋病;外用治燒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外用:搗敷。

  • 2 # 蔣季瀛

    圖1和圖3看著應該是旋覆花,這種花在夏天和秋天開花,可不要小看它。它可以入藥。旋覆花對免疫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而且還有抗癌的作用。不單單是花,它的根和莖葉也可以用來入藥,用來煮的水喝了能夠平喘鎮咳。

    圖2看著應該是鬼針草,也是是民間常用的中草藥,有很多功效,比如可以清熱解暑,可以消腫解毒,還能幫助治療鐵打損傷、痔瘡,慢性潰瘍,凍瘡等。

    希望回答對你有用。

  • 3 # 賞心只有兩三枝

    五倍子之中的元寶貝,(有菱角貝)

    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的草藥 蟲藥 礦物藥

    以及進口的以上類別的,才叫中藥,亦叫漢方藥。真正意義上的中藥包括 藏 苗 維 蒙 漢等民族藥統稱中藥。

  • 4 # 老艾葉

    記憶之深刻,五歲到這12歲都在藥店中度過,12歲讀一年級時,見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寫字,偷得師父的這味藥在黑板上也畫了幾筆,後被老師罰跪五大導師一上午。冤我偷了學校粉筆,後來回店又被師父打屁股,就這海螵蛸。

    見圖片的橢圓形月同部,和切片後留有厚薄緣邊,可確實為中藥之海螵蛸。

    海螵蛸,

    別名,烏賊骨,黑魚骨。

    為烏賊科動物金烏賊的乾燥內殼。

    烏賊形態就不作描述(夲人文筆不好)。

    海螵蛸,性狀形態。

    呈扁長橢圓形,中間厚,邊緣薄,長1至25釐米,寬約6釐米,厚1,5至3釐米。背面有瓷白色隆起脊狀,兩側微顯紅色,疣點明顯,呈層狀排列。腹面白色,細密波狀橫層紋佔據大部分,中間有縱向淺糟,角質緣半透明,尾部角質緣漸漸寬,向腹面略翹,未端有一骨針,多己斷落,斷面粉質,顯疏鬆層紋,氣味腥鹹。

    化學成分

    含碳酸鈣,甲殼質,膠質。

    藥理

    內含碳酸鈣可中和胃酸,緩解嘔酸和燒心症狀,又可促進潰瘍面炎症吸收,而阻止出血,減輕區域性疼痛。可促進胃黏液分泌並增強胃黏膜細胞對酸的耐受性,抗潰瘍,止血,促進骨折癒合,抗腫瘤,抗輻射等作用。

    中醫認為性味,性溫,味鹹,澀。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斂瘡。

    用於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血,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外能治損傷出血,瘡多膿汁。一般內服量6至9克。外用研未敷患處。

    方選

    1,胃痛吞酸,海螵蛸,貝母

    2,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海螵蛸,白礬,延胡索

    3,肺胃出血,海螵蛸,白及

    4,崩漏下血,海螵蛸,茜草,五倍子,棕櫚炭

  • 5 # 陳較瘦666

    這個學名叫馬勃,是山上長的一種真菌,球形的,剛開始是白色的,長大就成灰色褐色的,最後真菌成熟裡邊能產生粉末狀的孢子,一碰就破了,和煙霧彈一樣,平常我們這裡叫灰包,可入中藥,用於止血。天熱的雨季潮溼環境容易長這種菌,小的幾公分,大的能長到二三十公分,你圖中的那個馬勃還沒長成熟。知道這是馬勃了,其他你就可以直接搜尋瞭解下,我就不在多說,打字累啊!

