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雁楠吃瓜客
-
2 # 兔吐2
在我看來二十歲把諸葛亮當神,四十歲把諸葛亮當人,五十歲看諸葛亮就不怎麼樣。劉邦能打敗項羽,關健一點是項羽分封了諸侯,殺了20多萬秦兵降卒,火燒阿房宮,人心向背,劉邦北伐就成功,戰領關中,擊敗項羽,一統華夏。漢末腐朽,群雄逐鹿,曹操平定北方,人心安定,社會穩固。北方士兵驍勇,即使沒有曹操或司馬氏,諸葛亮帶領南兵怎麼打北方騎兵,看不清形勢,諸葛亮不敗,就沒有常理,之所以赤壁之戰勝,諸葛亮看到北方士兵不習水戰,水土不服,容易鬧病,戰鬥力大減會敗。諸葛亮的北伐永遠也不會成功,想做能人,只能做夢。
-
3 # 逐鹿遊戲頻道
諸葛亮應該不會成為第二個曹操,因為從劉禪繼位以後,諸葛亮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形象,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如若諸葛亮擊敗了曹魏,雖然那時劉協已經不在了,但是還有劉禪在,劉禪不在還有他的兒子在,劉禪在位期間就是諸葛亮輔佐朝政,其實在輔政方面,諸葛亮在三國眾謀士中還是要首屈一指的。
相信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漢室朝政將會復興,不過唯一擔心的是諸葛亮已經竭盡全力,恐難以有能力繼續輔佐,所以諸葛亮死後,漢室能否繼續下去,這真的就不可知之了,雖然有姜維的輔佐,但是其一人之力恐難以服眾,更兼有魏延這類大將在,所以漢室朝政究竟如何誰也不好說。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諸葛亮是不會像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也就更不會像曹丕那樣廢帝自立,雖然劉備白帝城託孤時說過,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諸葛亮當時不敢答應,待全國統一時也一樣不會這樣做。
-
4 # 高盼明
我認為是不會的,【讀者:你他孃的憑什麼認為不會】我說不會就不會【二營長,把我的義大利炮拉過來讓他看看】好吧,開心一下,言歸正傳!我為什麼認為諸葛亮不會成為“曹操”呢,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來看!
第一個角度諸葛亮的身份,首先是隱士,沒有出山之前,他是在深山居住的人,其次娶了黃月英後,他慢慢的融入荊襄貴圈,開始結交到軍事政治人物,最後追隨劉備匡扶漢室,直到劉備的去世,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的身份轉變成丞相,甚至一度被大家認為是蜀漢的實際掌權者,實際上來說也確實是掌權者,雖然還有一個李嚴。但是諸葛亮沒有做出一絲一毫對蜀漢後主不敬的舉動,根據記載貌似沒有。說明諸葛亮這個時候還是安分?【這個時候,可能要說了,天下還沒打下來呢,他當然安分。】ok,繼續分析
第二個角度皇家正統,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大漢的旗幟,起碼這個時候正統是在曹操那邊的,東吳那邊做戲也只做給曹操那邊看,對於曹操那邊過來的旨意,東吳還是需要敷衍一下的,但是蜀漢就不一樣了,蜀漢不是正統,根本就得不到任何諸侯的認同。諸葛亮就算是北伐成功想要取代天子,東吳是不會認他的,相反東吳極有可能會打著恢復正統的口號和他對著幹。
第三個角度諸葛亮的為人,出師表就道盡了他的立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個大字就是他諸葛亮最大的標籤,最後的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就是諸葛亮對劉備的情感表露。
第四個角度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於北伐諸葛亮一開始還是有點自信的,從街亭丟失後,北伐已是遙遙無期,諸葛亮在遇到司馬懿後,司馬懿採取堅守不戰戰略,諸葛亮其實就已經心知肚明,遇到這麼一個貨,在他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再北伐成功了,但是他還是一次次北伐,最後把自己油盡燈枯了。
第五個角度諸葛亮子女並未從政,諸葛亮死後他的子女都是成都外耕作養活母親蜀漢危機之時,後主才提攜諸葛亮的兒子。從這個角度就能看出諸葛亮並非野心家,如何他有野心必然會帶著自己的親人在身邊加以歷練。
博君一言,共談古今,智慧歷史,你我共享!
