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毛無緣
-
2 # 萬事通130432001
可以去心裡醫生那裡去看看,她的改變和墮落是應該有原因的你應該瞭解倒置她沉淪到如此地步的根源是什麼出國留學的生活是挺難的一個人在完全陌生的世界裡沒人溝通關愛因為語言不通膚色和行為方式都不同短時間內很難融入其中學習壓力大此時心裡有一種被隔離被世界所拋棄的挫敗感常人無法理解,我建議你找一個身邊和她同齡的親戚慢慢的接觸她常和她在一起玩和她交流溝通了解她內心的苦衷輸導一下
-
3 # 戒掉嗔心
像這類現象不能間接的歸納為無視親情。因為她在國外留學期間受了刺激才出現的情況,在這之前,她也許並不是這樣。現在之所以成這種情況據你說是受了刺激導致而成,所以,她的心理和精神出現了問題。作為家長,應當帶女兒到心理學專家處諮詢,家長也自己應當弄清女兒受到了哪方面的刺激,找出心理障礙的病根,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對症下藥,及時根治女兒的心理疾病。這樣,不僅對孩子有利,對整個家庭都有利。我們做父母的也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如果簡單粗暴的認為女兒無視親情,不理不管,或自暴自棄,傷害的是女兒,還有你的家庭。記住,對女兒別發脾氣,更不能在女兒有心理疾病的時候,虐待她。我前面說過,對此事,還是多請教心理醫學專家。謝謝你的邀請。
-
4 # 小蘿蔔頭0710
如果是初中,高中,家長趕快去看看。不一定去看心理醫生,因為語言,交流問題,不同成長環境等因素,看美國心理醫生不一定有效。但一定要找到原因,有條件換個環境,從頭開始。大學在讀,孩子二十歲左右,家長能做的不多。趕緊去找孩子交往的朋友,他們的影響力比家長大。學習壓力大,個人情感挫折是留學生中常見問題,想辦法減少壓力,換個生活方式。看了原文,作者自身在家庭方面遇到困難,挺不容易。在父母,自己婚姻(或個人情感),子女,事業(經濟基礎)這四件事做出優先選擇,作出取捨。
-
5 # 無厘頭教育
子女出了狀況,父母的放棄對於他們是最大的絕望。盡最大的努力找方法去解決,然後接受子女的一切,永遠給予孩子最關切愛吧。只有父母不放棄,孩子心裡才會有希望,才能會越來越好。加油!
-
6 # wawabale
出國留學會面臨很多事情,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簡單的學業的事情,特別是她要獨立選擇課程的安排,同學老師間的人際關係,第二語言文化的過度,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她現在處在低落期,特別是對未來的迷茫。她不願意和以前的朋友來往很正常,是承擔很多現實的攀比壓力的。比如金錢方面的付出而沒有實際的回報。她是有內疚自責的。她是在逃避,至於原因應該有深層次的。建議諮詢心理醫生。因為好比人生了疾病,家人只能盡力做到陪伴和支援,專業的心理疏通要請和合格有好資質的專家來指導。作為家長我能感覺到你希望女兒儘快恢復正常生活的願望,但是出現的問題絕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只是一個導火索。家庭的原生態背景一直在影響著一代人。把這種焦慮和挫折的情緒壓抑起來並不好,如果你能夠調整好心態,先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子女的問題才不會陷入到負面的迴圈情緒中。抱怨和放棄是沒有用的,積極的去面對。像個朋友一樣聊聊 ,不要太過於家長式的埋怨和說教,聽聽她的想法,不要急於判斷對錯。想象是希望她快樂的積極為自己而努力,而不是希望她成為你希望成為的孩子的模樣。這很重要!每個人都終將學會為自己的人生承擔責任,每個人成熟的早晚不同但是終將成熟,因為現實的課堂總會逼迫一個人成長,很多時候成人都不能完全清晰自己的選擇,選擇有得有失,但一定要學習尊重她的心願。良好的有效溝通很重要。
-
7 # 浮生餘燼
我的思路與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僅供參考。我覺得找心理醫生也未必湊效,因為心理醫生解決不了最根本的問題。這裡沒有絲毫瞧不起心理醫生的意思。
