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飛小熊熊
-
2 # 野草的沉思
事實上是,諸葛亮從來沒有不重視魏延。這從劉備死以後,魏延的職位可以看出來。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是十分重視魏延的。並不是象巜三國演義》裡所描寫的那樣,諸葛亮從一開始就懷疑魏延。
諸葛亮在五丈原逝世的時候,之所以把軍權交給楊儀,而沒有按常理交給魏延,這完全是魏延自己造成的。
魏延與諸葛亮的分岐,始於子午谷之謀。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向諸葛亮提議,由他率一萬人馬,走子午谷路,直取長安。諸葛亮認為那樣做太冒險,沒有同意。從那以後,魏延便認為諸葛亮膽小,用兵不如自己,每每說諸葛亮的閒話,並在行動上有所牴觸。諸葛亮看重魏延的才能,一直容忍著他。但他對魏延的為人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所以在最後關係蜀國的命運的時候,沒有把主要軍權交給魏延。歷史證明,諸葛亮這樣做是正確的。
關於子午谷之謀,人們議論頗多。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子午谷路當然知道,他為什麼不採納魏延之計,是因為此計在當時成功的機率極小,而風險極大。
一,子午谷路多是棧道,且氣象變化極大,十分難走。曹真和司馬懿曾率三十萬大軍伐蜀,在棧道遭遇連續四十天大雨,最後被迫撤軍,就是明顯的側子。此時,如果魏軍稍做埋伏,蜀軍就會全軍覆滅。
二,即使魏延軍僥倖能走出子午谷,也必頓于堅固的長安城下,他不可能攜帶攻城器具。如果諸葛亮軍不能及時趕來,魏延軍也會在長安城下被魏軍吞沒。
蜀軍人數極有限。一萬人馬對蜀軍是不小的數目。諸葛亮不願以這一萬人馬去做賭注,是有道理的
三,北伐成功,需要逐步殲滅魏國的大量有生力量。不是靠奪取一城一地就能成功的。而諸葛亮所以摒棄子午谷之謀,而取祁山路依法用兵,正是為了逐步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以求最後消滅曹魏。這是真正大戰略家的作戰方法。如果諸葛亮不是中途因病去世,那麼,他是有可能取得成功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未採納子午谷之謀,並非不重視魏延,而僅僅是為了全域性慎重考慮。魏延因此一直報怨諸葛亮,同諸葛亮離心離德,反映了他自己在為人方面的缺點。
最後,諸葛亮安排揚儀率軍回撤,令魏延斷後,依然沒有不重視他的意思。因為斷後者非大將不可。魏延當時是蜀軍中第一強將,讓他斷後即合理,也是對他的重視。而魏延卻為了個人爭權,完全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在這生死存亡的重大關頭,他撇下阻擋魏軍的大責任,卻去蜀軍前頭燒棧道,阻擋蜀軍後撤。如果不是諸葛亮威震司馬懿,使之不敢輕動,而在此時率大軍追殺上來,那麼,不但蜀軍會全軍覆沒於此,蜀國也恐怕就提前於此時完結了。
魏延為蜀國立了很多的功勞,但他的最後的行動,卻暴露了他的自私和反覆的的本性。《三國演義》作者,也正是據此,對諸葛亮和魏延的關係,做了合乎邏輯的演繹。但在實際歷史上,諸葛亮始終沒有輕視魏延。是魏延自己把自己抹黑了。
-
3 # 平陽男人601
魏廷,有可能擴大戰果!老提合理北建議。很不安分!明顯的頭上長有反骨,又不犯什麼錯誤,所以最後只能用挖坑的辦法除掉魏延!
