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朋友性格比較膽小,也比較聽話,有時候會被一些討厭的小朋友欺負,應該怎麼處理呢?
2
回覆列表
  • 1 # 中國式家教

    在家裡一定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選擇,多和孩子進行商量和探討,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多參與家務。多讓孩子培養自己的自信和成就感。讓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見。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來教孩子面對這些事情,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如果孩子的骨子裡面這個都是懦弱膽小害怕沒有自己的主見,在家裡也沒有選擇的機會,都是父母說了算,父母都安排的好好的。那麼任何的方法,都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且對孩子來說都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還是根本用不好。

  • 2 # 劉家倆姐弟

    我女兒3歲剛上幼兒園一個月的時候,有個家長因小孩哭鬧,留在了班上,同時也在正常上課的情況下,在家長群上發了一些日常影片,其中有一個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

    這個影片中,有兩個小男孩在“打架”,其中一個淘氣點的打完後,又用手打了一下我女兒的手,令我非常意外的是,我女兒立刻還手,伴隨著有點生氣,而且是“連續普通拳”的那種。我看到此時的情景,第一感覺是很欣慰,感覺女兒脫離父母的陪伴下,開始能自己照顧自己了。我有教過她不能打架,但我從來沒有教過她被打的時候應該要還手。後來她回家的時候我問她,是不是上課的時候有人打他,想當然的她也承認了,也跟我說是小男孩先動手的。接著我直接跟她說,別人打你的時候你還手是對的,並且在後面的日子,我也會經常拿這個例子跟她表明,爸媽是非常支援她還手的,還會不斷地鼓勵她應該這樣子做。但我也會跟她表明,如果別人打她的時候,她第一時間應該跟老師反映,老師一定會為她主持公道的,同時她也可以還手,這是爸爸媽媽是支援的。

    透過這件事,我很欣慰,她有這樣子的性格,是離不開我和老婆的教育。我們基本上一有空就會陪她玩,陪她讀書,講解書中故事的意義,遊公園等,甚至為了讓她更好的成長,我們將電視也收起來了。我們從來不會無理地吼她,在她做錯事的時候看情況是否罵她,需要罵她的時候也會考慮她的感受,不會讓她一個人哭,當讓她認識到她自己的錯誤並承諾糾正時,又會安慰她,並表示爸爸媽媽一直都是愛她的。

  • 3 # 愛玩的老媽咪

    自家小朋友被其他孩子欺負,家長心裡一定很不舒服,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冷靜,千萬不能因為心疼自家寶貝而失去理智。

    有的家長一聽說自家孩子被人欺負,就氣不打一處來,首先先衝著自家孩子發一通火,嫌孩子窩囊,然後再當著孩子面把老師把對方一頓臭罵,他們以為這樣是幫孩子出氣了,卻不知這樣的態度也許會讓孩子有自卑的心理產生,根本不能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問題,教孩子正確處理與小朋友們的關係,而且還自毀形象。

    那麼,家長到底該怎麼辦呢?正確的處理方法如下:

    1、首先找老師瞭解情況,請老師幫助解決。

    家長找老師要注意態度,禮貌理智但也要有所堅持,和老師瞭解發生這一事件的原因,如果只是孩子間無意的衝突,也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就不要太較真,囑託老師提醒小朋友們注意安全即可。但如果是對方孩子太霸道,則要向老師求助,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儘量不讓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2、必要時找對方家長解決。

    根據事情的程度,也可以透過老師與對方家長溝通這一事件,但態度一定要心平氣和,要用商討或詢問的口氣,把事實客觀地告訴對方的家長,不要一味指責對方。當然具體怎麼樣也要根據對方態度來定。一般來說,事情到此應該就解決了,但也不排除有個別的家長不是普通人,你找歸找,他家孩子他就縱容,繼續欺負你家的小孩,這種時候,你就應該非常堅定的要求老師乃至學校或幼兒園處理此事,透過讓對方道歉調座位調班等方法徹底解決問題。

    3、教自己的孩子勇敢、開朗,學會和小朋友們正確相處。

    家長不能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呵護,有的家長容忍不了孩子受一點委屈,孩子摔跟頭,哭了,趕緊跑過去,又哄又揉,這樣長大的孩子肯定膽小、經不起事。同時,家長要讓孩子在家裡受到尊重,要讓孩子在家裡學會大聲說話,勇於表達個人意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開朗的性格、勇敢的意志,並教孩子怎樣與小朋友們相處。

  • 4 # 老愚1234

    問:4歲小朋友被其他小朋友欺負,該怎麼辦?