您的女兒在國外究竟遇到了什麼麻煩,因此讓心靈受到了強烈的刺激,這個最關鍵的問題,您沒有明說,或許您自己也不知道,因為您的女兒整個地把自己封閉起來了,拒絕與親人、同學和朋友交流。估計她自己的心理體驗與俄羅斯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中的那個輟學大學生拉斯科爾尼科夫差不多:
“他不知道該怎麼辦,該採取什麼辦法。一種無法克服的前所未有的感覺控制了他,而且這感覺幾乎一分鐘比一分鐘強烈:這是對所遇到的一切、對周圍一切事物極端厭惡的一種感覺,幾乎是肉體上感覺得到的一種厭惡,而且這感覺是頑強的,充滿了憤恨和憎惡。所有遇到的人,他都覺得是醜惡的,他們的臉,他們走路的姿勢,一舉一動,他都覺得可惡。他簡直想往什麼人的臉上啐口唾沫,似乎,如果有人跟他說話,不管是誰,他都會咬他一口……”
即使是面對自己所熟悉的壯麗景色,似乎也無動於衷了:
“這壯麗的景色彷彿寒氣逼人,總是會使他有一種無法解釋的淒涼感覺;對他來說,這華麗的畫面寂靜、荒涼,令人心情頹喪……每次他都對自己這種憂鬱和難以解釋的印象覺得奇怪,由於不相信自己能作出滿意的解釋,於是就把解開這不解之謎的任務推遲到未來。”
“他好像覺得,這全部過去,這些以前的想法,以前的任務,以前的印象,還有這全部景色,以及他自己,一切、一切……全都在下面,在他腳下隱約可見的,一個很深很深的地方。似乎他已離地飛昇,不知往什麼地方飛去,一切都從他眼中消失了……他覺得,這時他好像是用剪刀把他與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剪斷了……”
我把“好像是用剪刀把他與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剪斷了”這句話加粗,其實是提醒您總結一下,您女兒是否也是這樣。
不管您的女兒遇到了什麼問題,或者是學業的問題,或者是人際交往(尤其是身處陌生文化語境中的跨文化跨種族交際)的問題,料想您的女兒極有可能沒有處理好這些問題,因而使自己身心遭受重創。這個時候,做家長的光是心疼與心焦是無濟於事的。
我自己的女兒也在國外留學。女兒獨自在國外的這些年,我最惦記的事情有三件:
(一)人身安全,這是第一位的;(二)學業;(三)人際交往與人際關係。相信所有留學生的家長最關心的無外乎就是這三點。
我猜測您的女兒可能是遭遇了雙重挫折:(一)學業,跟不上課程;(二)跟導師關係緊張,導師不信任,不認可,或者是與同學相處不夠融洽。當然,也可能是單方面的原因,比如遭遇了情感欺騙。這裡,我僅僅是猜測而已,恕我瞎猜。但不管怎樣,您的女兒肯定是遭遇了創傷性應激事件,這是一個心理學術語。
應激事件是指個體遇到了一些自身能力不能處理的事件時,精神緊張、焦慮、驚恐或易激怒,並且會伴隨軀體上的反映,或身體抽搐,或血脈賁張,或大汗淋漓,或疲勞虛脫,如果不能及時應對和化解這一事件所帶來的衝擊,就會形成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簡稱PTSD),主要症狀有:經歷的重現,如創傷事件的閃現和噩夢;保護性反應,如情感麻木和冷漠;失眠和認知迴避;精神過敏;以及悲傷和憤怒等消極情緒和自罪自責或歸罪他人的消極認知。
根據您的女兒目前的精神狀態和表現,她顯然是遇到了創傷後應激障礙。我並不傾向於武斷地認為您的女兒患上了狂躁抑鬱症,那是一種更加可怕的心理疾病。
您應該跟孩子留學的學校聯絡一下,問詢一下孩子因為什麼緣故中止了學業回國,這有助於給孩子對症下藥。
我建議您應該帶孩子去往一個陌生的環境生活。孩子不願意與所有的熟人,包括親人、親戚和朋友來往,極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深刻的挫敗感以及由此而生的自卑感,這使得她暫時無法面對曾經熟悉的一切,一的人、一切的事物,就和拉斯科爾尼科夫一樣。
我認識的朋友中,有一位得了抑鬱症,她不喜歡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熟悉的建築與樹木。後來她離開了自己工作了十幾年的城市,去到了一個十分陌生的城市,在那裡她覺得自己過得十分自由,十分快樂。
