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緣說車
-
2 # 亮眼看車
車頭車尾有車標,可以直接看出來;
另外車頭車尾的特徵也最明顯,容易區分。
區分車系可以看車身長短,這個是最直接的
-
3 # 愛車的白龍馬
這個問題要是放到以前,即使不是汽車發燒友也是很簡單的,因為絕大多數的汽車都有著不同的“相貌特徵”。而發燒友們更厲害,他們只要遠遠地看一眼車頭,留意一下前格柵和大燈,就能夠準確的說出車子的品牌和型號,甚至於能夠給你講一下午的該車型的前世今生。比如什麼品牌,產地在哪,現在是多少代,有什麼“開掛”的設計或者效能特點等一大堆的東西。
豐田霸道
對大夥兒而言, 汽車的品牌是比較容易辨認的,最主要的是各品牌的名稱LOGO不一樣,記住了就錯不了。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BMW寶馬很聰明,很早很早以前就在車頭除了藍天白雲LOGO之外設計了“雙腎式格柵”,就連小孩子看到“豬鼻孔”車頭都知道是寶馬。而且後來寶馬的天使眼大燈也開創行業先河,現在各品牌汽車的日間行車燈已經成了安全標配。這種設計風格也促成了各大車廠“家族式設計”的流行。
歷代BMW3 Series
家族式設計可以很好的將自家的產品在車流中脫穎而出,而且對車廠而言“血脈”的傳承能夠提升品牌的內涵與厚度,讓同一品牌的消費者更有認同感和歸屬感。前面提到的寶馬車主,3系5系和7系,X3X5和X7,大家都在藍天白雲之下曬著強壯的雙腎,何其自豪!即使是頂級品牌勞斯萊斯和賓利也在宣揚著百年貴族血統。
賓利Mulsanne
在開頭部分我就提到“這個問題要是放到以前,即使不是汽車發燒友也是很簡單的 ”,為什麼以前簡單現在反而不簡單了呢?是因為這個“家族式設計”被有著龐大產品系的大廠--奧迪和大眾玩壞了,或者也可以認為他們的設計師更懶了。肯定有人會說奧迪是有名的燈廠啊,但當你的對面一輛張著大嘴的奧迪駛過來,你能分辨出A3還是A4L,A6L還是A8,或者Q3還是Q5L嗎?幾乎就一個樣,不看尾標壓根兒就不知道是誰?
奧迪A4L
奧迪A6L
其實更讓人迷糊的是大眾,這幾年可以說他們的產品就只有一輛車,就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怪不得開著輝騰被保安嚷著“哎那輛Passat停那邊去”!“五官”已經差不多了,關鍵是現在大家的“屁股”上都帶字母。
所以現在想要看車頭辨車型,沒有幾分功力是真不行。站在街頭路口,一輛輛擦身而過的汽車就像臉盲的中年大叔,分不清冰冰和柳巖,總之心裡就只有一個字“美”!逛街的時間多逛逛汽車網站和論壇吧。
-
4 # 汽車音響隔音
天天站在馬路上看,看車身,看尾燈,看車頭,看細節,先記品牌,百分之70的車我現在都能認得出品牌,常見的大眾的車基本都是一個樣,看尾燈就能認出來,老款除外,豐田的車除了看前臉就是車身,還有一個地方就是後窗柱側面看很寬厚有線條感,這裡基本都是一個樣,本田就不說了,尼桑屁股拖很長,難看死了,一看就能認出,現代除了老款,新款伊蘭特SONATA都是很帥的車型!看見流線感很帥的車就是現代,還有看前臉!別克基本都是很土的車型,ExcelleLacrosse都一個樣差不多,Regal也沒什麼創意,還有一款很長的,福特主要看前臉和尾燈,種類多就不多說,賓士車身和SONATA8一樣是弧線,看一眼就知道了,寶馬就不說了,中華汽車,簡直就是模仿寶馬,沒創意,奧迪也不說了,馬自達,很傳統的車型設計,怎麼說呢,過時的車型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其他我就不多說了,多看,時間長了你就記得住了
單看車頭,不看車尾標示,分辨不出來一點都不意外,不要說我們,看過一個測試,把上汽大眾的車和一汽大眾的車放在一起,讓上汽大眾的銷售來分辨型號,結果上汽大眾金牌售後一臉蒙逼,最後竟然分不清個別車輛是自家的還是一汽的,讓一汽的銷售來,同樣一臉蒙逼!
怎麼樣?蒙不蒙逼?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以上車型,能全部說對型號的,絕對大眾粉絲中的鐵粉,首先宣告,我是大眾車主,也號稱大眾鐵粉,我是分辨不清,看內飾我能猜個差不多,曾經有人發圖問我,這是什麼車的內飾,我回答全對,看車頭,特別是車燈中網格柵部分,對不起,太難了。
Passat和輝騰的故事就不多講啦,現實中我的CC被人認成過輝騰,有一次在商場停車場,只露著一個車頭,我在旁邊抽菸,兩隊小情侶路過說,看那輛輝騰,挺高興。哈哈
下圖是辨別小技巧
回覆列表
對於經常研究車和做汽車行業的人來說,看車頭分辨車型還是能做到的,對於普通人來說看車頭能分辨出車型的話有點難,除非是非常熟悉的幾款車。
要想做到看車頭分辨車型有以下幾點方法:
研究每個品牌的車型,都會有個規律,叫做家族式設計,從低端車型到高階車型,外觀都會有很大相似度,比如進氣格柵,大燈,LOGO等等。
就拿日產來說,下看看幾個日產的車型對比一下
是不是從前臉就能一眼看出就是日產品牌。
再來看一下奧迪
無論是從A3還是到A8;無論是從Q2到Q7,都是標準的六邊形大嘴,一眼就能認得出。
另一方面來說,車型太多,刻意去記的話也不是件容易是,主要還是看個人對車的喜愛程度,自然而然就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