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舞歌暢想

    除夕之夜我總是要在各個群裡發一些紅包,得到很多搶到紅包的朋友祝福!當然我也會搜尋各群隨時搶紅包,然後回覆祝福語,這也是新時代網路上的一種新風俗,確實會給大年增加快樂!

  • 2 # 桔紅蘋果

    過年我發紅包,也收紅包。

    發出去的都是大的:三位數,四位數。

    收的都是小咪咪:一位數,兩位數。

    今天乒乓球群裡,一位球友去美國西雅圖過年,一到美國,就發紅包。

    他們先知先覺,一早就搶了,到中午飯點,我才看到,結果,搶的早,不如搶的好。

    我手氣最佳!

    紅包搶的是人氣,兆頭,運氣,彩頭,心情。

    不在乎錢數,在乎的是氛圍,友情,歡樂!

    我喜歡紅包!

    老大,發一個唄!

  • 3 # 金色聖山

    紅紅火火過大年,大家用發紅包的形式,傳送一份祝福。紅包裡的現金6毛8毛,6元8元不等。錢不多,但是浸透著濃濃的祝福。老人發給晚輩的,祝福他們學業進步,事業發達;晚輩發給老人的,祝福他們健康長壽,生活幸福;同輩,同學,同事們互發紅包,帶上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的祝願……不論童叟,男女,當你開啟一個祝福的紅包,你接受了一份美好的祝福,你的心情會無比的高興。

    過年發紅包,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值得傳承的美德。讓我們看著大紅的春聯,賞著大紅的燈籠,觀著火紅的煙火,品著紅火的火鍋,伴隨著一個個紅紅的紅包,紅紅火火過大年。

  • 4 # 老金242868780

    這個問題要分成兩種情況來講。先講傳統式的,過年時,長輩給晚輩們發壓歲錢,親友之間互相發,叫作禮尚往來。第二種是近年來興起的微信搶紅包,大家又發又搶的,好不熱鬧,體現年味兒,這都是自願的,但有的人只搶不發,也有人只發不搶,這都是隨意的,沒有必要議論誰是誰非。

  • 5 # 鄭青華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首先來看看過年發紅包這一習俗的由來:

    這裡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三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囈語而從此得病,幾天後熱退病去,但聰明機靈的孩子卻變成了痴呆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稱為"守祟"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逼著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不敢閤眼,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裡,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進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

    到了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義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裡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

    原因派"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裡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開啟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繫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流傳到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所以說,我個人是對這種習俗比較贊同的,畢竟華人對於過年還是看的比較重視的,小孩子也是一樣,既然是過年,總要有點和平常不一樣的東西去展示和延續,想想我們小時候對於過年的期待,除了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最期待的恐怕就是有紅包收了吧!

    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給小孩子的紅包金額也水漲船高了,有些小孩子一個年下來從各個親戚家收到的紅包數額達到幾千元了,對於小孩子現在紅包的使用方式,建議家長們還是要加以正確的引導,比如說幫他在銀行開個戶存起來,或者父母幫忙儲存用來購買學習用品,有投資能力的父母甚至可以幫他贊起來購買一支股票,從小培養小孩子的理財意識,要不然這麼大的數額給到小孩子自己去安排使用,很容易養成亂花不節制的壞習慣,反而適得其反,我個人是把小孩子的紅包都專門存在一個戶頭,購買一支高分紅的股票的,然後告訴他這個股票是屬於他的。

  • 6 # 左邊的溫度

    過年我是發紅包,不收紅包,有小孩子們,和老人,我也喜歡這個風俗,不恨這個風俗,我喜歡看孩子們高興的臉,和老人滿意的笑容,一年也給不了幾次,一次也給不了多少錢,只是一種美好的祝福,願大家新的一年開開心心,順順利利,平平安安不管是發紅包,還是收紅包。都希望大家有一顆感恩的心,記得小時候我也特別喜歡過年。可以吃好的,穿好的,還有紅包收,那時候我有兩個姑媽,過年沒有人給我們發紅包,媽媽很難過就給我和哥哥一人一百,說過完年報名用!我們到現在也和姑媽不是很親(不全是紅包的原因),也特別羨慕別的小孩子過年可以收那麼多紅包,不過現在好像有的人已經把年味變了,成了彼此攀比,互相傷害,我不贊成!

  • 7 # A笑看人生B

    過年我有收紅包,也有發紅包。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我收紅包是老闆發的,還有就是為孩子收的,但也要給他,但他沒能力發紅包,所以我要發紅包,還有就是同學之間和朋友要發紅包。其是就是有收就有發。

  • 8 # 樂哥SSA

    早就過了收紅包的年齡了。我覺得過年發點小紅包討個吉言開心挺好的,大家都高興!但意思就好,否則容易形成攀比之歪風,失去了發紅包的意義!

