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牡丹精
-
2 # 佛系育兒先育己
嬰兒用品推薦:
@嬰兒床
我和噹噹一直沒有分床睡覺,首先感覺餵奶方便,其次安全感有了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媽媽餵奶的時候不小心睡著了,或者被子讓寶寶窒息的例項不斷髮生。若是可以,給寶寶購買一張屬於自己的小床,打扮的漂漂亮亮,感覺寶寶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美美噠。
嬰兒床的備用是十分關鍵的,對於寶寶睡眠習慣和日後的分離都是有好處的。和大人分開睡,利弊眾說紛紜。但是從長遠和安全考慮,從寶寶出生後就分開睡是比較好的。
@尿不溼
時光倒流,我不會在半夜總惦記孩子尿沒尿,拉沒拉,我要用尿不溼,多方便。雖說尿布不是我洗,但是想想都不是滋味。大冬天的每天洗,當奶奶也是醉醉的。天氣不好的話,滿屋子就會尿騷味,那酸爽。
有的媽媽會說,尿不溼紅屁屁。紅屁屁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及時處理便便後的尿液或者清洗屁屁。如果選用的尿不溼沒有過敏反應,就放心使用,每次便後都要及時清洗,然後給小屁屁塗上護臀膏。
@護臀膏
噹噹的紅屁屁問題也是延續了兩個月左右,我出現的問題是大大滴存在。第一,圖省事每次便後用溼紙巾擦;第二,出現紅屁屁後用爽身粉隔離;第三,護理紅屁屁還用偏方。我是無知的媽媽,讓孩子遭罪於非科學護理裡。
有效呵護小屁屁的方法就是便後及時塗抹護臀膏,預防為主。
@嬰兒溼巾
出門在外,不管用來擦手還是擦屁屁,溼巾很方便。但是不要用來給他頻繁使用擦屁屁了。
@嬰兒專用指甲刀
給寶寶備用一把嬰兒專用指甲刀很重要,寶寶愛抓破自己,戴小手套不太科學。觀察到寶寶指甲長後,剪短指甲是避免寶寶抓自己的根本方法。一般選擇在寶寶睡覺或者安靜的時候,注意不要剪後的指甲跑到寶寶眼睛裡。不要相信老人那些傳統說法,讓寶寶蒙受科學的無知。
@嬰兒的洗臉,洗屁屁,洗澡盆
我要做一個愛講衛生的好寶寶,生活習慣從小做起。寶寶用的盆子和大人用的分開,防止某些不法細菌傳給免疫力能力尚未完全的寶寶。
@嬰兒包被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包被相當於媽媽的懷抱,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寶寶感受到被抱的感覺,睡覺比較踏實。
@嬰兒衣服
根據出生的月份,準備寶寶的衣服三到四套。連體衣,對於出門換尿不溼比較方便。我們老家的話,用尿布寶寶下半身一般不穿衣服,直接包被。出門外穿的連體衣準備一套,穿起來比較方便,用被子裹著麻煩。
@嬰兒浴巾
新生兒出來後都要洗澡的,準備好浴巾來包裹剛出浴的美寶寶。
@嬰兒保溼霜
溼疹寶寶和面板乾燥的寶Bora說,保溼霜的作用比較大。溼疹的護理重點在於保溼,呵護寶寶面板不受損。
@嬰兒推車或者提籃
我出門的神器就是推車,對於一個人帶孩子推車比較方便。不用大包小包揹著,娃躺著,包放推車的下面。
@溫度計(耳溫槍,水溫計)
難保寶寶有個發燒什麼的,耳溫槍比較方便。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水溫計直觀地測量水溫防止水燙燙到寶寶。
