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新社
-
2 # 歷史評說
有一個歷史悖論是這麼說的,當一個文明高度發達的時候,總會被一個相對野蠻的文明擄掠。北宋聯合金滅遼,結果遼終結了北宋,南宋聯合蒙滅金,南宋被蒙古所滅。
好像宋朝踏入了迴圈啊,還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是南宋朝廷不會以古鑑今嗎?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相反宋朝當時的目光非常犀利,早就把蒙古人看作心腹大敵,可是架不住有個豬隊友!同時,面對神對手以及豬隊友的情況之下,宋朝只能狗帶!
蒙古國的突然興起,在草原上稱王稱霸,各種勢力在成吉思汗的鐵騎之下瑟瑟發抖。蒙古帝國的崛起可謂是非常的高調,每一次擴張都非常硬核,沒有欺騙,沒有計謀,只有金戈鐵馬鮮血與殘陽。蒙古人的這種野蠻發育,很快就吸引到了宋朝朝堂的注意。
儘管宋朝和蒙古之間隔了一個金國,可能是旁觀者清的因素,宋朝對於蒙古國帶來的威脅感受比與蒙古接壤的金朝更加強烈。大宋朝堂上的相公們目光炯炯,他們已經把蒙古國看成了一個心腹大患,不得不說大宋朝的這些腐儒們眼神真是賊拉六。
為了將來自更北方的威脅消弭於無形,宋朝制定了一系列的北方援助計劃,試圖透過在經濟上援助金朝,來一個驅虎吞狼,讓金人去和蒙古人拼命,讓金華人成為自己的藩籬屏障。
以偌大的金朝領土作為戰略緩衝區,而宋朝則作為金國的後盾,集合兩國之力,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共同消除來自北方的威脅。
只可惜宋朝的鐵算盤遇到了金朝豬隊友,此時的金朝早已不復當年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神勇,在戰場上被蒙古人安排的妥妥當當。但是金朝人偏偏和中國男足一樣,屢敗屢戰,然後又屢戰屢敗,不經意間大金朝的半壁江山,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丟了。
在此時,宋朝向金朝遞來了橄欖枝,試圖透過兩國強強聯手,趕走蒙古入侵者。金朝統治者對此嗤之以鼻,在他們的心目中宋朝就是一個出血簍子,錢多人傻不經打。
於是金朝人就來了一個土地置換,試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北方的領土被蒙古佔領,那麼我們就去強佔南宋的領土,既能鍛鍊隊伍還能從負數的南宋那裡狠狠地敲一筆錢,到時候再整軍經武和蒙古人決一雌雄。
在這種思想之下,南宋皇帝的金國叔叔派遣了數路大軍,帶著叔叔春風般的問候,浩浩蕩蕩朝著宋金邊境殺來。
可是事實證明,金國軍隊打不過蒙古人,也打不過南宋精銳。在南宋地區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下,金國精銳損失殆盡,非但沒有搞到錢,反而把好不容易積攢的家當耗的一乾二淨。
這麼一分析我們就能發現是金親手把宋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那還玩啥啊?蒙古在有了宋的支援下,金一下子就頂不住了,宋也大仇得報。
但是在這其中,南宋還是很清醒的,如果幾次幫助金續命,比如對蒙古的支援忽冷忽熱的,並不是那麼的盡心盡力,還拒絕了蒙古借道南宋,抄金後路的決策。
但是金就是個政治目光短淺的鄉巴佬,西夏求救時不僅不幫助,還背後下手,配合蒙古把西夏整死啊。沒有了西邊的緩衝,金不得不直接和蒙古對抗。之後蒙古騎兵再也沒有對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吞下整個草原,繼續擄掠。
因為金的政治短淺,南宋等其他勢力也不得不為其殉葬。雖然最後南宋誓死抵抗,也頂擋不住蒙古鐵騎,最後上演了十萬軍民崖山赴死殉國的一幕,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骨氣!
