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737210741

    8月11日,美國第二大啤酒公司米勒康勝(Miller Coors)宣佈,旗下Tenth and Blake啤酒公司就收購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格蘭伯裡的Revolver釀酒公司的大部分股權雙方已達成一致。該交易預計在2016年第三季度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收購成功,這將是米勒康勝近一個月宣佈收購的第三家精釀啤酒廠。

    7月,燕京桂林漓泉全自動精釀啤酒生產線正式投產。

    年初,啤酒行業傳來訊息,北京熊貓精釀獲得融資2000萬……

    珠江啤酒曾公告,將投資2.5億元建精釀啤酒廠,深化打造線上消費線下門店配送的O2O渠道。國內精釀啤酒市場似乎正呈現出瞭如火如荼之勢。

    消費主權時代的到來催生了精釀的被看好

    那麼到底何為精釀啤酒呢?為何大家都將視野看向了這塊市場呢?

    據啤酒業人士介紹,精釀啤酒另外一種叫法為“手工啤酒”,從製作工藝來看,精釀啤酒不僅沒有麥芽替代品,而且啤酒花、酵母、麥芽的種類極其豐富,各種香料、辛料、瓜果蔬菜等也都用在釀造當中,採用各式各樣的木桶和層出不窮的方法,像締造藝術作品般的釀製出來,顏色各異、口味豐富。

    國內啤酒廠商一哄而上,但由於釀酒師的匱乏和裝置不夠先進,精釀啤酒的質量無法保證,導致最起初的精釀啤酒未能順利發展起來,兩年之後便漸漸淡出大眾視野,遭遇了短暫的春天。

    與此同時,世界精釀啤酒卻在蓬勃發展。2015年,美國精釀啤酒廠達到4135家,精釀啤酒的產量佔到總產量的13%,而其銷售份額達到了22%。

    在國內,中國精釀啤酒雖然仍處於起步階段,但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全國各地的精釀啤酒屋如雨後春筍般生根發芽,各省的精釀啤酒協會也逐漸發展完善起來。

    據瞭解,全國範圍內已經成立了20多個自釀啤酒協會,越來越多的人投身精釀行業。

    “精釀啤酒擁有豐富的口感及個性,酒精度和苦澀度極高是其特點,因此受到了資深啤酒客們的喜歡。

    在市場調研中,我們發現,精釀啤酒的消費人群一般為月收入1萬元以上以及喜歡嘗試新鮮感覺的90後消費者。也逐漸形成了瓦倫丁、教士、奧丁格、熊貓精釀等小眾品牌。”業內人士介紹道。

    “精釀的快速發展與進口啤酒在中國的發展密不可分,全球著名諮詢公司羅蘭貝格的資料顯示,從2010年至2014年,中國傳統啤酒還有3%的增長率,但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創下了5年來的最低產量,它一共減產了251.41萬千升。

    而國內進口啤酒方面,銷量從2011年的50.4萬千升上漲到了2014年的316.8萬千升,年增長率達到62%。而精釀的快速崛起則是消費者主權時代到來的產物。”

    “一般精釀啤酒比傳統啤酒在價格上高出3-5倍,眾所周知,一般傳統啤酒利潤都不高,精釀啤酒一般根據原料的不同,利潤有所不同,終端老闆的利潤達到100%-500%,所以售賣積極性比較高。”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精釀的季節性沒有那麼強。“愛好精釀的為追求時髦和品質的年輕人居多,所以電商平臺上銷量不錯,季節性差異並不明顯。”

    春天?路還很長

    在他看來,目前,精釀啤酒主要面向的是高階市場以及時尚流行領域,受眾人群大多以年輕的消費者為主,特別是對於一些精釀啤酒發燒友來說,產品忠誠度比較高,這一點也和精釀啤酒市場比較分散,呈點狀分佈的特點有關。

    但是,方剛表示,精釀啤酒的發展一方面要看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者對精釀啤酒的認知和喜好是其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還需要一定的推動力量。這個推動力量可能來自各個方面,比如消費場景、消費動機、消費行為的改變等,未來不排除出現更多又特色好品質的精釀啤酒企業的可能。

    而有業內人士則表示,目前隨著精釀啤酒的興起,呈現出了一窩蜂上的局面,一般精釀廠產量為5000-10000噸,容易陷入急於放量的誤區中,把精釀做成低端酒。“一窩蜂而上,還會導致品質、品牌的亂象,這都是精釀啤酒必然會走的一段路。”有人士介紹道。

