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酒逢遇知己
-
2 # 73農民工老劉
仔豬腹瀉的防治措施
初生仔豬吃初乳是產後預防腹瀉的第一步
因為透過母乳中產生的抗體可以使仔豬在第一時間獲得良好的被動免疫, 所以仔豬出生後, 要保證所有仔豬及時吃到充足的初乳獲取母源抗體。仔豬儘早開食後, 要選用高質量的乳豬料, 並在飼料中新增酶製劑、乳清粉等解決仔豬體內消化酶缺乏等問題。透過以上方法, 可以儘量防止和降低仔豬因為免疫及消化系統問題引起的腹瀉、死亡。
仔豬細菌性腹瀉的防治
可以從飼養管理、疫苗預防和藥物醫治等方面進行防治
1.是加強待產母豬的飼養管理, 合理調製母豬飼料, 保證初乳中能有較高濃度的母源抗體;
2.是有條件的養殖戶, 可以對產前母豬進行免疫接種:產前5~6周和2~3周各免疫1次大腸桿菌單價或多價苗;也可在產前14~21 d接種仔豬黃、白痢疫苗, 同時也做好其他疫苗的免疫。
3.是對出生後因細菌性病原腹瀉的仔豬, 在經過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的藥敏試驗後, 選擇特效適用的抗生素如諾氟沙星、慶大黴素等藥物進行治療。
仔豬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疫苗接種和對症治療相結合的措施:由於病毒性腹瀉與飼養管理密切相關。
仔豬寄生蟲病腹瀉的防治
1是對母豬和仔豬進行合理驅蟲, 懷孕母豬可在產前3個月和產前7 d進行驅蟲, 防止透過母體傳染;對仔豬可選用百球清、阿維菌素、伊維菌素、左旋咪唑等進行1~2次驅蟲。
2是搞好環境衛生, 對豬糞便及時進行清理並做無害化處理;適時對圈舍和飼養用具進行清洗、消毒, 保持豬圈的清潔衛生。
-
3 # 鄉村海叔
仔豬黃白痢是,仔豬出生到30天時間出現常見症。
3-10天多為黃痢,10天以上多為白痢。可用肉眼觀察到顏色變化。
一,仔豬白痢。仔豬突然拉稀,白色或灰白色稀糞,有時當漿糊狀。同窩相繼發生。欠食,怕冷,痿縮,精神不振。及早治療病輕,恢復快,如反覆出現白痢會變成為人們常說的僵豬。重症大便失禁,一週左右死亡。
二,仔豬黃痢。水樣黃色或灰黃色,有明顯氣泡樣真糞便,欠食,消瘦,脫水嚴重,死亡率高。
治療基本相同。仔豬初乳前喂服恩諾沙星1毫升或慶大黴素4萬單位。7天肌注恩諾沙星1毫升或土黴素1-2毫升。
仔豬白痢嚴重可先打阿托品針。再服用慶大黴素+鞣酸蛋白。連用3到4天。
補鹽液喂服。(1000毫升水+3.5克氯化鈉+1.5氯化鉀+2.5克碳酸氫鈉)
作好豬圈消毒,保持清潔,乾燥。母豬飼養不當,膘情肥瘦不一,天氣突然變冷,溼度大,保溫不好都會誘發仔豬發病。
-
4 # 飼料博覽
一、未斷奶小豬為什麼會得黃白痢病?
