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夜城主
-
2 # 燈影書畫
沒有人懷疑羅塞蒂的藝術才華。
羅塞蒂是英國十九世紀最有個性的畫家(同時他又是詩人),是英國拉斐爾前派畫家的重要代表。他以女性為題材,作品瀰漫著憂鬱而傷感的氣氛,他不著力細節的描繪,卻注重表現女性的頸項美。羅塞蒂筆下的女性都有修長圓蘊的脖頸,更顯出一種嫵媚柔潤的美。
1828年,羅塞蒂出生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義大利裔的羅塞蒂家族,天資非凡,喜詩愛畫。1843年,15歲的羅塞蒂開始學習繪畫,3年後考入倫敦皇家美術學院,1848年成為拉斐爾前派兄弟社團的創始人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創作於這個時期,帶有強烈的象徵主義的風格。在,他的晚年作品致力於富貴的女性題材。1882年羅塞蒂去世。
羅塞蒂的畫風具有很強的詩意,這與他擅長寫詩有著很大關係。而且他畫筆下的女人形象大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比如他的代表作《白日夢》、《維納斯》、《瑪俐亞的少年時代》等。恬靜、文雅、秀麗,充滿幻想與迷惘的憧憬,超凡脫俗的品格,是羅塞蒂油畫的特色和看點。
羅賽蒂所畫的全部女性,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使模特變了,也都具有一張理智的,同時也是夢幻的、熱情的臉。這種面相一時成為英華人的理想典型,羅賽蒂畫中的女性在當時被認為是“現代式的美人”。
-
3 # 羅蘭桑
但丁.加布利爾.羅塞蒂(1828_1882)十九世紀英國的畫家與詩人。
他是義大利革命家和詩人格.羅塞蒂的兒子,在他父親流亡英國時生於倫敦。
他早年曾隨柯特曼學習素描,後又跟布朗學習繪畫,1848年他與漢特、米萊斯一起創立了“拉斐爾前派兄弟會”,並於1840年舉辦了第一次展覽,正式把畫派的名稱寫在自己的簽名上。
這一流派在藝術上基於當時的理想主義思潮,他們認為文藝復興後拉斐爾己被推崇的過度,後來者多是模仿沒有太多的新意,而只有拉斐爾以前的藝術才是盡善盡美的最高典範,是充滿了簡潔與誠摯的精神,是具有樸素的自然之美。
他們的作品第一次展出後,幾乎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第二年舉辦第二次畫展,卻引起了社會上極大的非難,說他們是“卑俗的應該嫌棄的異教徒的藝術”,認為“這班無聊的青年的野心無非倡奇立異以欺世,作品除了古怪奇特之外,別無可取。”然而當時頗有影響的評論家約翰.拉斯金卻在世界性大報紙【倫敦時報】及自編的【當代美術】上發表文章給予了大力的支援。他指出“他們的工作,構圖妥善,色調燦爛,是學院第一流的成績。我對他們抱有絕大的希望,希望他們建設一個更誠懇更有力的畫派基礎,開創美術的新紀元。”
此後,拉斐爾前派的繪畫成為英國畫壇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羅塞蒂有很高的文學教養,他的作品多數取材於文學作品,他非常喜歡宗教與神話的題材,以及但丁詩中的中世紀的夢幻世界。
【受胎告知】
羅塞蒂早期的作品是很寫實的,構思樸素,描繪細緻,具有抒情的形象。後期他變得更多的臆想,滲透著神秘的色彩,並且轉向了象徵主義。他作品中的形象,多以現實人物為模特。
【敘利亞的阿斯達德女神】
羅塞蒂的畫色彩單純樸實。如畫中奇妙的綠,暗血般的紅和幾乎閃光的藍,它不但使畫面產生了一種夢幻的感覺,也增強了如詩一般的意境。
-
4 # 悟空絕對是裝傻
但丁・加布瑞爾・羅塞蒂---拉斐爾前派畫家
羅塞蒂出生於倫敦。孩提時期就沉浸在但丁的詩歌海洋之中,最終選擇但丁這個名字,以表示對這個大詩人的崇拜,這些對他藝術生涯發生著決定性的影響。
羅塞蒂先後拜過布朗、亨特為師。其中亨特對他影響很大,羅塞蒂、亨特、米萊結成了親密的藝術友誼,共同發起拉斐爾前派運動。
《受胎告知》畫面甚為簡潔,氣氛莊重,聖母優雅地坐在床角,眼神中充滿著矛盾,天使手持百合站在一邊,一隻信鴿從窗子外飛入,白色作為畫面的主色調使得人物與主題顯得聖潔而高雅。這幅畫賦予宗教題材以象徵性的細節和色彩,可以說充分地展示了拉斐爾前派的審美觀念。
《受胎告知》
他在1850年以後就更多迷戀於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除了用水彩構思一些畫稿,主要是在尋求但丁的詩篇中的中世紀的詩情畫意。
。
羅塞蒂的大量後期作品都沒有實在的敘事內容,它們僅僅是喚起一種情調、夢想、詩意或另一個世界的聯想。而且人物總是頭髮像一團火樣濃密,脖子表現得修長而極具魅力,嘴唇總是厚厚的。這種非敘事性和喚起某種情調聯想和神秘的寓意的手法代表了一種象徵主義的特點。
-
5 # 魔韻畫手
如何欣賞評價繪畫大師羅塞蒂的油畫畫風?
