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馬流雲

    這個問題好比問長城汽車有超越奧迪的潛力一樣,答案肯定是有,還要看以後雙方的發展方向。

    最近傳聞華為出師未捷先要砍掉手錶專案,傳承了國內廠商什麼掙錢搞什麼,什麼不掙錢砍什麼,這些在國際有擔當的企業都不會輕易推翻一立項,像大眾的輝騰堅持了多少年,不行了也不放棄而是改變款項貼近大眾消費。

    華為在伺服器和通訊設施有自己的優勢,手機方面出了自己的晶片好比多年前的三星,但沒什麼特別,其他方面全面落後三星,甚至沒有可說的方面了。幾年前手機其實是華為的副業,只是國內手機廠商的不思進取讓有科技和硬體優勢的華為有機可乘。

    另一方面是態度,三星電池爆炸門事件,社長全球道歉,無條件接受賠償態度沒的說;反觀最近同樣出問題的華為記憶體門,非但到現在不承認道歉,而且董事長一起出來敷衍了事,實在令人失望。

  • 2 # 冷暖自知iui

    潛力肯定是有的,不只是華為,其實整個中國的手機行業都有很大的潛力。但最終能否超越不是用嘴說的。廋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三星遠遠還沒到那種地步。三星只不過在中國市場遇冷罷了,放眼全球市場,依舊是三星的天下。三星真正的恐怖之處在於它的爪牙已經延伸到了整個產業鏈,三星甚至是上游零部件供應鏈的掌舵者。三星的科研投入全球第二,而三星的營銷費更是高得嚇人,關鍵人家有錢啊。用所以超越三星電子,任重道遠。

  • 3 # 仁澤至簡

    我們要公正看待這個問題,在通訊方面,三星根本就不是華為的對手,在手機業務和手機產業鏈方面,華為還欠缺些火候,不過華為在這方面還是有超越三星的潛力。但是要說在整個集團業務方面,目前華為是不可能(也就是說沒有潛力)超越三星的,三星2016年市值兩萬億美元,產業涉及到電子,汽車,房地產,能源,通訊等領域,是一家綜合性和綜合協調性很強的集團,華為雖然是全球通訊界老大,但產業單一,旗下以通訊有關的產業為主,如果上市的估計市值也只在四千億美元,所以真要全面超越三星,華為目前是沒有那個潛力的。

  • 4 # 玩轉3C數碼

    華為一直以來在國內的智慧手機市場上雖然表現足夠亮眼,但是放眼全球的智慧手機市場,三星的霸主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動的。今年上半年以來,相信各位消費者對於華為的處境還是非常擔憂的,伴隨著美國方面的打壓進一步升級,華為目前確實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臺積電在前不久的時候也已經正式停止了對華為的晶片供應,接下來華為能否找到靠譜的晶片供應商已經是關乎到這個品牌的生死存亡問題了,不過根據目前市場上調研出來的資料來看,現如今華為的處境比我們想象當中的要好上一些。

    在今年4月份,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達到6937萬臺,相比去年同一時期幅度下降為41%。而在總體的出貨量當中,三星手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19.1%,華為則是達到了21.4%,這樣的一個數據也是表明華為的市場佔有率首次超越了三星。而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華為也是正式登上了全球第一智慧手機品牌的寶座,不管是出貨量還是市場佔有率對三星都是碾壓式的超越。

    而在今年4月份,華為在國內智慧手機的市場佔有率相比較去年上升了有13%,從之前的35.5%提升到瞭如今的42.6%。從這樣一個數據中也可以看出來,現如今知名的中國產智慧手機品牌當中華為確實是一家獨大,幾乎要佔去了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一半的份額。

    國內的智慧手機市場整個體量放在全球範圍內來看都是相當可觀的,華為能夠拿下這樣一個體量大的市場,在全球市場上超越三星也確實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而雖然華為智慧手機出貨量的增長讓消費者很欣慰,但是華為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也同樣沒有解決。

    首先華為的市場佔有率也只是在4月份的時候短暫地超過了三星,而最為主要的是華為能夠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上收穫這麼多出貨量的原因都是國內的消費者拉動的。國內的智慧手機市場雖然體量龐大,但如果和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相比的話仍然是小巫見大巫。

    現如今印度的低端市場以及歐洲的高階市場對華為來說幾乎是遙不可及,印度市場上有小米,歐洲高階市場上消費者更加青睞於蘋果以及三星,華為確實是有些落後了。

    同時這樣一個數據在統計得出的時候,當時美國方面的打壓還並沒有進一步升級,而如今華為的晶片訂單無法照常生產的話,對於旗下的智慧手機出貨量絕對是會有影響的。

    可以說華為目前全都是在靠著國內的智慧手機市場活命,如果手機的晶片不夠用的話,華為同樣也會失去國內的智慧手機市場,這對於一個品牌來說可謂是致命的打擊。到那個時候,三星如果想要超越華為就成了輕而易舉的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最近這段日子以來,華為方面的負責人並沒有在公開場合發表過什麼言論,有內部訊息稱現如今華為正在尋求和中芯國際或者是三星合作,來進行晶片的生產。雖然說這兩家晶片代工廠在規模上跟臺積電相比確實是有著不小的差距,但總能緩解華為的燃眉之急。

    如果華為成功和這兩家代工廠達成合作關係的話,那麼華為手機這樣一種迅猛的銷量增長依然可以延續下去。到那個時候華為成為全球第一智慧手機廠商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不管是歐洲高階市場還是印度低端市場,對華為來說都不在話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剖腹產兩個多月了傷口還會隱隱約約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