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城市步行者
-
2 # 第三奇蹟
有一位19歲的大學新生,因為有不能控制的儀式性行為退學。他放棄了個人衛生,因為他在洗漱時不得不進行強迫儀式使得耗費大量的精力而不能做其它事情。幾乎不能停止的洗澡變成不洗澡。他也不再理髮、洗頭和換衣服。他只吃一種食品,其它食品被他視為汙染物。為了吃東西他必須首先撥出說有的氣,才能吃。而走路的時候他必須不停的回頭看,一遍又一遍。最終他只能待在自己房間裡。
和其他嚴重強迫症患者一樣,他受到這種強制的不斷的想法和衝動的侵擾,在他身上是一些有關性、攻擊的東西。他的各種儀式行為是為了抑制性、攻擊方面想法的結果。因為他認為不這樣做,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強迫即可以是行為上的(洗手、檢查),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計數、禱告)。最重要的是他們人為這樣做可以減少應激或阻止可怕的事情。
強迫行為常常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們通常與強迫觀念之間沒有任何邏輯聯絡。
小時候你有沒有玩過小心翼翼的不踩在人行道的白線上的遊戲,很有趣。但如果你不得不用一輩子來玩那就不那麼有趣了。有的女患者不敢坐公交車,因為她擔心會去抓身邊男人的命根。雖然她從沒這麼幹過,這種強烈的擔心使的她從不上公交。
有一種理論人為,強迫症有其深層的潛意識的意義。比如前文提到的拒絕洗漱的人,他具有同性戀傾向,而他的父親是一位神父,段難接受他的同性戀行為。不坐公交的女性則有一個無性的婚姻。
因此強迫症患者必須轉移注意力才能減少焦慮和痛苦。這種策略最終變成強迫衝動。但長遠看這種策略註定失敗,因為會造成相反的結果:增加了這些想法出現的頻率。
現在,藥物治療接近60%的患者可以得到緩解。在心理治療方面:暴露和儀式阻止(ERP)最為有效。而研究表明,採用(ERP)結合藥物療效達到86%。
-
3 # 抑鬱象雨又象風
強迫症嚴重的患者不但折磨自己,還折磨他身邊的親人。發病起來是非常可怕的。我見過一個強迫患者,表現為生活中固定行動模式的強迫,比如她出從外面回到家裡,第一步一定要先洗手,換鞋子,脫衣服,把衣服疊整齊包好。然後再洗澡。這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分為很多小的步驟,小的細節。不能搞亂或者是忘掉。假如,他脫衣服的時候沒有按照先脫褲子再脫外套的原則,就一定要把鞋子穿起來出門,重新進門,重新來一遍。家裡人被折磨的痛苦不堪。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不這樣做就覺得渾身不舒服,難過的要死,只有這樣做了之後才能夠稍微安穩一點。這個症狀持續了很多年,給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干擾。後來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社會交往,辭職在家,幾乎和社會隔離。因為性格關係,拒絕吃藥治療。
強迫症需要積極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等。並且需要長期治療。
-
4 # 臨床心理Dr雷123
首先要區分強迫症與強迫症狀,強迫症狀不等於強迫症。強迫症狀見於正常人群,而強迫症是一種精神心理疾病。但患了強迫症也不可怕,及時到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精神心理專科醫生會對病情進行綜合評估後,會擬定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的綜合干預方案。經過早診斷早治療,部分患者能在一年內緩解。
