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蘿蔔快跑

    當時並沒有類似的恐怖襲擊過,所以美國政府當時也沒有太好的處理辦法,畢竟是民航客機,直接擊落不定又掉到城市哪個地方去。誰知道那些恐怖分子是死了心一定要幹掉。到後面911過後就出了一個規定,只要確定是恐怖襲擊,控制了飛機,可以直接擊落

  • 2 # smartxue

    打了呀,那架撞擊五角大樓的飛機就是打下來的,而且當時美國航管局要求所有的非戰鬥機立刻就近降落,數架美軍戰鬥機帶彈巡航,有任何不聽指揮的民用飛機都會被擊落。

  • 3 # 陳25089053

    跟珍珠港一樣都是美國的苦肉計,美國是個嫉妒虛偽的國家,嘴上講人權然後齷蹉事一件沒落下,打倒美帝國主義,強我中華!

  • 4 # 鳴人給路飛上課

    1.飛機上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子,美國政府不清楚。也不知道有多少武裝分子,不知道人質的情況如何。如果把飛機打下來,那麼飛機上的人質就會徹底為國捐軀了。但是,這在美國虛偽的民主面前,這種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小布什不是普京,他沒有普京那種膽識和氣魄。普京不會對武裝分子有任何的拖鞋和讓步,普京那句“我的任務就是送他們去見上帝”何等霸氣。在美國沒有人有這種魄力,兩院,兩黨天天吵架。

    2.恐怖分子選擇的時機非常好。當恐怖劫機成功以後。讓所有意外的是,恐怖分子自己會開飛機。這個太令美國政府意外了。自己會開,這就讓情況非常複雜。美國政府根本無法知曉飛機的走向。在距離世貿大樓那麼近的距離突然改變航向,這讓美國政府措手不及。即便用導彈也無濟於事。即便從最近的軍事基地用導彈攔截也無法做到百分百成功。

    911事件,是美華人心中永遠的痛,也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劇。美華人只能眼看著飛機撞向世貿大廈,這是無奈,也是悲哀。

  • 5 # 榮華之武器堂

    對於這個問題,當時的美國政府一方面之前沒有了經歷過類似的恐怖襲擊,也沒有什麼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多數會認為是民航客機迷航也想不到會採取撞樓的恐怖襲擊,在沒有確認之前也不可能使用導彈擊落客機

  • 6 # 冷兵器TILLLINDEMANN

    911事件已經過去整整20年,然而這件事幾乎改變了21世紀伊始的世界格局,進而加劇了美國全球干涉的力度,為此發動的阿富汗,伊拉克等戰爭,至今仍然讓中東不得安寧,毫不誇張的說,911事件甚至扭轉了全球利益版圖的演進方向。

    與此同時,慘烈而震撼的911事件,也給各國的國家安全防務提出了新的課題,甚至是一次革命性的啟示。

    我們不妨回憶另外一件事:

    2018年3月11號,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了《普京》紀錄片記者的採訪。普京為記者複述了2014年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期間,他正準備動身前往開幕式現場的體育場館,突然接到負責冬奧會安全官員的電話,一架由烏克蘭飛往伊斯坦布林的客機被劫持,劫機者要求將飛機降落在索契。而此時的索契體育場館的觀眾已經超過4萬名,還有客機上的11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

    但幾分鐘後,普京再次接到電話,得知資訊有誤,原來是一名酒醉的乘客,謊稱飛機上有炸彈,所謂的“劫機”只是一場鬧劇。

    普京的鐵血與果敢人所共知,甚至有人因此聯想到了冷血飛揚的“別斯蘭人質”事件。然而我們無法類比性質不同的兩個事件,也無法猜度普京總統面對兩起事件時的內心活動。但假設那次劫機是真的,普京如果真的下令擊落了客機,如何向飛機上的死難者家屬交代?如何面對國際輿論的討伐?或者說普京沒有下令擊落客機,導致飛機撞向4萬人的體育場館,後果有多嚴重?我們又該如何評判這兩種後果呢?

    雖然假設是沒有意義的,但普京能在2014年作出那種殘酷的決定,其勇氣與決心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有著前車之鑑意義的911事件。

    911事件為劫機案件確立了一個新的處理模式,從而在全球形成共識

    911事件之後,大部分國家都制定了應對該類事件的應急預案,其內容也都大致雷同:政府在與劫機者不能構建有效溝通渠道,或者不能判斷劫機者真實目的的情況下,可以擊落被劫持飛行器,以保證大多數人的安全。

    然而在911事件之前,不要說這樣的預案,每個國家最高安全智囊的思維境界,都沒有想到恐怖分子並沒有把劫機當成手段,而直接當成了目的。痛定思痛,人們不得不相信那位大鬍子老人透過卡達半島電視臺所說的一段話:美軍有幾千名怕死計程車兵,但我們有幾千名渴望死去的聖戰士。

    沒錯,劫機者就是直接奔“死”而去的,他們的目的就是同歸於盡,因此,他們根本沒有預留和對手談判的餘地。

    美國的空中飛行網路非常繁忙,監控系統也相當發達,難道根本沒發現動向可疑的飛機?

    其實在第一架被劫持飛機在8:46分撞向世貿大廈北塔之前,美國東北防空基地的對空雷達已經發現了飛機的飛行方向不對,併發出了是否擊落的請求,但被上司否決了。因為,根據各國幾十年劫機事件的經驗,劫機者基本上都會遵循:找機場降落_提出條件_談判_營救人質_滿足其要求釋放人質這樣的基本規律,然而當時的情況不屬於必須擊落的空情。

    飛機的飛行方向是紐澤西,是典型的找機場降落,吸引國際媒體,提出要求的節奏,如果這個時候連談都不談就貿然將其擊落,試問:誰敢下這樣的命令?

