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帥小娟學習課堂

    一、善於傾聽、和藹可親的媽媽

    在孩子遇到麻煩向家長求助時,媽媽的傾聽會使孩子從小學會平等與尊重的心態與他人建立聯絡,會使孩子覺得自己也很重要,這樣子有利於孩子身心的發展以及獨立思考問題。會傾聽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但是寶媽們在傾聽時需要注意幾個方面:

    1、注意傾聽的姿勢:一定要與孩子平視,可以採取蹲下姿勢和孩子交流。

    2、傾聽時表現出興趣:孩子剛開口說話,媽媽就直接回復“我知道了”,孩子可以感受到媽媽就是應付而感到傷心,媽媽們對孩子關心的話題要產生興趣,孩子才願意跟您交流。

    3、傾聽態度要回復給孩子:孩子每一個成長都要去讚美,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在認真仔細聽我說話。

    二、懂得站在孩子角度、尊重孩子想法的媽媽

    鄰居家的毛毛按照媽媽的要求順利考上了指定的重點高中,本以為可以鬆口氣,誰知道媽媽開始了她自以為我喜歡的方式,每天都是不同的學習安排,課外學習班也是不通知毛毛的情況的下給報好,媽媽一張嘴就說:“我是為你好啊,孩子......”生活中很多像毛毛父母一樣為孩子設計好前途的家長,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孩子期望以及施加壓力, 孩子壓力變大就會感受到學習是一種痛苦,長期會使孩子牴觸、叛逆、消極等問題。父母該如何對待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呢?1、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2、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3、給孩子決定權 4、尊重孩子想法 5、要求不可過高

    三、嚴格公正、不偏袒的媽媽

    二胎時代的到來給各位媽媽們也帶來了“難題”,處理兩個孩子的事情時,要不偏袒對待兩個孩子,使每個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還有日常生活中,媽媽面對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發生衝突時也要做到一視同仁、嚴格公正,這樣子不僅化解衝突,還可以使孩子得到尊重,讓母親成為孩子眼中的好媽媽。

    四、樂觀自信、不吼罵的媽媽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和孩子相處時間比較長的人,在生活中媽媽多以樂觀自信的態度去處理事情,孩子也會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表現出自信心處理事情,媽媽也要用肯定的讚美去樹立孩子自信心,樂觀自信的心態是孩子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樂觀自信的心態呢:

    1、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孩子生活在溫馨的家庭中,會得到關愛和尊重,從而孩子感到身心愉悅,慢慢引導會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好習慣。

    2、多和孩子交流:媽媽多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發現孩子不開心的時候要及時和孩子交流進行解決孩子問題,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滿足孩子情緒的需求會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3、學會讚揚孩子:媽媽不要總是拿著孩子的缺點不停地放大,要學會去讚美孩子的優點,給與孩子肯定。

    4、教孩子幾句話:想讓孩子快樂,媽媽要教會孩子幾句話“我能行、我可以”、“真是太棒了”、“你遇到什麼困難了嗎?我可以來幫你”“我要加油”......

    五、遵守承諾、坦誠的媽媽

    生活中媽媽們順嘴給孩子許下諾言很常見,可能當時只是哄孩子的一個辦法,事實上並沒有去實現,但在孩子眼裡是會當真,一直盼望著媽媽兌現諾言,最後還是未實現,孩子就會認為媽媽在說謊,長期孩子也會跟著媽媽學著說謊。所以媽媽在教育孩子時不能說謊話,要以身作則,向孩子許諾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出無信,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也要向孩子進行解釋並道歉。

    六、品行端正、認真負責的媽媽

    在家庭生活中,難免不發生家庭爭吵或者說髒話的情況,發生時請父母一定不避開孩子,因為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孩子,為了教育孩子請各位家長注意你們的行為規範,不要把錯誤的、不良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了孩子,每一位父母都要以身立教。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媽媽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不當回事,與其等到孩子長大後再為孩子沒有責任而打罵,還不如抓住最適合教育孩子的時機進行教育。孩子犯錯誤後就要讓孩子知道他做錯事情了,責任就要由他來承擔,再去告訴孩子為什麼是錯誤以及怎樣做是正確的,只有這樣子慢慢引導,孩子就會懂得責任是什麼。

    七、懂禮貌、有愛心的媽媽

    經常聽到有的寶媽說:“我們家這個孩子就是不聽話,每次見人讓他叫叔叔、阿姨、奶奶......他就是不喊人”。小孩子本身對於陌生人會產生恐懼感,如果媽媽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正確的引導,孩子也會變得有禮貌。在教育中媽媽不要太過於心急要求孩子去做事情,孩子在2.5--3歲左右開始進入模仿敏感期,這個時期孩子最喜歡模仿父母做事情,這時媽媽可以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進行模仿,慢慢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自然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孩子的小眼睛就像個“照相機”,每天都可以拍下父母的行為,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要做一個懂禮貌、有愛心的家長。

  • 2 # 噠噠娛樂教育

    對於好父母的定義,每個孩子的標準或許都不是太一樣,什麼樣的父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好父母呢,這個需要我們自己去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我認為會有以下的幾點

    一、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的話,可以給於一些理解和支援,不能對孩子進行一味的打壓,用自己的思想去衡量判斷孩子的思想,給於孩子一些支援。