@奶粉,奶瓶可備用
往往由於新手媽媽第一開始不知道如何開奶,給不了新生兒37度的愛,母乳餵養不了。備用奶粉和奶瓶也是可以的,能母乳是最好的選擇。產後一定要注意三早: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
@棉籤,消毒碘伏或者酒精
新生兒的肚臍需要保持乾燥,回到家後清理工作由新手爸爸媽媽操作。備用棉籤和消毒液很有必要。
提示:
當媽可能總結的不太完善,但是必需的我推薦過來了,對於寶寶日常用品,我們買起來比較方便。像帽子了,手套之類的,寶寶不是必需的,不要把寶寶想象的那麼怕冷。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是比較快的,玩的時候散熱比較多,所以怕冷出門穿成“熊熊”模式是不太可取。
媽媽用品推薦:
@產後所用的較長衛生巾
排惡漏期間,這個姨媽巾是必須的。長長的,可以防止側漏。
@產婦一次性內褲可以備用幾個
這個新鮮玩意我是沒用,在嫂子坐月子的時候我才看到是什麼玩意。感覺針對於不好意思讓別人洗內褲的用,比較方便。當姥姥那時候包辦,我也就省心了。
@哺乳內衣和睡衣
哺乳媽媽不好意思敞開懷喂寶寶,有專門的哺乳內衣和睡衣比較方便。只要稍微露開一個縫就可以哺乳寶寶了。
@防溢乳墊
漏奶是母乳媽媽存在的資格問題,防溢乳墊用起來比較方便,貼在內衣上可以防止奶漏在衣服上。需要注意的是時間不要用的過長,防止細菌滋養。
@吸管
產後比較虛弱,吸管喝水比較省力氣,備用幾根。剖腹產媽媽術後的必需品。
@一次性臀墊
手術會插導尿管,臀墊防止惡露滲下;且可用來清洗外陰。
@洗臉盆,洗腳盆
@軟毛牙刷,乾淨毛巾兩條
@哺乳巾
@產後束腹帶(個人建議是不需要的,堅持母乳餵養是最好的恢復方式。不過對於剖宮產來說,術後需要束腹帶的。使用方式和時間要注意,不要24小時束縛,讓子宮也呼吸起來。)
提示:
孕期肚肚比較大,有些東西不方便去商場購物或者親自出馬買。一定不要逞強,讓家人陪同,不要提重物避免寶寶提前出來。網上購物比較方便,選擇質量靠譜的網站買。有的醫院提供比較多,準媽媽可以提前問,補充沒有的就可以。
-
3 # 美羊羊嘛嘛
媽媽用品待產包清單
開襟外套、出院衣服、哺乳式文胸(哺乳式文胸方便給新生寶寶餵奶,準備2-3個可以替換就可以了。)束腹帶(有的醫院會準備)
產婦衛生巾(可以多準備點,排惡露用)、毛巾、水盆、衛生紙、餐巾紙、溼紙巾、吸奶器等等。入院時不用帶很多,這些東西隨時都可以買到。寶寶用品待產包清單
嬰兒包巾、嬰兒衣服、圍兜或手口巾、奶瓶(在媽媽沒有奶的時候可以用。注意奶嘴的尺寸,應選適合新生兒的。)、嬰兒奶粉:1罐、紙尿褲、溼紙巾、小紗巾、(選擇材質柔軟的小紗巾2條,可以給寶寶洗臉、洗PP。)、護臀霜等等。
其他用品待產包清單
入院證件,醫院就醫卡、母子健康手冊一定要記得帶好。
-
4 # 蘭心伊悅1
小孩子的東西:包被,包單,寶寶的衣服,紙尿褲,撫觸油,爽身粉,溼巾,手絹,毛巾,奶粉,奶瓶2個。紙抽,小手套,小腳套。
大人的東西:吸奶器,一次性內褲,成人護理墊,捲紙,大人毛巾,拖鞋,睡衣,頭繩。
-
5 # 友伴媽媽
新媽媽需準備的東東:
1、哺乳文胸及哺乳內衣,至少兩套,外出的餵奶服,很有用。
2、全棉長袖長褲睡衣,至少兩套
3、全棉襪子
4、棉麻質地的拖鞋
5、紗布。小塊的,每次哺乳前後用溫水清潔乳頭以及寶寶洗臉用,要常洗常換(這個要,而且以後刷奶瓶什麼的,也不用奶瓶刷,不好用,不如用紗布,用筷子放奶瓶裡刷。)
