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悲禪心
-
2 # 老書蟲的書架
沃倫報告
一定程度上,所有與肯尼迪遇刺案的有關的書,都是對這份《沃倫報告》的深挖解讀和無盡展開。
嚴格意義上,《沃倫報告》其實不能算是一本書。1963 年 11 月 29 日,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由下令成立沃倫委員會(Warren Commission),由首席大法官厄爾·沃倫(Earl Warren)領導,以調查肯尼迪遇刺事件。該委員會的結論否定了奧斯瓦爾德得到俄羅斯或古巴官方支援的觀點,判定李·哈維·奧斯瓦爾德獨自一人向肯尼迪的頭部射出了兩顆子彈。但此結論長期以來遭到了普遍質疑。1964 年 9 月 24 日,該委員會解散。
《總統之死》
一書由[美] 威廉·曼徹斯特所著,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50年之後,由這場世紀之案引發的討論與猜測還在持續。是誰,為了何種原因,決定殺掉當時世界最具名望的政治家?威廉·曼徹斯特作為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受肯尼迪夫人的委託,透過多年的走訪查證,收集到眾多關鍵證人提供的一手資料,經過甄別後寫就的這部《總統之死》,可謂是研究肯尼迪之死的扛鼎之作。[1]
《總統之死(套裝上下冊)》是一部關於肯尼迪總統遇刺事件的全景式記錄,生動再現了肯尼迪去世前後六天(1963年11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各方面的細節。從總統在達拉斯遇刺,帕克蘭醫院全力搶救,約翰遜在空軍一號上宣誓就職,奧斯瓦爾德被傑克·魯比槍殺,各國元首出席總統葬禮,到當時美國社會的整體氛圍,兩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相關各方在事件前後的言論,世界各地面對肯尼迪遇刺的反應,甚至包括總統一家在白宮中的日常生活等都有面面俱到的敘述。書中人物眾多,作為總統身邊最親密的人,肯尼迪夫人的堅強,羅伯特·肯尼迪的冷靜,以奧唐納和奧布萊恩為首的總統幕僚的忠誠——他們在關鍵時刻所體現出的人性閃光都得到了忠實的記錄。而對於頗具爭議的兇手奧斯瓦爾德和時任副總統約翰遜,作者也並沒有簡單地給出結論,而是結合史料對他們自身的背景和經歷進行了嚴謹的勾勒,將他們的行為置於自身經歷和大環境中進行雙重考量,最大程度地發掘在他們行為之外存在於美國社會深處的更為深刻的罪惡。書中著重描寫的一些細節已經成為了經典場景,如特工克林特·希爾的“驚世一跳”,肯尼迪夫人身著血衣出席約翰遜的就職儀式,小約翰在父親葬禮上舉手敬禮等,作者以一個記者的敏銳在一幕幕宏大場景中捕捉到了這些最有意味的細節,將一個時代濃縮成短短六天的歷史生動地呈現了出來。閱讀此書,可以撥開兇案的迷霧,瞭解到肯尼迪遇害更深層的原因,從而最大限度還原歷史的真實。[1]
《總統之死(套裝上下冊)》披露了大量不為人知的細節,自美國首版後,塵封近半世紀,國內首次引進,以紀念肯尼迪去世50週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