    二、和孩子做朋友,而不單單是父母。孩子處於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特點,每個階段的需求也不一樣,可以時不時的和孩子進行聊天溝通,讓孩子可以把父母當做傾訴者,而不是隻是單單的就只是物質的提供者,這樣堅持的話,孩子也不會距離你越來越遙遠。

    三、在重大的事情上給於孩子建議。在孩子遇到一些重大選擇,或者遇到重大的問題時,父母可以給於一些合理化的建議,並提供一些支援,讓孩子感覺父母和孩子始終站在一起,不會對自己不管不顧,對於父母有莫大的安全感。

    四、對於孩子進行精神層面的溝通,這個層面有一些難度,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如果你能做到的話,孩子會很崇拜你的。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孩子眼中好父母的標準,如果你做到了,你的孩子不會遠離你,最終還是會和你站在一起的,加油吧

  • 3 # 沐珊先生

    每個人都想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影響,成為孩子眼中的好爸爸好媽媽,而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爸爸媽媽都會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待孩子,未能和孩子真正做到的心與心的交流。

    1學會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很多時候,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童年 青少年這兩個階段的孩子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用一種方式來處理問題,多與孩子溝通,及時瞭解孩子情況從而走進孩子內心,和孩子成為朋友!

    2 學會做一名聆聽者

    童年時期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但是他們對外界事物又比較好奇,就會產生滔滔不絕的質問或者講述,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認真聆聽他們的講述,及時做出迴應。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青春期,這時最容易出現早戀現象,家長這時一定多注意,多與孩子溝通,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及時發現問題所在,積極幫助孩子糾正。

    3 一家人和睦相處很重要

    隨著現在離婚率的提高,20%的家庭都是單親或者是重組家庭,一家人的和睦相處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實為重要,不管是重組家庭還是沒有的,一定要和睦!

  • 4 # 詩婷的生活錄

    在我眼中,好的父母應該要為家庭著想,但是又不能完全委屈自己而為家庭付出。

    比如我媽,她是個特別為家庭著想的人,但是這大半輩子卻委屈了自己。小時候因為家裡沒錢,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自己就在家拼命幹農活,長大了弟弟不孝順父母,而她也沒經濟能力去幫媽媽,導致她媽媽也說她沒幫到家裡。自己到現在也是過得挺糟心的,自己想幹嘛都不能幹嘛,每個月只能靠我給點錢花。

    比如我爸,我爸就是不為家庭著想的,就想著怎麼不委屈自己。有錢就拼命花,不存錢又沒有退休金,以後老了病了,我們的壓力就會特別大。

    比如我家婆,也是不怎麼為家庭著想的。也是不存錢的人,覺得自己有退休金,又醫保。每個月的錢就打麻將輸了,不然有錢也是放不住,給她哥哥侄子還債,主要是沒得還的。一點也不為孩子著想。說她這樣不行,還說我們這麼計較。我我們現在特別困難的時候,還說一步一步來,我去,輪得到我們一步一步來的嗎?等你病得要死了,我們也說一步一步來,看你怎麼樣。

    這樣說要求是特別高,但這只是心目中的理想的,沒有一定要求他們做得多好,況且我自己也不一定做得到,但儘量做好我自己。

  • 5 # 淅爸育兒記

    父母常會說“別人家的孩子”,但是至今,很少聽孩子說“別人家的父母”,至少常接觸低齡層的孩子的我,很少會聽到孩子這樣說。

    其實,自從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我慢慢的發現,父母對孩子的愛,多少帶有一些代價,例如孩子不聽話,鬧得很厲害的時候,會有想把孩子塞回去的衝動,但是不管怎麼打孩子,揍孩子,孩子也不會有想不要父母的想法。

    孩子眼裡的父母,如果是低齡層的,不管父母是怎麼樣的渣,怎麼樣虐過他們,在孩子眼裡,心裡,自己的父母都是最好的。

    會埋怨自己父母的孩子,覺得自己父母不好的孩子,大都從初高中開始。那時他們有自己的世界觀了,也從父母身上,學會“有代價的愛”。

    例如,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成績,因為學習,所以經常斥責孩子的家庭,這種家庭的孩子通常到了初高中,孩子心裡面那種“我沒成績就是廢物,就不被父母喜歡”的感覺會逐漸的深刻,並且表現出來。

    如果非得說,孩子眼裡的好父母是什麼樣的話,那估計就是滿足他們一切要求的父母吧。

    為什麼有這樣一個結論?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提現出來。只要有一個人,無條件的服從孩子的要求,滿足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認為這個人對他好,認為對方是個好人。

    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懂得自己思考,那時開始,每個孩子眼裡的好父母的條件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稱,但砝碼的重量卻不同。

    如果說,非得給好父母下一個標準,心中浮起的第一念頭是:熱愛學習的父母。孩子在進步,面對不斷進步的孩子,家長也需要不斷的追趕,而追趕的方式,就是學習。

    如果說,非得給好孩子下一個標準,第一反應,居然是理解父母的孩子。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我理解為,所有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即便他們的教育方式再粗糙。

    同樣的,“天下無不是之子女”,所有的叛逆,都是被逼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宿推廣平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