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雪松哥

    豌豆是一種性喜冷涼的長日照作物,不耐熱,所以長江流域多地流行越冬種植,秋播秋收;當然高山地區以及中國北方一般仍然是春播夏收。由於豌豆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只要選擇適宜的品種,在長江流域地區也可進行春季及秋季種植。

    1、越冬種植

    越冬種植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最主要的種植形式,一般利用冬閒地,特別是利用棉花收穫後的棉田,既可以棉花稈作天然支架,又可達到增收養地的目的。越冬種植一般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露地越冬,次年4~5月採收。

    播種過早,冬前生長過旺,冬季寒潮來臨時容易凍死;播種過遲,在冬前植株根系沒有足夠的發育,次春抽蔓遲,產量低。

    2、春季種植

    長江中下游地區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溫來臨前收穫;東北地區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種,根據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蓋也可早播。春季種植生長期短,前期低溫,後期高溫,因此要選擇生長期短的耐寒品種,如赤花絹英、甜脆豌豆等,並儘量早播。

    3、秋季種植

    秋季種植宜選擇早熟品種,於9月初播種,11月下旬寒潮來臨之前採收完畢。秋季種植生長期也短,可以透過夏季提前在遮蔭棚內育苗,冬季用塑膠薄膜覆蓋延長生長期。

    擴充套件資料:豌豆的栽培技術

    1、栽培制度

    豌豆忌連作。連作後,可對後茬豌豆造成毒害作用,並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因此豌豆通常要與其餘作物輪作。白花品種比紫花品種更忌連作,其輪作年限需更長。豌豆也可與其餘作物混作和間作。

    2、土地選擇

    滴灌栽培對泥土的懇求較低,有利於幼苗成活及作物生長,因此土層深厚、泥土鹽鹼程度較輕、肥力中等的土地均可種植。

    3、鬆土施肥

    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苗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溫防凍,開春後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技,隨後鬆土保墒。

    莖部開始坐莢時,澆水量稍加大,並追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潤溼。保證果莢發育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減少澆水。蔓性種植株高30釐米時,開始支架。豌豆分批採收,每採收1次追1次肥。

    4、補漏追肥

    出苗後及時查苗補缺,中耕除草1-2次。重施苗期追肥,尤其是未施或少施基肥的田塊,一般每畝追施複合肥5-7.5公斤或尿素5公斤或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

    高稈品種在春季氣溫回升後、植株開始伸長時,將帶梢小竹或帶分枝的樹枝(去葉片)插在行間,以便豆株攀緣生長。豌豆不耐水漬,春季要注意清溝排水。開花結莢時所需養分多,每畝施尿素7.5公斤、三元複合肥5公斤。鼓粒期噴施1%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2次。

    5、適時收穫

    根據食用方式決定收穫時間。一般粒用豌豆於開花後15-18天子粒飽滿時採收,幹豌豆於70%-80%豆莢枯黃時收穫,菜豌豆在開花後12-14天嫩莢現子不現粒時採收,豌豆苗在播後30天左右苗高18釐米時採頂端嫩梢,作飼料的在盛花期收穫,作綠肥的在收莢果後及時翻壓。

  • 2 # 山裡的么妹

    豌豆,一種豆科類常見的作物,具有比較全面並且均衡的營養,它的種子及嫩莢、嫩苗均可食用,近些年來,深受不少人的喜歡。

    豌豆是一種半耐寒性的作物,喜溫和溼潤的氣候,不耐燥。豌豆對於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好,也就是說對土質要求不高,沙土、壤土、粘土都可生長,但是,為了提高產量,還是建議在砂壤土上種植為宜。

    豌豆的種植可分為3種,其一是春季種植,相對靠南的區域,基本上在2月下旬到3月上中旬期間進行播種,而相對北部的一些地區,由於初春溫度較低,需要等到4-5月份開始種植;其二是秋季種植,時間大概在9月初,而收穫時間也比較早,大概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收穫,生長時間短,一般選擇的是早熟品種;其三是越冬種植,也就是初冬時種植,經過一個冬季的生長,到第二年春季收穫,一般情況下,10月下旬或者11月上中旬播種,到第二年4-5月份收

    大家可根據當地具體的氣候、生長條件,選擇適合的種植時間。

    一、防凍

    豌豆雖然是一種半耐寒性的作物,但是遇到突然的強降溫,也會受到凍害的困擾,尤其是春季處於返青期的豌豆,當地突然出現強降溫後(比如倒春寒),影響正常返青,進而導致後續一系列生長受阻,另外,大家還要注意,不同的豌豆品種,抗寒能力有差別,比如常見的菜豌豆,耐寒能力相對就較弱,根據往年的種植經驗分析,營養生長期,適合生長的溫度在15-20度之間,而開花結果期,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0-25度之間,如果當地氣溫較高,長時間溫度處於25度以上時,可能會導致分枝少,進而影響產量,因此,在春季期間,一定要主要做好豌豆的防凍工作,可以透過增施鉀肥、磷肥,來促進豌豆自身的抗寒能力,以此減輕凍害,比如每畝追施過磷酸鈣15-20公斤,具體用量,可適當增加或減少,一是根據底肥的用量,二是根據豌豆的生長情況,三是根據土壤的肥沃度等綜合考慮。

