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奇博物館

    誰說唐玄奘語言不通?恰恰相反,這位猛人可是會梵語的!

    前一陣西奇妹寫過一篇《沒有GPS,唐玄奘是如何去印度取經的?》後,收到許多留言詢問玄奘在取經路上經過了138個國家,他是如何操著熟練的外語問路的?好問題。小妹今天就來解答一下——玄奘的外語水平高嗎?他是如何問路以及翻譯印度佛經的?

    一:唐玄奘其人:

    在開談之前,先暫時將我們記憶中的《西遊記》擦除,今天講真實歷史。

    ▲玄奘西行路。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禕(yī),是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玄奘並不是從漂流瓶裡撿來的孩子,相反,他有一個好出生。陳家的先祖是東漢名臣陳寔。他的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任北齊國子博士。到了玄奘父親陳惠這裡,仍是家學淵博,曾當過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玄奘則是家中的第四個兒子。

    後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唐太宗貞觀三年(629)春,27歲的大唐高僧玄奘自長安出發前往印度取經。由於唐朝時對於百姓的出國管理非常嚴格,當時玄奘提出西行取經的申請,是被駁回的。但627年,意志堅決的他乘著長安鬧饑荒,天下大亂時偷偷跑了出去。

    後來經過了17年,行走5萬餘里,途經138個國家,玄奘將520篋,657部佛教經典帶回了長安。回來後他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經典75部(1335卷)。並將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編寫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由於他的傑出成就,玄奘法師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

    ▲玄奘西行線路圖。

    現在問題來了,途徑138個國家的唐玄奘,是用什麼語言問路的?到達印度遊歷以及返回大唐後翻譯佛經,他遇到過語言障礙嗎?如果沒有,那麼唐僧的“外語”是如何自學成才的?

    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如今的主流語言為印地語和英語。據研究,隋唐時期印度的主要語言是梵語,而印度語就是從梵語演變而來的。雖然近代很少有人會使用純正的梵語,即使是印度,會說純正梵語的人也只剩下幾萬人了,但這並不代表梵語在唐代不普及。

    參考文獻發現當時從印度傳出的佛經基本是由梵語編寫的,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想要看懂佛經,首先就得學習梵語,才能將它翻譯成本國語言。

    三:玄奘會梵語嗎?

    會。

    ▲玄奘歸來後,寫了《大唐西域記》。

    玄奘的梵語不僅達到了流利水平,還使用梵語寫過幾本著作,雖然已經失傳。

    其實大多數人只注意到玄奘的“唐代著名高僧”頭銜,而他語言上的天賦則完全被他的佛學光環掩蓋了。

    其實玄奘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四:玄奘是怎麼學習梵語的?

    玄奘會梵語並且達到精通水平,有如下6個理由:

    (1)古代早就有“翻譯”這個職業了:

    小妹要再次重申,古人遠比你想象中的聰明。

    中國最早出現關於“翻譯”的記載是在周朝。古籍《冊府元龜》中有這樣一段記錄:

    “周公居攝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譯而獻白雉,曰:“道路悠遠,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譯而朝。”

    這一段話是說周公攝政三年的時候,越裳國向周公進獻白雉鳥的故事。因為路途遙遠,山川阻隔,所以語言不通,只能派了三個翻譯官ABC進行三重翻譯。即A給B翻譯,B給C翻譯,C再翻譯給周公聽,這才完成了使命。這也就是儒家經典《尚書》裡“重譯獻雉”的典故。

    而到了秦代時,已經有了“九譯令”、“譯令官”等專職翻譯官,後來歷朝歷代官方也都會招募培養專職的翻譯人員。所以翻譯在古代中國也並不是一個特別稀罕的職業。

    (2)唐代的語言環境很好:

    再講到唐代。

    ▲玄奘西行路。

    玄奘生活的的年代是唐朝,而唐朝是古代中國除了元朝之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朝代,更何況是唐代國都長安。

    說幾個有歷史記載的事例來證明外華人在唐代不稀奇:

    比如武則天的貼身侍衛中有外華人。又比如《妖貓傳》中空海和尚的原型人物。再比如我們現在去博物館,能看到許多崑崙奴陶俑,這些都屬於“外華人”。

    (3)玄奘年少時師從多位高僧,接觸多部梵語經典:

    早年玄奘就接觸過許多佛教經典,有些梵語基礎。

    玄奘家學淵源深厚,父親是位大儒,所以從小就有很好的學習環境。幼年時,玄奘跟隨父親學習《孝經》等儒家典籍,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十歲時,玄奘也在洛陽淨土寺出家了。此後他師從多位高僧,學習了《涅槃經》、《攝大乘論》、《法華經》、《維摩經》、《阿毗曇論》、《發智論》、《雜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等多部經典。

    我們從這個小妹粗略整理的學習列表中可以發現玄奘自10歲開始接觸佛經,並學習了非常多的經典,且師從多位不同地區的高僧,他的語言溝通水平應當是不賴,屬於比較有天賦的。

    後來因為學習內容較雜,籠括了中國北方的佛學與南方的佛學。由於當時南北兩派對於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無法融合,執著的玄奘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決心前往印度求彌勒論師,探究終極奧義。

    (4)在西行前,向印度高僧學習過一段時間:

    當然不能打無準備的仗,玄奘在西行之前也曾集訓學習過一段時間梵語。

    ▲玄奘西行求取真經。

    武德九年(626年),有一位叫“波頗”的印度僧人來到長安,在善興寺譯《大莊嚴經論》,傳播印度高僧“戒賢”的學說。玄奘欣然前往,向波頗學習梵語,諮詢佛法。在這個期間,他從波頗處得知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叫“那爛陀寺”,而佛學大師“戒賢”就在那寺講授《瑜伽師地論》。

    在這個機緣下,玄奘決心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融合中國佛學思想在南北兩派上的分歧。

    (5)到達印度遊歷時,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

    玄奘西行時,先到了今天克什米爾地區的迦溼彌羅國進修梵文,在他真正到達印度時,梵語水平應該已經很高了,起碼在交流上不成問題。

    後來玄奘又在印度停留遊歷了多年,在這期間接觸的主要就是僧人。雖然印度語言體系較為龐雜,但梵語對於印度僧人來說就好比“普通話”,每個僧人都會說,玄奘能聽懂,還能很流利地使用梵語對話,水平足以支撐他在印度參加過的那4場大辯論。除了聽和說,玄奘寫的也不錯,在印度期間他用梵語寫了幾本著作《會宗論》、《破惡聲論》、《三身論》(均失傳)。怎麼樣?服了嗎?

    ▲玄奘西行求取真經。

    在印度求學期間,有了語言環境,玄奘的梵語水平自然就突飛猛進了。以我們玄奘法師的高智商,我敢說在17年後回到長安時,梵語水平已經相當於母語了。

    (6)佛經知識範圍不大,有專屬範疇:

    最後一個理由,佛經的翻譯範圍大多屬於比較窄的“專屬範疇”,也就是說不需要“面面俱到”。比如說計算機有計算機語言,梵語佛經也會有一個窄窄的專屬範疇,以玄奘的語言天賦,翻譯好這些窄範疇內容,綽綽有餘!

    五:玄奘如何翻譯佛經?

    說到佛經翻譯,小妹順帶就來講講唐代翻譯製度。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46歲的玄奘自印度回到長安後,就把此後20年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翻譯佛經中。

    成果當然喜人:共翻譯74部,1335卷。

    ▲玄奘西行線路圖。

    不過,玄奘法師完成這些偉大的工作也非其一人之力,在唐玄宗的支援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這也就是唐代規模龐大、司職完備的“譯場體系”。

    玄奘的助手來自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其翻譯職司包括譯主、證義、證文、度語、筆受、綴文、參譯、刊定、潤文、梵唄等十餘種之多。

    據《宋高僧傳》記載,唐代譯場的職司職能如下:

    1)譯主,為全場主腦,精通梵文,深廣佛理。遇有疑難,能判斷解決 

    2)證義,為譯主的助手,凡已譯的意義與梵文有和差殊,均由他和譯主商討 

    3)證文,或稱證梵本,譯主誦梵文時,由他注意原文有無訛誤 

    4)度語,根據梵文文字音改記成漢字,又稱書字 

    5)筆受,把錄下來的梵文字音譯成漢文 

    6)綴文,整理譯文,使之符合漢語習慣 

    7)參譯,既校勘原文是否有誤,又用譯文回證原文有無歧異 

    8)刊定,因中外文體不同,故每行每節須去其蕪冗重複 

    9)潤文,從修辭上對譯文加以潤飾 

    10)梵唄,譯文完成後,用梵文讀音的法子來唸唱,看音調是否協調,便於僧侶誦讀 

    11)監護大使,欽命大臣監閱譯經。

    就在這個完備的體系與助手們的幫助下,玄奘在長安和洛陽兩地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佔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另外三大翻譯家譯經總數的一倍多!而且在質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為翻譯史上的傑出典範!

    玄奘,他終於融會貫通了“南北”!

    西奇妹說:

    如果你和小妹一樣,看完《西遊記》再去看《大唐西域記》,會發現唐三藏根本就不是一個“是非不辨常被妖怪迷惑”的文弱僧人!沒有大聖的保護,他也照樣一步一個腳印,僅憑自己的凡人之軀,一路扛下了所有困苦,去往印度朝聖,窮其一生普度天下眾生!

    或許,這才是玄奘想要告訴我們的——信仰的力量!

    -------------------------------------------------------

    答題者:西奇妹

    參考材料:

    玄奘:《大唐西域記》、

    王欽若、楊億、孫奭等十八人:《冊府元龜》、

    贊寧:《宋高僧傳》、

    伏生:《尚書》。

  • 2 # 特種藝術玻璃

    玄奘在前往印度之前,就已經掌握了梵語。梵語是當時印度上層社會的主要交流語言,而且中國古代將翻譯稱為通事,玄奘與高昌國王麴文泰是結拜兄弟,而其取經這一事得到了國王的大力支援,通事自然也少不了。

  • 3 # 摶文氏

    歷史上的玄奘可不是《西遊記》中那般模樣,事實上他頗有財富,並且是偷跑出關的,這些都暫且不提,玄奘自小便有關於梵文的基礎了。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10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 。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達六年之久。

    這段摘自“百度百科”的文字,能夠說明很多問題,那時的佛經多以梵文為主,也就是說,想通讀佛經,首先需要有梵文的語言基礎,而玄奘自小就有這樣的基礎了,所以能夠在到達天竺後能夠很快與當時的人交流也就不為過了,此為其一。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在四五年裡,透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

    這些內容都足以佐證玄奘在西行之前不斷加強自己的梵語能力,所以關於語言基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在迎溼彌羅國,玄奘學習梵文經典,後又到達今巴基斯坦境內。一年裡親歷四國,所到之處,都停留學習佛法。在31歲那年,玄奘邊學邊行,始進入中印度。此後,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先後經歷翠祿勒那、襪底補羅、揭若鞠閣等十多個國家,始至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宣告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

    這段文字是在說玄奘經過的路途上的諸多國家,資助者在歷史文獻中有記載的就有鞠文泰之類的國家元首,這其實並不奇怪,當時的西域諸國對佛教可以說是奉為圭臬,很多西域國家甚至將佛教立為國教,這些東西在玄奘的紀錄片中都有提到,這些國家的元首不僅大力資助,甚至還派出去衛隊來保護玄奘西行,這其中絕對不缺乏通譯之列的角色,此為其二。

    貞觀十年(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宣告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

    這一段其實就已經說明玄奘在天竺附近呆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和當地的僧侶們交流佛法了,時間足夠他去適應當地的語言環境,所以綜上三點,一是有先天環境,二是有錢,三是親身體驗,所以能夠與當時的人們無障礙交流就不足為奇了。

  • 4 # 番禺阿囧

    唐玄奘一僧人,能夠受皇上委以重任,按現在的說法,多少是個學霸吧。不管西遊記裡描述的唐僧是否神話,但能瞭解到玄奘肯定是一溫和之人。有時就算語言溝通不順的時候,還可以透過微笑,手勢等來加進溝通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野釣打窩多深的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