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標準:強迫症或強迫-強制性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表現為持續性的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或兩者皆有(佔大多數情況)。強迫思維或強迫觀念(obssesion)定義為反覆和持續的思想、表象(images)或衝動/渴望。這些思維是侵入性的、不必要的,且通常是與焦慮相關的;強迫行為(complulsion,或“強制”)既包括反覆的行為,也包括反覆的精神運動。個體執行強迫行為的動機,可以是對強迫思維的反應、也可以是為了遵守一種嚴苛的規則、或為了獲得一種“完整了”的感覺。診斷強迫症,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必須是耗時的(例如,每天花費1小時以上),並且導致顯著的痛苦,或導致個人、家庭、社交、學業、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的顯著損害。
包括:強迫症性神經症(anankastic neurosis)
強迫-強制性神經症(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
不包括:強迫相關的行為obsessive compulsive behaviour(MB23.4)
-
5 # 蘇小心裡趣味測試
有多可怕,你看完就知道了,強迫症可以細分為很多種,你可以仔細看看
完美強迫症的表現
1、完美強迫症患者經常把活動目標拘泥於自身,偏重於自我內省,對自已軀體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快、異常疾病等感覺特別注意、關心,並以自我為中心,被自我內省所束縛。
2、完美強迫症患者害怕疾病、病菌等不完美、不健康的因素,甚至發展為一種疑病狀態。
3、如果總結完美強迫症症狀有哪些,最典型的還是追求完美這一點。患者往往想將自己的慾望達到一種完美的境界,在完成自己的慾望的同時,絕對不能容忍絲毫的心身異常的出現,他們內心會出現一種強迫性求全欲,甚至對自己內在的性格容易出現焦慮、神經過敏等傾向也非常不滿。
一旦出現以上幾種完美強迫症的症狀表現,儘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治療完美強迫症的方法有很多種,多數的強迫症患者會選擇中醫療法清心調神劑或者心理療法等,建議患者在早期要及早的控制完美強迫症的進一步惡化。
輕度強迫症的表現
1、強迫性回憶:輕度強迫症患者對過去的經歷、往事等反覆回憶,雖知毫無實際意義,但總是反覆回縈於腦中,無法擺脫,因而感到厭煩之極。
2、強迫性懷疑:輕度強迫症患者對已完成的事情總是放心不下,要反覆多次檢查確實無誤後才能放下心來。如懷疑是否關好門窗,準備投寄的信是否已寫好地址,煤氣是否已關好等等,在懷疑的同時常伴有明顯的焦慮。
3、強迫意向:輕度強迫症患者在出現某種正常心理時常出現相反的違背自己的內心意願,雖然這種相反的意願十分強烈,但從不會付諸行動。如過馬路時,想到衝向正在駛過的汽車等。強迫情緒:患者對某些事物感到厭惡或擔心,明知根本無必要卻不能剋制。例如,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擔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汙染或細菌的侵襲等。
重度強迫症的表現
1.強迫觀念:
(1)強迫懷疑:是對自己剛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加以懷疑。兒童常常懷疑自己將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完成了沒有、做錯了沒有,懷疑自己有沒有將上課的書帶齊。在chengren則常表現為懷疑出門時門窗是否關好了,雖檢查了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放心;又如寄信時會懷疑信封地址是否寫錯、是否貼了郵票。懷疑的同時病人往往伴有焦慮不安,因而促使病人產生反覆核查的行為。病人亦明知沒有必要,但無法擺脫。
(2)強迫性對立觀念:病人每出現一種觀念,立刻又出現跟它完全對立的另一個觀念。例如想起“和平”,立即聯想到“戰爭”;看到“擁護……”,立即想到“打倒……”等。對立觀念內容多為不好的,若涉及父母、老人、偉人,則感到非常恐懼。
