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宇畝啟星
-
2 # 執業中醫師董有剛
對中醫四大經典,起輔導作用的醫書,《黃帝內經太秦》,《校正圖注難經》,《諸病源候論》,《六微釋義解傷寒》,《本草綱目》。
-
3 # 江湖一旦皮
最開始病了後,看黃帝內經,看了兩遍看不懂,又朋友推薦看四聖心源,對氣陰陽五行有點概念,但是看到什麼六經陰陽還是覺得繞的不行,,後來看九極中醫,象數理化,再回來看黃帝內經,四聖心源,方劑學就覺得能理解了,,說實話,除了看書,和一起學習中醫的人交流討論也是很重要的!
-
4 # 癬通
我是學面板科的,我最受益的中醫書籍是清代吳謙主編的《醫宗金鑑》外科,該書總結了歷代關於瘍科的理論和有效方劑,很有實用價值。
-
5 # 藍夢83421497
學中醫不能說只有一本書有用,各方面的知識都要積累看醫書才會更容易理解,中醫包含了中華文化的大部分知識,學無止境。
-
6 # 李應年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承科學研究發展開拓創新科技含量太高階的祖國醫藥學偉大堡壘,它科學技術含量高階上檔次,不是一般人說學就學,說懂就懂的科學,因此上我覺得應該分類別,專專案學習,由其初次接揍者更應從零開始方可不勿學習,千萬不能手高眼底亂七八糟的什麼都看,什麼都想,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比如說有高層學歷者就學習交流理論研究發展方面書,學習臨床醫學就要認識先下手,比如說中醫藥小手冊,湯頭歌訣,藥性歌訣都必須有背的較熟,人常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可揍,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其次我覺得應該看看中醫藥手冊,及赤腳醫生手冊等,這些小冊子才是進門的巧妙之石,因為這些小冊子通俗易懂,也可給自己帶來樂趣和激情,隨即可向專科進軍,根據情況和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知識書學習深造,慢慢一步步提高自己就行了吧。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
-
7 # 中醫臨證心法
彭子益醫書。
就算看完古今所有的醫書,聽完所有大師的講課,如果沒有明白彭子益醫理,都只能說是看起來會中醫而已。
彭子益醫理是中醫的根蒂。
-
8 # 山中之人
讀懂《傷寒論》這一本書就能有醫聖張仲景的醫術,夫復何求。很多人都說讀四大經典,結果學了個四不像,四大經典裡最簡單的就是《傷寒論》。
《傷寒論》其實並不難讀,因為它是最實在最簡明的醫書,簡明到都是人體實實在在的反應,以及根據這些反應做出的處理方法,都是可模擬可操作的,沒有一句玄虛之詞。為什麼這樣簡明的醫書現在卻成了難以參透的天書呢?因為我們現在的醫學理論變得混亂複雜了,反倒不能簡單的思考問題。醫學是實踐的學問,當現代醫學越來越不能治病的時候,我們要回過頭來想,為什麼漢代之前的醫學那麼簡單,那麼有效,我們該醒悟了,該重新來追尋漢代之前的醫學思想了。
-
9 # 隨心所欲不繫舟
朽翁今年70歲了,當年在安徽廣德下鄉當知青,自學中醫,在當地農村當赤腳醫生,給鄉民看病很見效。後進上海醫科大學醫療系學西醫,畢業後留校在病原微生物系當教師,給醫學生授課。本人最初是從純正的傳統中醫入門學醫的。至今仍酷愛傳統中醫。現在想自學中醫者不少,但入門實用之書實在太少。朽翁指點一條入門捷徑。朽翁最初入門之書是明代松江名醫——雲間李中梓所著的《醫宗必讀》。此書薄薄5本10冊,有醫論,脈法,本草,醫案,讀了此書,就明白傷寒論三陽三陰經辨證,宋元四大醫家流派。地域氣候不同,用藥也不同。只要讀懂此書,就可以自行處方看病。非常實用!另一本是《神農本草經三家注》。在此基礎上若要求上進,再學一本清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和清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我的自學中醫之路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它們讓我裨益終身。
《醫宗必讀》一書有再版,可從孔夫子網上查詢!