  • 6 # 生產電炕板護牆板

    學名馬勃,我們這俗稱叫馬糞包,成熟了外層像牛皮紙,裡頭是深色粉面狀,類似於天然的雲南白藥,消炎止血效果特別好。

  • 7 # 基層中醫小張

    應該是吳茱萸,性熱味苦辛,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治療肝胃虛寒,寒邪導致的頭痛和下肚墜痛,比如溫經湯……

  • 8 # 大林151735755

    從圖片看,應該是吳茱萸。

    吳茱萸,呈五角狀扁球形,或淺裂成梅花狀。表面黑褐色或綠褐色,粗糙,有好多細小點狀突起(油腺),頂瑞裂成五瓣,有的則現五角星狀裂縫。基部有花萼,常帶有短小果柄,果柄具細茸毛。質堅實。氣香濃烈,味辛辣而苦。(以上圖片,確實是吳茱萸)

    在商品上有大花吳茱萸和中花吳茱萸之分。

    吳茱萸是一味 “溫裡藥。”

    【性味 .歸經】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 .胃.腎經。

    【功效】溫中止痛,降逆止嘔。

    【適用】用於嘔逆吐酸,心腹冷痛,胃痛,疝氣痛,腳氣水腫及風溼痺痛等。

    【用量】2一10克。

    【使用注意】血虛及孕婦忌服。(大量吳茱萸可引起視力障礙 .錯覺等。)

    吳茱萸,含揮發油(吳茱萸烯.吳茱萸內酯等) .生物鹼(吳茱萸鹼.吳茱萸次鹼等)。

  • 9 # 悠悠本草

    問題:這是什麼中藥?

    我猜測是吳茱萸

    可以分析下,如下

    藥材性狀鑑定 :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mm。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的油點。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基部殘留被有黃色茸毛的果梗。質硬而脆,橫切面可見子房5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粒。氣芳香濃郁,味辛辣而苦。

    具體分析如下:

    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圖中特殊標記的可以看到有這些特徵的。

    直徑2~5mm。這個因為只是圖片無法看出比例大小,可以自己量一量。

    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粗糙。可以看到圖片是符合的。

    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的油點。點狀凸起圖片做不到啊,不過凹下的油點還是找的到的。如下圖

    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基部殘留被有黃色茸毛的果梗。這個圖片貌似有五角星,但是具體是不是五角星傻傻看不清楚。黃色茸毛的果梗那就摸摸茸不茸。

    質硬而脆,橫切面可見子房5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粒。氣芳香濃郁,味辛辣而苦。圖片看著硬?脆?摸摸。橫切面,切切。種子,數數。味道,聞聞嘍。

    就可以判斷出是不是吳茱萸了。

  • 10 # 左岸講健康

    圖上這味中藥是馬勃,為灰包科真菌脫皮馬勃大馬勃和紫色馬勃的乾燥子實體。俗稱馬蹄包,牛尿菇。夏秋二季子實體成熟時。及時採摘,除去泥沙,乾燥。

    馬勃,性平,味甘,無毒,歸肺經。

    功效為清肺利咽,解毒止血。

    治療咽痺咽痛,咽喉聲音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既能宣散風熱,又能解毒利咽。常用於咽喉腫痛,音啞,咳嗽。經常與牛子銀花薄荷相配伍使用。

    中藥馬勃內服,外用均有止血作用。可以用於血熱的吐血,衄血。常與白茅根生地黃配伍使用。

    馬勃可以用於外科手術止血。口腔止血。流鼻血。外傷出血。馬勃還有抗菌作用。

    馬勃的容量用法

    內服煎藥,1.5到6克

    外用研未撒,調敷或做吹藥。

    風寒勞咳失音者忌用

  • 11 # Jiongwong

    這個是附子的加工品,也就是黑順片,因為炮製過後還有一定的毒性,一般都要先煎半個小時左右,嘗之舌頭不麻,而且總量不宜過大

  • 12 # 山村苗家

    圖二我看著是鬼針草,鬼針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鬼針草性溫,味苦,無毒,全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等功效,用於治療闌尾炎、腎炎、膽囊炎、腸炎、細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喉炎、經閉、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面板感染、小兒驚風、積疳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183毫米炮能不能正面擊毀一輛挑戰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