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網路文學的火爆,意味著全民欣賞能力的降低?
6
回覆列表
  • 1 # 水幕華

    網路文學的火爆說明了大家的求知慾望增強了,不再是隻有聚眾賭博,打麻將,鬥地主來打發時間了。而是上網看新聞新鮮事物,有趣有用的知識都可以透過網路來學習,這可比賭博、打麻將強多了。看網路小說也是可以從中學到不少知識的,好的小說也是作者用了大量的時間作出來的作品。作者也不是天生會寫作的,他們也是需要學習多方面的知識,看大量的書籍才能寫出來優秀的作品。他們用了幾年才寫出來的作品,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就看完了。怎麼好意思說欣賞能力下降?怎麼可以這樣褻瀆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喜歡的可以不看,沒看過的請不要發言,毛爺爺說的:"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希望網路上乾淨一點,沒有那麼多的詆譭他人的爆力份子

  • 2 # 思維界

    目前網路文學可以稱之為網路線上小說,或者是網路的自媒體釋出的相關文章,或者是一些生活領域傳播者,透過新媒體平臺和渠道釋出的一些文章。如果單純網路小說來講,多半都是扮豬吃老虎或者是把富二代或者甚至官場上的一些東西寫的淋漓盡致,透過這種形式去表達。在生活中他們發現或者說看到的問題不能夠直接表達出來,只能透過小說或其他網路文章的形式進行表現。全民欣賞能力是否有普遍的下降,這與取決於一個人對藝術的欣賞和對知識的追求,這不能夠說是網路文學火爆就會導致全民的欣賞能力下降,因為現在透過大資料推送的相關資訊,都是根據你個人的愛好和個人的喜好,日常瀏覽的記錄進行推薦的,那麼這就意味著因為你喜好,所以他推薦這種情況下,對於你的欣賞力,或者是在整個領域的一個發掘會更高會伴隨著你去不斷的選擇這個領域而不斷的增長。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更多的一些文章或者更多的一些知識更加容易獲得,相比之下網路文學發展的快速度還不如短影片發展的快速,那麼在未來更多的是透過影片或者是透過簡短碎片化的一些高畫質影片進行學習,透過這些影片逐步逐步的去了解和學習到以前我們想理解到的興趣愛好和領域。

  • 3 # 董江波

    網路文學的火爆,並不意味著全民欣賞能力的普通下降,而是主流消遣方式的持續罷了:

    第一,陽春白雪永遠是少數人的愛好專利。

    我們印象中,應該人人愛好的琴棋書畫、筆黑紙硯,文玩古董,經典文學,應該全民14億人都愛好啊。

    其實,真不是這樣,除非有投資的資本在作怪,否則,這些小圈子,都是少則幾十萬人,多則百萬人的小圈子。

    比如,四大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可能大部分人家都有,但真正讀過的,一百個,恐怕也沒有十個。

    大多數人對這些名著的瞭解,是來自於影視劇的改拍,而非閱讀原著。

    第二,主流大眾喜歡的,基本上都是世俗的,具備相當爽感度,而且輕鬆的。

    其實,符合這個要求的,網路文學只是其中之一,比如,看電影、刷短影片、逛街、養花弄逼、養貓逗魚、打撲克、玩麻將、侃大山,這些東西的特點就是,不需要什麼特別的修養和基礎,都能玩,它非常簡單,淺顯易懂。

    你想,大家工作學習了一天了,回到家中,是嚴格的學習一段《紅樓夢》呢,還是刷半個小時短影片,或者看一個小時網路文學呢。

    當然,大部分人,肯定都是後者。

    但這種放鬆的方式,並不意味著絕大多數人欣賞水平的下降,而是說,他需要休息,需要娛樂來放鬆。這真正是勞逸結合的需求罷了。

  • 4 # 裂璺君

    民眾的欣賞水平一直就那樣,只是以前沒有機會體現罷了。

    早年間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機會上學識字,也就不存在看什麼書的問題。加上印刷成本高昂,所以書基本只在學問人中間流通,所以民眾的欣賞水平到底怎麼樣,誰也不知道。但你給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老百姓看之乎者也,估計他們也提不起興趣。

    後來義務教育漸漸普及,基本上都認字了,但大家的生活水平依然不怎樣,買本書的費用並不低。有條件寫書、出書的也不是一般人,自然他們也不會寫水平太一般的作品。而老百姓也沒有那麼多餘錢買閒書看,但老百姓的欣賞水平其實已經可見一斑了。