-
10 # 每天一點歷史知識
很多人在一開始自學中醫的時候會感覺很難,覺得既無思路又無方向,並且還苦於沒人指點該怎樣自學。“自學中醫怎麼選擇中醫書”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事實上,初學的人面對琳琅滿目的中醫書籍,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走錯了彎路,看了一些不對的書或者不適合初學者的書。
那麼自學者應該看些什麼書?看什麼書相對來說才是合適的??
學中醫的人一般有三類,一類是祖傳或跟師,一類是各大中醫院校,一類是自學的。首先要講一下自學中醫和其它兩類的不同之處。自學中醫最大的劣勢就是不像其他兩類有師傅有老師教導,自學中醫完全靠自己看書,自己領悟理解。
所以自學中醫的人,要比其它兩類困難的多,很多人甚至學了很久連中醫入門都算不上,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看書、看什麼書。
《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
這本書最大特點是,對於完全沒有基礎的人,它能讓你對中醫提起興趣。這本書的入門知識點並非最系統的,但是它能讓你對中醫有一個大體的框架認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難得的把枯燥的中醫理論講“活”了的書,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看完這本書對中醫產生極大的興趣。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
接下來就可出現開始看《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這本書了。當你看完了《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對中醫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並且掌握了一些中醫基礎時,不要看雜書,建議馬上進入陰陽一氣圓運動的理論學習中,也就是馬上去看《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有了中醫基礎後,馬上建立一個初步的圓運動思維。圓運動思維將是你最後理解陰陽最重要的一個基礎。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和《四聖心源》
接下來就要開始看一氣圓運動的代表作——《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和《四聖心源》。讀這兩本書的時候要注意精讀,兩本參看,把一氣周流的思維完全領悟和掌握。當你學到這裡的時候就要注意了,不用因為讀完這幾本就覺得自己就學會中醫了,就懂看病了。
這是很多人學圓運動之後的通病,認為自己掌握了圓運動後沒有什麼病是不能治的。開始嘗試給人治病,然而往往會發現事實並不如人所願,甚至有的人因為嘗試治病沒有效果而放棄了中醫,這是非常可惜的。
這四本書初次月必看!!!
當你看完前面所有的書之後,你要記住一點,前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幫你領悟“陰陽”,這兩個字非常重要。把陰陽領悟透以後,你就得去接觸經典了。這裡我推薦你先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而後再去看其它經典。因為我們學中醫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治病。這兩本書是臨床治病的“老大”,它的臨床指導地位,堪稱中醫泰山北斗。
-
11 # 光明中醫
以前自己胡亂學習好多年,不如系統學習光明教材1年。
從基本的中醫概念,比如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四診、辯證
然後再到本草、方劑
再然後是內經、傷寒、金匱 、溫病。
按部就班,2、3年,中醫理論就過關了。
如果不打基礎,直接學習經典,學不懂。
-
12 # 柚子愛民謠
建議你買一本《黃帝內經》白話本,再買一本《黃帝內經使用手冊》,參照學習。《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最權威的一部包括中醫藥、中醫養生、中醫基礎概論、中醫醫藥理論的醫學著作!我家就有全套《黃帝內經》,全家人現在都懂得很多養生之道,受益良多!相信你也一定用得上!