    二、防旱防澇

    水分在豌豆生長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豌豆不同的生育期對於水分的需求也有不同,一般情況下,豌豆苗期時,對於水分的需求相對較少,而到了開花結莢期前後,是水分需求的高峰期,豌豆生長過程中的水分來源主要有2點,其一是降雨,其二是人工灌溉澆水。地面出現龜裂現象,這種情況下,要及時進行灌溉澆水,尤其是正趕上返青期,補充水分促進正常生長,不耽誤後續的開花結莢,具體澆水量不宜過大,長時間漫灌是不建議的,保證一天內,田間不會有積水出現即可,但是也要有澆透的前提。 相反,有些豌豆種植區,降雨出現較多,進入初春後,當地又出現了連續的降雨,如果雨水較大,田間要做好防澇措施,尤其是相對低窪的地塊,田間土壤的含水量本來就大,如果再出現長時間降雨,田間有積水後,根系呼吸受挫,正常的傳輸水分、養分的能力受阻,造成葉片發黃,嚴重的情況下,直接導致死株,因此,豌豆的防旱防澇工作要做好。

    三、增施肥料

    隨著豌豆進入返青期,生長速度開始加快,為了保證後續的生長,以及最終的產量,養分要跟得上。在增施肥料時,對於氮肥的補充不要過多,也不要單一的補充氮肥,磷肥、鉀肥都非常重要,同時一些中微量元素也需要補充,比如硼、鉬、鐵、鈣等等。每畝15-20公斤即可,也可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加上過磷酸鈣以及氯化鉀,每畝10-15公斤左右,再配個噴施全營養補充的葉面肥,基本上養分就夠了。

    四、病害

    進入春季後,隨著溫度的回升,豌豆田間的病害也開始發生危害。因此,瞭解豌豆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害,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很重要,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鏽病等。

    4.1豌豆白粉病

    白粉病是豌豆種植過程中很常見的病害,該病害主要危害3個部分,分別是葉片、莖蔓以及豆莢 。針對豌豆白粉病,建議種植戶採取提前預防。如果是多年種植豌豆的地塊,白粉病發生比較嚴重,可採取輪作倒茬種植的方式。其二,選擇抗病性比較強的品種,豌豆的品種有很多,除了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外,儘量購買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對於白粉病也能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其三,注重種植管理,比如種植不宜過密、田間排水措施要做好、不要只注重氮肥的補充,而忽略了磷肥鉀肥。而一旦田間發生白粉後,要及時噴施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時間越早越好,也可以噴施藥劑提前預防,常用藥劑有: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每畝使用50克、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每畝使用100克、400克/升氟矽唑乳油,每畝使用7.5-9.3毫升等。

    4.2豌豆鏽病

    鏽病也是豌豆在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之一,鏽病和白粉病的症狀不一樣,不過也很容易分辨,鏽病危害的部位包括葉片、葉柄、莖部以及莢果,當葉片發生鏽病後,不論是正面

    針對豌豆鏽病的發生,同樣建議種植戶採取提前預防,及時防治的措施,具體做法也類似,其一,注意做好田間的除草工作,有條件的可以進行人工除草;其二,豌豆怕澇,另外,田間溼潤的生長環境,也是鏽病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地如果降雨降多,要做好防澇,及時排水;其三,種植密度不要過密,保證田間的通風性,減少鏽病的發生,同時也能降低田間的溼度;其四,做好田間的施肥、追肥工作,促進豌豆正常生長,提高豌豆自身的抵抗力,減少病害的發生,不僅是鏽病,其它病害一起預防。而當田間已經發生鏽病後,及時噴施藥劑進行防治,目前市面上針對鏽病的藥劑有很多,常用的有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每畝100-200克、15%三唑酮粉劑每畝80-100克、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每畝50-80克等,每畝兌水30-50斤,均勻噴施,根據防治效果,間隔7-10天,可再次噴施。

    五、蟲害

    針對豌豆潛葉蠅可採取三種防治措施,一,農業防治,在豌豆播種前,要進行土壤深耕處理,以便破壞潛葉蠅的越冬場所。二,生物防治,可利用潛葉蠅的天敵進行誘殺,比如有條件的可以釋放姬小蜂;三,化學藥劑防治,採取化學藥劑防治是很多種植戶比較喜歡的措施,可用藥劑有: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75%滅蠅胺可溼性粉劑4000-6000倍液等等,不過使用化學藥劑防治時,要特別注意一點,豌豆採收前半個月時,不能再使用,要停止用藥。

    以上5點就是豌豆在春季時的管理工作,從防凍、防旱防澇、增施肥料、病害、蟲害5個方面詳細給大家做了講解。科學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 3 # 褲子a

    對豌豆的影響:

    1、土壤溼度太大,容易致使植物根部腐爛,會發生溼漬災害;

    2、菜葉沒有充足的光照容易發黃,抵抗力低下;

    3、光照不足細菌滋生,植物容易出現病害,此外,雨水浸泡的植物根部難以呼吸,會加重菌核病。

  • 4 # 李鴻華

    陰雨天能造成豌豆生理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衡,加速了生理生長,落花落莢,最好是來雨之前,噴一次硼砂和豆類座果靈,提高花芽分化,保花保莢,在結莢前期噴一次鉬肥,可增加根瘤菌數量,很好的起到固氮的作用,為提高產量打牢基礎,磷酸二氫鉀在不斷的陰雨天使用也有利於花芽的形成。

  • 5 # 京漂追夢人

    我是膠東人,每年的三月初我就進行豌豆播種,豌豆播種之後要確保足夠的土壤溼度,使之能夠達到豌豆種子被泡大發芽。

    豌豆出苗之後,也是懼怕乾旱的,所以春季的陰雨再持續也是不怕的,不但沒有害處,反而能促使豌豆開花生長結莢。

    大家都知道,春雨貴如油,春季陰雨再持續,也不可能形成積水內澇,除非是在南方地區。只要開花時節天氣有放晴的日子,就不會影響授粉,也就不影響結莢。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豌豆要成熟的時候,一定不要陰雨連綿,那樣的話就會影響豌豆莢的變硬,致使很多的豆粒壞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地豆什麼時候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