-
3 # 看遍山川
聯金滅遼反身被噬,已經上了一次當了,為啥還不長記性呢,北宋的這段軼事對於南宋來說是旁觀者,不是說“旁觀者清”麼。“遠交近攻”,“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外交軍事原則怎麼就不管用呢。
早在1233年,南宋和蒙古約定夾擊金朝圍攻唐州時,金哀宗就派宗室完顏阿虎來南宋和談,向南宋表明蒙古已經滅亡北方大小四十餘國,連強大的西夏也被滅了,現在蒙古要消滅大金,等金國完蛋後,就會輪到你們大宋,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宋總該懂吧,南宋應該和大金聯合 ,抵抗蒙古人的軍事進攻,最符合你我雙方的利益。
金國使臣的話句句在理,可是南宋睜眼瞎,只知道和蒙古合作可以收回大片領土,至於事後收得了收不了,或收得了拿不拿得住,這些南宋君臣還沒來得及也沒人去考慮。
南宋這邊也不是沒有個把明白人,金朝滅亡後,御史洪諮夔就警告宋理宗,指出別忘了一百多年前趙家祖宗聯合金國滅遼國的故事,最終引狼入室自取滅亡。現在南宋聯合蒙古滅了金朝,北方的鄰居換成了更強大的蒙古,其狼子野心不可小覷,中國應當加強防守以防萬一,千萬不能以金國滅亡而掉以輕心,一旦形勢突變,就很可能重蹈前朝覆轍。
洪諮夔的話已經有馬後炮的嫌疑,南宋根本不該聯蒙滅金,只是生米已經做成熟飯,而僅僅這些早當防備警示的話,南宋君臣絕大多數都置若罔聞,陶醉在滅金的輝煌勝利中。南宋當家人宋理宗要負主要責任,這位身份懸疑,被權臣史彌遠炒作出來的皇帝,在1233年史彌遠死後終於得以走上前臺,整頓吏治,整飭軍備,一副靡不有初的樣子。
在文化建設上,大力推崇程朱理學,親自編寫《道統十三贊》,將理學大加頌揚,拔高到迄今為止最高的理論高度,給予了極其尊崇的社會地位,程朱理學正是在理宗朝開始在儒家思想中成為權威。
在經濟領域,宋理宗時期,南宋步入了社會經濟繁榮的頂峰。南宋開啟了海洋貿易時代,在朝廷的鼓勵下,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龐大的商船揚帆遠航,其航跡遍佈東亞,遠至非洲。海外貿易使白花花的銀子不斷地流入南宋,政府徵收的關稅水漲船高,這期間是海洋貿易的黃金時代,使南宋進入了社會經濟全面繁榮的鼎盛時期。
軍事領域儘管滅亡金國的主要力量是蒙古,但南宋也算是戰勝國,南宋的軍隊甚至找到了金國末代皇帝金哀宗的遺骨。理宗下令將其送到皇家祖廟作為祭品,告慰列祖列宗,當年造成靖康之辱的元兇金國已經覆滅了,宋朝君臣切齒仇恨的敵人已經被趙家子孫們消滅了。理宗還下令把金哀宗的遺骨丟到大理寺的監牢裡,既然當初把徽欽關入地牢,那麼現在也得將金國的皇帝“關”進大牢,哪怕是一具屍骨。
宋理宗一心想要“收復”北宋丟失的土地,看中的只是眼前利益,完全陶醉在他的“文治武功”裡,哪裡還有“居安思威”的想法。自信心爆棚後又單方面撕毀宋蒙協議,趁河南地區蒙古兵力空虛,理宗君臣出兵想佔領整個河南,收復東京汴梁,洛陽和應天府。
1234年年中的時候,南宋是通過蒙古不備突襲成功得到了汴梁等地,不過那些地方殘牆斷瓦一片廢墟毫無價值可言,等蒙古人醒來反攻,南宋軍隊不堪一擊,到手沒幾天的城池還沒捂熱就還給了蒙古人。
蒙古和南宋這兩個滅金的戰友,各自達到目的後,第二年1235年就開始掐架,拉開了兩國長達40年的戰爭同時也是南宋走向滅亡之路的序幕。
-
4 # 歷史的小學生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聯蒙滅金對宋朝來講,既是國仇,又是家恨。北宋末年的金國南侵,不僅滅亡了北宋,而且擄走了徽欽二帝。這對南宋百姓和南宋朝廷來講,都是難以磨滅的奇恥大辱。即因如此,南宋諸帝曾數次北伐,企圖收復失地,擒獲金主,以報靖康之恥。但苦於自身實力的疲弱,均以失敗告終。
蒙金髮生戰事後,南宋內部對外政策產生了爭議。一部分出於仇視金國的情緒,主張聯蒙滅金,恢復中原;一部分則相對理性,援引當初聯金滅遼的教訓,強調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以金為藩屏,不能重蹈覆轍。由於蒙金交戰之初,雙方態勢並不明確,南宋政府一直搖擺不定。隨著戰事的逐漸明朗,金國敗局已定,宋理宗決定聯蒙滅金。