  • 9 # 使用者3409898476897

    過年我也要發紅包,分壓歲錢,也有老人,也有子孫,還有小外娚女,雖然錢不多,但也是對小孩子們的愛的一種方式,現在流行發紅包,是不錯的,但對有的人發紅包動千的咱沒有,只有百十來塊錢,別人家孩子過年收紅包,咱也表示,我認為有的過千上萬的過年給孩子,分紅包,壓歲錢性質好象變了味,我不喜歡但也不說別的,那是豪富人家辦的事,總之六七十年代勤儉節約過春節的作風我們這代人總是忘不了的。那是優良的傳統。

  • 10 # 姚家昌隆

    過年發紅包收紅包,是一種民風民俗文化和社會進步一種精神生活。利用網路科技,長輩給晚輩發紅包,晚輩給長輩發紅包,兄弟姐妹們相互發紅包,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親情,友情,感情,愛情,交響曲。發紅包收紅包都是很開心的。

  • 11 # 觀望47636

    對於傳統的春節發不發紅包這一話題,筆者認為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技不斷創新,網路覆蓋的便利,人們禮尚往來的觀念也隨之改變,打破了原來那種以物質為主體的相互禮尚往來,發紅包以被大多人認同的互動方式。既活躍了氣氛,又保持了親朋好友的正常關係,更節省了大量的會訪時間,還可減少不安全隱患。可謂一舉多得,值得提倡。

  • 12 # 1988的冬天

    過年肯定要發紅包啊!我雖然不在家,可我每年都會給兩邊的老人過年錢,何況我婆婆還幫我帶兩個孩子,收紅包肯定收不到了,不過我們家族群裡會發點小紅包!

  • 13 # 源哥8899

    年長了能收幾個紅包,子孫多了都得給發多出少進。總覺得太繁鎖,不是收少發多的原因,發耒發去,你多我少,人為的找些事幹,有時甚至鼓鼓氣氣,滋生重錢物輕人際,人際關係應向清淡,祥和,理解,包容方面淨化為好!

  • 14 # 孤舟5963

    華人講究禮尚往來。人家發紅包給你,你得也要發紅包給人家,就是長輩也不例外。比如:晚輩給長輩發紅包,長輩也得發給紅包給自己孫子孫女。

  • 15 # 大繪圖

    我現在只發紅包,老人都走了,只有小的:閨女,孫子孫女。過年發個紅包,喜慶,隨不多,看到孩子們拿著紅包,她們高興,我也高興。群裡搶的紅包,不能叫收紅包喲!

  • 16 # 美琪同學
    01過年我會收紅包也發紅包

    我覺得發紅包是一種對孩子們的關愛,同時發紅包給老人,對老人表示尊重,老人發紅包給孩子應該也是一種愛,過年發紅包已經成為了中國的過年的一種傳統禮儀,所以對紅包的錢多錢少都無所謂,只要給了那麼就是圖個吉利。

    02過年紅包代表吉利和健康

    昨天跟一個遠嫁湖南的阿姨聊天,她說她老公是湖南農村的,那邊的人過新年家家戶戶都需要發紅包,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還是老人或者中年人都一樣要發紅包,當地有一個風俗,發紅包是代表的一種吉利,紅包代表著一種健康,所以大家一見面就會互相發紅包。

    03過年的紅包代表著對孩子的祝福

    去我孃家拜年,媽媽總會給我們家的孩子發紅包,她說給孩子發紅包對孩子的一種喜愛之外,還是對孩子一種健康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在新的一年茁壯快樂的成長,這個紅包意義著我們對他的祝福。

    過年風俗,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俗,過年發紅包也象徵著一種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新的征程,所以紅包代表了吉利代表的健康代表了積極向上。

  • 17 # 文筆新兵

    我是先收紅包,再發紅包。

    按照華人的傳統觀念,一般情況下要先給長輩發紅包,感謝長輩的養育之恩,祝他們健康長壽。長輩給晚輩發紅包,希望晚輩茁壯成長,努力學習工作,早日成才。

    無論是誰給誰發紅包,都能體現出喜慶吉祥祝願的含義。收到紅包的人都能受到激勵鼓舞。

    但現在,在發紅包的時間和範圍上都有所變化。

    時間上早已不限於僅過年發紅包,象工作業績突出貢獻大,學生考試成績優異,都可以隨時發個紅包作為鼓勵。而在發放紅包範圍上,也不僅僅是輩份之間發,可以給親屬可以給朋友,還可以給同學等都發紅包。

    再發紅包錢的數量上,可以根據輩份的大小,親屬的遠近,經濟條件等決定,可多可少沒有啥統一規定。只要感到快樂受鼓舞就好。

  • 18 # 碧水藍天6594

    過年我是先收到公司發的紅包。工作一年到頭,領到紅包更覺有年味,快樂,像回到童年時代。過年也給親朋好友孩子發些紅包,這就是有來有往,不計你多我少,圖個逢年過節,大家其樂融融,為年節添加了一份快樂,祥和氛圍。這種風俗自古傳承至今,有團結友好,互相往來,增加友誼,何樂而不為呢?

  • 19 # 快樂六零後

    過年我是又發紅包,還收紅包。發的是孫子的壓歲錢小紅包,收的是兒子辛苦勞累增來的大紅包。對這事我感覺又拉近了和小孩子的距離,還體現了兒女的一片孝心,一家在一起其樂融融,咋不好呢!

  • 20 # 一重千里目

    有來有往,來而不往,非禮也。發紅包與收紅包的先後是說不定的,有時先收,後發還;有的先發,後收還。收而不發是很少有的,因為我們華人都喜歡討個吉言,叫“發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剛開盤就付首付合理嗎?