    答:

    4歲小朋友,還只是上幼兒園的年紀。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怎麼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是偶爾被人欺負,還是經常被人欺負?如果經常被人欺負,是固定被一個人欺負,還是固定被一個群體欺負……這類問題,如果希望徹底解決,必須將細節描述清楚。如果描述不清楚,就去調查瞭解,甚至於父母關係和家庭日常陪伴、教養方式都有必要摸查明白了。否則,能給出的意見或建議,只能泛泛而談,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首先,從孩子自身找原因。孩子有無不良習慣?譬如說,不講文明,不講禮貌,出口成髒。譬如,喜歡打擾別人,不管別人喜不喜歡,習慣干擾別人。再譬如,沒有秩序感、沒有集體生活的意識,時不時會給集體造成這樣那樣的麻煩。諸如此類。簡而言之,孩子只要出場,就會給他人或是團隊造成不好的影響。忍耐是有限度的。影響大了,影響久了,這個隊伍裡就總會有人站出來,要麼動嘴,要麼動手。尤其那些巧舌如簧和長得人高馬大的同學。沒辦法,這類孩子要麼有與生俱來的天賦,要麼後天家庭培養得法,然後蹭蹭蹭地往上長。結果,長著長著,就長出優越感。以至,他們往同齡的孩子面前一站,嘴巴一張,手兒一揮,讓人不禁油然而生一種慚愧,甚至無地自容。咋呢?你說不過人家,你也打不過人家。此之謂:文鬥鬥不了,武鬥也不行。只要一比,就人前矮了一截。這是不是被欺負呢?小孩子家家不得不與人鬥,卻又鬥不過人家,放了學回了家和家長一說,很自然就心生委屈又哭又鬧。這是不是受欺負呢?是,也不是。這叫惡人先告狀。孩子明明先惹了別人,結果沒有惹得過,只好將計就計,為自己討個說法,說自己被欺負。

    其次,從所處生存環境找原因。生而為人,便不能獨立存在。小娃兒也不例外。孩子雖小,但要去託兒所,但要去幼兒園。即便週末在家,鄰里往來,通常都會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生存環境。環境怎樣呢?有無有不良習慣的孩子存在?這些孩子是不是具有主動攻擊性?即便你的孩子沒有問題,他或她也會無事找事,無中生有,主動動嘴主動伸手。不巧的是,你的孩子嘴拙手也拙。於是,很自然就處在下峰。偶爾一次處在下峰也就算了,不能罷的,只怕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這會形成一種慣性。幹嗎呢?孩子小呢,輸了一次,無論嘴仗,還是手仗,只要輸過,就會形成慣性思維,害怕的不行。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另一面,也因為勝過一次,也就從此氣焰更盛,越是看你孩子說他不過打他不過,他越要過來招搖過來顯擺過來對你動手動腳。莫怪,他或她有成功的經驗積累呢。儘管這份成功先前可能只有一次,但足以讓其暫時趾高氣揚,自我感覺良好一陣子。更何況,他們也確乎有實力。有實力的去挑戰有實力的才是英雄,對吧?可是,這樣的英雄誰也不稀罕。大家約好了似的,一起吃柿子專撿軟的捏。你孩子被擊敗過一次,好吧,那麼必定算是軟的,那麼,捏誰都是捏,但捏他更安全更把穩,不是嗎?於是,一起捏,安全,無隱患呢。

    再者,從家庭成長環境找原因。家中是否有怕惹事的家長?尤其單親媽媽或是休弱多病的老人陪伴的孩子。因為全天候只有媽媽或老人陪伴,總覺得家中沒有男人或是有力量的人支撐,就尤其教育孩子不要在外惹事。甚至於,會教育孩子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並美其名為“文明人”。在這樣的教養環境下,孩子容易長成什麼樣兒呢?膽小,怯懦,好依賴,少主見,無擔當,男孩子女性化。傳說中的“媽媽寶”,就是這般模樣。這種孩子人群裡如何與人相處呢?討好賣乖。尤好逆來順受。沒有辦法,習慣使然。一出生可能就這樣被教育被影響。一歲,兩歲,三歲……更不幸的是,家裡成人也這樣。於是,成人在做,他在看。於是,看著看著,就成習慣。即便成人還不至於逆來順受,但一直教育孩子這樣,天長日久,孩子也很自然被教育成習慣。更有甚者,如果期間偶爾出現反抗出現欺負人的事件,家人一哭二鬧三上吊,孩子被驚嚇到,為不至此後再讓家長沮喪失望傷心,便再也不敢違抗,從而最終淪落為任人宰割的牛羊。如果說,好脾氣是練出來的,那麼,孩子個性的懦弱和逆來順受,同樣是練出來的。

    怎麼辦?如果前者,請爸爸媽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必多,歸根結底就兩條:一不要給人添麻煩;二努力讓別人因你而快樂。如此養成行為習慣,孩子走遍天下都不會招人厭煩嫌棄。如果次者,要告知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兩個:一求己,二求人。被人欺負,如果不觸犯底線(以不以身心傷害為標準,具體尺度可由父母琢情制定),先嚐試溝通,如果溝通無效,及時向身邊成人(老師或家人)尋求幫助。如果後者,那麼需要改變的,必須先是家長。我們當然不主張孩子惹事,但也絕不主張孩子怕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孩子間發生衝突,在無成人監管的情況下,抑或溝通無效警告也無效的情況下,受欺負一方完全可以適當反抗,以捍衛自身的正當合法的權益(當然,正確的保護自己的方法要先教給孩子)。也許拳腳嘴巴並不如人,但氣勢不可倒。一定要讓孩子在摸爬滾打之中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堅強不屈的心。氣勢上壓倒一切。尤其是男孩。

    教育無小事。為防意外,有心的父母需要多多陪伴孩子,在陪伴中發現,在發現中及時防範於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人機在水面上飛為什麼容易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