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還小,還不能表達出自己的不適,有許多寶媽寶爸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當寶寶發燒的時候恨不得自己去忍受發燒的痛苦,孩子一發燒,基本都得手忙腳亂心驚膽戰,恨不得隔幾分鐘就測一次體溫,馬上體溫能降下去才好。當遇到寶寶發燒時候六神無主,心急如焚。如果事先能夠學習和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措施就好了……
多少度算是發燒了呢?
寶寶的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耳溫溫度範圍:35.7℃~37.5℃之間
寶寶發熱3階段
以下三階段是一般寶寶的發熱過程,但不一定每個狀況都會發生,因此媽媽們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概括每個寶寶的發燒過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一階段:怕冷
當寶寶受到感染時,當體溫還沒上來前,身體會有產熱機制,主動把熱量帶到身體中心部位,這時四肢迴圈會變差,從而產生手腳冰冷的狀況。怕冷是發燒的前期,測量體溫時可能還不到38℃,這時寶寶會出現面板蒼白、乾燥無汗、畏寒等情況。
第二階段:發熱
寶寶發熱時體溫上升,這時身體摸起來發燙,表示寶寶已經在發熱了。寶寶身體的主要表現為面板潮紅而灼熱、呼吸淺而快、心率加速等。許多媽媽們為了讓寶寶快點出汗而為其新增更多衣服,反而讓寶寶體溫更高,寶寶身體會更加不適!
第三階段:出汗
當寶寶因為受到感染而發燒時,體溫會自動升高以保護人體。等到感染情況穩定之後,寶寶體內就不需要再派出抗體和白細胞來對抗病原菌了,這時為了降低體溫點,身體會把熱量帶走,所以會產生排汗狀況,以降下體溫。這個階段的表現為:寶寶大量出汗,面板潮溼。
寶寶體溫退不下來的原因
1.外界溫度高
當外界溫度高,發熱時透過面板向外界物理對流散熱就減少了,失去一個利於體溫下降的途經。
2.喝水不夠
服退燒藥後退燒慢最常見的原因是喝水不夠。
孩子發熱時體內代謝旺盛,大量水分消耗,同時由於喉嚨痛或煩躁,孩子不願喝水,導致水分攝入不足,兩者綜合致孩子體內水分減少,而退熱藥退熱,需體內水分參與,如體內水分不足,即使服用藥物,也會造成體溫不降或降溫緩慢。所以如想在服用退熱藥後讓孩子體溫理想下降,應保證讓孩子喝水足夠多,特別是夜間發熱,孩子正在睡覺,很難配合喝水,這時需要家長強迫孩子喝水。
3.穿得多蓋得多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發熱怕冷,或覺得應該多穿點讓孩子發汗,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孩子與成人不同,汗腺發育不足,靠體表散熱是孩子散熱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如在發熱時再給孩子捂著,不利於體溫下降。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穿一件背心短褲就可以了。
4.病毒或細菌有強烈的致熱源
即使上述因素都沒有,有的患兒高熱降溫仍然比較困難,特別是春季的流感。小孩的體質弱,有的小孩免疫力低,很容易背感染。
如何預防寶寶感冒發燒
對於寶爸寶媽來說,學會如何預防寶寶感冒發燒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1.玩耍注意衣物增減
寶寶都喜歡外出玩耍,帶著寶寶外出玩耍,最好選擇容易穿脫的衣服,根據寶寶的玩耍情況增減衣物。準備幾條幹爽的毛巾,墊在孩子的背部,毛巾汗溼後可以直接更換毛巾,這樣可以幫助預防由於衣物汗溼引起的身體著涼感冒。
2.夜晚睡袋用起來
寶寶睡著後,最讓爸媽頭疼的問題莫非是踢被子,尤其是喜歡滿床打滾的孩子。建議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穿上輕薄舒適的睡衣,並且給寶寶準備一條厚度適中的睡袋,避免後半夜踢被子著涼感冒。
3.避免人群密集的場所
帶寶寶外出時,應儘量避免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人多的地方細菌病菌也多,孩子之間容易出現感染。如果確實需要到人多的場所去,可給孩子佩戴兒童專用的口罩,並且逗留的時間不要太長。回家後還要記得先洗手哦。
4.合理搭配飲食,均衡營養
均衡營養是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一種方法。孩子的生長髮育越正常其抵抗疾病能力也就越強。在日常生活中,適當攝入動物性食物,如魚肉、瘦肉等,也要多吃穀類和新鮮的蔬果,合理搭配飲食,保證營養均衡
5.保持整潔乾淨的生活環境
寶寶的生活環境一定要保持乾淨整潔,如寶寶入口的餐具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而玩具、衣物等其他用品使用清水清洗乾淨即可。
6.接種流感疫苗
每年在天氣逐漸變涼的時候,可給孩子接種流感疫苗。理論上講,6個月及以上的人群都是接種物件。接種疫苗以後,孩子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能夠預防以後得病,幫助增強寶寶身體體免疫能力。
這些退燒方法是誤區,必須遠離!
