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華正茂2477415

    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完美。對他人批評,誰又有資格呢?誰也別裝大尾巴蛆。評論(非批評)是必然存在的,無論正面負面,都不是問題,主要還是要看出於善意還是惡意。不幹正事,一天到晚不斷左突右撞,企圖把人往死裡整的東西,客氣說,不是好東西,絕不該視而不見縱然

  • 2 # 雨過天晴209223853

    郭德綱的相聲最初是打著回覆傳統的旗號,初聽時確實感覺讓人耳目一新,畢竟建國以來要求一切符合新時代要求,都是新創作的,其中良莠不齊,尤其一些歌頌型相聲讓人不禁反感。但郭德綱相聲聽多了,就膩了,發現也沒啥東西了,無非是拿各色人等的家人親戚取樂,從網上隨便下載幾個段子直接改編故事。和之前的相聲沒法比,之前的相聲都是專門創作的,現在的相聲簡單,就是倆人把段子的人物代入直接念一下。

    要說相聲經典段子,還真就是姜昆馮鞏當年的那些相聲是經典!

  • 3 # 聞魯生

    何謂“郭氏相聲”?尖酸而外還是刻薄,粗鄙而外還是葷腥。

    一襲長袍在身,適是商周以來服飾文化之風情 ——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當年侯寶林先生的說學逗唱,無一不是儒雅灑脫收放咸宜。相較於郭德綱團隊的心底陰暗滿口粗俗,文化之涵養,君子之風範、捧逗之格調,相去天差地別,不可同日而語。

    文化缺失,素養低劣,已成當下相聲的發展瓶頸。郭德綱們須要自愛,相聲迷們亦須自重。

  • 4 # 閒白社

    最近研究了一下傳統段子《大上壽》,比較了幾個比較知名的相聲演員在表演這個段子時候的不同,應該能以點帶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上壽》不是《大長壽》,對不聽相聲的人來說,名字是什麼大概不重要。

    《大上壽》這個節目格調不高,跟郭德綱平時調侃于謙媳婦都是一個路數的段子。

    郭德綱于謙說過這個段子,岳雲鵬孫越、苗阜王聲、張雲雷楊九郎都說過,甚至盧鑫也說過。

    他們中對這個段子的演繹來看,是以《傳統相聲集錦》中於寶林馮寶華表演的版本為母版的,但是表演的時候,在對節目的理解上,都是參考的郭德綱版本。

    也就是,都把逗哏要沾捧哏家女性便宜當做重點來表演。

    這點應該是大家對郭德綱的批評中佔分量最大的一部分,愛佔于謙媳婦便宜。

    但其實,在傳統相聲行業,逗哏佔捧哏家女性便宜的包袱是比比皆是普遍存在的。

    姜昆如果說批評的話,是批評的傳統段子裡的內容,郭德綱只是因為知名度大,被網友或者黑粉推出來的出頭鳥。

    姜昆幾乎沒有點名批評過郭德綱,說的時候也只說“小劇場”相聲裡面存在這個那個的問題。

    問題在於,全國兩百多家小劇場呢!

    郭德綱已經多少年沒有正經說過相聲了,還在這說郭德綱應不應該被批評呢。

    就好像我沒有隨地大小便,你跟我說如果我要隨地大小便你就要批評我。

    你也是閒的。

    你看電視聽名家相聲,你聽的都是正活。你聽郭德綱的時候聽得都是墊話。

    小劇場為了節目效果,一般都是墊話比較長,因為墊話說的都是自己擅長的包袱,在墊話上讓觀眾過足癮了,再入正活,一場相聲五十分鐘,正活其實也就十幾分鍾完事。

    還拿《大上壽》來說,老先生於寶林馮寶華在《傳統相聲集錦》裡說的《大上壽》,這個是留資料用的,所以直接入活,12分鐘就說完了。

    郭德綱那版也才24分鐘。因為這個段子跟他平時墊話的風格蠻像的,所以墊話就說的短了。

    你在看看苗阜那段《大上壽》,說了五十多分鐘,前面三十分鐘都是墊話。

    如果你把小劇場裡的相聲錄下來,把其中的墊話刪掉,直接拿正活跟老先生的比較,你會發現,他們說的都是同一個劇本。

    根本不存在題主說的“如果聽聽那些老前輩的相聲,不光有黃,更多的是對語言的巧妙總結,而且能學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的知識”這個問題。

    因為你能從老先生那裡聽到的,從這些小先生嘴裡也都能聽到。因為老先生是現在學說傳統相聲的模板啊,包袱身法都是跟著那個詞兒走的。偶爾會有些地方翻新的包袱,但是相聲樑子是不會變的。