-
4 # 歷史中簡堂潑潑熊
可以這麼說,歷史上真實的魏延,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是比較重用的一員大將,只是因為《三國演義》將魏延描述成一個心術不正的小人,最後還是中諸葛亮之計死於馬岱刀下。真實歷史當然不是這樣,魏延確實一名有勇有謀的大將。
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的記載:建安十六年 (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蜀進擊張魯,魏延以部曲投奔劉備。劉備入蜀的一系列戰爭中,魏延都是表現的驍勇善戰,戰功卓越。所以劉備奪取四川后,立馬提拔魏延為牙門將軍。
不久,劉備發動漢中戰役並取得勝利,進位漢中王,政治中心也很快遷到成都,此時蜀國達到了鼎盛時期,這時候就不得不選拔一位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去鎮守成都的門戶漢中。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此人非張飛莫屬,劉備卻意外提拔魏延為都督, 總督漢中,封漢中太守。
劉備將漢中交給當時還沒有什麼威望的魏延。眾人匪夷所思,劉備大會群臣為魏延壯膽,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魏延回答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聽了非常高興,眾人也被魏延的氣勢所折服。
魏延的上述言論也絕非吹牛,他當漢中太守不久,蜀國就出現了危機,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被陸遜打的全軍覆沒,損失慘重,曹魏隨時會乘機進攻漢中,辛虧魏延在漢中治軍有方,佈置妥當,才使得曹操不敢輕易進兵。
魏延根據漢中的地理位置,制定了“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的防禦方針,漢中成為一個強大的、可 以獨立作戰的前進基地。漢中一旦陷落,蜀漢政權就危險了。
劉備的看人眼光的確很厲害,那麼諸葛亮就看走眼了嗎,其實諸葛亮也是非常重用魏延的,並沒有像三國演義中處處冷落提防他。尤其在北伐時期是非常重用他的,《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建興元年, 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 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在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中,魏延在陽溪之戰中大敗郭淮。為此諸葛亮親自提拔他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當時魏延的職位在當時蜀國是比較高的了。雖說諸葛亮不會根據私人好惡來隨意封官,但也可據此初步斷定諸葛亮對魏 延還是器重的。
那麼後來諸葛亮漸漸冷落魏延呢,子午谷意見上的不一致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深層次原因是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意圖與魏延已經產生了嚴重分歧,後世很多人評價諸葛亮的北伐,只看到了他的“興復漢室”之志和為此“鞠躬盡瘁”的努力,確無法瞭解到諸葛亮北伐的真正意圖,對此陳壽在點評諸葛亮說了這麼一段話:“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盪宇內。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其實有兩方面,高層次的戰略意圖即掃滅魏國,復興漢室,這個是我們都瞭解的,另一個則是說的比較隱晦,就是在敵眾我寡,無法興復漢室的局面下,要做到擴大蜀地面積,震懾曹魏,使其不能對蜀用兵。