主要是因為哺乳期,對於仔豬的餵養,通常是以母乳為主,但是如若母乳質量較差,則應增加母豬營養供給,提高母乳質量,如此才能保證仔豬營養供給良好,使之健康的成長。如果在母乳質量差的情況下,還未及時對母豬進行營養供給,則會使食用母乳的仔豬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病菌侵害,使得仔豬患有仔豬黃白痢病。
二、未斷奶小豬黃白痢病得病的後果
仔豬黃白痢病是一種高度致死性傳染病,黃白痢多發生於剛出生的幼豬。原因是幼豬的腸道發育不完全,抵抗力和適應能力較弱,若遇到養殖管理不恰當或生長環境因素突變等影響,很容易發病。以排出黃色或黃白色漿狀稀糞為特徵,並引起仔豬脫水而死。
三、中藥治療(文獻金方)
1、 仔豬白痢 : ( l) 紫皮大蒜 (去皮 )、 甘草各 120克, 加 白酒 500毫升 , 浸 泡 2一3 天 , 混合適量的百草霜 , 分成40劑 , 每豬每天 1 劑 , 連用 2一3 次 。(2)生薑 1000克 , 拌入豬食內 ,母豬臨產前7—10 天喂服 , 連喂 4一5 天 。
2 . 仔豬黃痢: ( l) 百草霜150克 、 土黴素粉 25克, 混勻後加人適量 的溫開水攪拌成糊狀 , 喂 患豬 , 每天 2- - 3次, 連喂 2一3 天 。(2) 馬齒覽、 野覓菜 、 路邊荊各 25 0克, 搗爛加淘米水適量 , 取液喂患豬 , 每天 l 劑 ( 10 頭仔豬1天量),連用 2- 3 劑。((3) 穿心蓮 、 白芍、 大黃、 積實, 當歸各10克 , 黃連 g克 , 水煎去渣 ,取液喂患豬,每頭每次10—15毫升,每天兩次,連喂2—3天。
總之,未斷奶小豬黃白痢病對於再好的醫治也不如不得病!
做好以下幾點保育小豬平安:
1、加強養殖過程中的消毒
消毒可以避免細菌滋生,使仔豬體內侵入病菌,進而患病,應當在進行仔豬養殖的過程中,做好消毒工作。也就是對產房進行合理的設定,並且做好產房的消毒,並且及時清理產房,保證產房清潔,乾淨。
2、 加強母豬飼養管理
在母豬分娩當天不餵食或少喂,而在母豬產後則逐漸增加飼料,保證母乳供給良好。待生產後的5~7天,使母豬自由採食。
3、加強初生仔豬的護理
對於剛生2~3日齡小豬,應當加強微量元素的補給,也就是餵養母豬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飼料或食物,以便仔豬可以吸收到微量元素,增強仔豬的免疫力。對於10日齡的仔豬,正是其消化系統發育時期,應當避免細菌侵入到仔豬的體內,所以需要加強飲水和飲食方面的管理,與此同時,還要對10日齡內應調加誘食補料,增強仔豬體重,也提高小豬的免疫力。
-
5 # 養豬人老董
仔豬黃白痢並非是在春季多發,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
一、黃白痢發生的原因:
1、仔豬吃了脂肪含量過高的母乳。當然,這不是引起黃白痢的原因,而是因為仔豬吃了以後會口渴,又喝不到足夠的水,才會引發黃白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母豬在喝水或小便時,仔豬在底下接著喝。這就需要我們必須給仔豬提供充足的飲水,而且要是溫熱的飲水。
2、仔豬吃了不潔的母乳。母豬產仔後,乳房表面或乳頭的乳孔內會有異物,如果沒有清理乾淨,仔豬吃了後就會引起黃白痢的發生。所以,母豬產仔後要把乳房清理乾淨,並把乳孔內的髒東西擠出來,最好用0.1-0.3%溫熱的高錳酸鉀水清洗消毒。
3、母豬奶少或無乳。仔豬因為吃不飽就會到處舔食,極易引起黃白痢的發生。建議母豬在產前2-3周在飼料中新增乳動,可以有效提高泌乳量。
二、治療:
1、黃白痢發生後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因為脫水和飢餓導致死亡。給仔豬補充口服補液鹽可以有效防止脫水的發生,也可以保持仔豬的體力,使其有吃奶的力氣,不會因飢餓死亡。
2、仔豬一旦發生黃白痢,馬上在母豬飼料中新增止立停(月桂酸鋅),每頭母豬每天100克,2-3天見效,效果極佳。