1. 捂汗
寶寶發燒時一般手腳冰涼,額頭髮熱,這時家長以為穿得不夠多而加衣服的話,容易導致體溫越捂越高,不容易達到發汗的目的。
2. 偏方降溫
酒精擦拭、冰枕、大蒜敷腳底等這些偏方都是人們常說的降溫方法,但是不能給寶寶使用。酒精降溫容易被寶寶面板吸收,不建議使用,而大蒜敷腳底則是無稽之談。另外,6個月內的寶寶不適合用冰枕。
3. 低燒吃退燒藥
新生兒(出生28天以內)不能使用退燒藥。事實上,一般情況下,6個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燒藥。專家認為, 一般情況下,退燒藥也是要體溫達到38.5℃以上才用,低燒不使用。
4. 高燒不吃藥
有的家長始終認為“孩子發燒了不能隨便吃藥”,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已經發高燒了也不吃藥的話,後果會比較嚴重。體溫達到38.5℃以上,就應該及時降溫,可以儘快吃退燒藥,然後再帶去醫院給醫生進行判斷。
寶寶還小,還不能表達出自己的不適,有許多寶媽寶爸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當寶寶發燒的時候恨不得自己去忍受發燒的痛苦,孩子一發燒,基本都得手忙腳亂心驚膽戰,恨不得隔幾分鐘就測一次體溫,馬上體溫能降下去才好。當遇到寶寶發燒時候六神無主,心急如焚。如果事先能夠學習和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措施就好了……
多少度算是發燒了呢?
寶寶的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耳溫溫度範圍:35.7℃~37.5℃之間
寶寶發熱3階段
以下三階段是一般寶寶的發熱過程,但不一定每個狀況都會發生,因此媽媽們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概括每個寶寶的發燒過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一階段:怕冷
當寶寶受到感染時,當體溫還沒上來前,身體會有產熱機制,主動把熱量帶到身體中心部位,這時四肢迴圈會變差,從而產生手腳冰冷的狀況。怕冷是發燒的前期,測量體溫時可能還不到38℃,這時寶寶會出現面板蒼白、乾燥無汗、畏寒等情況。
第二階段:發熱
寶寶發熱時體溫上升,這時身體摸起來發燙,表示寶寶已經在發熱了。寶寶身體的主要表現為面板潮紅而灼熱、呼吸淺而快、心率加速等。許多媽媽們為了讓寶寶快點出汗而為其新增更多衣服,反而讓寶寶體溫更高,寶寶身體會更加不適!