(3)強迫性回憶:病人反覆回憶過去做過的事情或看見過的人,回憶考試題目或聽過的音樂、故事等。如在回憶過程中被各種因素打斷,則該回憶必須從頭開始進行,否則內心煩躁,焦慮不安。有的則表現為反覆呈現形象性的內容,如腦內經常出現生殖器或性行為的形象。少數病人的表象外向投射形成假性幻覺。
(4)強迫性窮思竭慮:病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固定思考某一件事情或某一問題,如“樹的葉子為什麼會是綠的”、“人是從哪裡來的”、“天空為什麼是藍的”等。病人有時明知這種思考是無意義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思考。
(5)強迫聯想:當病人看到或聽見某一事物或字句時,就出現與此有關的聯想。如見到鈔票,立即會想到這張鈔票經過多少人之手,會帶有多少病菌,會不會傳染疾病等等,越想越緊張,而且反覆聯想,不能控制。在購買東西時也必須戴上手套去付錢,倍感苦惱。
(6)強迫恐懼:此種恐懼與病人的強迫性思維有聯絡,病人害怕自己會出現對立思維,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每當聽到喊“××萬歲”等口號時,病人就怕會喊錯口號而喊成“打倒××”,因此儘量迴避參加公共集會。雖然病人明知自己不會喊出反動口號,仍然會有強烈的恐懼感。
(7)強迫性意向:病人反覆體驗到,想要做某種違背自己意願的動作或行為的強烈內心衝動,病人明知這樣做是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卻無法擺脫這種內心衝動。例如想拿刀砍自己,抱著小孩站在高處時,會出現想把小孩扔下去的衝動。儘管這種意向十分強烈,但卻從不會付諸行動。
強迫症的動作和行為
(1)強迫檢查:是病人為了減輕強迫性懷疑引起的焦慮而採取的行為。如出門時反覆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兒童上學前反覆檢查課本、學習用品是否帶齊,寄信時反覆核查地址是否寫錯等。
(2)強迫詢問:病人常對自己所說話的正確性表示懷疑,反覆詢問別人自己有沒有說錯話,有沒有做錯了。
(3)強迫清洗:是強迫性動作最多見的症狀。病人為了消除對受到髒物、毒物或細菌汙染的擔心,常反覆洗手、洗澡或洗衣服。有的病人不僅自己反覆清洗,而且要求與他一起生活的人也像他一樣清洗。
(4)強迫儀式動作:這是一些重複出現的動作。病初,強迫行為總是簡單的,只不過是某些動作,以減輕焦慮和不安,以後原先的動作不足以緩解焦慮,於是就增添了新的內容,逐漸形成了複雜的有固定模式的行為組合。病人在原發性強迫觀觀念的促使下,可伴發繼發性強迫性儀式動作。例如病人出門必須用手摸一下門框,然後才走出門,否則病人就感到強烈的緊張不安。這一動作對消除強迫觀念也許具有象徵性意義。此外,病人可因儀式動作而行動遲緩,例如反覆核查門窗而上班遲到,學生因反覆檢查書本以致不能按時到課,稱為強迫性遲緩。
(5)強迫性計數:病人不可剋制地計數,與強迫性聯想有關。如每天上班總要點計沿途電線杆數目,或點數路邊樹木數或樓梯級數,如中間發現漏計或被人打斷,則回頭重新計數。有人認為這種計數意在控制某些焦慮情緒。
(6)強迫性購買:是一組臨床症狀群,指一種不能控制的需求感,只能透過購物才能緩解緊張情緒。約有91.7%的人曾試圖抵制購物慾望,但無法辦到。購物持續時間約1~5小時,購物後鬆弛滿足感佔95.8%。這在目前雖尚未被列人強迫症的症狀中,但對社會及個人經濟和人際關係均帶來許多問題。強迫症狀的特點
1.是患者自己的思維或衝動,而不是外界強加的。
2.必須至少有一種思想或動作仍在被患者徒勞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對其他症狀加以抵制。
3.實施動作的想法本身會令患者感到不快(單純為緩解緊張或焦慮不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實施就會產生極大的焦慮。
回覆列表
強迫症涉及到心理活動的各方面,如知覺、記憶、注意、思維、情感、、動作和行為,以及人際關係,基本症狀包括強迫觀念,強迫行為。一些患者出現重複行為,有些則出現持續的、頑固的侵入性思維或者難以控制的強迫行為,導致社會功能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