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十二月,蒙古派遣使者王檝來到京湖,商議聯兵滅金。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報朝廷,當朝很多大臣都表示贊同,認為此舉可報靖康之恥。只有大臣趙範不同意,提醒應借徽宗海上之盟的教訓。一直胸懷創不世之功的宋理宗把這看作是建立不朽功業的天賜良機,同意了蒙古的請求。蒙古答應滅金以後,將河南之地歸還宋朝,但雙方並沒有就河南的歸屬達成書面協議,只是口頭約定,這為後來留下了巨大的隱患。這次宋蒙約定其實就是聯金滅遼的翻版。
金哀宗得知宋蒙聯兵的訊息後,也立即派使者前來爭取南宋的支援,竭力陳述唇齒相依的道理,說:“大元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連和,所以為我者,亦為彼也。”宋理宗斷然拒絕了金哀宗的請求。憑心而論,當時的南宋和金國都處於王朝的末期,統治腐朽,邊事荒廢,即使它們聯兵抗元,也只能延緩壽祚,被元朝滅亡是早晚的事。
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南宋出兵攻佔了鄧州等地,於馬蹬山大破金軍武仙所部,又攻克唐州,切斷了金哀宗逃跑的退路。十月,宋蒙聯軍攻破蔡州,金哀宗自縊而死,金國滅亡。
蔡州被攻破後,宋軍在廢墟中找到了金哀宗的遺骨,並把他帶回臨安。南宋沉浸在一雪靖康之恥的狂喜之中。宋理宗將金哀宗的遺骨奉於太廟,告慰徽欽二帝的在天之靈。接下來,宋理宗準備興兵中原,收復故都開封。自北宋滅亡一個世紀以來,收復開封成為南宋臣民旦夕相望的事情,金國的滅亡,使宋理宗看到了希望。
端平元年,宋軍全線出擊,進軍中原。由於宋蒙聯軍的時侯對河南之地的歸屬沒有紙面協定,因此,蒙古仍然佔據著開封。宋軍到達開封后,由於開封蒙古軍隊都尉崔立李伯淵、李琦、李賤奴長期遭受主將崔立的侮辱,他們就合夥殺了崔立,獻城投降了宋軍。七月五日,宋軍進入開封,終於圓了靖康之恥以來南宋臣民的願望。
宋軍佔領開封后,後方沒有及時運來糧草,致使宋軍無法繼續進軍。半個月後,向洛陽進攻的宋軍被蒙古擊潰,損失慘重,狼狽退回。開封的宋軍也因為糧餉不繼,整軍南歸。其他各路宋軍也全線敗退,宋理宗恢復故土的希望再次落空。這次出兵史稱“端平入洛”。
“端平入洛”的失敗,使南宋損失慘重,數萬精兵死於戰火,南宋國力遭到嚴重削弱。更嚴重的是,“端平入洛”使蒙古找到了進攻南宋的藉口,蒙古由此開始了攻宋戰爭。面對這種局面,宋理宗不得不下罪己詔,檢討自己的過失,以安定人心。然而,這種文過飾非的表面文章不足以挽救風雨飄搖的南宋政權,理宗死去的十餘年後,蒙古就滅亡了南宋。
-
5 # 沙礫657
感覺很多回答都沒有答到點子上。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就是南宋的統治者並不是傻子。很多人都說南宋是被利益衝昏了頭腦,想要建立不世之功。我只想說這些人根本沒學會用邏輯來看待歷史問題。一個頭腦正常的統治者首先考慮的問題一定是如何穩固他的政權,如果政權沒有了,什麼功名利祿全是空的。
開始就南宋問題探討。 南宋和北宋當時的情況不同,北宋聯合金國滅掉遼國。首先並沒有前車之鑑,金和遼對於北宋來說並無不同,都是異族政權。金和遼是世仇然而和宋並沒有什麼瓜葛。這時金國來找北宋共同滅遼,對於宋朝來說理論上是可行的,因為遼一直打宋,宋也沒被滅掉。所以宋朝有理由相信金國也滅不掉他。最多到時候打不過賠點歲幣。 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來看,金國滅了遼國,立刻就把北宋打的找不到北。說明北宋根本沒做任何防備。死心塌地的相信金國,這才導致北宋被滅國。這說明北宋統治者就是昏庸。
