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山東郭先生

    蘆筍冬天是可以移栽的,但常規移栽時間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並在實際移栽時選擇陰天進行,以提高成活率。

    移栽密度、移栽密度直接影響蘆筍產量。蘆筍的最適密度以5-8年內不影響產量為宜,我們根據多年試驗,畝栽1500株為最佳密度。

    移栽:在這之前要多施一些有機肥,先在土裡挖一個很深的溝,然後把採法特微生物菌劑放在裡面,再把土蓋好,等施好肥之後再把育苗移到土裡,這樣絕對不會出現燒苗的現象。按行距1.5米(如果移栽至大棚,應將大棚兩邊的兩行蘆筍向內移動30釐米),株距30釐米進行移栽,移栽時應將鱗芽群保持一直線,並將鱗芽群的生長方向與定植溝同向,以便以後每行地下莖向兩側發展較為一致,使抽生嫩莖的位置能集中在畦的中央。

    移栽深度:在畦做成馬背式的基礎上,移栽深度(鱗芽群至地表)掌握在2-3釐米,移栽結束後澆足活棵水,縮短緩苗期,保證蘆筍儘早成活。但應注意,移栽時一定要單棵移栽,同時移栽時棵盤伸展方向應與定植行同向。

  • 2 # 元竹老王

    蘆筍能移載嗎?當然能移載,但是蘆筍苗在移植中是需要嚴格的技術要求的,比如說在蘆筍苗的移植的土壤溼度,是移植以後再施肥還是在這之前就施肥,以及移植的深度,下面我們就蘆筍苗的種植深度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在整好的定植溝中間,劃一條直線,然後將帶土塊的幼苗,按蘆筍幼苗地上莖萌生的生長髮展方向進行定向定植。定植苗應有3條以上地上莖,若按南北溝向定植,將第一次抽出的地上莖放置在北面,不可放在溝的兩側,若按東西溝向定植,第一次抽出的地上莖應放在溝的東面或西面,做到與定植行向一致。大苗與小苗分開,不要混載,以免影響蘆筍的整忘度。定植時沿直線株距25一30釐米,隨挖穴隨載植。穴經的大小以能放進幼苗為標準,栽後覆土4一5釐米,然後澆水。

    隨著筍苗的生長,逐漸取土將定植溝填平,使栽苗的深度保持在15釐米左右。栽植過深,容易造成缺株或使幼苗發育不良,同時春季地溫回升慢,出筍比較晚。栽植過淺,植株營養不良,易受病蟲危害,地上莖易倒伏,且產量不高。

    種植深度影響蘆筍嫩莖的平均粗度和春天出筍的早晚。蘆筍嫩莖的粗細依賴於蘆筍嫩莖內部細胞直徑的大小。細胞直徑大是受細胞內部乙烯利水平和細胞含水量的影響。蘆筍嫩莖的生長點從土層下面往上長,透過的土層越厚,蘆筍嫩莖的直徑越粗,蘆筍的產量也越高。我們可以透過增加或減少蘆筍的復土深度來調節出筍的粗細。

    蘆筍根盤上的鱗芽,向上生長,在土壤的壓力下,越長越粗,露出地面後開始變細,因此蘆筍如定植得太淺,嫩莖上長沒有壓力,嫩莖比較細,質量差產量低。如定植深度適合,筍則比較粗,價格高,質量好,產量也高。

  • 3 # 農村娃黑臉

    蘆筍今年種植明年移栽可以

    4.1 移栽時間:移栽時間應根據前茬作物來確定,常規移栽時間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並在實際移栽時選擇陰天進行,以提高成活率。

    4.2 移栽密度、;移栽密度直接影響蘆筍產量。蘆筍的最適密度以5-8年內不影響產量為宜,我們根據多年試驗,畝栽1500株為最佳密度。

    4.3 移栽:按行距1.5米(如果移栽至大棚,應將大棚兩邊的兩行蘆筍向內移動30釐米),株距30釐米進行移栽,移栽時應將鱗芽群保持一直線,並將鱗芽群的生長方向與定植溝同向,以便以後每行地下莖向兩側發展較為一致,使抽生嫩莖的位置能集中在畦的中央。