    所以,奉勸想聽相聲的朋友,聽相聲的時候別老盯著墊話聽,想感受相聲對語言裡面巧妙總結的,多聽正活啊朋友。

    在網上搜別人剪輯的幾分鐘小段子,那不叫聽相聲啊。

    最後,言歸正傳。

    我說這麼多題外話的意思,主要就是想表達,姜昆對郭德綱的批評什麼的是一種網友的跟風表述,不是真相。

    真相是,姜昆作為新相聲的代表人物,對傳統相聲有固有的偏見。這話可能站隊了。但這確實是相聲內部關於藝術方向上的爭辯,跟外行觀眾關係真不大。

    姜昆批評的是傳統相聲,不是郭德綱。當然了,要是揪罪魁禍首,也應該是郭德綱出來背鍋。

    畢竟是郭德綱當初打著“傳統相聲”的旗號,把已經被人忘記的好多段子給復活的。

    站在這個角度,替你喊一句口號,“打倒郭德綱!”,滿意不?

  • 5 # 石羊石虎鄒德剛

    姜昆的相聲就“說學逗唱”這四門功課而言是沒有一項說的過去的。在70、80年代文藝舞臺內容單調,品類少,品質差。姜昆那樣的所謂“相聲”人們不得不將就著看吧。

    郭德綱的相聲,說學逗唱樣樣精湛,京評梆曲無一不精,藝術含量極高。所以不管有人排擠和打擊都不能改變福斯的喜歡和支援。國內外的票房就是最好的證明。你不能說所有的人民群眾都低俗吧?

  • 6 # 使用者7719532907913

    我天天晚上聽郭德綱相聲,感覺到現在越聽越不愛聽了,沒有一點新意,也沒有中心意思。除了屎尿屁要不就是于謙家裡人,太沒水準了。不如十年前的。自己說的論五十年相聲自己給否了。真是俗不可耐。再這樣下去他不如他徒弟了。曹雲金現在說的在他之上了。

  • 7 # 玉樹臨風39585

    姜昆對於郭德綱來說,可借用一句話,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於姜昆沒有真正學過相聲藝術,或不理解相聲藝術。他不會說相聲,卻被電視媒體推上了相聲藝術家的寶座,給大家的印象是相聲沒落了。最起碼北京人是這麼認為的,他們不再關注相聲。天津是相聲窩子,一些老相聲藝術家仍活躍在舞臺上。他們尊循相聲藝術規律,對觀眾負責,以一個藝術家的責任心,不說低俗的段子,特別是尊循解放後淨化相聲藝術的要求,說一些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優秀相聲。為什麼在這麼豐厚的藝術土壤中,郭德綱無法紮根呢?原因是不言自明的,並非是由某些人所說的是嫉妒他,容不下他。以他的藝術水平,資歷排位,人們是不屑拿他當回事的。相聲藝術在天津仍是很紅爆的。

    為什麼郭德綱到了北京竟然火了呢?原因不外是:姜昆讓北京人對相聲死了心。郭德綱雖沒正式學過相聲,但他帶去了天津人說話幽默,善耍貧嘴的特性,引起了北京人極大的興趣,以為他說的才是相聲。是姜昆襯托了郭德綱。再加之郭德綱沒什麼學識水平,又是一個個體戶,沒有顧及,逮什麼說什麼,這就是姜昆說他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說郭德綱發展了相聲是不確的,他不僅沒發展了相聲,反而使之倒退,他師爺侯寶林畢生淨化相聲藝術的努力,讓他糟蹋了。說他接地氣,他只是迎合了一些人的低階情趣愛好。任何藝術不能沒有靈魂,不能僅僅為了樂。

  • 8 # 大愛安丘

    姜昆提出反三俗這是正確的,不必質疑,藝術就應該弘揚高雅,倡導正能量。但是,亂扣帽子我就不服了,郭德綱的相聲我一直聽,說實在的確實裡面少了不少主旋律的東西,至於俗不俗我只能認為是接地氣,應該是最接近傳統相聲,姜昆理論上說的也是相聲,但實際上和傳統相聲根本不是一回事,嚴格的說根本不算相聲,叫雙人脫口秀比較貼切一些,這種表演形式沒有了傳統相聲的舞臺佈置和道具,比如捧哏的沒有桌子和扇子,也不穿大褂,也不分逗與捧。作品也往往都是以比較幽默的風格去歌頌主旋律,很少體現說學逗唱,這真的不算是相聲了。另外,姜昆那一派人對於相聲界來說可以說是敗家子,就是因為相聲幹不過小品了,就不再出新作品了,只躺著功勞簿上吃老本、耍大牌。而郭德綱在搞相聲剛有點起色他又出來評頭論足,你是前輩不假,但是你的修為早被你坐吃山空了,你還有什麼資格?

    現在,相聲被郭德綱徹底盤活了。德雲社的氣場告訴世界:相聲還活著,而且還活的好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孟達最經典的電影有哪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