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大涵涵

    兒童背誦《道德經》可以開智。在上小學前,她自己已經能看童話故事,而我們並未教她識字,剛上學時,她的老師很驚奇的告訴我說,有一天發現她在看童話故事,就問她可否給老師讀一讀,沒想到除了個別生字外,她居然讀了下來。現在,她已經上高中了,最近跟我說,她對古文的學習一點也不感到困難,即便碰到老師從未講解過的文章,也能比較輕鬆的按要求完成。不像其它大部分同學那樣看到古文就頭疼,她自己說,這都歸功於長期背誦《道德經》。

    兒童背誦《道德經》還可以強身健體。背誦《道德經》這10多年來,我孩子很少吃藥打針,以至於我們家至今沒有常用藥品,也不知道感冒現在應該吃什麼藥好。有時有點小毛病,多背幾次《道德經》,特別是再加上第42課,很快就好了。

    遺憾的是,現在孩子上高中後住校,由於是重點高中,時間很緊張,宿舍人又多,只能每天中午、晚上休息前悄悄的在床上默默的背誦一會兒。但她一直把經書帶在身邊,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孩子畢竟是孩子,她有時也會偷懶。但每當她自己碰到困難或身體不適的時候,她都會想起先念幾遍《道德經》。

  • 2 # Qing松帶娃

    我是兩個寶寶的爸爸,老大六週歲半,二寶三週歲了,結合自己的經驗回答下這個問題,希望有所幫助。首先三歲小寶貝能否讀背道德經,需要看看寶貝是否有興趣學習和是否有能力學習。寶貝有興趣學習比較好理解,興趣是孩子良好的老師,有興趣的話,學習效率會提高,而且父母在教孩子的過程中也會減少很多因為孩子厭學產生的煩惱;學習能力是否具備的方面,可以讓寶貝嘗試下,如果能夠跟父母學習或者背誦,說明孩子初步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可以循序漸進地帶孩子學習。

  • 3 # 開天行道

    非常有必要。

    兒童記憶力強,理解力弱,應該博學強識,大量的背誦經典,而不必要求他理解。

    長大以後,這些書將成為思想架構的原始碼。

  • 4 # 大貓小貓呀

    給三歲孩子讀背《道德經》是否合適?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分兩個維度:

    首先看看《道德經》是什麼?

    再看看三歲孩子的記憶特點怎樣。

    兩者相結合,才能客觀地分析到是否適合。

    《道德經》是什麼?

    《道德經》老子的代表作,屬於先秦文學。而文言文中,最難的就是先秦文學。

    《道德經》全書一共81章,篇幅不短。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自然之道,也指個體修行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和為人處世的方法。

    所以,《道德經》閱讀起來不算容易,一是因為它包含了高深的哲學,二是它沒有嚴密的邏輯順序。

    三歲孩子的記憶特徵

    3歲寶貝的記憶特點是很容易遺忘。因此一般人記不住3歲以前的事情,心理學稱之為“人類幼年健忘”。

    這個階段孩子的記憶是以機械地“無意記憶”為主,這種記憶的特徵是:不帶有目的性、也無需努力,記憶內容大多是具體、形象、直觀的東西,比如的爸爸的聲音、桌子上的玩具等。

    這種情況下,就算讀和背的文學作品再優秀,孩子也只能透過大量背誦,留下短暫的記憶。

    而如果給孩子強行填鴨式地訓練,就算他真能倒背如流,這種既缺乏理解、又毫無美感的空洞背誦,只會影響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

    該怎樣給孩子進行國學啟蒙

    如果孩子有興趣,而你又願意陪著親子閱讀的話。我建議可以先從一些有韻律的經典古代啟蒙讀物開始。

    比如《聲律啟蒙》、《笠翁對韻》、《三字經》、《弟子規》等。押韻且不是太長,朗朗上口。

    帶著孩子讀一讀就好了,不要強迫他背出來,因為背得快忘得也快,沒有意思。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主要是以培養閱讀興趣為主,可以各種體裁多嘗試,找找孩子的興趣點。

    寫在最後

    我說這些並不是反對國學,反對《道德經》,而是強調“什麼年紀讀什麼書”。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其實很多時候,如果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對,我們就是在好心辦壞事。