    另外,有人士認為,玩家小也制約著其發展。在方剛看來,即使是巨頭企業進入了精釀領域,在營銷層面上的認知是匱乏。“傳統啤酒和精釀啤酒的營銷方式是不同的,要換種思維做營銷。”

    對此,也有人士認為,對於巨頭來說,精釀啤酒的技術、生產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找到粉絲,如何形成與粉絲之間的通路,這是一個巨大而艱鉅的問題。解決不好這些,依靠小眾玩家力量,精釀啤酒的發展之路還很漫長。

    張瑜宸

  • 2 # Lihk987987

    我遼寧大撫順天湖啤酒就是精釀啤酒,全國無數機構及集團要收購都被拒絕,天湖啤酒省內聞名,質量好,因為好啤酒需要好水,而酒廠距大夥房水庫大壩僅幾百米,只因為產量低,僅供我市及縣區消費,國內外人士到撫順喝完天湖啤酒都說,華潤,燕京、青島就別再喝了,在撫順銷售的外地酒,只有南方某地純生啤酒最受歡迎。"

  • 3 # 瀚海長風

    第一:水質不好,釀酒需要優質水源,不論什麼酒都是,而中國的水源嘛,你懂的。第二:麥汁濃度不夠,小燒烤店和路邊攤的啤酒仔細看一下麥汁濃度都是10度以下,甚至8度,口感基本和涼水無異,尤其是散裝扎啤。麥汁13度以上的聽啤還有點味,大家可以鑑別一下。

  • 4 # jeep201704

    現在絕大部分中國產啤酒都會用到啤酒花製品,什麼是啤酒花製品百度一下。青島內銷產品從最高階到最低端都用了啤酒花製品,更別說其他品牌了。青島外銷的還是用啤酒花釀造,真他媽坑。看來不把這百年品牌整垮他們是不罷手了。

  • 5 # 西索的蘋果

    本人喝酒無量,白酒八兩起步,黃酒兩斤起步,啤酒一箱起步。從十幾歲就開始喝酒,喝了近二十年。估計也就讀書那幾年沒喝,大學基本每天網咖回來一小瓶枝江大麴。說到中國產啤酒難喝,這話對也不對。難喝的酒都是低端酒,兩三塊的瓶裝酒,都是在小飯店吃飯屌絲拿來湊數的。一箱也就賣六七十快,喝了也不心疼。拿國內幾大啤酒製造企業來說(燕京,青島,雪花),也有這種低端酒,有的聽裝甚至就兩塊一聽,和可樂差不多。你說用兩塊錢你想買到什麼好酒?就在前幾個月買過一箱雪花精緻,六連包九塊九……雖然是超市搞活動,但這價錢也太便宜了吧。後來又買了箱奧古特,凱爾特,覺得確實不一樣。所以說中國產難喝,關鍵看價錢。個人覺得,以聽裝500ml為標準,8塊一聽(促銷除外)是分水嶺。另外高階的可以試試青島原漿,這酒真心好喝。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產啤酒太淡,動不動就什麼清爽,冰爽,淡爽……總之就是要你爽。以前是8度,現在是7度,再過幾年我看6度,5度都出來了……這還叫啤酒?把自己爽死算了。我現在喝啤酒不看牌子,先看度數,至少十度起喝(應酬除外)。真要喝啤酒,去某東買那種5l裝的,100左右一桶,那種酒絕對口感不一樣。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啤酒一定要冰,不冰的話不好喝。

  • 6 # 鋒行楓林閣

    幾個原因造成的,哪裡有那麼多小麥釀酒,所以酒廠就亂釀!還有就是華人喝酒都是牛飲,你酒太好,酒勁太大喝不了兩瓶就倒,酒廠什麼賺錢!就做差點,喝不醉,價格不變,不但酒廠能賺錢,喝酒的人還能吹牛逼,一個人能喝二十瓶!