    4.4移栽深度:在畦做成馬背式的基礎上,移栽深度(鱗芽群至地表)掌握在2-3釐米,移栽結束後澆足活棵水,縮短緩苗期,保證蘆筍儘早成活。但應注意,移栽時一定要單棵移栽,同時移栽時棵盤伸展方向應與定植行同向。

  • 4 # 六六妹陀

    蘆筍生產中基本上都是採取育苗移栽方式栽培的,夏天是移栽的最佳季節。秋天也可以移栽,但要考慮移栽以後要有大於50天的生長期,才能安全過冬。蘆筍幼苗很像茴香,但仔細分辨它是沒有茴香味的,待小苗長到10釐米以上高度時或二三個枝條時,就可以移栽了。

    移栽前的準備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施肥,如果是菜園種植一般要採用開溝施肥法,開溝深度半米以上,然後施足有機肥,因為蘆筍要採摘15年之久,肥料一定要跟的上才行,規模化種植可用挖掘機幫助。如果盆栽的話一定要選擇深40釐米以上的大盆移栽。肥料施好後在溝內澆一次底水,水滲下去之後回填土壤,土壤整平後定植蘆筍苗。蘆筍苗定植的行間距一定要大一些,一般要在1.2米,株距一般在35釐米一棵,畝定植量在800棵左右。

  • 5 # 露媽養兔

    關於蘆筍能移栽嗎?答案是肯定的,一般蘆筍移栽時間是在春季,如果大棚移栽也可以選擇8-9月份移栽,而決定蘆筍高產的關鍵因素就是移栽技術。

    1、蘆筍的生長習性

    蘆筍是多年生植物,採收週期達15年之久,根系非常發達,可深達2米左右,同時蘆筍對溫度適應性強,既耐寒又耐熱,所以栽培範圍廣。

    2、蘆筍的移栽技術

    當蘆筍達到20釐米左右就可以移栽了,為保證整個生長週期都有充足的養分,移栽前最重要的就是施肥,蘆筍定植施底肥採用“開深溝施肥法”,開溝的深度和寬度均在0.5米左右,開溝後施底肥,肥料應以牛糞、羊糞,等富含有機質有機肥為主,然後翻一遍肥料,與土壤融合,最後土壤回填,(這樣操作後移栽蘆筍營養才能夠充足又持久)土壤整平後,然後開始移栽蘆筍,土壤挖開一個小坑,把蘆筍苗放在小坑內,覆蓋根系,最後澆上一些定植水就可以了。蘆筍定植的苗間距在30釐米左右,行間距在1.5米左右,定植後的管理很簡單,見幹見溼即可。之後蘆筍會不斷的吸取營養,儲存養分,在第二年就可以少採摘蘆筍了,之後的產量會越來越高。

  • 6 # 塔莎生活

    你好!蘆筍是可以移栽的。北方地區3-10月移植、中部地區2-11月移植、南方地區全年都可移植。

    蘆筍,別名石刁柏、龍鬚菜,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蔬菜。原產地中海東岸及小亞細亞,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十九世紀末傳入中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

    蘆筍一經種植,可連續採收15年左右,從播種起第三年才能開始採收,。

    1、播種 每年春季柳樹萌芽時開始播種,播種前先將種子浸泡48小時,然後在育苗箱裡撒種播種,覆土6毫米,大約14~21天發芽。

    2、育苗 芽苗長出真葉後,先移栽到育苗盆中。當幼苗長到30釐米高時再移栽到地裡。 移栽前一年的秋季將糞肥施入地裡,同時種植一些豆科綠肥。

    3、移栽 移栽前將綠肥翻入地裡。

    第一年移栽:挖好定植溝,將幼苗放入,覆土,株距15釐米,澆足水,周圍鋪上覆蓋物。

    第二年移栽:先將第一年種下的蘆筍連根挖出,然後挖一個深和寬均為30釐米的定植溝,株距45釐米,溝中倒入堆肥、幹糞肥和土的混合物至穴深的一半,將蘆筍的根平攤在上面,繼續倒入堆肥混合物,直到距離穴邊緣2~3cm處,使得整個根株完全埋入土中,澆足水,周圍鋪上覆蓋物,等新芽長出後,陸續把穴填滿。