第三階段:出汗
當寶寶因為受到感染而發燒時,體溫會自動升高以保護人體。等到感染情況穩定之後,寶寶體內就不需要再派出抗體和白細胞來對抗病原菌了,這時為了降低體溫點,身體會把熱量帶走,所以會產生排汗狀況,以降下體溫。這個階段的表現為:寶寶大量出汗,面板潮溼。
寶寶體溫退不下來的原因
1.外界溫度高
當外界溫度高,發熱時透過面板向外界物理對流散熱就減少了,失去一個利於體溫下降的途經。
2.喝水不夠
服退燒藥後退燒慢最常見的原因是喝水不夠。
孩子發熱時體內代謝旺盛,大量水分消耗,同時由於喉嚨痛或煩躁,孩子不願喝水,導致水分攝入不足,兩者綜合致孩子體內水分減少,而退熱藥退熱,需體內水分參與,如體內水分不足,即使服用藥物,也會造成體溫不降或降溫緩慢。所以如想在服用退熱藥後讓孩子體溫理想下降,應保證讓孩子喝水足夠多,特別是夜間發熱,孩子正在睡覺,很難配合喝水,這時需要家長強迫孩子喝水。
3.穿得多蓋得多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發熱怕冷,或覺得應該多穿點讓孩子發汗,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孩子與成人不同,汗腺發育不足,靠體表散熱是孩子散熱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如在發熱時再給孩子捂著,不利於體溫下降。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穿一件背心短褲就可以了。
4.病毒或細菌有強烈的致熱源
即使上述因素都沒有,有的患兒高熱降溫仍然比較困難,特別是春季的流感。小孩的體質弱,有的小孩免疫力低,很容易背感染。
如何預防寶寶感冒發燒
對於寶爸寶媽來說,學會如何預防寶寶感冒發燒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1.玩耍注意衣物增減
寶寶都喜歡外出玩耍,帶著寶寶外出玩耍,最好選擇容易穿脫的衣服,根據寶寶的玩耍情況增減衣物。準備幾條幹爽的毛巾,墊在孩子的背部,毛巾汗溼後可以直接更換毛巾,這樣可以幫助預防由於衣物汗溼引起的身體著涼感冒。
2.夜晚睡袋用起來
寶寶睡著後,最讓爸媽頭疼的問題莫非是踢被子,尤其是喜歡滿床打滾的孩子。建議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穿上輕薄舒適的睡衣,並且給寶寶準備一條厚度適中的睡袋,避免後半夜踢被子著涼感冒。
3.避免人群密集的場所
帶寶寶外出時,應儘量避免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人多的地方細菌病菌也多,孩子之間容易出現感染。如果確實需要到人多的場所去,可給孩子佩戴兒童專用的口罩,並且逗留的時間不要太長。回家後還要記得先洗手哦。
4.合理搭配飲食,均衡營養
均衡營養是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一種方法。孩子的生長髮育越正常其抵抗疾病能力也就越強。在日常生活中,適當攝入動物性食物,如魚肉、瘦肉等,也要多吃穀類和新鮮的蔬果,合理搭配飲食,保證營養均衡
5.保持整潔乾淨的生活環境
寶寶的生活環境一定要保持乾淨整潔,如寶寶入口的餐具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而玩具、衣物等其他用品使用清水清洗乾淨即可。
6.接種流感疫苗
每年在天氣逐漸變涼的時候,可給孩子接種流感疫苗。理論上講,6個月及以上的人群都是接種物件。接種疫苗以後,孩子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能夠預防以後得病,幫助增強寶寶身體體免疫能力。
這些退燒方法是誤區,必須遠離!
1. 捂汗
寶寶發燒時一般手腳冰涼,額頭髮熱,這時家長以為穿得不夠多而加衣服的話,容易導致體溫越捂越高,不容易達到發汗的目的。
2. 偏方降溫
酒精擦拭、冰枕、大蒜敷腳底等這些偏方都是人們常說的降溫方法,但是不能給寶寶使用。酒精降溫容易被寶寶面板吸收,不建議使用,而大蒜敷腳底則是無稽之談。另外,6個月內的寶寶不適合用冰枕。
3. 低燒吃退燒藥
新生兒(出生28天以內)不能使用退燒藥。事實上,一般情況下,6個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燒藥。專家認為, 一般情況下,退燒藥也是要體溫達到38.5℃以上才用,低燒不使用。
4. 高燒不吃藥
有的家長始終認為“孩子發燒了不能隨便吃藥”,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已經發高燒了也不吃藥的話,後果會比較嚴重。體溫達到38.5℃以上,就應該及時降溫,可以儘快吃退燒藥,然後再帶去醫院給醫生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