對於諸葛亮這樣深層次的戰略意圖,魏延顯然是無法理解的,作為一個優秀的將領。魏延始終對北伐充滿信心,他以諸葛亮的出師表作為戰略目標,以漢初韓信作為榜樣,經常向諸葛亮動不動就要請兵萬人參與軍事活動,諸葛亮卻屢次拒絕。於是魏延有些發牢騷,認為諸葛亮過於膽小謹慎了。
諸葛亮知道魏延是不可能放棄北伐的熊雄偉目標的,他擔心魏延在他死後將蜀國帶入不斷北伐以致滅國的深淵,於是不得不在臨死前前選擇楊儀,而拋棄魏延。所謂拋棄魏延也不是諸葛亮的個人恩怨,而是出於對國家的負責。
事實證明,諸葛亮對魏延的判斷是相當準確的。 史書記載,魏延得知諸葛亮死訊後,關心的不是退軍而是繼續北伐。他對費禕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不久,魏延即起兵與楊儀作戰,最後軍敗身亡。
在分析諸葛亮與魏延關係的時候,有一點是不應該忽略的,那就是:如果沒有關羽失荊州, 沒有劉備夷陵慘敗,讓蜀漢元氣大傷,那麼蜀漢的北伐就應該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規劃兩路出擊,而不是後來諸葛亮因為實力不足只能縮手縮腳的打,慢慢推進;相反諸葛亮就會選擇犀利大膽的進攻,而魏延這種有勇有謀的將才也能發揮出他的重要性。可惜歷史沒有給魏延這個機會,諸葛亮也只能忍痛割愛放棄魏延。
一句話,魏延的結局也是時代的悲劇,不能怪他。而劉備,諸葛亮也是都十分器重他的。
-
5 # 方圓論壇
劉備白帝城託孤,其主要目的就是安排後事,所謂安排後事自然就是撿緊要的事情說嘍。劉備為何會在託孤之時重點提了馬謖呢?原因很簡單,襄陽馬氏兄弟五人自從投靠劉備之後,其中年紀最小的馬謖深得諸葛亮的喜愛。因為馬謖非常的聰明,又喜歡和別人談論軍事,因此諸葛亮對於馬謖非常的器重。或許馬謖和諸葛亮一樣,都屬於參謀型別的人物吧,也就是嘴上誇誇其他可以,但一到真正實踐的時候也就歇菜了。或許在這一點上,諸葛亮看到馬謖就好像看到了自己一樣,因此他才會對馬謖特別的重視重用。
劉備這個人能力雖然並不是特別的突出,但劉備的看人眼光也確實很準。他看出馬謖就是一個類似趙括紙上談兵式的人物。所以他臨終前特別囑咐了諸葛亮說道“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因為劉備知道馬謖是個言過其實的人,但諸葛亮又重視他,所以他擔心諸葛亮看人走眼錯用馬謖,給蜀漢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從而影響蜀漢的未來。因此才會在託孤之時特別提了馬謖一嘴。
事實也證明,馬謖此人確實如劉備所料的一樣。談起理論知識來頭頭是道,但真要讓馬謖去實踐的話,那絕對是坑死你不償命。歷史上諸葛亮討伐雍闓的時候,當時馬謖充當了諸葛亮的參謀,依靠馬謖的計策,諸葛亮成功的平定了雍闓之亂,徹底收服了南方蠻族的心,也因為這次馬謖的貢獻,諸葛亮更加的欣賞馬謖了。結果在北伐曹魏的時候,諸葛亮派遣馬謖獨當一面防守街亭地區。但馬謖沒有絲毫實戰經驗,他對於諸葛亮的作戰部署陽奉陰違,他據山而守,不在山下據守城邑,結果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一擊擊敗了馬謖。也正因為馬謖的失敗導致北伐戰爭的失敗。由此可見劉備的擔心不無道理。
那為什麼諸葛亮沒有提及魏延呢?因為魏延和諸葛亮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交集,而且魏延的能力已經足夠證明魏延的價值。即使劉備不提要諸葛亮重用魏延,那諸葛亮也絕對不可能繞開魏延,畢竟魏延是蜀漢陣營中少有的大將之才。即使諸葛亮再討厭魏延,他也不可能不用魏延,所以劉備根本就不需要多提重用魏延這事。而且很重要的一點,魏延屬於武將,按照白帝城劉備託孤的責任分工來看,劉備死後蜀漢的軍事大權交由李嚴掌控。所以,即使劉備對魏延有安排,那也只會對李嚴說,而不會對諸葛亮。畢竟劉備託孤的時候只讓諸葛亮負責內政,不涉及到軍事。
-
6 # 陶短房
