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吹魚動
-
2 # 行營二師兄
先說浮漂的選擇,野釣由於水深不確定,有時候釣點的水特別淺,其實春季也是儘量釣淺水,那麼我們浮漂就要選擇短腳短尾長身的浮漂,吃鉛量在1.5克左右就行,短腳短尾翻身快,長身穩定性更強,由於是釣鯽魚一般都是,調四釣二就行,如果小雜魚過多,可以選擇調平水釣兩目,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鬧窩現象。
那麼如果我們要釣深水,浮漂的選擇就要變一下,用長腳長尾,棗核形浮漂,深水可以選擇奈米材質或者蘆葦材質,長腳長尾,可以在深水的情況下,有效捕捉行程介面,釣底也有很好的效果,棗核行翻身快,下行平穩,可有效抵抗走水現象,深水釣鯽魚,我們一般調低釣高,比如調一釣二三,或者調平水釣二目,這是因為中層小雜魚一定很多,這樣可以避免一下小魚鬧鉤的現象,小魚過多時,也可以直接釣跑鉛,子線放短。
-
3 # 非同尋常0903
以鯽魚為例吧,春季分為魚剛開口和開始產卵兩種情況,比如現在處於剛開口,一般吃口比較輕的時候多,浮漂動作特別小,你這時候應該選擇釣靈,調四釣三二一等,這兩週我去夜釣了幾次,晚上魚口特別輕,一般情況下三分之一目都不到,我只用了3.9的竿,長竿估計都看不清這種小動作了,這還得緊盯浮漂。所以現在這段還是選擇釣靈為主(走水,鬧小魚另說),釣靈的時侯總是有口不中魚在試試釣頓吧!釣頓輕口的訊號會看不清,會出現換餌的時候上魚了(老是會給你意外驚喜,哈哈)。等在過段時間,水底下扎草都長起來了,該到產卵季了,吃口會明顯兇猛,浮漂開始表現得抑揚頓挫激烈,這時候釣靈釣頓都可以,釣靈抓口準一點,上魚速度會很快,釣頓稍微等一口,經常會出現雙飛魚了!
為了使線組更加靈敏,放大吃口,宜選用零點六以下優質通線,一號以下豆浮六顆,四號丸世或細條溪流鉤,以紅蟲或細蚯蚓施釣。
到釣點後現場調漂,朝天鉤上五公分,預先穿過的太空豆上裹鉛皮,重鉛找底,半水調漂,修剪鉛皮至半水壓下四顆豆浮,水面留兩顆。如果想再精細,半水掛餌再試。施釣時,穿上蚯蚓或紅蟲,向上擼豆浮,水面上只要露出兩顆以上,則確定到底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豆浮儘量用小號的,因為大了的話,剩餘浮力也會變大,簡單的說,就是最低要使餌料能夠壓下半顆豆浮。春季以垂釣鯽魚為主。而鯽魚下嘴唇長於上嘴唇。索餌時,吸入餌料後,會抬起頭來,調整姿態,緩慢遊動,這時反應在浮漂上,就是水下的第1顆或第2顆豆浮緩緩上浮。此時提竿,十拿九穩。
當然,如果發現經常跑魚,就應當將水下的第一顆浮漂向上擼起一點,釣鈍一些,如果發現釣上來的魚兒吃鉤太猛,將魚鉤已經吞到嘴裡,那麼就應當將水面上的兩顆浮漂向下擼點釣的更靈敏一些。
春季風力一般會比較大,當遇到風力增大時,則應該靈活變化,將鉛墜加重,以使鉤餌能夠準確無誤地送入窩底,此時線組就相對遲鈍,這時應將主線輕輕提起,保證鉤餌在離底5到10公分左右,緩慢移動,以引誘鯽魚前來就食,此謂提燈釣法。
釣手應運用手腕力量,使鉤餌在窩點附近上下左右緩慢移動提拉誘魚,鯽魚一般經不過三次引逗就會主動索食。
總之,春季垂釣鯽魚線組以靈為主,但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靈頓結合,關鍵在於多窩點不停引逗,這是影響魚獲多寡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