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8
回覆列表
  • 1 # 問心老農

    這個需要時間,水田土壤是特殊系統。首先減少化肥農藥使用,使用漚肥,農家肥和有機肥,讓土壤裡微生物和有機質增加。其次,有條件的地方採取水稻和鴨魚蟹共生的方式改善小生態系統。如果嚴重的情況下,測一下酸鹼值,採取一些土壤中和性改善措施,這個費用也不大,效果會快一些。

  • 2 # 湖北蜂農

    土壤板結是長期耕種,大量上化肥,缺少有機質的結果。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大量上土糞,蚯蚓土,牛糞,羊糞,豬糞等,二是用大量秸杆還田,樹葉也可以,三是種些豆料植物如苜蓿草,翻到地裡當有機肥,

  • 3 # 三農小解同學

    現如今,在農業耕作過程中土壤板結現象普遍存在,不僅是因為乾旱導致的,還可能是因為土地不合理使用導致土地結構失調。例如,不斷加大肥料用量,一方面會造成土壤板結,另一方面造成土地結構失調。土壤板結會使土壤的水分和養分變少,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降低農作物的產量。此外,施肥過多會使土壤的酸性增加。今天就和大家說一下如何有效改善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的原因

    土壤板結,具體是指土壤表面因缺乏有機質、結構失調,在灌水或降雨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結構破壞、土料分散,待風乾後受內聚力作用而使土面變硬,進而不適宜農作物和花草樹木生長的現象導致土壤板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有機肥投入不足

    有機質含量是土壤肥力和團粒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有機質含量不足致使土壤板結。一方面,長期使用單一的化學肥料,農家肥嚴重不足,重氮輕磷鉀肥,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腐殖質得不到及時補充,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另一方面不施有機肥或秸稈還田,使土壤中的有機物質補充不足,土壤中有機物質含量過低,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造成士壤酸鹼性不平衡,出現士壤板結現象。

    土壤地質黏重,耕作層淺

    土壤黏性較高,再加上土壤耕作層淺,土壤中毛細管孔隙較少,通氣、透水、増溫性較差。遇到下雨天或者灌水之後,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造成土壤表層結皮。

    投入過多的塑膠製品

    落入土地中的一些塑膠製品如果不及時清理τ浄,在土壤中無法完全被分解,進而形成對土壤有害的物質。隨著中國生活水平的提高,“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塑膠袋最後被集中運入垃圾場,然後部分垃圾場將其填入土地中,因其不易降解而造成土壤板結。

    部分農耕措施導致土壤表層被破壞

    目前,機械耕作越來越普遍,在給人們帶來耕作便利的同時,也給土壤帶來了不利之處。由於機械耕作會破壞土壤的團狀結構,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一部分被吸收利用,剩下的被土壤所固定,形成大量酸鹽沉積,造成士壤板結。

    積累有害物質積累,水土流失

    現如今的生活方式使得地下水和工業廢水的含量增加,這些水的毒性較大,長期利用灌溉,導致這些有毒物質積累,引起土壤板結。遭遇暴風雨後,土壤表面的細小微粒被沖走,這時土壤結構被破壞,而黏粒、小微粒在積水處或流速緩處沉澱乾涸後易形成板結。

    化肥施入過量

    事實上,化肥中的陰陽離子是植物生長所需的元素,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選擇性吸收了對自身生長有益的離子,這樣就會影響土壤的酸鹼平衡,造成土壤酸化或鹼化,破壞土壤團粒結構,最終使土壤失水失肥、通透性減弱,造成土壤板結首先,氮肥施入過量。長期、單獨地大量施用氮肥後,促使土壤有機質分解過快,消耗過多。氮肥施入土壤中,與土壤膠體發生作用,會使土壤中大量鈣離子遭到損失,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最終導致土壤板結其次,磷肥施入過量。土壤磷肥中的酸根離子與土壤中的一些陽離子如鈣離子、鎂離子等結合形成磷酸鹽,磷酸鹽形成沉澱,難溶於水。這樣來,既浪費了磷肥,又破壞了土壤團狀結構,最終導致土壤板結最後,鉀肥施入過量。土壤鉀肥中的陽離子如鉀離子能夠將士壤中的陽離子置換岀來,破壞土壤團狀結構,最終導致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的危害