和《三國演義》中的鋪敘不同,歷史上直到劉備去世,諸葛亮的權力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沒有單獨帶兵獨擋一面的紀錄,也沒有重大人事、軍政事務的決策權,只有建議和勸諫的權力,而是否採納則是劉備的許可權,正因如此,諸葛亮才會在勸阻劉備出兵伐吳未果後,感喟“如果法正活著就好了”。
劉備生前重用馬謖的四哥馬良,自己任左將軍時馬良為左將軍掾,稱帝后以馬良為侍中,這兩個職務在當時都是近侍官,位不高而權重,且都在主君近側,表明重用馬良的並非諸葛亮,而是劉備本人,相反,在離開荊州入川時和馬良同為荊州牧從事的馬謖,此後相繼擔任綿竹、成都縣令和越雋郡太守,都是地方官,受軍師將軍、領左將軍府事,在劉備健在時主要處理蜀中民政的諸葛亮節制,也就是說,馬謖一直不受劉備待見,卻和諸葛亮關係密切。
劉備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是臨終囑託,只是盡最後的提醒義務,至於他死後必定掌握大權的諸葛亮是否聽,那是隻能聽天由命的,事實上劉備一死馬謖就以參軍備丞相府諮議,成為諸葛亮幕府前期最重要的參謀之一,很顯然,諸葛亮雖然答應,但並未真的聽從劉備的意見。
至於魏延,劉備得漢中後把他從牙門將軍一步登天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在武將中僅馬超、關羽、黃忠地位在其之上,劉備健在時是漢中方向的主將,封都亭侯,加鎮北將軍,可以說真正對魏延有知遇之恩的是劉備。但劉備去世後,魏延繼續加官進爵,官至徵西大將軍、前軍師,僅下諸葛亮一等,而爵位南鄭侯甚至比諸葛亮的武鄉侯還高一等。
也就是說,劉備死後諸葛亮並未不重用魏延,只是出於謹慎的性格和兵力不足等原因,不敢放手讓魏延獨當一面,更不敢從其子午谷分兵之策冒險而已,且魏延爵高任重,僅僅在出徵時因諸葛亮位“使持節”總統駐軍,而受諸葛亮指揮,在朝堂的地位並不在諸葛亮之下(官階不如諸葛亮但爵位過之),他的是否受重用,並非諸葛亮一人完全可以說了算的,劉備人之將死,並沒有必要特別囑咐諸葛亮重用魏延——說了人家未必聽,不說也沒啥大不了的。
-
7 # 亭外故柳
至於魏延,他還沒有重要到劉備臨終前刻意提及。在我們潛意識中三國最重要的是行軍打仗,所以重要的人都與軍事相關,魏延自然是重要將領,但朝堂之上比他重要的人還有很多,比如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出師表》中提到的費禕、董允等人,在國家中的作用比魏延更加重要。這就像現在的部隊高階軍官和國務院常務委員相比,如果魏延都要刻意像諸葛亮提及重用,那麼其他要提及的人就太多了。另外重用魏延,如果以後(我說假如)魏延能力不行了或者有二心,那不是打自己臉嗎?
-
8 # 星星月亮7
劉備臨終託孤白帝城時,已是生命垂危。儘管他的意識還是清醒的,但是因為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好挑選特別的重要事情向諸葛亮交代:
對劉備來說,向諸葛亮託孤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要諸葛亮忠心耿耿地輔佐兒子劉禪。至於行軍打仗、治理國家劉備自知遠遠不如諸葛亮他無需多言。第二,關於大臣的任用劉備只能撿最重要朝廷重臣、以及特別重要中高階文武官員,向諸葛亮提一下建議他們李嚴、蔣腕、趙雲等很多人都遠比馬謖、魏延重要。
魏延雖是大將,卻不在京城。馬謖在諸葛亮身邊,有機會參與託孤過程。但是級別也不夠,劉備向諸葛亮提起他也有很大偶然性。而魏延可能根本就被忽略了或者顧不上。因為人到臨終時往往和平時不一樣,遇到啥想到啥就是啥!就這樣偶然的因素造成的,各位不要較真了。
-
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只要理解了劉備為什麼讓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就能明白劉備為什麼沒讓諸葛亮重視魏延了。
劉備的託孤安排,明顯地體現了劉備的期待、擔憂和猶豫。
(白帝城託孤)
劉備擔憂什麼?