知道這位大師,不是從他的繪畫作品瞭解的,而是最早拜讀了他的SQ十四行詩(這裡避免被和諧就不給大家看了)才開始欣賞他的繪畫作品的。
羅塞蒂作品《保羅和弗蘭切斯卡·達·裡米尼》一提到羅塞蒂自然就和拉斐爾前派聯絡到一起,這位藝術大師不但是英國19世紀拉斐爾前派的創立者,同時也是詩人、插畫家。他不但在繪畫上有一定的造詣,在詩歌文學上也是頗有建樹,這個文學和繪畫的雙料大師決定了他的作品必定不平凡。
羅塞蒂作品《白日夢》從個人角度來說,還是比較欣賞羅塞爾的早期作品,那些作品中流露著自然主義的情懷,屬於唯美的寫實性現代主義繪畫。後期羅塞蒂的作品充滿裝飾性風格,出現了符號化、平面化的趨勢。他透過迴圈往復的平面結構、圖章化的抽象圖形、秩序井然的裝飾影象,隱含地鑲嵌了自然意象、生命屬性和時代風貌,進而在裝飾風格的作品中表達著獨特的時空意味,讓作品充滿詩意(詩人思維的腦洞大開)。
羅塞蒂作品 《童貞瑪利亞的閨中歲月》他的這種時空意味,就是在平面空間表達時間的意義,從而形成多元的時空映象。一方面透過藝術造型手段,對時間與空間命題進行演繹,另一方面在內容上飽含與時間、空間相關的深刻思想和情感內涵。
羅塞蒂作品《受胎告知》說到他的畫風特點,畢竟詩人的文學思維起到了很大作用,作品充滿象徵意義,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他以自然物件作為原型,將其形態高度凝練並抽象化,在畫面中進行迴圈往復的平面化排列,這些自然裝飾的生命主題在畫面中悄然展開,儘管弱化了具體的植物形象的生命質感,但透過密集的排列和迴圈組合,形成豐富而龐大的意象群,在視覺上給觀者製造了強大的生命噴湧的力量感,喚起觀者對這個序列的視覺意識,進而產生時間的移動感。
羅塞蒂作品《終於見面》二、說羅塞蒂是一個設計師絕不為過,他創造了眾多的、可辨識的符號化的圖案,在其中鑲嵌了復古的情調和現實的趣味,體現著時代的特徵。透過這些符號告訴你現在是哪一種時間,也就是時間的意義是什麼。將自然物件過去的成長和當下的繁盛輝煌呈現,把可能流逝的未來徹底拋棄。
羅塞蒂作品《但丁之夢》三、他強調畫面的裝飾性美感,透過排列結構和經營位置,為畫面提供相關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氛圍,建立語境,補充了情境線索,增加了抽象符號的易識別性,從而讓沉默的畫面來說話。
羅塞蒂作品《迷失的彌賽》羅塞蒂是一個偉大的畫家,更是一個偉大的詩人,雖然他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但從他的作品中,依然能感受到那種強大的象徵意識帶給我們強烈的視覺衝擊。
-
6 # 一杯紅塵417
《莉莉絲夫人》是羅塞蒂的一幅布面油畫作品。這幅畫最早的版本是以羅塞蒂的情婦芳妮·康福斯為模特,芳妮·康福斯是羅塞蒂許多著名作品中的模特。
莉莉絲夫人肩胸敞開,白皙的面板給人以性的誘惑,流露出一股冷豔的氣息。白色的衣裙上放著一圈花冠,殷紅的頭帶套在她的左手上,在白裙上面分外顯眼,色彩的構思無不在烘托這個女人的嬌豔。
羅塞蒂是一位義大利裔的英國詩人與畫家,曾經支援過"拉斐爾前派”的活動。無論是他的詩歌或畫作,大多出但丁的作品,充滿了中世紀夢幻世界的氛圍。
1848年,英國皇家學院的一批學生為了反抗當時學院派藝術陳陳相因、缺乏創造的畫風,提出要以拉斐爾以前的文藝復興藝術為榜樣,真實地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觀念,並忠實於自然、忠實於描繪物件。
他們主張繪畫題材應以宗教故事及富於基督教思想的文學作品為主,發揮藝術對社會的道德教育作用,以此來挽救英國繪畫。他們稱自己為“拉斐爾前派兄弟會",後被稱為拉斐爾前派。
1828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的丹蒂.