    根系活性降低

    岀現土壤板結現象時,土壤通透性較差,吸氧能力降低,植物的根內氧氣不足導致根系活性下降,影晌正常新陳代謝,植物根端呼吸減弱,而氮肥、鉀肥、磷肥等營養都以離子狀態存在,植物吸收旴要消耗細胞代謝所產生的能量,使得細胞呼吸能力減弱,細胞能量供應不足以攴撐植物根系生長所需的能量,最終影響養分的吸收。

    引發缺素症

    缺素症有時並不是土壤中缺乏一些必要的元素而引起的,是由於土壤板結、土壤的酸鹼度不平衡或者是土壤內部的水分供應不足等問題而引起植物根部吸收能力下降,最終降低農作物的產量,使得農作物減產或者絕產。

    土壤板結的治理措施

    合理施肥

    首先,增施有杋肥,不僅可以改善士壤理化性狀,増加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溼保溫性,而且能為土壤中微生物代謝提供良好條件,增加土壤有機物含量,防止岀現土壤板結現象。一些農民使用有機肥後發現土壤更加肥沃,農作物生長態勢好,產量高。通常所使用的有機肥可以利用糞便進行發酵,不僅能夠解決糞便汙染問題,做到迴圈利用,而且發酵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廉且容易操作2。

    其次,施肥配比要合理,避免單一使用某種肥料。施肥量也不能太多,各種營養元素如氬磷鉀肥有機肥等需混合使用,做到平衡營養、施肥合理。

    再者,推廣施用微生物肥料,因為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能夠消化、溶解土壤中-部分難溶解的磷酸鹽並釋放碳素,同時可以將一些微量元素及陽離子如鉀離子、鎂離子等釋放出來,透過建橋的方式恢復土壤團粒結構,消除土壤板結現象。另外,可以透過施用微生物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數量,以改變士壤團粒結構,進而改善土壤板結現象最後,根據土壤的物理性狀自制用肥配方,透過無機肥與有機肥相結合,做到缺什麼補什麼,不僅能改善土壤的板結狀況,而且能增加土壤中有機物的含量。

    適度耕田

    在多數農村地區,人們都是利用大型拖拉機進行土壤的深度耕作,但是當耕作達到一定深度時,會破壞耕犁底層。因此,需合理控制耕作深度,以改善耕層結構,進而防止岀現土壤板結現象。

    推行秸稈還田

    清除田地殘膜

    使用土地後若不能及時清除田地殘膜,就會使大量塑膠化合物遺留在土壤中,長期下去不但會形成有毒有害物質,而且還會破壞土壤的成分。清除地膜最常用的辦法是用生物降解法,該方法可完全降解土壤中所殘留的地膜

    總之,要針對造成土壤板結的具體現象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適度耕田,合理配製合適比例的肥料,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施用,從根本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 4 # 小松鼠杉杉

    導讀:稻田土壤板結,主要是由於土壤團粒受到破壞,使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以及土壤通透性降低。一旦稻田出現板結,會嚴重影響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和營養吸收,不利水稻高產。

    所以稻田如果出現板結,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良,以達到緩解稻田板結。

    1.增施有機肥,儘量少用化學肥料。因為有機肥料中含有多種有機質和營養元素,容易與土壤中的土粒結合,形成較好的團粒結構,降低黏土的黏結力和黏著力,改善土壤的透過性。對於板結的稻田,底肥最好採用有機肥,後期的追肥也儘量採用以水溶肥為主。2.用當季的水稻秸稈還田。主要做法是用閘刀(可以是粉碎機)將水稻秸稈切碎,均勻撒在稻田表面,待農機耕地時,可以順帶將秸稈碎片和泥土一起攪拌均勻。該方法主要可以改變土壤物理性質,促進土壤團粒形成,同時秸稈可以增加土壤肥力。3.利用水稻種植空檔期,培育綠肥。水稻收割後,可以儘快種植豆科類植物,能夠有效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採收豆科果實後,採用秸稈還田的方式,將豆科植物大量的根莖葉攪碎,與稻田土壤翻滾均勻後,也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肥力。