但是對於南宋則完全不同。首先,南宋當時已經有了前車之鑑,他們有理由相信蒙古滅金之後會來消滅自己。就像當年的金國消滅遼國一樣。所以南宋的統治者絕對考慮到了蒙古會回過頭消滅自己。從當時的背景來看,南宋並不是一開始就連蒙滅金。一開始南宋是堅決的站在金國一方,不斷的提供糧草給養。因為他們知道,蒙古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敵人,完全以進攻和消滅別國來生存。當時的蒙古不光打金國,同時西征西亞,東征俄羅斯。南宋又不傻肯定知道蒙古的危險性了。所以南宋一直堅定的站在金國這裡,要啥給啥。哪怕到了最後金國回頭進攻南宋,宋朝也只是停止援助了而已,絕對沒有聯合蒙古。
最後聯合蒙古絕對是南宋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最後的金國已經是日薄西山了,被蒙古消滅只是時間問題。這個時候再聯合金國已經是白白浪費糧草了。與其幫助金國,不如儘快搶佔土地人口,儘可能的增加戰略緩衝。為不可避免的宋蒙決戰來做準備。 我們從幾個例項來看,北宋滅了遼之後,立刻被金國打的一路潰敗,直接首都被佔領。這說明北宋完全沒做任何準備。 但是反觀南宋,積極充分備戰,兩次把蒙古打的全面潰敗
最後連蒙滅金的提議是南宋大將孟珙提出的。最後也是朝堂合議,賈似道力排眾議,確定這條策略。
看一下以後的發展:蒙古滅金之後,開始攻擊南宋。南宋憑藉江南水網層層阻擊,在孟珙的指揮下,把蒙古打得全面潰退。這說明南宋的頭腦非常清晰,做足了準備工作。第二次宋蒙戰爭,南宋憑藉西南山地,將蒙古主力死死拖在西南。大汗蒙哥在進攻釣魚城時被流矢打傷。 第二次又是全面潰敗。
所以說,南宋不是不長記性,南宋是絕對做過了全面的分析,然後做出了最優的決策。不要以為古人是傻子,很多時候覺得古人傻,那是因為老是站在後來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其實所有的人都很聰明!
-
6 # 我是越關
北宋徽宗年間,女真族崛起於中國東北地區,並且以摧枯拉朽之勢佔領了遼國大片土地,此時金國聲威大震。北宋滿朝文武認為遼國必敗,為了收回心心念唸的燕雲十六州,北宋朝廷和金國定下了海上之盟,相約共同滅亡遼國。也正是因為這次北宋朝廷的短時,遼國滅亡之後,金國乘勢滅亡了北宋。
到了公元13世紀,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隨後展開了蒙古滅金之戰。然而這一次南宋依然選擇了聯盟滅金,難道是他們忘了曾經聯金滅遼後的靖康之恥嗎?
實際上聯蒙滅金是一項正確的國策在蒙古崛起之後,南宋的官員已經注意到了這一支新興的勢力。而且對於蒙古人的野心和企圖,南宋的統治階級也有一定的瞭解,所以一開始南宋朝廷並沒有聯蒙抗金。
在南宋朝廷之中有兩個方案,一派主張繼續供給金國歲幣,並且讓金國作為蒙古南侵緩衝區。另一派稱金國和南宋乃世仇,應該乘其即將滅亡之際,派兵北伐,收復失地,作為屏障抵抗蒙古入侵。
這兩個方案都看到了蒙古乃是虎狼之國,是比金國更加兇惡的敵人。然而正在南宋朝廷內部爭論不休之時,蒙古正在逐步消滅金國。
這時南宋內部支援聯金抗蒙的聲浪也在逐漸的擴大。但這時的金國失去了黃河以北的所有土地,面對這種危機的情況,金國內部認為蒙古強大,南宋弱小,竟然制定“北失南補”的策略。
但是這時的金國日薄西山,根本無力和南宋一較長短,反而讓南宋朝廷內部支援金國的人全部失望,最終把南宋推向了敵對勢力。 面對金國的攻勢,南宋奮勇反擊,挫敗金國“北失南補”的策略。但這時南宋也並未和蒙古聯合滅金。
最終聯合滅金是在窩闊臺時代,蒙古人攻破了金國最後賴以生存的關河防線,此時金國滅亡已經是近在眼前,而且這一時期的金國對於南宋來說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屏障價值。
最終南宋政權出於“和蒙” 的策略,出兵攻打金國。並且收復了一定的失地,也算是這一事件的利益獲得者。所以說聯蒙滅金實際上是一次正確的決定。
回覆列表
社評:為啥大宋聯蒙抗金,開展第二次“海上聯盟”,記吃不記打?