-
13 # 慧澤惠
我是從2009年看了中裡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開始對中醫有興趣了。一般人沒有中醫基礎知識的,學習中醫太專業有些難度和堅持。
不論學習任何,都以有興趣才會學的下去,所以,從外在內接觸後再學習中醫。建議先看《求醫不如求己》,自己對照這個市裡的方法,體驗學習經絡和一些很實用的中醫知識。
中裡巴人寫的非常接地氣好懂,看後很有興趣,多看幾遍……。然後建議《黃帝內經》,有很多通俗板本和影片講課。
-
14 # 無心山人
我本人是學經絡的,我認為從經絡穴位下手中醫才是最快捷有效的切入點。
因為不管是從事針灸,中藥,或者推拿養生,都是以經絡為基礎的。
我自己是從倪海廈老師的人紀針灸開始下手,然後又精研《針灸大成》《針灸甲乙經》《針灸資生經》。
然後圍繞《針灸大成》,穿插著看了《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黃帝內經靈樞《,《黃帝八十一難經》,《點穴療法》
然後閱讀《素問玄機原病式》,《醫學起源》,《奇經八脈考》
還有一些沒有正經看的《神灸經論》等等,
書會越來越多。
最後一張圖是我抄寫的筆記本摞起來的,書基本都是反覆看,抄寫,寫心得體會。
-
15 # 名門書院之行者
受益最明顯的中醫書《大醫精誠》、《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
一、醫者父母心,從仁心仁術開始,懸壺濟世仁德為先,學中醫需要有堅誠之心。《大醫精誠》作為指導。
二、中醫必讀《黃帝內經》,領悟陰陽之道,修心之法,方可治病救人。
正如《黃帝內經》中有論述:“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
三、《傷寒雜病論》被譽為方書之祖,創六經辯證,詳細講述了,疾病由淺入裡的過程,遣方用藥合理、嚴謹、療效顯著,為後世依據脈證組方用藥的典範。
四、除此之外還需要歷經艱難困苦的磨鍊,在明師的指引下,用心領悟,反覆實踐。
-
16 # 王一豐RZZR
首先是湯頭歌,本草類的,然後是傷寒論,金匱要略,黃帝內經,周易,繼而再看各家學說,難經,類經,類證治裁,丹溪心法,景嶽全書,脾胃論,醫理真傳,外科大成等等。滋陰派,扶陽派各家學說最好都看看,當然也要根據自身的天分,如果天分不高,那就學好其中一科也就行了,天分夠的,可以博採諸家,自成一派。
-
17 # 無題小曹子
我目前對自學和剛入中醫學院大一同學推薦一本書,《三個月學懂中醫》,名字很嚇人,但是讀了你就明白診斷是怎麼回事了,作為入門必堵書推薦
-
18 # 齊易
學中醫要鑽研古籍。《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千金方》。《易經》也要讀透,陰陽五行要掌握。
中醫是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個好的中醫,同時中國文化方面的知識也要知道。知識面要廣,醫理要專。
-
19 # 了義98
中醫即是科學又是文化。
大家不妨去看看《中藥大詞典》,《中藥大詞典》涵蓋了幾乎所有中國歷史上的中藥著作和有關文獻,其中包括80年代中期以前有中醫藥學的各大學和著名醫院以及解放軍各個醫院的科研成果。
-
20 # 金匱真言
說到中醫類書籍自古到今汗牛充棟,不可勝數,各家學說爭鳴,一家有一家的學說,一家有一家的道理,但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並不是太多,可以說沒有幾本。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經典名著,歷代醫家莫不尊如聖經,作為案頭必讀之書,很多醫家所謂的引經據典,其中的經典便大多指的是《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醫基礎理論的發源,如藏象、五運六氣、營衛、陰陽、氣血、經絡等等都是來自於《黃帝內經》。針灸更是來自於《黃帝內經》其中的一部著作《九卷》,所謂《九卷》又稱《針經》、《靈樞》。因此這種經典著作必須是強力推薦的中醫著作。
說到推薦《黃帝內經》,其實更希望推薦的是《傷寒論》。《傷寒論》是祖師爺仲景一生心血所做,一共113方,可謂是方方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歷代著作這麼多也沒有哪一部可以超過它。而且《傷寒論》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一個字,都是精華。可以說《傷寒論》是精華中的精華。因此背全《傷寒論》就是一件學醫之中最幸福,也是最有用的事情。最強力推薦的中醫書籍。
回覆列表
《經絡是水通道》第二版,這是2009年出版的一本書,用事實來揭示經絡是低流阻的組織液通道的實質!當你瞭解這個事實之後,就會對血,氣,陰,陽等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建議學中醫愛中醫的人都去看看,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 我再加多幾本,一個是李可的《捍衛陽氣不生病》,絕對讓你大開眼界,讓你瞭解中醫現狀以及為什麼中醫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原因!懂開方的可以再看看李可相關的書,大概有五六本,然後是金希聰的《杏林三唱》!有關經絡方面的書還有一本鉅著,就是楊永淑的《循經推運醫學》,以上幾本書若有人能懂個七八成,絕對又是一個當代華陀扁鵲!歡迎同道中人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