    4、收穫 種植第三年,當植株長出新芽後就可收穫,但採收期只有2周;到第四年可以採收4~6周;第五年起才可以正常採收。

  • 7 # 百分之一的長征

    你好,首先肯定的說,蘆筍當然可以移栽。

    蘆筍基本在每年3月份開始萌發,待長到20-30釐米左右即可採摘銷售,可採摘至5月份前後,不過它的視窗期很短,不及時採摘就很快失去商品價值。之後就開始生長枝葉,為植株提供營養,到10月份前後植株開始枯黃,地上部分可以長到1米多高。

    所以根據生長特性,蘆筍移栽可在2月份萌發前後移栽比較好。

  • 8 # 村裡開心果

    嗨,大家好,我是肖肖

    蘆筍冬天是可以移栽的,但常規移栽時間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並在實際移栽時選擇陰天進行,以提高成活率。

    移栽:在這之前要多施一些有機肥,先在土裡挖一個很深的溝,然後把採法特微生物菌劑放在裡面,再把土蓋好,等施好肥之後再把育苗移到土裡,這樣絕對不會出現燒苗的現象。

    移栽深度:在畦做成馬背式的基礎上,移栽深度(鱗芽群至地表)掌握在2-3釐米,移栽結束後澆足活棵水,縮短緩苗期,保證蘆筍儘早成活。但應注意,移栽時一定要單棵移栽,同時移栽時棵盤伸展方向應與定植行同向。

  • 9 # 綠野荒苗

    首先要告訴你蘆筍是可以移栽的,蘆筍常規移栽時間為6月中旬至7月中旬,最好在陰天移栽,這樣成活率會高些。

    蘆筍移栽注意如下幾點就可以了,並非難事。

    移栽密度:移栽密度直接影響蘆筍產量。蘆筍的最適密度以5-8年內不影響產量為宜,我們根據多年試驗,畝栽1500株為最佳密度。

    移栽步驟:在這之前要多施一些有機肥,先在土裡挖一個很深的溝,然後把採法特微生物菌劑放在裡面,再把土蓋好,等施好肥之後再把育苗移到土裡,這樣絕對不會出現燒苗的現象。按行距1.5米(如果移栽至大棚,應將大棚兩邊的兩行蘆筍向內移動30釐米),株距30釐米進行移栽,移栽時應將鱗芽群保持一直線,並將鱗芽群的生長方向與定植溝同向,以便以後每行地下莖向兩側發展較為一致,使抽生嫩莖的位置能集中在畦的中央。

    移栽深度:在畦做成馬背式的基礎上,移栽深度(鱗芽群至地表)掌握在2-3釐米,移栽結束後澆足活棵水,縮短緩苗期,保證蘆筍儘早成活。但應注意,移栽時一定要單棵移栽,同時移栽時棵盤伸展方向應與定植行同向。

  • 10 # 春花秋葉

    蘆筍別名露筍,未出土的呈白色又名白筍,出土後經照射又名綠筍。為食用疏菜,是天門冬科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幼苗,高可達2米。5-6月開花,9-10月結果。雌雄異株,紅色漿果有種子。只需種植一次可連續採摘十幾年非常省事而且養護簡單。

    能移栽嗎?是可以移栽的除此之外還可播種繁殖,最好選擇冬季和春季移植,採收期移植要避免在高溫強Sunny照射下進行以免造成植株死亡,應選擇涼爽天氣進行。一般種植第二年即可採收。那麼應該如何養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溫度

    喜歡溫暖的環境,也耐寒。生長適宜5-30℃,當氣溫超過30℃時芽率及長勢明顯不良,超過35℃時進入休眠期或者死亡。可耐-33℃低溫。

    二、光照

    喜歡Sunny充足的環境,生長期光照充足嫩莖為綠色,光照不足時莖的顏色偏白。綠莖的營養價值比白色的高。

    三、土壤

    喜歡疏鬆透氣、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四、澆水

    耐旱,怕水澇。生長期保持土壤溼潤即可,雖耐旱但採收期不可缺水否則會生長芽萎縮,嫩莖細弱。避免積水導致爛根。

    五、施肥

    生長期可以施雞鴨糞、豬、牛、羊糞或者草本灰、人糞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來說說爐石傳說新版本推薦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