聯金抗遼的“海上之盟”,大宋如何抉擇?宋金聯盟變成宋金對抗北宋聯金抗遼,簽訂海上之盟,遼亡了之後,北宋就被昔日盟友金所滅;南宋聯蒙抗金,再次簽訂了海上之盟,金被滅了後,南宋也沒能逃過蒙古的鐵蹄,那麼同樣的錯誤,趙家人為什麼會犯兩次呢?為什麼南宋沒有吸取北宋的教訓呢?是南宋昏庸所致嗎?
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結果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
靖康之變是大宋的恥辱,大宋皇室元氣大傷,宋金是世仇南宋的誕生就伴隨著北宋的血淚,與金可以說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在兩方一百餘年的對峙過程中,除了時不時的摩擦外,大多數時間,南宋和金以叔侄相稱,南宋每年向金繳納歲幣,“孝敬”金人,以維持兩方脆弱的和平。
這大概是中原王朝最屈辱的一段歷史吧?靖康之亂,一直都是大宋揮之不去的夢魘。
蒙古部落在血與淚的征服中成長隨著蒙古崛起,再加上與金的世仇,聯蒙抗金似乎是個必然選擇,但是從大的戰略上考慮,蒙古比金人更加兇悍,所謂唇亡齒寒,金亡了,也就意味著南宋也不遠了。那麼南宋真的犯了嚴重的戰略錯誤嗎?並不是,聯蒙抗金是南宋經過慎重考慮,不得已做出的相對最優的決策。
蒙古部落彪悍雄壯的勇士早在1129年,南宋洪皓出使金被扣留,他就注意到了蒙古的存在,彼時蒙古諸部落尚未統一,洪皓在給南宋朝廷的信件中就提到可以利用蒙古牽制金人,以期北伐。
此後的數十年,由於蒙古尚未統一,再加上中間金、西夏的阻隔,南宋並未能與蒙古接觸。直到12世紀末,蒙古統一,開始逐漸露出獠牙對金壓制時,南宋還是保持了清醒頭腦的。
蒙古具有野蠻生長擴張的本能蒙古牧民也是戰士1197年,衛涇出使金國,上表擔憂“一弱虜滅,一強敵生,不足以為喜也”。表明南宋並沒有因為金人無暇南顧而竊喜,而在擔憂蒙古的崛起。
13世紀初,由於有蒙古的牽制,南宋對金髮動開禧北伐,不過隨著北伐失敗,並與金簽訂“嘉定和議”,南宋與蒙古的聯絡再次中斷。
蒙古部落反抗金國的壓迫和剝削對於蒙古對金的蠶食,南宋內部是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的。南宋內部主要有兩派,一派認為應該扶持金人對抗蒙古,以金為屏障。另一派主張趁機滅了金,再考慮對付蒙古。
這個時候,雖然對金的態度不同,但是對於蒙古,其實意見是統一的,“今之韃靼,即往之女真”,很警惕。
大臣喬行簡認為,金與南宋唇亡齒寒,如果坐視金滅,恐怕下一個就是南宋,因而建議“宜姑與幣,使得據韃”。但是,由於南宋對金的仇恨實在太深,這樣的建議並沒有被採納。
金人臨死反撲大宋,寄希望於以戰養戰南宋這邊尚在爭論不休時,金卻在此時犯下一個致命錯誤,他們本可以選擇主動過來與宋結盟共抗蒙古,卻由於多年來瞧不起南宋,於1217年,發動對南宋的戰爭。
此前幾年,金兵與蒙古作戰吃盡苦頭,舉朝南遷,兩河、山東等地的大片土地都讓給蒙古,如今僅剩下河南一地。他們想趁蒙古西征時“取償於宋”。自大的金人認為他們的兵“較北不如,較南有餘”。
金國騎兵肆虐大宋邊地大宋軍民萬眾一心,面對金國入侵,節節抵抗,金國大軍陷入大宋軍民的汪洋大海里,因為大宋軍民都知道金人這回不是“打草谷”,而是來大宋“捏軟柿子”來的。
但是大宋還有孟拱等名將率領,大宋雖然卑躬屈膝百餘年,但是大宋的骨氣還是有的。
這個仗一打就是七年,金人不光沒能“取償於宋”,反而大耗國力,“國家精銳己盡喪”。
蒙古屢次攻伐西夏,金國見死不救蒙古進攻西夏時,西夏也曾向金求援,金不但不幫忙。反而趁機劫掠西夏。西夏後期也就對金國見死不救了。金朝的政治短視可見一斑。