一是擔憂自己去世後,蜀國不能在豪強環視中存活下去。
二是擔心柔弱不明的劉禪不能守住皇位。
要想讓蜀國存活下來,乃至發揚光大一統天下,就要重用賢才,斥用庸才。所以劉備在託孤的時候,才會把家國大事都託付給諸葛亮,還讓劉禪等人“父事丞相”,給諸葛亮極大的肯定與極高的待遇。同時,劉備向諸葛亮特別強調“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劉備這樣做,就是希望把最好的人才,安排在最合適的位置上。
但是,這其實還不是劉備擔心的重點。因為蜀漢雖然在夷陵之戰中戰敗,丟到荊州這一大片土地,但還沒弱到被人隨便宰割的地步,依然算得上是三國中勢頭最猛的那個國家。
劉備最擔心的,還是他兒子能不能守住皇位的問題。
所以他在讓諸葛亮主持整個蜀國大局的時候,他又同時進行了兩個人事安排。一是讓李嚴統管蜀國的軍事,駐守永安;二是讓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
(丞相諸葛亮)
這一次人事安排,就體現了劉備既不想讓諸葛亮的軍權過大,也不想讓其他任何人軍權過大的想法。
如果諸葛亮能夠信守劉備的安排,那麼,全國的軍事安排將是這樣的:諸葛亮是丞相,他有最大的權力,但是軍權上,他只負責成都的衛戍部隊(不過這個衛戍部隊不能交給馬謖)。李嚴名義上掌管全國軍事,但是他只鎮守永安。魏延鎮守漢中。這樣一來,其實整個蜀國的軍事,將處於一種平衡。有了這個平衡,誰也不會利用軍事做大。只要不利用軍事做大,那麼,劉禪基本上就能夠保住皇位了。
劉備讓諸葛亮不能重用馬謖,就是因為劉備知道馬謖這個人有個人野心(馬謖在守街亭的時候,就是因為太自以為是,才不聽王平的,也漠視諸葛亮預先的安排),諸葛亮一旦重用馬謖,則馬謖必然會打破這種軍事平衡。
(驕傲的魏延)
也是同樣的原因,劉備沒有讓諸葛亮重用魏延。魏延這個人與馬謖不一樣,他也許沒有個人野心,但是他太驕傲,尤其是在蜀國前期大將普遍凋零的情況下,他很容易倚老賣老。如果諸葛亮重用魏延,那麼魏強勢起來,這樣也會打破軍事平衡。(事實上,魏延因為忠誠於劉備,因為被諸葛亮打壓,所以他沒有做大的機會。後來,諸葛亮去世後,魏延就再也不受管束,強勢起來。只不過因他長期受打壓,讓他在軍隊中威信掃地,士兵們不願意跟從他,他才失敗。假設當時他受到諸葛亮的信任重視,士兵們都服他,他絕對是會搞事的。)
劉備就是在這樣一種擔心中,進行了這樣的軍事安排。
當然了,劉備這樣安排,雖然能形成一種平衡,但這樣一來,蜀國只能處於守勢,只能確保偏安。要想在戰略上處於主動地位,軍權不統一,是很難實現的。
諸葛亮非常明白劉備的想法,他也是棋高一著。雖然劉備想要平衡,但是他去世後,諸葛亮以北伐為口號,很快就把全國的軍權,都掌控在了自己的手裡,完全打破了劉備想要的結果。
好在諸葛亮是一個人品德高尚的人,他雖然收了軍權,但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的諸葛家族謀福利,沒有著力培養自己的兒子,一心為蜀國的大局考慮。劉備地下有知,其實也是應該感到欣慰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發現魏延腦後有反骨,他活著還能壓制住魏延,他死後魏延必定造反。於是他設計於死讓楊儀、馬岱斬殺了魏延。其實這只是演義,並非真正的歷史。
現陝西漢中市裡有一名勝古蹟“古虎頭橋”,相傳這裡就是馬岱斬殺魏延之處。
其實,諸葛亮和魏延之間主要矛盾就是戰略路線問題。魏延作戰勇猛,謀略出眾,諸葛亮還是十分器重於他。但是諸葛亮伐魏期間,魏延建議“子午谷奇謀”,他獻計自領一萬精兵走子午谷險道奇襲長安。而諸葛亮卻認為過於冒險,並未採納,兩人由此產生分岐。所以諸葛亮在北伐期間一直未敢重用魏延。
魏延不是劉備的嫡系出身,是後來投靠的。他也就不是諸葛亮的親信心腹,儘管他十分看重魏延。諸葛亮死後魏延勢力逐漸強大,此人又過於自負驕傲,看不起蜀國其他大臣將領,在和楊儀的權力鬥爭中敗北,不辛被誅殺滅族。可嘆!可悲!可惜!
文武雙全不逢時 英雄含冤經千年
若是魏公奇謀成 蜀國何至一隅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