3、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消毒並保持乾燥和溫暖,建議對仔豬拉出的黃白痢用火焰消毒,最好不要用消毒液噴灑消毒。
三、預防:
1、給仔豬提供乾淨舒適的環境。
2、給仔豬提供乾淨溫熱的飲水。
3、產前4-6周在母豬飼料中新增脂黃金,可有效改善仔豬出生後黃白痢的發生。
-
6 # 豫南鄉農
01.從母豬身上預防疾病堵住病源
春天的氣溫忽高忽低的不穩,未斷奶的小豬仔其身體的免疫力低下最容易生病。預防吃奶期間的小豬黃白痢疾病,首先要從老母豬身上堵住病源。因為,豬仔在沒有自己單吃飼料前,它的食源主要就是來源於母豬的奶水。母豬一旦生病它的病毒就會透過奶水傳染給小豬仔,因此,要先從母豬身上預防。在老母豬臨生產豬仔前15~20天左右,先給老母豬注射大腸桿菌疫苗提前預防。當母豬生產豬仔後,豬仔如果出現了拉黃白痢的現象,可給老母豬肌肉注射慶大黴素或氟苯尼考等藥劑,用量要根據藥劑說明使用。同時,還可以在食物加入土黴素或氟哌酸給老母豬餵食吃。待老母豬的大腸桿菌病治療好之後,奶水裡沒有了病毒。豬仔慢慢的就會有所好轉。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要搞好圈舍裡的衛生使圈舍保持乾淨、整潔。經常給圈舍消毒殺菌,同時,也要搞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避免豬仔受凍引發各種病症。
02.針對豬仔的治療1.豬仔黃白痢的症狀
吃奶豬仔的黃白痢疾是豬仔的大腸桿菌疾病,也是消化道感染的一種腹瀉病。其症狀為:患病的豬仔排出的糞便為乳白色、灰白色或黃白色的糞便。其糞便為腥臭難聞的糊狀或像稀水一樣的糞便。俗稱:豬娃屙白屎,病情嚴重的可以使生病的豬娃拉稀脫水死亡。
2.治療辦法
參考用藥量: ①.用藥劑環丙沙星、安普黴素和瀉立停及鏈黴素等藥劑肌肉注射或口服;②. 也可以用痢菌淨按豬仔每1公斤喂藥5~10克左右每日口服2次,連喂三天;③. 用慶大黴素按豬仔體重每1公斤,喂藥5~10克左右,每天兩次,連服3天左右。
溫馨提示:預防治療吃奶中的豬仔的黃白痢疾病有兩種辦法:一是從老母豬身上預防,即:在老母豬臨產15~20時注射大腸桿菌疫苗,防止大腸桿菌病毒透過老母豬的奶水傳染給豬仔;二是給患病的豬仔口服痢菌淨或慶大黴素藥劑治療,必要時要請獸醫前來治療。
回覆列表
仔豬黃白痢可透過糞便顏色判定
仔豬黃白痢是仔豬黃痢、白痢的簡稱,一般地,仔豬出生後3-10天為黃痢,而出生10以上的稱為白痢。不過這也可以透過觀察糞便顏色來判定:
仔豬黃痢:水樣稀糞,黃色或灰黃色,內含凝乳小片和小氣泡。 病豬口渴,吃乳減少,脫水、消瘦、昏迷、衰竭。
仔豬白痢:仔豬突然拉稀,同窩相繼發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黃白色,腥臭、糊狀或漿狀糞便。仔豬白痢的治療:
應採取抗菌、止瀉,中藥解除溼熱內因、提高免疫力、使腸道內環境正常液等綜合措施。
清熱燥溼止痢:四黃止痢顆粒,預防量100g拌料300斤,治療量加倍使用,用5-7天。
抗菌:安普黴素、鏈黴素、環丙沙星、恩諾沙星阿莫西林等。
瀉停:1.痢菌淨按每公斤體重每次10~15mg口服, 每日2次,連用2~3天; 2.硫酸慶大黴素每次5~10mg/kg體重口服,每日2次,連用2~3天
止瀉:鞣酸蛋白。
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蘇打、胃蛋白酶等。
補液:口服葡萄糖生理鹽水及維生素。葡萄糖生理鹽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
仔豬黃白痢的預防:
(1) 加強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2) 對於初產母豬,做好預防接種,建議根據當地細菌血清型使用疫苗
(3) 做好仔豬的飼養管理;
(4) 改進豬舍的環境衛生;
(5) 預防性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