    比如小時候武俠小說風靡,比四大名著可火爆多了。相比看武俠小說的快意恩仇,什麼悲慘世界、紅樓夢可沒意思多了,說明大家的欣賞水平本就趨向與輕鬆、爽文、劇情跌宕起伏的那一類。

    還記得那時候一個班裡可能有一兩本武俠小說,在全班流通,所有人都看得津津有味。可能有人會說,那金庸武俠也比現在的網路小說有水平啊。說明那時候人的欣賞水平就是比現在高。

    其實,那只是因為當時沒有網路小說罷了。

    記得那時候我爸最喜歡看的就是《讀者》、《知音》這類書,水平很高嗎?後來學校裡流傳比較廣的《愛格》、《8090》之類的青春疼痛文學,水平很高嗎?

    網際網路的誕生,促進了網路小說的火爆,輕鬆、體裁多樣,各種爽文、虐文,作為休閒娛樂再合適不過。

    很多人可能有一種感覺,小時候以為自己很愛看書,那時候看書看的廢寢忘食,還以為自己是個愛看書的好孩子。長大了才明白,那是因為小時候缺乏娛樂活動,看書已經是最好的休閒娛樂了。現在一天到晚捧著手機,各種遊戲、網站、小影片,比看書有意思多了,再拿起書來,根本看不進去了。

    我小時候三年級就看紅樓夢,裡面的詩詞基本都會背,那並不等於我品味高階,只是因為當時也沒有其他書給我看啊。

  • 5 # 月鳴光

    我帶孩子去聽音樂會,著名指揮家。但閨女聽了半場就不愛聽了。我帶她去看演唱會,音樂震的我心難受,她卻非常投入。

    宋詞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高雅的東西,但是在當時,那就是流行歌曲,沒事在青樓裡唱唱的小曲。北宋著名詞人柳永還是被妓女所埋葬的。現在這些詞難道不是高雅的文學麼?

    存在即是道理,之前傳統相聲沒落,好多說相聲的改行演小品。後來德雲社開始火爆,雖然被主流相聲界所打壓,但是走到現在,不得不承認,德雲社為相聲的繼承、傳播和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山海經、西遊記哪一個是當時的主流文學?都不是。如果說官方,當時就是八股文,難道八股文就是正統?

    網路文學就像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江湖,雖然現實中我們很渺小,但卻是這個江湖中的大俠。

  • 6 # 閒看秋風999

    文學作品已經成了商品,作家收入排行榜上的前十名大半都是網路作家;名氣最大的一位是“當年明月”,就是寫《明朝那些事兒》的哥兒們。

    東西有人買,作品有市場,對於讀者和作者來說就是“雙贏”——你憑什麼說全民欣賞能力普遍下降了呢?文學作品不是歷史研究,歷史學家是拼不過網路小說的。

    文學作品需要市場,作家需要掙錢養家餬口買房子;讀者需要精神產品滿足業餘生活,專業的歷史書學究氣太濃,於是網路小說得以爆紅。

    網路小說的爆紅見證了《百家講壇》的興衰,不少專業學者紛紛效仿易中天和當年明月的風格與讀者無縫對接;“名”可以放棄,但是“利”的誘惑無人可以抗拒。

    網路小說,應該是典型的“雙向選擇”——有需求才有市場,有網路讀者,就必定會有網路小說,網路電視劇,網路影片,網紅。

    智慧手機的出現與普及,造就了網路小說;網路小說與讀者互動,大資料又反過來讓網路作者可以迅速調整自己的創作思路,適應快節奏,快生活。

    試想一下,如果作家們都是“十年磨一劍”,力爭出精品,他們吃什麼?如果網民看不到網路小說,智慧手機的銷量怎麼保證?這不僅僅是“雙贏”,是“多贏”!

  • 7 # 大鼻子攝像師

    首先,網路文學屬於電子讀物,風格更誇張,都是吸引眼球的,就是有好的作品也是紅極一時,很難傳長,不像我們曾經讀過的平凡的世界,射鵰英雄傳等書籍,一直是可看可讀,流傳久遠。

    第二,由於智慧手機普及,網路文學的閱讀比傳統書籍閱讀更方便快捷,助長了網路文學的火爆,比如走到哪裡,手機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閱讀,而你不能隨時帶本小說或書閱讀。所以說網路文學火爆有量,但質卻值得商榷。

    第三,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快速閱讀也給網路文學火爆添了一把火,人們只關心內容,卻忽視了他的美感。而傳統文學就節奏

    比較慢,因為他注重質量,不太適合快節奏人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雙版納當地都有哪些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