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城釣魚
-
2 # 野釣旅行者
傳統釣法指的是用七星瓢釣,只是用漂不一樣跟子線沒有任何的關係,選擇子線主要跟你的釣魚魚種和主線有關係,子線和主線關係一般情況都是相差0.5-1.0,如果釣三四斤的魚那一般4.0主線加2.5-3.5的子線,這個2.0的子線也完全可以,兩三斤的線組一般2.0主線配1.0-1.5子線,小鯽魚那就看情況1.0-1.5主線保險配0.5-1.0子線,具體還要看季節和魚群體大小可能更細,再往上大的魚那就考慮少了因為那種魚少!主要子線不要大於主線就行。
-
3 # 平凡生活任哥
傳統釣魚用幾號子線合適?
根據自己多年釣魚的經驗,傳統釣魚大部分都是野釣水域,一般情況下主線1.5子線0.8就可以兼顧5斤以下的魚,如果所釣的水域有更大的魚,又想兼顧釣更大的魚建議主線3.0以上,子線2.0比較合適.如果是冬季傳統釣,因為本季節溫度低,魚活性低開口小,建議主線1.2子線0.6或主線0.8子線0.4,浮漂也要調換成小號漂,這樣即便魚口比較輕,浮漂上也能出現明顯的動作!
題主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傳統釣用幾號子線,其實跟釣法無關,並不是說傳統釣或者臺釣有多大的區別,對於子線如何選擇,是要根據魚情來進行選擇,什麼是魚情?就是魚類對食物的反應,包括整個釣魚的線組等等,那麼就藉著這個話題,詳細和大家談談關於釣魚時如何選擇子線,那麼先要了解以下幾個關鍵點:
選擇什麼樣的子線跟什麼有關?
如何挑選適合的子線。
以上2點是整個文章的核心內容,搞懂了這兩點,自然題主的問題就迎刃而解。我一直強調一個理念,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細節都會決定最終的漁獲,這個細節自然也包括子線,很多時候漁獲不好恰恰是這個子線影響的,因此:
魚在不同時期、不同應激反應條件下,對食物的需求不同,反應釣釣魚上來說,可以理解為吸入食物時的表現不同,那麼在理論上,越細的子線越好。當我們瞭解了子線的粗細對釣魚的影響後,當可以正確判斷魚情後,就可以準確的選擇不同型號的子線,這個跟傳統釣還是臺釣無關。釣魚選擇什麼型號的子線跟什麼有關?上面我們提到了跟魚情有關,可魚情是個很籠統的事情,具體什麼是魚情,我特意把這個進行了簡化,透過我多年的釣魚經驗來說,我認為魚情指的是以下2種情況:
一、水溫,是和魚息息相關的地方,水溫不論高低都會對魚有很大的影響,或減少活動,或攝食慾望降低,或徹底停口等,同時,水溫也會造成魚體不適,產生應激反應,那麼就會反應在浮漂上的訊號不同,輕口、陰口、滑口等,此時就需要整個線組,尤其是子線在允許的情況下越細越好。
二、魚的個體大小和垂釣環境,這是另外一種情況,當魚口正常時,尤其是在野釣時,沒有人知道下一條魚多大,是什麼魚。那麼如果單純的考慮小魚的魚口問題,不顧忌大魚的掙扎力度,那麼切線是難免的。同時垂釣環境是否複雜,如是否在蘆葦,水草區等,溜魚條件是否充分,都會對線組造成傷害,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以上兩點是選擇不同型號的子線需要考慮的地方。
那麼如何挑選適合的子線呢?這個有一個大的原則,籠統的說,在允許的條件下,子線越細越好,關鍵點就在這個允許的條件到底是什麼條件。就如同上面所說的,如果是以鯽魚為主,野釣絕大多情況下,氣溫高時子線以不超過1號為宜,氣溫底時0.8號以下為宜。願意在於這兩個型號對垂釣鯽魚已經足以滿足,同時2、3斤以內的鯉魚也是有很大把握的,如果溜魚能力強,5、6斤的魚也是可以應對的。這個就是考慮到鯽魚的吃口輕,同時也兼顧了稍大體型的魚的衝力。
在針對極端情況下的魚口,如輕口鯽魚,那麼子線還需要選擇更細的型號,例如0.4或者0.2號,這個要根據情況來確定,根據我的經驗,我覺得野釣來說,0.4、0.6、0.8、1號這4個是常備的型號,無論是傳統釣還是臺釣都是如此,無非傳統釣如果長期在草洞內垂釣的話,可以選擇1號的子線也足以應付了。
那麼如果是針對大魚,那麼子線一般就會放大,這要看垂釣水域大魚的平均重量有多大,如果5斤以內,那麼1號子線完全可以應付,如果是5-10斤,那就需要選擇在2-4號之間,如果確定要針對10斤以上的大魚,那麼子線建議都要6號以上了,犧牲靈敏度來換取中魚後的成功率。
關於最後的總結歸納綜上所述是釣魚時選擇多少號子線的一些常見規格,其實真的跟傳統釣或者臺釣無關,之和魚的反應,釣魚環境有關,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魚小、垂釣環境簡單,魚吃口不明顯,選擇的子線就需要越細;反之,魚大,垂釣環境複雜,魚吃口生猛,選擇的子線就越粗,這個沒有固定的說法,非要給個建議的話,一般釣鯽魚0.8號常年可用,釣大魚就要根據上述的情況來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