加百利·羅塞蒂,和亨特、米菜斯一同被歸為藝術史上的拉斐爾前派。
羅塞蒂的繪畫作品題材多取自但丁和中世紀傳奇文學,具有浪漫主義幻想特點,代表作有《瑪利亞的少年時代》 、〈受胎告知》、《我的愛人》和《但丁的夢》等。
羅塞蒂受維多利亞風格聖人的羅斯金風格影響,是拉斐爾前派藝術向後來唯美傾向轉變的領導人物。他遠離社會問題,不趨向寫實畫風,執著於象徵詩意的表現手法。
羅塞蒂深厚的文學修養、高度的詩歌熱情以及近乎悲劇性的生,賦予了作品盎然的詩情、朦朧的畫意與濃濃的悲劇情緒。
他的詩意向具體,想象精微,受到民謠的影響很大。同時,他的詩韻律均勻平穩,有義大利詩歌的音樂節奏感和宗教色彩,詩中富有畫意,許多詩由他自繪的插圖或為題畫而作。
羅塞蒂以女性為題材,作品瀰漫著憂鬱而傷感的氣氛,他不著力細節的描繪,但卻注重表現女性的頸項美,羅塞蒂筆下的女性都有修長園蘊的脖頸,使人過目不忘。
在羅塞蒂的畫中,多半以妹妹克莉斯緹娜、愛妻艾勒阿羅爾為模特,不過,晚年卻以威廉·莫里斯的夫人為模特。例如有名的《白日夢》 ,就是以有著夢幻般的美麗的眼睛的她為模特的作品。
羅賽蒂所畫的全部女性,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使模特變了,也都具有一張理智的,同時也是夢幻的、熱情的臉。
這種面相當時成為英華人的理想典型,而羅塞蒂風的女性被認為“現代式的美人”。
-
7 # 大象畫室老羅
羅塞蒂是19世紀英國拉斐爾前派重要代表畫家,他繪畫作品裡的女人主要是以他的三個情人珍妮、西達爾、科福斯為原型所描繪。
回覆列表
繪畫大師羅塞蒂的油畫畫風
羅塞蒂(1828~1882年)是19世紀“拉斐爾前派”的著名畫家之一,他生長在一個藝術和文學氛圍濃厚的環境中。羅塞蒂對中世紀藝術和但丁的詩歌極為痴迷,立志要成為詩人與畫家,他師承於柯特曼和布朗,效仿拉斐爾之前的義大利畫家,
創作忠實呈現自然的畫作和從經典文學和神話傳說得到靈感的作品,羅塞蒂擅長採用絢爛豐富的色彩來配置自己專屬的顏料,並探索出一種預先處置畫布的方法,以便使色彩表現得更為鮮明突出,羅塞蒂的才華、人格魅力、活力和一腔熱忱讓他成為“拉斐爾前派”的核心人物,
為了尋找下筆的物件,羅塞蒂在街上和公車上扮演跟蹤狂,物色到漂亮少女就一路尾隨,遊說到對方答應擔任模特為止,他甚至曾經付“年費”給一位旅館老闆的女兒,條件是她一年內不得讓別人畫肖像,當羅塞蒂對某一題材產生興趣,便埋頭苦幹欲罷不能,
當然了,羅塞蒂的作品風格是一直都在變化的,比如,女性,原本就是他一生作畫的主題,在19世紀50年代之前,他筆下的女孩含苞待放、清純夢幻,臉上有著淡淡的青春哀愁;19世紀50年代末期以後,所謂“宿命的女人”卻佔住他筆下不走,面容憂傷不變,但體態豐腴,形象成熟妖豔,往往佔據畫面的大半,眼神裡流露出慾念,代表一種墮落的、官能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