    就像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的:“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國學經典的教育更應該道法自然、順應規律,而非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 5 # 一家閱讀繪本館

    這不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們的先賢在傳統儒家文化的教育中也是推崇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得一蹴而求,過於急躁冒進無異於拔苗助長。

    兒童啟蒙注重的不是智慧的而是韻律及容易上口。作為對國學啟蒙比較感興趣的寶爸寶媽們可以從基礎的國學啟蒙讀物開始逐漸深入,古人也說,為學者,必有初。

    可以先從《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增廣賢文》開始,這些朗朗上口,易讀。涉及幼兒必須要學習的知識。

    等孩子能夠上手這些古文後可以考慮《論語》及《四書五經》。

    等孩子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古文基礎可以在考慮讓孩子看《道德經》。

  • 6 # 福正大陳

    道德經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理解,三歲的孩子學來無用,就算成年人學也不會有多大幫助,頂多做個事後總結,圖個安心罷了!

    菩提老祖:我有道德真經你可願學?

    :學此可能長生否?

    菩提老祖:如夢幻泡影,學此僅能修心不能修命

    :嗯~不學不學……!

    菩提老祖:我有道德生意經你可願學?

    :生意和道德豈能混為一談,師尊誆我,但是可能長生否?

    菩提老祖:如海市蜃樓,引人入勝迷人心智~

    :師尊這不是害我嗎,教我真本領吧

    菩提老祖:這也不學那也不學!你去賣道德經吧!至少混口飯吃!

    :師尊可能長生否~

    發怒的菩提

    :長生不能,不學就會餓死!去吧,不要打擾為師賣書!

  • 7 # 育兒學院派

    個人認為不合適,而且是很不合適!

    為什麼要背《道德經》

    但凡讀過道德經的,我想都不會懷疑,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這本書太難了。那麼,明知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還要讓背誦呢?我斗膽猜測一下

    1、鍛鍊孩子記憶力

    這個還真不假,如果讓你背誦一段完全無法理解的文字,確實考驗的是記憶力。但是,這真的有意義麼?換位思考一下,讓孩子背誦道德經的效果,就像讓你背誦一段毫無意義的數字一樣,而且要難上百倍,畢竟數字只有10種變化。拋開背誦的可行性不說,哪怕真的背過了,這一串串沒有意義的文字對於孩子的價值又在哪裡呢?家長的為此付出的價值又在哪裡呢?與其如此,倒不如去學習一些這個年紀更需要的東西,比如一些相對複雜的中文詞彙、成語,再或者英文單詞,同樣可以起到鍛鍊記憶的作用,而且還能產生一些啟蒙作用。孩子雖然小,但並不意味著時間就可以隨便揮霍,好鋼還是要用在刀刃上。

    2、滿足家長虛榮心

    大家應該都還對傷仲永的故事有些印象,有的時候,“能背誦幾首古詩”、“記得多少個單詞”成了家長們相互攀比的資本。按照這個標準來說,《道德經》絕對可以技壓群雄。但是,有意義麼?傷仲永的結局還不夠發人深省麼?難道還要讓悲劇一次又一次的重演麼?

    3、寄希望於頓悟

    這個說法也不是很靠譜。所謂的頓悟,不是空中樓閣,也是在知識積累之下而產生的質變。與其這麼早去記憶那些不知道能否頓悟的內容,倒不如踏踏實實,學好基礎。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實在令人費解。

    有什麼危害

    有些人可能會說,雖然好處不明顯,但背一背也沒有什麼壞處呀?恰恰相反,可能帶來的不僅不是驚喜,反倒是驚嚇。

    1、挫傷孩子學習的熱情

    之前讀道德經,已經大學畢業了。那時候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在讀,其中不少富含哲理且優美的文字,讓人記憶猶新。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段心靈的旅程。但是,如果把讀書變成了任務,那麼文字的味道也就走了樣。求知慾是孩子特別寶貴的東西,現在我們家孩子跟提問者的差不多,剛不到三歲,平時很喜歡看繪本,但是我們從來不會強制。喜歡就看,不喜歡就不看。生怕把學習變成孩子的一種負擔,而消磨掉了孩子學習的熱情。而,背誦,恰恰就是在加速這樣一個過程。