-
5 # 江南俗士1972
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肯定會變成第二個曹操。首先,人的慾望是無窮的。諸葛亮在三國鼎立時,或許沒有篡位的念頭,可一旦北伐成功,那就是蓋世之功,心態不可能不發生變化。比如曹操,年輕時只想當個徵西大將軍,剛剛迎接漢獻帝時,也只想奉天子以令不臣。第二,劉禪不足以壓制諸葛亮。權臣當政,前提是君主軟弱,否則你再大的功勞、再大的威望也無法獨攬大權,而劉禪無法有效制約諸葛亮。第三,民意基礎發生變化。蜀漢割據政權,對於益州百姓來說是外來統治者,民心不服,除了劉備自稱正統,百姓官員大多數把他當軍閥。比如,劉備一死,各地紛紛叛亂。如果那時諸葛亮篡位,老百姓不服,大小官員更不服。但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威望達到巔峰,只要他不公開篡位,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肯定是眾望所歸。此外,諸葛亮為什麼收到後世帝王的推崇,關鍵是他的“忠”,但忠不是固定不變,環境變化、忠誠度也會變化。白居易詩云: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
6 # 姐引領時代
不會,諸葛亮的信仰是光復漢室,他寧願做丞相,也絕不稱帝當王,從他託孤劉備和輔佐劉禪就能看出他的忠心立場。諸葛亮對敵人用計,陰險毒辣,但為人交往還是很厚道的,要他當國賊,以他的清高性格,是絕對做不到的。這就像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君子永遠千遍一律,而小人則叛逆無道,變換無常!
-
7 # 公民康明誠
答案是不會。理由如下:天下大勢、準備條件和個人品格。
讓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建興XX年,漢丞相諸葛亮率大軍攻破兩京,擒司馬懿,魏帝曹叡開城投降;與此同時,東路漢軍出荊州擊潰吳軍主力,逼降吳王,三國一統,皇帝劉禪率皇室還於舊都,第三漢王朝開啟。
“可以,這很諸葛亮。”
而此時,作為大漢重新一統的最大功臣,諸葛亮必然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加九錫,贊拜不名、見駕不趨、劍履上殿。換句話說,人臣能得到的一切,他都能得到。那麼,他會不會選擇再進一步,效曹操之故事呢?答案是絕對不會。
首先我們來說說天下大勢的問題,就是在這個我們虛擬的統一場景中,諸葛亮有沒有條件僭越人臣與人主的界限。作為統一的主力,新的漢王朝的官員班底毫無疑問將會是以原荊襄集團和益州集團為主的。新的漢王朝是統一在“漢”這個旗幟下的,兩大官僚集團和千萬百姓的效忠是為大漢效忠,不是對諸葛亮個人效忠,諸葛亮在復興大漢的大業中實質上扮演了一種忠誠的“職業經理人”角色。而魏國和吳國的失敗表面上是敗給了諸葛亮率領的軍隊,但實質上是敗給了正義,敗給了得國最正的戰爭理由“弔民伐罪”上,這是所有矛盾最關鍵的結合點。
作為人臣,諸葛亮佔盡優勢,是那個蠅營狗苟的軍閥混戰時代的一股清流;而作為人主,諸葛亮除了劉備臨終的託孤之言之外,再沒有任何優勢,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其他方面。
隆中對
再來說諸葛亮是否有僭越人臣的充分準備條件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對比僭越界的前輩曹孟德同志。僭越的最核心標誌不是無人臣之禮,而是在人臣身份之外擁有強大的、不來自於天子授權的、不受天子控制的獨立力量,包括但不限於私人武裝、獨立封國和獨立的人才體系。
曹操之所以被認為是僭越者,不是因為他被加了九錫,而是他逼漢獻帝冊封他為魏王,建都鄴城,自置官署,把國家的實際中心由許都遷移到了鄴城,實質上完全架空了漢獻帝。曹操還擁有自己的人才體系,麾下人才不效忠於天子而效忠於魏王。他距離那個王座只有一步之遙。
