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神愉樂
-
2 # 文西子
此君出自於《集杭州俗語詩》,正文是: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
這裡只說最後一句,這裡牽扯到歷史上著名的一個故事,唐伯虎點秋香,又叫做唐伯虎三笑解姻緣,《三言二拍》中有這個故事。
唐伯虎因秋香對自己笑了三下,便以為其對自己有好感,於是為了秋香便賣身進華府做了僕人,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抱得美人歸,後來才知道,原來秋香的那三笑當時其實對他並沒有什麼好感。
在這裡的意思就是說,雖然你只是無心的對我笑了笑,而我卻為你著了迷。
-
3 # 紅色藝術品收藏
想要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就得先知道它的出處。這首詩是清代黃增寫的一首杭州俗語詩,他的前兩句比較淺顯易懂,後面兩句寓意頗深,整首詩中的詩句更是廣為流傳。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集杭州俗語詩(黃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
後兩句我就以講故事的形式為大家解答它的意義。
唐寅是明代“吳中四才子”之一,畫藝高超,且中江南解元(南京應天府第一名)後,北京科舉落榜。這種才子故事,民間最樂道。唐寅是明正德前後的人,到嘉靖間,嘉定人項元汴著《蕉窗雜錄》,就載有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
明中後期,市民社會發展影響了文學的發展,小說故事如雨後春筍,《金瓶梅》《水滸傳》《西遊記》都成書於此時……隨著雜劇、話本的流行,尤其是《警世通言》這樣有影響力的著作,唐伯虎與秋香“三笑姻緣”的故事漸漸廣泛流傳。
收藏家墨林山人項元汴(1525—1590) 馮夢龍《警世通言》書影 “三笑姻緣”故事本身是怎樣成型和發展的,今暫無暇考證;第四句民間俗語,是否果真說的就是唐寅的“三笑姻緣”,也存疑。
在這裡,只是提供一種解釋的思路。 而可以肯定的是,四句詩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並不必去深究典故出自哪部經史。四句都是杭州本地俗語,相對於來自經史典故,更可能與老百姓喜歡的故事相關。果真要深究,也未必找得到出處。
最後冒昧做一解釋:美色迷人,在被迷之人自己;情人眼裡,向來出西施。有緣的人,千里能來相會;無緣的人,殷勤再三也不過被看做一痴人。
回覆列表
全詩: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註釋:前兩句的意思是說因愛慕之情所迷,覺得對方女子無處不美,完全呈現一種自我陶醉的境界。後兩句是說如果彼此有緣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某時某刻相遇,因為三次微笑也會為之痴迷。有一種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味道在裡面了
出自《集杭州俗語詩》,是清朝詩人黃增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