    第一架飛機撞樓成功之後,北美防空司令部緊急下令兩架F15升空並搜尋第二架飛機的位置,但對方應答器處於關閉狀態,沒有應答器發出的訊號,二次雷達就無法確定飛機的位置,高度,速度等各種引數。於是,第二架飛機撞向了世貿南塔。

    小布什耍了一個“不得已”的滑頭

    這個時候的小布什實際上“太難了”,無論是“擊落”或者“不擊落”,他都無法承擔嚴重的後果。得知訊息的第一時間,他下令關閉北美地區所有的飛行航線,並授權軍方:“可以擊落,也可以不擊落”。看得出來,這相當於將決定權推給了軍方,也巧妙的規避了承擔責任的風險。這難道不是耍了一個天大的滑頭嗎?然而當時他還有別的辦法嗎?沒有!

    當時的小布什還能怎麼做?如果總統下令把飛機打下來,大廈裡得救的人就一定會感謝政府嗎?因為很多時候,沒有造成後果的“事件”,人們往往都會在缺乏邏輯的推理與毫無意義的猜測中選擇相信“不會發生”。還有,用自家的導彈打掉自家的人,總統如何向飛機上的乘客家屬交代?

    到了那個時候,輿論的風刀霜劍就會指向總統:是總統下令殺死了飛機上所有的乘客,因為這件事沒有更糟糕的結果,這個責任只能由下令者來承擔。

    如果說白宮明知道飛機的位置而採取消極態度,那麼第三架撞得可是五角大樓,美國政府會眼睜睜的看著飛機破壞國家安全的核心所在?至於第四架飛機的墜毀,目前的結論是機內乘客與劫機者搏鬥的結果,但前提仍然是美國空軍沒有機會將其擊落。

    因為,一切發生的太快了!

    短短兩個小時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其中牽扯到了人性,人權,人道,個人,國家,正義,法律,政策,智慧,判斷力,行動力,決策權等一系列足以把電腦都能燒壞的突發性事件,任何一種結果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和影響,而任何一個政府和個人的任何決定,都不會有一個相對完美的結局。

    美國政府的責任在於,當第一架飛機撞樓之後,沒有擊落後面的3架,從筆者的理解角度來看,雖然布什總統的授權有“甩鍋”的意思,但如果美國空軍真的有機會將其擊落的話,就不會有後面的事情發生。

    事後氾濫於江湖的:“美國一手策劃了911事件,以此作為發動反恐戰爭的理由……”等猜測甚囂塵上,甚至由此追溯到了珍珠港事件的“可疑”之處。

    假設911事件是美國的“自導自演”,這麼大的事情,必然牽扯到行政,立法,司法,軍隊,媒體等龐大的權力制衡體系,這件事如果展開來策劃,即使保密級別再高,也有洩密的可能,誰敢作這樣的決定?誰敢承擔這樣的後果?誰敢用如此慘烈的“自傷自殘”作為戰爭的理由?

    正值鼎盛時期的美國,如果想發動一場戰爭,什麼樣的理由找不到?人們不是常說:鮑威爾用一瓶“洗衣粉”就能發動一場戰爭嗎?如果是這樣,美國會用2996條生命甚至國家的命運來發動一場無法預測結果的戰爭嗎?在這件事情上,美國政府的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為此負責的只能是劫機者!

  • 7 # 勤勞的軍建

    美國91l為什麼不用導彈把飛機打下來?美國的911事件屈指一算己過去二十年了,美國的華人至如今提起還膽戰心驚、憶景色變。美國的911事件後,出現了兩個犧牲品國家,那就是美國為此發動的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美國當局的主要任務,透過911事件後轉變為整天找國際上的恐怖分子,與本拉登長期為敵。

    題主提問美國911事件為什麼不用導彈把飛機打下來?針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是劫匪劫持的客機是美國客機,客機乘坐的客人大部分是美華人。如果用導彈襲擊飛機,機毀人亡,墜落到市熱鬧區,後果不堪設想。

    二是美國的國防雷達,主要是對外,探測外國的飛機來襲。疏忽了本國內客機撞樓事件。

    三是美國當局頭一次遇見這種突發事件,因為沒有實戰經驗。造成束手無策,沒有及時作出反應。

    四是911事件太突然,第一架客機撞樓和第二、三、四客機撞樓相隔時間太短,當雷達發現報告指揮部,指揮部再報告總統小布什,小布什再考慮找人研究,一切都晚了。

    總之911事件是美國當局造的孽,憑籍著經濟、軍事強大,充當世界警察,以莫須有的罪名到處欺負小國,造成美國的敵人遍天下,使美國防不勝防,經常受恐怖分子襲擊,使無辜的華人受到傷害。希望美國當局接受教訓,以和平、友誼、雙贏、平等、友好的態度與世界各國建立外交關係。

  • 8 # 楚王愛音樂

    一、劫持人質後炸掉工廠,不能因為保護工廠而將綁匪和人質一起擊斃。

    二、飛機去撞擊高樓並不是已知而是未知,誰也不知道飛機要飛向何方。

    三、飛機迫近高樓之後,即使決定用導彈擊落飛機,也一定是來不及了。

    四、在此之前並沒有可行案例作為參考,美國總統也是無法做出決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米格21(殲7)被稱為空中的ak47?它到底好在哪裡?又有什麼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