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吳德兵4

    我們這兒有一句:碾子不轉打驢子,婆媳不合打兒子。

    兒子在婆媳之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讓妻子高興,讓婆婆滿意,除了積極工作,多掙錢,還得抽時間陪妻子多交流,安排家中的事外,陪妻子買些讓妻子開心的東西,同時也要給婆婆買些衣服啊,食品,給零花錢婆婆,節假日期間,帶著一家人出外旅遊,看看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

    總之,兒子在妻子和婆婆保持一個平衡,是需要兒子要付出許多,且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文。

  • 2 # 葉落情未了

    妻子與自己是親密的姻緣關係,母親與自己是血濃於水的血緣關係;妻子和母親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婆媳關係。婆媳關係是一種特殊的家庭關係,也是一種錯綜複雜心理關係。婆媳關係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家庭的和諧穩定和夫妻之間的感情。處理好婆媳關係,除了妻子和母親擺正位置、做好自己之外,作為老公和兒子,不僅要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還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深入瞭解妻子和母親角色轉變後的心理變化,為以後處理可能出現的婆媳矛盾未雨綢繆

    (一)從兒媳婦的角度考慮

    在婚前,多數女人對未來的婆婆都會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與婆婆很快建立一種融洽而又親密的關係。殊不知,戀愛時期表現出來的與未來婆婆的親密關係,是雙方為贏得對方的好感而做出的一種姿態,甚至是一種假象;其本質只是為了努力促進與老公的戀愛關係向婚姻關係轉化,與實實在在的關係,在心理上還有很大的距離。

    有一對戀愛的青年,每次女方去男方家時,婆婆總是做許多好菜來招待她,每逢過節總是送給她一個大大的紅包。她也表現得彬彬有禮,每次到男方家都帶禮物給未來的婆婆,並搶著幹家務活。可是,婚後婆媳倆都很失望,熱情的婆婆不再忙著為她沏茶倒水,而進了門的兒媳婦也是坐著等吃等喝,不再幹家務活。

    另外,兒媳婦期望能從婆婆那裡得到一種新的母女關係,還期望婆婆為他們婚後的生活承擔更多的義務。婆媳之間的矛盾便因覺得對方該做而沒有做的事而引起。兒媳婦常常覺得婆婆在家應承攬家務,家裡添置大件物件時婆婆該給予經濟資助,該伺候“月子”,該帶孩子,該給孩子做衣服、洗尿布,該……婆婆會由於種種原因完不成這些“義務”;而兒媳婦認為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天經地義的,於是便會產生許多不滿和怨氣。

    (二)從婆婆的角度考慮

    有人把婆媳之間的矛盾說成是“兩個女人爭一個男人”的戰爭,細細品味,頗有道理。

    一是新媳婦的到來,多數婆婆都會盡量接受,但內心深處總有兒子被奪走了的感覺;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有的婆婆在潛意識裡覺得兒子被兒媳婦迷住後開始變心,逐漸把母親給拋棄了,所謂“娶了媳婦忘了娘”就是這個道理,母親未免有些失落感。

    二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女人經歷了婆媳兩種角色的轉變後,有把自己當媳婦時受的氣出在現在的兒媳婦身上的報復心理,因而造成婆媳關係不和;

    三是當媳婦與小姑、小叔或妯娌之間發生矛盾和衝突時,往往會引起婆婆的不悅,常會在潛意識和行動上怪罪和埋怨兒媳婦;

    無論是多麼有修養的婆婆,在這一點上都無一例外。這種對兒媳婦的仇視和嫉妒心理,是由身為人母的本能所決定的。

    深入瞭解容易造成婆媳關係緊張的主要因素和行為方式,以便做好妻子和母親的思想工作

    婆媳關係是家庭成員關係中最微妙、最重要的關係,其中的恩恩怨怨錯綜複雜,難以言明;其中的是是非非千頭萬緒,無法平說。婆媳關係的好壞,直接反映一家人的總體狀況。但總的來說引發婆媳之爭,不外乎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因素。

    一是婆媳在一起住時,存在家庭決策權和經濟收支管理權方面的權力之爭。

    二是婆媳年齡距離相差較大,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相互影響和制約,是導致部分婆媳不能和睦相處的主要誘因。

    三是在控制和支配權方面,存在嚴重的思想分歧:婆婆認為兒子是我生,我是長輩,我說啥兒子都得聽;而做妻子的認為,老公是我男人、我愛人,自己對老公有更多的權利。思想上極易引發婆媳衝突。

    四是生兒育女及子女管教問題,比如兒媳婦久未生育,婆婆重男輕女、溺愛孫子,媳婦對婆婆將自己的“老思想”和“不良生活習慣”灌輸給孩子的極度反感和強烈不滿,等等。

    扮演好兒子和老公角色,在妻子和母親之間左右逢源,努力做好密切婆媳關係和破解婆媳矛盾的橋樑和紐帶

    在處理妻子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時,身為男人,一定要扮演好兒子和老公角色,充分發揮暗示和協調作用,努力做好維繫良好婆媳關係的橋樑和紐帶。

    當妻子和母親發生矛盾時,應自覺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當處在矛盾現場時,要冷靜觀察、見機行事,話語中立、息事寧人;

    二是分別瞭解情況,找準矛盾癥結,引導開展自我批評,客觀公正評說是非曲直,儘量安撫,下不為例;

    三是平時要愛妻孝母,擔當盡責,多做有利於妻子和母親關係的事兒,讓愛心和孝心影響和帶動她們自覺維護良好的婆媳關係和家庭關係。

    如何處理好妻子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研究,不斷探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雞為什麼說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