事實上把這種僭越的情況放在諸葛亮身上是難以想象的。拿同樣處在戰爭時代的兩人而言,鄴城是整個曹魏北方集團的核心,而西川的核心一直就不在祁山的某處軍營,而在成都。諸葛亮從來就沒有專屬自己的軍隊和龐大有效的私人官屬,他的權力合法性來源始終是蜀漢兩代皇帝的信任和授權。僅憑藉這種信任行僭越實不可行。
最後再說諸葛亮自己的個人品格因素。透過相關史料,我們可以得知,諸葛亮本人從來就沒有動過僭越人臣的心思,即使統一大業真的完成,諸葛亮的歷史角色必然也會止於人臣。
人臣諸葛亮與人主劉禪
諸葛亮本人並不排斥權力,實質上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一切有利於統一大業和他個人政治理想實現的事情他都可以接受。劉備去世後,劉禪極其仰仗諸葛亮,代表整個蜀漢給了他全部的信任和支援,他也照單全收。益州集團領袖李嚴曾上書請求諸葛亮受九錫之禮,被諸葛亮拒絕,拒絕的理由十分耐人尋味:“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答李嚴書》)這說明諸葛亮本人並不拒絕崇高的人臣之禮遇,但他的全部心思還是在完成先帝遺願、行人臣之事上。就此而言,即使北伐成功,諸葛亮也絕不可能僭越。
長久以來,我們的觀念和信仰裡,諸葛亮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代名詞。就連他的諡號“忠武”,也成了歷代人臣的最高哀榮。後世人們似乎難以想象,如果當年諸葛亮真的成功了,他完全不會有什麼僭越之心。事實上,正如一句曾被用於形容拿破崙的話一樣,“倒下的波拿巴彷彿比站著的拿破崙更高大些”。成功了的諸葛亮未必還會有如今這麼崇高的評價,他可能會陷入荊益集團的權力鬥爭,可能會陷入功高蓋主的人主猜忌,可能會陷入戰後重建的焦頭爛額,可能會面對北方胡人的輪番襲擾,但他憑著我們對諸葛亮本人的分析和了解,他還會是那個鞠躬盡瘁的人臣諸葛亮,不會是某個野心勃勃的篡逆者曹操二世。
諸葛亮信奉著傳統的儒家思想,自比管仲樂毅,有經世之才,但我認為他更可能做的是伊尹霍光,不是王莽曹操。他忠於人主,更忠於天下,忠於心中的大義。如果劉禪是桓、靈那樣的昏君,他很有可能效伊尹、霍光故事,行廢立,扶漢室明君,繼續踐行他的人臣理想。說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會僭越,就像說行僭越的曹操其實是匡扶漢室的“周公”一樣罔顧史實。
但諸葛亮必然會失敗,歷史不能被假設。大爭之世,大義焉存!得國正者,惟漢與明。只是,這已經不是屬於大漢的時代了。
-
8 # 墨水客
不是你想不想當曹操,而是你身邊陪你征戰的文臣武將會不會逼你當趙匡胤,畢竟關羽、張飛、趙雲都死了,後來的兵將只認諸葛亮,只有諸葛亮當上皇帝,他們才能成為開國勳貴。一旦統一後的諸葛亮交權給劉禪,他們就什麼都不是了,最多加官得賞,和成為開國勳貴差距太大,這個人是不會答應的,一定會黃袍加身。
回覆列表
諸葛亮北伐成功當然也不會成為曹操。第一主要是他的人格比較高潔。諸葛亮其人對於權欲其實沒什麼興趣。他出山並不是要成就一番事業,而純粹是被劉備的誠心打動。如果不出山他更喜歡做一個躬耕於南陽的布衣。但曹操不同,他的志向本來就是蕩平天下,他有著極強的權力慾望。所以性格決定了諸葛亮不可能會成為曹操。
第二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非同一般。他們的關係不像君臣,而像兄弟,甚至是比關羽張飛還親密。諸葛亮剛出山,劉備就把全部軍權都給他了。這份信任不是一般人的關係才有的。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份信任和親近,諸葛亮絕對不會做對不起劉備的事情。如果真想取劉備而代之,諸葛亮有很多機會,可是他都沒做。
第三是諸葛亮要是想成為曹操,早在白帝城託孤之後就可以成為曹操了。劉備明確跟諸葛亮說,如果劉禪無能,他可以取而代之。但諸葛亮始終沒有這麼做。反而輔佐劉禪的時候,對劉禪禮遇有加。如果諸葛亮能夠對朝政專橫一點,也不至於會北伐無功而返了。可見諸葛亮根本沒有取代劉氏的一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