    4.選用合適的土壤改良劑。主要原理是幫助土壤釋放水稻所需的營養元素,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稻田的保肥保水能力。

    5.深耕稻田。透過耕、耙、壓的方式,加速土壤熟化程度,促進微生物活動,以深耕方式改善土壤緊實結構,增加通透性,使土壤各土層間的肥力得到有效交換。

    總結:稻田板結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早發現,及早改良,才能保證水稻高產。板結的稻田最好選用種植綠肥,與水稻進行輪種,儘量採用綠肥等有機質改良土壤板結。

  • 5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對於稻田來說,大量的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的酸化只能是其中的一個因素。稻田施用的化肥大多是酸性肥料,大量的酸根離子在土壤中殘留、富集,使得土壤呈現酸化、板結的狀態;其次就是水整地。攪漿機、水耙輪在稻田中的作業使得表層鬆散的土壤顆粒結構被破壞,土壤結構變得緊緻、黏重。稻農想要的能站住秧苗的泥漿,卻對土壤的物流性狀造成嚴重的破壞;長期的水層淹灌。在水淹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水稻根茬以及其他的有機物殘體逐漸的在厭氧環境下發酵,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有害物質,也會在土壤中累積、殘留,對土壤造成一定的損傷。所以,稻田土壤的理化性質變差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至於說如何改良,我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1、換茬。換茬是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對經濟效益影響最小的方式了。而且,稻田輪換種植黃豆,對減輕黃豆田的除草壓力也是很有好處的。稻茬輪換種植黃豆,黃豆的長勢和產量也要比旱田換茬種大豆好一些。重要的是,稻田施用的除草劑不會對下茬種植的黃豆產生藥害,非常的安全。同時,黃豆的根瘤菌也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也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可以說,稻茬輪換種植黃豆是有效改良土壤的方式。

    2、免水整地移栽。水稻種植會透過攪漿機、水耙輪等農具的作用將表層的營養土攪成均勻的泥漿,目的是讓秧苗可以“沉”下去,避免移栽的秧苗出現漂苗、傾斜的情況。但是這樣的泥漿,對土壤的結構破壞較為嚴重。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採取旱整地的方式,在秋收之後或者放水泡田之前進行旱平地,提前將田面整平。旱整地對土壤的破壞相對小很多,也能讓土壤變得細碎。這樣,旱整地之後再進行放水、泡田、施肥、撒施封閉藥等作業就可以進行移栽了。而且,透過一些地區的試驗,這種免水整地的方式種植水稻,在返青速度、根系生長量以及移栽速度方面有著很明顯的優勢。

    3、施用有機肥。大量施用化肥,是稻田土壤理化性質變差的一個因素。酸根離子的富集,造成土壤的酸化、板結,土壤呈現化學酸性的亞健康狀態。那麼,我們就可以因地制宜的採取一些手段來改善這種狀態,比如說施用有機肥。有機肥之所以會改良土壤,就是因為其中的有機質成分可以與土壤顆粒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擴大土壤顆粒的直徑,增加土壤顆粒間的空隙,使得土壤疏鬆、透氣;有機質分解之後產生的有機酸成分,還能逐漸的將化學酸性的土壤向生理酸性轉變。而對於大部分的農作物來說,更適合在生理酸性土壤中生長。所以,施用有機肥也是改良稻田土壤的一個方式。

    至於說其他的類似休耕、種植綠肥作物等方式來說,雖然說效果更佳的突出、改良的速度也更快,但是對稻農的經濟效益影響也是比較大的,這裡我就不多做介紹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聰明的父母,往往不會對孩子訴苦”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