金國麾下的部落紛紛反叛這樣在北有東夏國,東有紅襖軍,西有西夏,西北有蒙古的情況下,金又與南宋開戰,徹底陷入四面受敵的境地。
金國四面皆敵,危在旦夕由於金的進攻,南宋不得已倒向蒙古。七年間,雙方來往密切,但在1224年,金停止進攻南宋後,南宋與蒙古的關係又迅速降溫,可見南宋對蒙古還是很清醒的,戰時對於蒙古的依賴只是暫時的,實則對蒙古還是很警惕的。
這個時候蒙古權利鬥爭白熱化,大汗窩闊臺視弟弟拖雷為眼中釘,希望借金國之手除掉他軟的不行,蒙古只好硬來,在窩闊臺命令下,拖雷率領4萬蒙古精騎,強行入四川。由於地方將領不知其中利害,大意之下猝不及防,沒能有效阻止,等到朝廷派大將孟珙緊急來援時,拖雷已經透過漢水進入金界了。此後拖雷率四萬騎兵歷經千難萬險,以少勝多戰勝15萬金兵。金朝遭受毀滅性打擊,亡國不遠了。
宋蒙聯合滅金這個時候,眼見金已經不行了,南宋方面已經沒有其他選擇,在大將孟拱的建議下,南宋朝廷緊急調整戰略,主動出擊,攻佔金地。雖然此時已入絕境的金朝曾派使遊說南宋企圖與南宋結盟,然而,金明明之前也大把的機會選擇結盟,他們都沒有珍惜,現如今已經大勢已去,已經悔之晚矣了。
對於南宋來說,這個時候跟金結盟,顯然不明智。在金已經必然滅亡的情況下,聯蒙滅金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了。
宋軍殺蒙古大汗蒙哥的釣魚城古戰場聯蒙滅金雖然並非南宋的初衷,但是在形勢逼人不得不為的情況下,唯有儘可能多的搶地盤,為將來的大戰保留戰略縱深。南宋在這方面做的還不錯,滅金之戰,共搶下五州、一軍、二十縣,兩淮全境收復。另外,百年前的靖康之恥也算得到洗雪。
其實客觀的說,南宋在某種程度上被我們低估了,面對橫掃亞歐大陸,所向無敵的蒙古,南宋負東南之一隅,頑強抵抗了45年,雖然最終失敗,然而,能做到這個程度其實已經殊為不易了。
蒙古滅金的戰爭,蒙古迅速成長壯大南宋本來在戰略上的確是吸取北宋的教訓,意圖支援金國,讓蒙古和金兩敗俱傷。南宋對當時形勢分析是很有遠見的,很早就認識到了蒙古的威脅,一度想和金朝聯合起來對抗蒙古,當時還把一些重要的戰略情報透過各種方式傳達給金朝。但金朝卻一而再,再二三的昏招頻出。甚至還一度對宋發起戰爭,想要什麼北失南補。
到金哀時期,金朝的滅亡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再聯合金朝對抗蒙古已無希望,經過權衡利弊,最終才做出了聯蒙滅金的戰略,一是和蒙古達成聯盟掙取時間,二是,向蒙古展現宋朝的實力讓蒙古不敢小瞧,並透過聯蒙對金的戰爭佔領一些地區,增加自身的戰略緩衝區。
蒙古三次西征,橫掃亞歐回顧蒙古的崛起和明朝的滅亡,公元1200年到1600年這四百年的王朝興衰,很大程度上和全球氣候變化有關,1200年左右氣候變暖,高緯度地區包括蒙古一帶水草豐沃,馬匹牲畜資源充足,騎在馬背上的民族的好時光就來了。
16世紀左右到小冰河時期,農作物減產嚴重,災民四起再加上大明王朝政治腐敗,明朝就在內憂外患中滅亡了。
不管如何,大宋就這樣被蒙古滅亡,不僅僅是皇統滅絕,大宋的商業經濟發展也中斷了,大宋的政治內閣責任制改革也中斷了,君主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也不復存在了,後世的明清帝國對大宋矯枉過正,繼承了元朝的包稅制等元素,大宋的風骨氣度喪失殆盡,中國在跌跌撞撞的繼續前行。
如果你是大宋末年的執政者,那麼你的選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