您的孩子去往一個陌生的環境,至少她不會再困擾於會有無數雙熟悉的眼睛盯著她,從心理上她會減輕很多不必要的精神負擔。這特別有助於她的精神康復。同時,透過做一些事情,讓她把自己的優勢和長項發揮出來,一點一點恢復其自信,相信她慢慢會走出陰霾,活出一個新的自我。
當然,這對您很困難。上要照顧年邁的老人,自己還要從事繁重的工作。這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過,為了您的女兒,您還是要做出選擇。如果有一種方案,不必離開你們生活的這座城市,而且還能讓孩子重新恢復自信,那就再好不過了。但願如此。
-
8 # 我有話對你講
誒呦!看到這個情況感同身受!我是一名大學生,休學了一年!我也受到了刺激。是和別人競爭失敗之後的打擊!我本來學習還可以,班裡前三名!但是由於壓力大,脾氣不好,人緣在班裡很差。我們學校本來作業特別多!有一天上數學課,老師要查作業,我沒完成,其他人她都沒管,她點名諷刺我!我當時覺得特別沒面子!之後同學又在背後議論我!之後我的成績一落千丈!精神一蹶不振!我特別愧疚,又憤怒!愧疚應該維繫好人緣!憤怒那個老師不做人!我現在正在接受心理治療!希望在低谷的人們,都能得救!
-
9 # nannan1603
我們有個鄰居小姑娘天資聰慧不到上學時就能跟著電視報天氣預報,什麼贛州.襄樊這些字都認識,10歲考上北京八中實驗班巨大的壓力下孩子開始厭學了,推到普通班高考只考上二本,她父母愛面子覺得丟人要送美國去,年齡太小壓力大狂吃,一年後回來看病休學,後來好點了又送去了,現在傻胖傻胖的,就這樣還讓孩子在美國繼續讀書,哎!好好的孩子毀了
-
10 # 劉金子
一,抑鬱症前兆。
二,幫她走出這段泥譚唯一出路,就是尋找新的目標,找出病根,對其尋新興奮點。
三,多讓她出去大街上走走。
-
11 # 耿梅芳交大
首先,弄清楚所受的刺激是什麼。一個不良現象的出現一定是長期不良行為造成的。所以,需要找到問題的癥結。從目前來看,如花一般的年紀選擇自暴自棄,最大的可能是現實困難自身難以接受選擇逃避,此外,有可能是與周圍溝通存在障礙,把自己孤立起來,或者身體上的原因,失眠等導致心理抑鬱狀態。總之,要去認真梳理:一些特殊的事件,一些例外的行為和情況,也就是和常規不同的行為,自己作為父母比外人更瞭解孩子,但是正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很難跳出情緒的控制,因此,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年輕人很容易在自我意識分化階段表現出來叛逆,玩世不恭的情況,只是程度不同,二歲,六歲,十二三歲,這個階段一般父母會比較包容,但二十歲左右的這個階段,父母總覺得孩子已經成人了,為什麼還這麼不懂事?其實,歲數是成人了,但是行為和心理現在孩子普遍不成熟,因為大人在小的時候缺乏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特別是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的提升。
一切不良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心理的支撐,找到問題的癥結很關鍵。加油↖(^ω^)↗
奶奶去世都不參加,不知道跑到哪裡玩遊戲,幾天不回家。以前的朋友全都不接觸,現在沒有一個好朋友了。大家都想幫她,可是她拒絕。我看著她生不如死,如果不是有自己的父母需要照顧,早就離開這個冰冷的世界了。我每天玩命的工作,就是想自己能夠沒有時間去想去難過!我也不知道我該怎麼做?該努力的努力了,該做的全做了。我真的想離開這個家,可是又不能傷了父母的心。辭職報告寫了撕撕了寫,我感覺自己的生活暗無天日,每天都安慰自己,欺騙自己,靠淘寶網購來麻木自己。
回覆列表
孩子是因為在那裡交了男朋友,但是她要求太多,兩個人總是吵架鬧矛盾,那裡的同學不太喜歡她,她學習上太吃力了,所以心情不好,家裡的條件一般,但是為了她花費太多,她也很大壓力。她現在拒絕幫助,很敏感,和原來的朋友都不來往了,只有一個特別膩味的男孩子陪著她,她雖然特別不喜歡,但是也因為寂寞而交往著。看心理醫生根本不能提。。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