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絡
2. 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教學過程:
以誠信為紐帶,串聯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學難點:誠信與其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關係
思路:既然是微團課,鋪開的點不宜過大,所以我選擇以二十四字中的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紐帶,來串聯其他幾個層面的價值觀。
匯入:
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韓非子》中也記敘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曾子的老婆要去菜市場買菜,她兒子呢一定要跟過去。曾子的老婆拗不過,就說,你先回去,待會回來就給你殺豬吃。大概那個時候是不常吃豬肉的,放到現在意思大概就說你在家待著,待會我給你買遙控飛機。曾子兒子一聽,很高興,就待在家裡了。等曾子妻子回來,曾子就準備殺豬。他妻子就說,我只是糊弄糊弄兒子的,幹嘛真殺豬啊。曾子就說:“小孩子生下來是不懂事情的,都是跟著父母學的,你現在對他言而無信,那他以後對你就要言而無信。”於是,終究是把豬給殺了。不論是儒家也好,法家也罷。都把誠信作為做人的根本,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層次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目標。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會層面的目標。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個人層面的目標。
在這三個層面的目標中,我認為都可以以誠信來作為紐帶。
從國家層面來說,只有一個國家講究誠信,才能做到令必行、禁必止。而這,也正是國家層面能夠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紐帶。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富強的國家是不講誠信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周幽王有個寵姬叫做褒姒。這個女子長的漂亮,但是有個最大的問題,不愛笑。這可把周幽王急壞了,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不講誠信,不按規則辦事,最終也就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從社會層面來說,要實現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也同樣離不開誠信。在《史記·商鞅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原文是“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之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 復曰“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輒予五十金, 以明不欺。卒下令 ”什麼意思呢。是說商鞅制定了政策準備推行,還沒釋出,怕老百姓不相信。於是在國都的南門立了一根三尺長的木頭,說:如果有人能把這個
教學目標:
1. 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絡
2. 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教學過程:
以誠信為紐帶,串聯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學難點:誠信與其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關係
思路:既然是微團課,鋪開的點不宜過大,所以我選擇以二十四字中的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紐帶,來串聯其他幾個層面的價值觀。
教學過程:
匯入:
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韓非子》中也記敘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曾子的老婆要去菜市場買菜,她兒子呢一定要跟過去。曾子的老婆拗不過,就說,你先回去,待會回來就給你殺豬吃。大概那個時候是不常吃豬肉的,放到現在意思大概就說你在家待著,待會我給你買遙控飛機。曾子兒子一聽,很高興,就待在家裡了。等曾子妻子回來,曾子就準備殺豬。他妻子就說,我只是糊弄糊弄兒子的,幹嘛真殺豬啊。曾子就說:“小孩子生下來是不懂事情的,都是跟著父母學的,你現在對他言而無信,那他以後對你就要言而無信。”於是,終究是把豬給殺了。不論是儒家也好,法家也罷。都把誠信作為做人的根本,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層次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目標。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會層面的目標。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個人層面的目標。
在這三個層面的目標中,我認為都可以以誠信來作為紐帶。
從國家層面來說,只有一個國家講究誠信,才能做到令必行、禁必止。而這,也正是國家層面能夠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紐帶。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富強的國家是不講誠信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周幽王有個寵姬叫做褒姒。這個女子長的漂亮,但是有個最大的問題,不愛笑。這可把周幽王急壞了,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不講誠信,不按規則辦事,最終也就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從社會層面來說,要實現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也同樣離不開誠信。在《史記·商鞅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原文是“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之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 復曰“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輒予五十金, 以明不欺。卒下令 ”什麼意思呢。是說商鞅制定了政策準備推行,還沒釋出,怕老百姓不相信。於是在國都的南門立了一根三尺長的木頭,說:如果有人能把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