6、幾個不易碎的小碗或者小盆(用處同上)
寶寶的東東:1、五六件寶寶的內衣(分身、連體衣,根據出生的季節準備)
2、八九條褲子,或者可準備幾條專用有扣的尿褲(用不到這麼多,三四套即可,而且一般別人給的足夠了)
3、三五雙襪子
4、兩三件包巾,當寶寶的被子
5、幾套可外出服,寶寶45天、60天要出門體檢
6、遮陽帽(要有個小帽子,一般醫院會發,問清楚)
7、肚圍/護臍帶。保護小肚臍很實用的小東西(醫院會發)
8、尿布30條以上。我是用60CM*60CM的紗布尿片,可以根據寶寶的需要摺疊成合適的尺寸,到寶寶很大都可以用(這個看自己的習慣,其實尿不溼挺好,省事,勤換就不會紅屁股,不然洗尿片是個大工程,我家老大小時候幾乎 全是尿片,老二都是尿不溼,洗不動了,要是尿布的話,舊純棉秋衣秋褲,洗淨、消毒、剪合適大小就行)
9、嬰兒溼巾紙。寶寶拉便便時每次都洗屁屁會非常麻煩,尤其是晚上,所以溼巾紙就非常有用,我是網上買了一整箱(這個要,常備,看到打折多囤)
10、尿不溼(新生兒用),如果你怕晚上經常換尿片太麻煩,可以用它應付
11、大號隔尿墊,寶寶睡在隔尿墊上以防屎尿漏到床上。(用處不大,不透氣,看你需要)
12、婦檢墊。就是婦科檢查時墊在下面的無紡布墊,小的那種,是防止寶寶便便弄到床上很好的一次性墊,省去了很多洗滌工作。(一定要買!還要買一些大的,產後惡露排淨前用,以後每月月經期也可以用,方便省事)
13、一個小茶壺。每天給寶寶洗屁屁用
14、毛巾/浴巾。2條兒童用的小方巾洗澡用,2條普通大小毛巾(我們洗臉毛巾就行)擦身子用,1條大的浴巾洗完澡包寶寶用。這些毛巾都要柔軟吸水性強。(不用那麼多,但是要準備)
15、浴盆及防滑墊(最好搞個有溫度計的浴盆,可以控制洗澡水溫度)(一般醫院會發,可以住院前先問問護士,醫院有什麼是強制買的))
16、棉花棒或者棉球,清潔寶寶耳朵、手指和腳趾間等狹小的地方
17、奶瓶,可先準備一個120ml塑膠的,配新生兒奶嘴,寶寶長大後換個奶嘴就可用來喝果汁。如果奶水嚴重不夠,可以再配一個240ml的玻璃奶瓶,如果奶水夠,這個奶瓶直到需要上配方奶粉時再採購不遲。
18、勺子和小碗。勺子是寶寶專用感溫變色軟頭勺,小碗我用的是不鏽鋼小碗。這個主要是用來喂水的,因為我家寶寶對奶嘴比較抗拒,反而小勺子喂水能喝。也可以長大點喂輔食時再買。
19、體溫計。
20、小鍋。用來消毒寶寶奶瓶、勺子、碗等。當然也可以買專門的消毒器。
21、沐浴液。不是用來給寶寶洗頭洗澡的,是用來洗寶寶尿片和衣服的。當然,也可以用嬰兒專用的洗滌劑洗。
22、屎尿盆。準備一個大點的盆,男寶尿尿向前,女寶則向後漏,尿盆準備個大點的。
23、指甲鉗。寶寶專用指甲鉗。
24、鞣痠軟膏(紅屁股油)民航就有開,就幾塊錢一盒,抹紅屁股、或者脖子、胳肢窩醃了的話,很好用。
25、兒研所的溼疹膏。(常備)
26、等孩子大了,小蜜蜂油常備,磕青了,或者磕起包,立刻抹,按住,就消了。
回覆列表
備產包裡應該有的東西有:溼巾,尿不溼,奶瓶,勺子,水杯,尿布,被子,褥子,毯子,衣服,等等吧。 媽媽的需要準備:哺乳內衣、內褲、產後衛生巾、產後帽子、開襟衣服、洗漱用品、束縛帶、吸奶器、大量衛生紙 寶寶的:奶瓶、嬰兒衣服、小包被、尿不溼、溼巾、小碗、小勺子、少量奶粉。
有些東西可以提前買好準備好,有些可以現買的可以之後準備。東西不要買太多以免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