  • 7 # 一飛140914351

    80年代中國產啤酒還是相當不錯的,有大麥芽香味、啤酒花的苦味,那時的華人喝不慣啤酒的苦味,當時計劃經濟年代,質量好,標準嚴。那時的瓶裝啤酒,感官一項:不允許有可見懸浮物!90年代進入改革開放,一切進入快車道,以深圳速度為標準,一切商品,以多快好省為標準,後來標準委修改了啤啤標誰,感官一項:允許有可見懸浮物。後來,啤酒越整越亂。整成今天這樣的四不象啤酒。現在的啤酒找不到當年的感覺!,

  • 8 # 瘋狂老男人70573061

    難喝這是事實,告訴你工藝改了。把傳統工藝改為現代工藝,說具體一點就是把傳統發酵改為露天發酵,傳統發酵時間長產量低,但質量有保證露天發酵時間快產量高質量控制差,如果你還能喝到傳統工藝做的酒口感一定不一樣。

  • 9 # 酷愽

    好的啤酒釀製需要優質的麥芽優質的大米優質的啤酒花好的水關鍵還有好的師傅足夠長的發酵時間。10天半個月出來的啤酒怎麼可能會好。現在的啤酒公司都tmd瞎搞。麥芽糖糖度從12降到七了。浮躁怎麼可能會釀出好啤酒。

  • 10 # 龍蛇蟲

    多年的消費觀念認為啤酒就是啤水,兩三元一瓶,大家喝起來都論箱,動不動就乾杯,一場酒席不弄個三五箱不算喝爽了,比的不是酒量而是肚子跟尿泡,還有國內的啤水如果不冷藏冷凍下,估計沒幾個能喝的下去,該改一下對啤酒的消費觀念,好啤酒就跟白酒一樣,價格是衡量品質的其中一個最顯著的標準,上了10元一瓶口感就好得多,國內的部分精釀啤酒口感並不比國外的差,只不過價格不親民或者名聲不響,不夠普及而已。華人多多支援好啤酒少喝點啤水,就能豐富啤酒文化,多一些好啤酒。不過我在山東旅遊發現有款啤酒確實不錯,價效比合適,很適合三五好友擼串品酒,只可惜保質期太短,買酒還得提前預訂有些不方便,不過此款啤酒口感醇厚,麥香濃郁,泡沫豐富,價格適中是款不得不擼的好啤酒。喝膩了啤水,有不願意在炎炎夏日喝白酒的酒友們可以考慮試一試 ,尤其是北方的酒友。至於名字我就不提了,省的有做廣告的嫌疑。又想知道名字的可以在評論留言。

  • 11 # 漏風雲客

    難喝原因是國內啤酒無序競爭結果,我說的是價格競爭而不是質量競爭,幾十年前啤酒都有明顯麥芽濃度標註,而且都是11º ,個別有12º的,如今能在說明中找到8P(國際標註)的就算良心企業了,濃度低了3~4度。導致這一現象出現主要是唯價格論,誰便宜買誰,而忽略啤酒濃度,極少人關注它基本上都關注價格,另外市場缺乏監管也是原因之一。我現在喝幾個品牌德國啤酒,低於11P的不買,也有些品牌標8P的,最高有16P的,當然濃度越高價Grand SantaFe貴。鑑別啤酒是否好喝最好先留少半瓶啤酒激烈搖晃,把二氧化碳徹底放淨再品嚐,德國知名品牌啤酒明顯有麥芽味,國內的只能呵呵了。不是崇洋媚外不信你自己也可以這樣試試。

  • 12 # 夢想相簿

    因為很多中國產啤酒不正宗,不地道唄。我一個從業啤酒行業的長輩十幾年前就說,中國產啤酒如果不改變早晚要玩兒完,那些五六度七八度的能叫啤酒?在日本啤酒低於11度不準生產的!當然這裡的度數不是說酒精度,啤酒的度數和白酒的度數不是一碼事!啤酒的度數是指麥芽汁濃度,中國產的很多都是用麥芽水勾兌的,少了很多釀造過程!所以喝起來當然比不上德國等國家的優質啤酒了!

    另外,價錢決定著呢啊,拿三四塊錢的中國產啤酒和十幾二十幾甚至幾十塊的國外啤酒比,未免對中國產啤酒太不公平了吧!你捨得多花錢買,中國產啤酒裡面也有真正的啤酒,比如青島原漿啤酒,那口味也很地道的。

    值得反思的是,如今社會已經不是從前了,現在的人有錢了,很多人已經不滿足溫飽狀態了,還要質量,要享受,國家也正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呢,說白了就是提升質量!很多中國產啤酒不能再走低端糊弄的路線了,也要像德國學習,做精品,才能競爭得過國外的啤酒品牌,否則,將會面臨生存危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遺憾出現在你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