    2、傳遞不正確的價值觀

    對於這個事情的結果,無外乎兩種,“背過了”或者“背不過”。先說“背過了”,然後呢?很有可能會在別的親戚、家長或者小朋友面前表演,然後獲得誇獎。再或者,謙虛一點,只是自己表揚孩子。但是無論哪一種,對於孩子傳遞的訊號是什麼呢?那就是“背誦”是會得到表揚的。我理解的,勤奮、思考這些品質都值得的表演,但是能夠記住一段自己無法理解的文字,值得驕傲的“點”在哪裡呢?這反倒讓孩子忽視了文字背後真正有價值的,其實是思想的碰撞。再說“沒背過”,這對於孩子的自信心還是會有打擊的,甚至孩子有可能簡單的把能不能背誦一段文字,作為評判自己的標準之一,進而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這些都是家長行為產生的不良价值導向,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

  • 8 # 道韻人生

    3歲的孩子對道德經自然是理解不了的,但如果大人能經常讀背給孩子聽,那麼孩子首先在語感上能很快的適應,這個時期孩子們的記憶力實在是特別好,就那樣機械的也可以慢慢記下來。理解不了也可以,它會被蓄存下來,直到孩子長大後的某一天,碰到了特殊的契機,以前背過的東西會忽然冒出來,孩子就頓悟了。已前的私塾先生就是要求孩子們大量背書的。

    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就比如英語,英語是一門語言,在母語的環境中學習語言是一件比較輕鬆的事,但當英語成為第二個語言,沒有了母語的環境,我們就只能透過多聽,多讀,多寫,多練來進行鞏固。英語老師也會特別強調語感的。

    3歲的孩子正是培養語感的最佳時期,多給孩子讀背一些道德經,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感悟語感。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一些兒歌,唐詩,或者美文,故事,給孩子們聽。只要孩子不覺得枯燥,孩子們會被動的去接納這些東西。當然有個前提是不要強迫孩子去學,孩子的學習是建立在輕鬆,愉快的基礎上的。不要讓她感覺到厭煩。可以每天堅持10分鐘到20分鐘的誦讀,只要能堅持,形成習慣就最好不過了!

  • 9 # 媽媽育兒時光

    可以。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雖然《道德經》內容多又深奧,孩子暫時無法理解。但家長每天給讓孩子聽裡面的內容,孩子也會記住。單純的記住書中的話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也不成問題。如果再配合家長的一些講解,雖然孩子不一定就會理解自己記住的內容,但可以讓孩子對學習,讀書產生興趣。

    家長如果想讓孩子儘快理解書中的內容,最好還是選擇內容適合3歲孩子看的書,那樣孩子看書會有興趣也會更容易理解。比如一些簡單的神話故事,寓言,繪本等等。配合豐富的圖畫,讓孩子讀書時結合畫面,更有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

  • 10 # 無為無不為之潛龍勿用

    可以的。3歲孩童還可以背誦《三字經》《弟子規》《唐詩》等古典名著。

    這些活動對孩童以後入學讀書打下很好的基礎,也是傳承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很好的方法,現如今的大多數家庭對孩子有些嬌慣,學習這些好傳統,能夠教育孩子尊敬師長,增強責任感和學習的自覺性等。但是,3歲孩子更應該注意開發右腦潛能,因為很多人出生後都左腦發達,除非是出生習慣用左手的人,右腦比較發達,畢竟大多數人右手比較發達,也就是右腦不發達,因為人的左右腦分別由右左肢控制。科學研究表明,人腦在3歲以前完成60%的發育,6歲以前完成90%;右腦在3歲以前即發達,左腦則從4歲開始發達。3歲孩子是開發右腦的黃金時期,因為右腦是創造腦、藝術腦和記憶腦,記憶能力是左腦的100萬倍,而愛因斯坦、牛頓、居里夫人和比爾蓋次等都是右腦很發達,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人類社會才不斷創新、不斷進步,因此,開發孩子右腦極為重要,關係到孩子以後的前程,以後的學習是否會優秀。讓孩子常活動左肢、亂寫亂畫、唱歌和聆聽諸如jint速讀記憶全腦開發工具中內建的右腦音樂等方法都可對右腦進行開發的。開發右腦沒有那麼枯燥,注意以上右腦的特點,右腦能力自然會被激發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整合牆板和乳膠漆哪個造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